年薪30w和年收入30w有多大差別?

Apple-King


解釋的方法:一、稅前和稅後。二、是否有副業,收入30萬概念很廣,可能有穩定的工作加額外的副業收入,也可能是你有穩定的經濟來源但是不一定是穩定工作所來等等吧!年薪就說的直白了就是穩定的一份工作所獲得的報酬。


我是da月亮守護者


很多人收入可不止工資。比如我現在出租了一套房子一年租金收入就10萬。我一親戚工廠裡看門的大爺,是拆遷戶,有4套房子出租,工資不高,但收入可觀。有人還兼職,有熟悉的老師,退休了,週末去教育機構兼職上課,一天收入幾千。我表弟是外科醫生,技藝精湛,業餘時間跑外地主刀,收入很高……


清晨出遊


自身經歷 廠裡本職工作11萬每年 兼職賣貨2萬每年 兼職培訓老師4萬每年 一年大概收入17萬附近

我的年薪是11萬 我的年收入17萬 如果一個人年薪17萬 那麼對於和我同在廠裡來講他的職位比我強或者業務能力比我強 年收入我們一樣 我的渠道更廣泛 接觸面更廣 15年離職後 個人年收入也是翻了幾倍 如果自己接觸的行業自己喜歡 又有前景 可以全身心投入 如果兩個其中之一不符合要考慮下 都不符合就別考慮


天時不如人和


年薪30萬和年收入30萬其實壓根就沒什麼關係,對現代人來說幾乎不可類比等同,有些人年薪30萬但年收入其實到不了30萬,有些人年薪遠遠不夠30萬但年收入卻遠遠高於30萬。


年薪指在企業就職的工作收入,是企業給予的薪資類報酬

我們提到的年薪,其實一般指的是在企業就職的工作收入,一般指企業對你日常工作所支付的報酬,通常情況下包含了所有基本薪酬,社保、公積金以及其它福利待遇,有些企業也會將年終考核和年終獎納入年薪範疇。但年薪通常不包含股權激勵、分紅、額外津貼等收益部分,這部分往往是單獨核算的。


年收通常指的是一個人一年的整體收入情況,一般說的是實打實到手的現金或可變現的其他資產

年收入我們通常指的是整體的到手現金額以及可直接變現的資產,現在這個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有個第二職業,第三職業的,有些人甚至副業比主業收入還高。那麼主業所帶來的年薪很可能只是其年收入的一部分。


除了主業和副業的直接收益,投資理財的收益,房租收益,版權收益,股權分工等等一切能夠提供給個人收入的總額,一般稱之為年收入。


如果年薪30萬且只有年薪作為收入來源,那麼年收入是到不了30萬的

如果一個人年薪30萬,且沒有其它任何收入來源,那麼年收入是到不了30萬的,因為要扣除五險一金,公積金和個稅,很可能到手收入只有20w出頭。因為收入越高個稅也越高的緣故,很多年薪100萬的人,實際到手也只剩下60萬左右。


而有些年薪遠遠不到30萬的人,年收入卻遠遠不止30萬

有些人可能做著一份收入非常普通的工作,可能年收入僅有5萬左右,但其年收入卻非常高,有可能是主業清閒,福利待遇不錯,同時也給他騰出了很多搞副業的時間,副業收益非常可觀。也可能是具備高額的可投資資產和固定資產,收租吃利息就能讓自己一年的收入盆滿缽滿。


所以在這個時代,年薪早已不能代表什麼,年收入才是實打實的實力證明。


未泯雙瞳


這就是兩個概念,現身說法,本人年薪十四萬,但是年收入有二十來萬吧,其中工資十四萬,存款利息有個一萬塊,一套鋪面出租一年四萬多,再來頭條寫寫問答一年應該也有小一萬塊吧,七七八八加起來就多了。

年薪

年薪是月薪僱員的工資最簡易互相比較的單位。年薪是一個人工作一年的總收入。

年收入

1、工資、薪金所得;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3、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4、勞務報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許權使用費所得;7、利息、股息、紅利所得;8、財產租賃所得;9、財產轉讓所得;10、偶然所得;11、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徵稅的其他所得。

年薪是年收入的子集,年收入比年薪的範圍更大

提升年收入

拒大數據統計顯示,人在41歲的時候,工資達到了最高值,之後隨著年齡的增加,會下降,這裡說的是平均值,那種越來越吃香的工作畢竟是少數,那麼提升年收入的目標就不能只放在年薪一個途徑上。

1.增加被動收入

理財,投資,出租物業等等都可以是被動形式的收入,也就是你不工作,對這部分收入也沒有影響

2.做一些邊際成本較低的事情

工作就是出賣你的時間,有的人時間價值低工資就低,時間價值高工資就高,但往往是出賣一份時間價值,得到一份工資。有沒有可能出賣一份時間價值得到多份收入呢?有的,例如:寫書,錄製在線課程等等,比如我在頭條上的一個回答,已經結算了有一週了,每天都有錢,但是我只回答了一次。可以做些邊際成本低的事情來提高自己的時間價值。

3.做好未來的保障

收入高了之後就要想辦法保住這份收入,可以買保險,不讓自己因病反貧;可以通過信託讓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可以通過購買養老保險老保障退休後的生活質量。


經濟觀察哨


年薪30萬是一年的工資,稅前30萬,扣除社保以及個稅,到手不到25萬。年收入30萬,一般是到手30萬,包含薪金還有其他副業等收入!


不笑算我輸


年薪30萬的可能年收入也就30萬。

年薪,一看就是工薪階層的概念,也就是打工仔。一般30萬年薪,扣掉五險一金,個稅等亂七八糟的,到手也就20萬。

年收入30萬,可能是老闆,也可能是打工仔,是指一年拿到手30萬,也就是理財利息,稿費,諮詢費,專家費,各類灰色收入等亂七八糟加在一起。

所以,一個年薪30萬的人,年收入可能不到30萬,也可能遠超30萬。

一個年收入30萬的人,一年總共就30萬。


教英語的李老師


年薪與收入本身確實不是一個概念,但是問題的核心其實是我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收入結構。當我們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人的那一天起,很快我們就會發現靠什麼收入活著就是一個大問題。在年輕的時候大家感觸不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當人到中年就不得不面對生活當下的壓力,更多還要考慮養老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收入結構調整就是大問題。

收入結構安排思路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收入結構和每個人年齡有很大關係,年富力強的年齡工薪收入或者自由職業收入基本都能滿足生活需要。但是中年危機以後工薪收入增長基本停滯,自由職業收入也很難再增長了。過了五十知天命以後,大多數人的收入其實在下滑。優秀一點的人到了退休年齡後也會開始退休金逐漸下滑的階段,所以單純看工薪收入變化,我們要按照年齡段逐步安排其它收入的補充。

其次:年齡是個寶,年輕不儲蓄,老了淚汪汪。保持穩定的收入是需要安排收入結構,大多數人來說只能靠儲蓄來安排調節。指望越來越賺錢是不太可能,年輕儲蓄做好未來收入替代是非常重要的。儲蓄觀念在現在好像不那麼流行,各種超前消費耗空了年輕人的收入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最後:對於普通人來說收入替代主要是考慮養老問題,完全依靠退休金來完成收入替代只是一種低水平的替代。每個人最好都要在年輕的時候在40歲之前做好養老儲備準備,尤其是長期儲蓄型養老保險的投入。

不管是什麼情況,對每個人來說沒有一種收入可以相伴終生。但是隻要還有一口氣,大家都要消費。為了未來能過得更好,活得自己更加隨性一些,從年輕就開始安排自己的收入結構就變的非常重要。


鄉下老白菜


年薪30萬比年收入30萬的,明面上到手的錢少。但年薪30萬的,已經不在乎那30萬大洋了


佛勇


年薪30萬表示你工資就有30萬,年入30萬表示你所有的加起來才30萬,年薪30萬有不少人外面還有私活之類的。或許會用業餘時間做著別的事情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