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右一)陳品生


2月21日晚,東肖鎮洋潭村黨支部書記陳品生,剛剛結束在水源山安置小區的防疫執勤,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推開家門,孫子小米就開心地撲到他懷裡:“爺爺,你終於回來啦!我們都有乖乖在家哦,我知道爺爺你最棒,你是英“熊”,是守護我們村的‘熊大 ’!”“獎勵獎勵!趕緊趁熱喝了!”一旁的妻子附和著端上了一碗熱騰騰的肉湯,陳品生這才想起,一大早趕著出去,忙著對接落實村裡出租戶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管理的事,一天下來連飯都忘了吃,“不過,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我的幹勁更足了!”

陳品生是東肖鎮第一大村洋潭村的黨支部書記,他身形魁梧、性格敦厚,雖然已年逾五旬、雖然才第一屆擔任村幹部,但他擔任過多屆村民組長,對村情民情十分熟悉,他是工作的“行動派”,想到就立即幹起來,他又是“務實派”,總是做得多說得少,卻讓人倍感溫暖和心安,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熊大”書記。

此次,面對抗擊疫情的緊急形勢,他所在的洋潭村地處城鄉結合部,全村有1400戶近6千人,流動人口1萬餘人,村域面積廣、且90%都已徵遷,毗鄰龍巖經濟開發區、萬達廣場、龍津湖公園,漳龍高速公路、319國道、福三線省道及市區多條主幹道沿村穿行,轄區商貿物流發達、人員組成複雜,工作管控難度大、壓力大。為了守好東肖的“北門關”,陳品生二話不說,迎難而上,既堅決果斷織密疫情防控網,又全力支持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用責任扛起了護村守關的重任,用行動築牢了支部的戰鬥堡壘。近日,陳品生被區委、區政府通報表揚為第一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突出人員。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左一)陳品生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他是闖在前的“主心骨”“好管家”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左二)陳品生


“今天要繼續對水源山、興業這些小區加強排查管控,經開區和我們轄區企業都在復工復產了,要做好對接管理,關鍵時刻不能在我們這裡掉鏈子了。”面對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陳品生堅持以變應變,及時調整工作方向,確保各項工作能適應形勢有效落實。

一場疫情,考驗著基層黨組織的管理水平與應急能力,也考驗著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的責任與擔當。陳品生堅持把工作想在實處、落在實處、幹在實處,及時根據上級防控工作部署,細化兩委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分片、分網格逐項對接落實,做到思想認識、責任機制、排查防控、物資保障、宣傳引導“五到位”,確保關鍵時刻隊伍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

他擔心受疫情影響應急醫療物資出現短缺,年前就四處聯繫尋找貨源,提早想方設法爭取物資,過年前後好不容易從內蒙古、山東搶購快遞了兩批6千個口罩,貨一到龍巖,他馬上駕車趕到交易城物流站將口罩及時載回村部。在他的努力和帶動下,洋潭村一直在持續調配應急物資,不僅分發給了全體村民、支援了鎮裡,也順利保證了村裡一線防疫工作的物資需要,“大家都這麼辛苦,可不能‘斷了糧’!我每天都在想辦法,能爭取多少儘量爭取!”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左一)陳品生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他是衝在前的“排頭兵”“急先鋒”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我們村有5個安置小區,其中2個是沒有物業的,這是防疫工作的盲點,也是難點。這樣,我們兩委幹部分下去掛點,最大最複雜的水源山安置小區我來掛!”陳品生所說的水源山安置小區是洋潭村最早的安置小區,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小區年久失管且出租戶較多,給防疫工作增加了極大的難度。

“如何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群防群治是關鍵所在。”陳品生針對小區實際情況積極尋找工作對策,他在小區啟動“家園守護行動”,通過以黨員當先鋒、網格做支撐、群眾為後盾,發動小區黨員、村民代表、熱心居民和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臨時“物業團隊”開展聯防聯控,組織群眾網格員對網格內住戶開展拉網式排查,勸導群眾做好安全防範,他自己親自帶班、發動50週歲以下黨員、熱心居民志願者在小區門口開展輪班值守,為外來人員提供測量體溫、信息登記服務,讓疫情防控有溫度更有力度,有效改變了無物業安置小區雜亂差的面貌。

目前洋潭村5個物業小區均已全部落實封閉管理,每天都有100多名志願者在村兩委幹部的帶領下開展全天候的防疫值守服務。“越是疫情防控的關鍵當口,我們黨員幹部越是要衝鋒在前。”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左一)陳品生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他是幹在前的“工作狂”“定心石”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迎著晨曦出門,披著星光回家,奔走在大街、小巷、企業、小區,是陳品生近期的工作常態。每天他和村兩委幹部都忙個不停,面對不同環境、不同工作,他總能“無縫對接”切換角色,宣傳防疫知識、入戶排查核實、測量居民體溫、環境消殺作業……他總是站在隊伍的最前頭,苦活、累活、髒活都搶著幹,哪裡有困難就哪裡上。

“今天家裡什麼情況?有沒有新回來的人?千萬不要串門了,有情況直接跟我說。”春節以來,從村廣播、微信群、電話提醒到上門宣傳,每天都能聽見他的 “嘮叨” ,他帶領村兩委幹部不僅遍訪全村,還落實“一對一”服務,只要群眾有需要,他和兩委幹部的“跑腿熱線” 24小時待命,實時“接單”,統一代辦。就是通過這樣的身體力行,他讓群眾安心、放心、暖心,村民們都說,“每次看到“熊大”書記在我們身邊,就感覺多了一份安全感。”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左一)陳品生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陳品生:“熊大”書記的“疫”線英“熊”本色

(右二)陳品生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守護好我們洋潭村這個大家庭。”陳品生言語堅定。在《熊出沒》裡,“保護森林,熊熊有責”;在疫情阻擊戰中,“保護家園,人人有責”。疫情似火,淬鍊真金。在防抗疫情的最基層一線,還活躍著許許多多像陳品生這樣的“熊大”書記,作為基層組織的帶頭人,他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守土負責,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為生命站崗、為平安守望,用自己的執著堅定的腳步丈量出了最豪邁的英“熊”本色,譜寫出了最激昂的英“熊”“戰”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