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方言中的“蟣兒·蛘子·蟣蛘”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古代的人沒有科學系統的生物學分類知識,一般是根據形態特徵、生活習性與地理分佈,對動植物進行大致的分類,比如家槐和刺槐,一個是豆科槐屬,一個是豆科刺槐屬,兩者不是一個屬的,但是因為二者都是複葉,且比較相似,所以都稱之為“槐”。且一個多植於房前屋後,故稱為“家槐”; 一個是從外國傳進來的,所以稱為“洋槐”,又因枝上多刺,別稱為“刺槐”。既然知道了“槐”的主要特徵,那麼不管是紫穗槐、龍爪槐、紅花槐還是黃金槐,我們大致都會有個概念。對昆蟲的命名也大致如此,所以如果兩個蟲子名字裡有相同的字,那麼我們就可以確定,它們一定在某方面有相似的特徵。

膠東方言中的“蟣兒·蛘子·蟣蛘”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現在的人衛生條件好了,經常洗澡換衣,很多人不知蝨子為何物,但在人類的進化史上,蝨子是與人類關係最“親密”的昆蟲之一,幾乎成為居家旅行必備。南宋陳善寫了本詩論叫《捫蝨新話》,在古人看來,一邊捉著蝨子一邊談論詩歌是一件很高雅的事兒。我們初中上生物課,老師弄來臺顯微鏡,卻沒有觀察材料,有一個同學自告奮勇,從懷裡摸出只蝨子,我們才得以知道蝨子原來是六條腿的。蝨子的卵,黃縣(今龍口)話叫“蟣兒”,蝨子已經夠小了,黃縣話有句俗話叫“吃個蝨兒爭條腿”,以蝨子之小反襯爭心之切。蟣子就更小了,比一粒芝麻還小得多,肉眼幾乎看不見,只看見白色的一個小點,但很多粒卵密集在一起,衣服的褶縫裡,頭髮根上,白花花的一片,看上去讓人心裡發麻。過去家裡除了梳子以外,還會有一把篦子——是用竹子做的,中間有梁兒,兩側有極密的齒。篦子就是專門“篦”頭髮裡的蟣兒用的。

膠東方言中的“蟣兒·蛘子·蟣蛘”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米象,鞘翅目象蟲科昆蟲,也就芝麻大小,是貯藏穀物的主要害蟲,危害米、稻、麥、玉米、高粱等。成蟲的頭部前伸似象鼻,且以米為食,故稱“米象”,俗稱“蛘子”,黃縣話叫“蚰兒”。糧食貯存得久了,就容易招蚰兒,把麥子和玉米蛀出一個個洞,有的甚至只剩下一層皮。揀個好天兒,把招了蟲兒的糧食放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工夫,密密麻麻的小黑蟲就蜂擁而出——或許古人看著像奔跑的羊群,所以才以“蛘”名之——尋找陰涼的地方,用腳碾一下,會“嚓嚓”有聲。順帶說一下,黃縣話裡有種蟲子叫“尖蚰”,學名應為隱翅蟲,體型小,屁股尖尖的,鞘翅較短,腹部大部分外露,看上去像沒有翅膀似的,所以叫“隱翅蟲”。夏天在外乘涼,經常會讓它叮一口。落到胳膊上,如果一巴掌拍死,它的體液裡有一種酸性毒素,會燒灼人的皮膚,引起過敏性皮炎,就是會起一個個“撇檁”,嚴重的還會起水泡。所以老人形容人“尖就”,就是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會說“你看你和個尖蚰樣兒嘞”。尖蚰也是鞘翅目的,也許在黃縣話裡,帶“蚰”字的昆蟲都有堅硬油亮的外殼吧。

膠東方言中的“蟣兒·蛘子·蟣蛘”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在黃縣話裡,螞蟻叫作“蟣蛘”,這實在是很形象的。螞蟻是膜翅目昆蟲,與蜂子是遠親,不管是樣子還是群居的社會生活,二者都比較像。略有不同的是螞蟻有專門的兵蟻,而蜂子是全民皆兵,不專門配置保安部隊。最早的螞蟻應該和蜂子差不多,也是有翅膀的,這從蟻后和雄蟻交配之前都有翅膀可以看出來。因為長期的地棲和洞穴生活,那對翅膀太礙事了,慢慢就退化掉了。掏過螞蟻洞的人都知道,螞蟻特別是很小的那種螞蟻,卵是非常小的,小的就像蟣兒一樣,看上去白白的一片,黃縣話叫“蟣蛘蛋兒”。蟣蛘的“蛘”字說明螞蟻和蛘子比較像,從個頭,從顏色,從成群奔跑的樣子,都有幾分神似。所以蟣蛘這個詞是前人抓住蟣兒和蛘子的兩個特徵組合而成的,“蛘”在這裡輕聲變韻,“iang”讀作“ing”,“白楊”“展揚”都是這麼讀。蟣蛘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差不多有9000種,個體大小相差很大,有一種喜歡上樹的大個蟣蛘,黃縣話叫“馬蟣蛘”,就是古人所說的“蚍蜉”,韓愈在《調張籍》寫道:“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馬蟣蛘上樹只是為了找口吃的,不想卻被人大大調侃一番,和“螳臂當車”的螳螂成了難兄難弟。

  在黃縣還有一個民間禁忌,大人會告誡小孩子,千萬不能對著蟣蛘窩撒尿,不然晚上小雀兒就會又紅又腫。其實這是有科學道理的,蟣蛘會分泌蟻酸,舔過蟣蛘屁股的都知道,會有一種酸酸的味道,類似白醋。當蟣蛘窩受到水攻的時候,憤怒的蟣蛘有可能撅著屁股噴射蟻酸,沾到皮膚上是會引起過敏反應的。大人站得高尿得遠,不會有多大妨礙,小孩子如果抵近“射擊”,便不免有些危險。所以很多看似怪異的禁忌背後,都隱藏著禮儀或是安全方面的考量,但人們一般不喜歡正襟危坐的說教,而喜歡那些神神叨叨的充滿想象力的忌諱。

文 / 王東超

原文發表於《煙臺晚報-煙臺街》

膠東方言中的“蟣兒·蛘子·蟣蛘”指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