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理財方式收益高,你覺得還不錯的?

L多金


來自證券行業的參考意見

正規且為大眾熟知的投資來說,股票是門檻最低,但投資回報率的高低實難統一,不同年份,不同階段的投資者表現的天差地別,本號致力於投資者教育,可以傳授相關股票業務技巧。和股票類似的還有基金投資,期貨期權等等都歸為證券投資。

銀行理財目前淨值化管理之後還是有不錯的,但和證券投資相比還是差一些,但可以在倉位上做部分配置,畢竟風險要分散掉才好。信託資管券商收益憑證等都和銀行理財類似,屬於收益上有天花板的。

剩下一些什麼數字貨幣,各種混亂的民間股權投資等實難分辨,一般投資者不具備辨別能力還是敬而遠之吧。

忘採納[祈禱]下面附一個美林投資時鐘,是大類資產配置點指南。



知訊者123


基金相較於股票具有“兩高一低”的優勢,即“門檻低、風險低、專業水平高”。因此適合大多數人(普通大眾)進行投資。

1基金理財門檻低:就目前而言,多數基金一般只需10—100元即可進行投資,同時買入費率較低。下圖為在不同第三方平臺最低買入金額和買入費率對比。

2基金理財風險低:證券類投資風險較高,如股票,它的漲跌涉及諸多因素,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相對於股票,基金投資就不存在這一風險。基金投資的組合方式是由專業人士分析出來的,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投資風險。以注重價值投資的東方紅滬港深混合(002803)和中歐時代先鋒股票A(001938)為例,從資產分佈中可以看出,基金理財投資種類多,包括股票、債券、現金等,並且投資行業分佈廣,明顯降低了投資理財的風險,即“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3基金理財專業水平高: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一來不知道怎樣做投資,二來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管理,三來手中的資金有限。而把自己的資金由具有豐富投資管理經驗的經理人管理則是最放心的辦法。基金理財正是具備這一特點,投資者只需承擔較低的費用,便可享受專業理財的服務。同樣以東方紅滬港深混合(002803)和中歐時代先鋒股票A(001938)為例,可以看出兩個基金明顯跑贏大盤,且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高。




海龜小管家


第一個當然是英航定期存款了,安全可靠, 一些大額存單的利息也能到四個點以上。如果有閒錢,可以存銀行, 省心!

第二類就是支付寶跟微信理財通了,裡面對應的餘額寶跟餘額+,他們都屬於貨幣基金, 年收益在2.5%左右, 好處就是靈活。可隨時支取。

第三類就是各大理財產品, 銀行app 支付寶 微信理財通,裡面都有理財產品的, 不同定期期限的對應的收益率也不同, 一般在4%左右。這類理財一般不會虧本金的, 收益也相對穩定。

建議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分配資金理財。


Hason2018


來答 分享 舉報

4個回答 #熱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怎麼預防?

thl0539

2019-10-11

展開全部

理財,風險小,收益高,都是不存在的,如果有人這麼跟你說,那麼這人,最大的可能就是騙子。

收益和風險從來都是正比例掛鉤的,也就是說風險越大,收益可能越高,風險低,收益也會低。

現在的理財方式,基本上很多的都是進行基金理財。僅僅理財可以分為幾種,從高到低的風險依次是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

收益也是從高到低。也就是說股票型風險最高,收益也可能是最大。可能賺30%,也可能賠30%,高風險伴隨著高收益。貨幣型就是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基本上沒什麼風險,收益也就一年3%左右,不會高多少。

所以,需要你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看待。比如你在支付寶或者騰訊看到有一個收益20%的,心動了,但你要知道那可能是它最近的最好收益,不一定以後都能達到,也可能會賠錢。

如果想要進行理財,最好還是先去學習一下一些理財的知識,然後做一下自己的風險的評測,看你能夠承擔多大的風險,之後再決定什麼樣的理財。而且,儘量還是在各大銀行,或者支付寶微信上來看。其他網上理財,有可能暴雷。官方說的是,當你看上高回報的時候,他們盯上的就是你的本金。如果年回報超過10%,那就要有考慮失去本金的風險。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風中彩虹520


我認為目前在保本(接近保本)前提下獲取較高收益的理財品種或者交易方式有這幾個,可以供普通投資者嘗試。

1.一些地方民營銀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如京東金融發行的創新存款業務,保本,大部分收益基本一年期接近4%,同時如果中途資金需提前支取也可以有比活期更高利息,具有靈活性。

2.國債逆回購,通過證券公司開通滬深交易所賬戶,然後操作國債逆回購業務,相當於你通過證券公司平臺出借資金按約定天數收取利息,到期還本付息。借款方以國債抵押借入資金,到期支付利息歸還本金。這個過程可以通過網上交易完成,很方便。而且可以利用月末,季末,年中年底資金面緊張時期操作獲取較高收益率。如果操作得當,一般年化收益率都可超過5%,甚至個別時候出現10%以上收益。

3.如果每月有穩定工資及其他現金收入的話,可以採取每月定額定投指數類基金(如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半導體芯片行業指數基金等),這是做三年以上的"零存整取"式規劃比較適合的理財方式。從以往經驗看,定投指數基金可以跨越牛熊週期,絕大部分平均年化收益能超過10%

4.如果炒股或者有股票賬戶,應可以堅持申購新股以及轉債,新股雖然中籤率目前在萬分之幾,但機會人人均等,一旦中籤,收益率都是100%起步的。轉債更是如此,中籤率很好,雖然中一簽(本金1000元)等上市第一天賣出也就100-300元收益,但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也可以攢個新手機錢了。

以上幾個是我自己常用的保本投資手段,只要堅持下去,整體年化收益率8-10%還是可行的。當然由於文字篇幅有限,以上幾部分詳細操作和注意事項大家有興趣可以網上查詢以作進一步瞭解。


朋生10


大家都知道的銀行定存4個點,餘額寶現在不到3個點,這些都實現不了理財要增值的效果;股票不懂千萬不能碰,不懂進去只能當韭菜;,現在我要推薦的是基金;餘額寶是屬於貨幣基幣,貨幣基金是投資於銀行存款,大額存單,央行票據,這類貨基低風險,選擇年化收益率高的可實現4點多的利率,跑不贏通貨膨脹。債券基金,主要是投資國債,企業債的,中低風險,年化率可達8-10%左右,附圖是我這兩天的收益,還有指數基金,比股票風險小,但高於貨基和債基,慢慢學習理財知識找到適合我們的理財方式




Mary0608


我覺得支付寶裡面的基金理財非常不錯。前期藉助餘額寶等收益比較低的貨幣型基金吸引大量的人進入了理財的門檻。然後大多數看到收益比銀行理財還要高几個點以後就開始大膽的投入到支付寶裡面的基金理財。我就是先從餘額寶開始後面進入基金理財的。發現一年的理財收益超過了11個點。我覺得非常不錯。當然基金理財也有風險,所以不建議小白一開始就大力投入。可以先觀察先學習然後可以嘗試。



喜歡玩基金的小瑜哥



首先,這應該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如何在保本的前提下儘量追求高收益?其次,這個問題的註解中我隱約看到一個騙子公司的影子:月利息6%是不可能持續保持住的。5年後可以申請收回本金?我懷疑5年後還有沒有這個商鋪的地產開發公司了。商鋪投資,不是一般人都可以玩的,有很高的維護成本,也有不少潛在的風險。第三,如果已經想保本了,就不要對收益率期望太高——雖然現實中存在一些方法和技術可以以較高的概率獲得較高收益的方法。


在保本前提下收益較高的投資工具主要以下幾類:1、儲蓄式國債。在銀行櫃檯就可以買到,以1年、3年、5年比較常見,3年、5年目前收益率分別達到5%、5.4%。流動性尚可,可以提前贖回,一般持有期越短相應收益率越低,且有千分之一的後端手續費,但是相對銀行定期存款的只要提前贖回就變成活期的條款還是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國債起點很低,100元即可,銀行櫃檯認購即可。


2、公司債。信用評級為AA+及以上的公司債,個人認為安全性已經非常高,當然他的保本的可靠性肯定不如國債。公司債的收益率一般在5%-8%較為常見,每年付息一次,缺點是本金存在波動風險,因此短期持有是沒有保本承諾的,但是通過持有到期的方式可以對沖本金波動的缺點。當然,如果投資於單一公司債的缺點是可能會面臨個體風險,比如公司基本面發生重大變化導致信用評級下降的風險,因此建議進行組合投資,在期限、品種上都可以進行組合。 公司債的流動性非常好,可以T+0交易,即買了之後馬上可以賣出。公司債最低交易10份,金額約1000元左右,個人投資者需要開立證券賬戶(平時俗稱的股票戶)。


3、可轉債。在可轉債的保底價格之下買入評級較高的可轉債,可以達到”保證本金的股票“的效果,即收益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可轉債的保底價格=期末的回售價格+應記利息,一般在106-112較為常見。當然,作為債券的一類,可轉債也有信用評級,中低評級的債券需要注意違約風險。可轉債是在保本前提下少數存在暴利可能性的投資工具,可以重點關注。和公司債一樣,可轉債也是T+0交易,起點金額和公司債一樣。


4、保本基金。公募基金公司發行的保本基金。 這裡的保本,嚴格意義上是在剛發行時買入才能實現保本的效果,中途買入不給保本承諾,但實際上如果中途保本基金的淨值在1元以下,反而是介入的良機,比如興全保本當年跌至0.94元,就是良機。保本基金一般都是嚴格按照保本原理運作,最終到期時最差情況也是1元以上。 歷史保本基金做的特別好的,一年收益率40%以上也是有過的,但是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 保本基金的一大缺點是他的手續費很高,申購費1.5%(認購費一般1%左右),一年內贖回的手續費為2%,因此流動性不是特別好,適合長期持有(持有到期無贖回費)。在目前(2013年8月底)市場上的保本基金中,泰信保本、招商安潤保本近期淨值下跌較多,中長期看好。


5、分級基金A份額。這裡主要指有向下保護條款的A份額,這一類產品安全性堪比國債,但是缺點和公司債一樣,由於存在交易,因此價格會波動,只有通過長期持有的方式,才能確定性的對沖價格波動的風險。 場外的分級基金A一般每半年可以贖回,如果國投瑞福優先,場內的T+1交易,流動性很好,但是賣出的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分級基金的收益率大致區間為4%-7%,不同基金不同。


這裡再重點說一下分級基金還可以分為場內分級A和場外分級A。場內分級基金,簡單理解就是要有股票賬戶才能買,最低100份其,大部分分級A價格在1元上下,因此100元就可以嘗試了,但在場內買的缺點(同時也是優點)是存在價格波動風險。而場外的分級基金,其實和銀行理財非常相似:固定期限、固定收益,比如國投瑞福優先,每半年可以贖回,目前的收益率年化6%,一般在銀行可以認購,起點金額1000元,不存在價格波動風險。


6、銀行理財。 銀行理財有保本型理財和非保本型理財。保本型理財安全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大型商業銀行的。而非保本型理財,國有銀行發行的固定收益非保本理財其實約定於就是保本型理財了,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風險也不是很大。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比較差,期限往往是固定的,無法提取支取。不過商業銀行目前以開展以自己銀行的理財產品為質押對象的貸款產品,實現了曲線流動性提供。


7、DIY型保本基金。其實我們自己就可以通過組合的方式,自己搞出一個保本型的投資組合,同時以保本為前提。比如有115萬資金,買入100的3年期國債,買入15萬的股票型基金。由於國債三年累積收益率15萬,因此即使股票型基金全部虧完也能夠實現115萬保本的效果。當然,如果以審時度勢動態調整的方式,其實自己的DIY保本組合可以借勢實現很高的收益。


8、銀行存款。不是指現在的存款,而是存款利率市場化化後的中小銀行的存款,具備一定的想象空間。不過事物發展有其規律,股份制銀行的利率在過了初期的安全期後會慢慢進入風險累積的階段,那時候存款將告別無風險時代。


9、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因餘額寶的橫空出世而更加名聲大噪。目前國內貨幣基金市場規模約3000億,規模最大的為華夏貨幣300億,而餘額寶短短几個月已經達到200億規模。貨幣基金的安全性毋庸置疑,流動性非常好,現在有些渠道已經可以實現T+0交易,起點金額一般為1000元,餘額寶屬於奇葩,100元以下也行。 貨幣基金的收益一般有限,收益率每天都不一樣,短期主要受市場資金供求營銷、中長期主要受央行基準利率等因素營銷。這幾年來看,波動區間大致區間為3%-4%,如果臨近季度末、年末,往往因為資金面緊張可能會衝到5%以上,但是一般持續時間不會太長。貨幣基金的購買渠道現在已經非常豐富,幾乎已經成為交易最便捷的投資工具。


最後再補充一點保本的概念。 其實保本承諾本身不是關鍵,給出保本承諾的主體是誰才是關鍵所在:萬科如果賣我一個商鋪承諾三年後可以申請還本付息我會有安全感,但是如果一個二線城市地方房地產公司給我保本承諾我信不過。 誰都可以給出保本的承諾,但是這個承諾的主體是否有足夠值得信賴的基礎才是是否真正保本的關鍵。目前金融行業來說,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保本承諾我們深信不疑,基金公司發行的保本基金我們也可以足夠信賴,而央行發行的票據(本質就是承諾保本付息的借款)我們也有十足的安全感。 所以以後每當聽到某個產品承諾保本,先看看那個公司、機構或個人到底有沒有這個實力。 民間借貸中的保本其實尤其需要謹慎:公司的透明度還算相對較高,個人的信息不對稱太嚴重了,因此這個也是民間借貸風險難控的原因所在。


高手一財經


你好😊,現在理財市場的理財產品越來越多,令人目不暇接,可供選擇的實在太多,所以一些投資人不知道該怎樣選擇收益高,而且還不錯的理財方式,接下來我就來推薦幾款吧!

1.銀行理財產品是一種傳統的理財工具,具有高收益、操作方便等特點。雖然由於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導致銀行理財產品規模有所萎縮,但是銀行理財產品一直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理財產品之一。

2.股票我們都知道,高收益高風險,在2007年之後股票沉寂了許多年。去年由於滬港通開通、央行降息等等,股市又開始活躍了起來,今年第二輪降息之後,股市現在形勢還是比較不錯的。不過建議大家入市之前一定要學習一些專業知識,並且做好心理準備。

3.基金基本上分為貨基、債基和股基,貨基收益低但是風險也低,而且靈活,股基由於股市的走高,現在收益也不錯,而且還可以進行定投分散風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塵世醉人


我推薦3種理財方式,我覺得這3種理財方式還是不錯的。

1.支付寶定期理財,保險類,銀行類,券商類都可以。由其是保險類和銀行類理財,保險類1000元起購,銀行類最少50元起購,其中的年度理財,年化收益4%以上。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

2.京東金融裡的[銀行精選]理財很不錯,儘管都是些小銀行理財,但它的收益不錯呀!年化收益在4%一4.8%左右,高的達5%以上。

3.最後是工商手機銀行裡的[精品主題]理財,裡面的理財很不錯,值得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