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報復性“狂歡”

疫情日以緩,春風日以暖。

這兩天,隨著疫情數字的跳動,人們的心理逐漸發生了變化。彷彿從冰凍到復甦到萌動,都按捺不住了抑制,迫不及待地加入春天裡的放飛與狂歡。

從網上流露出的圖片來看,多地出現餐飲消費、趕集的熱潮,有的景點人頭攢動、摩肩擦踵。

一方面是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部分管控隔離措施解除;另一方面是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活秩序的渴求,再加上近一個月的封閉禁足,這些內因和外因疊加成這種“狂歡”的畫面。

日前全國出現了12家企業因復工引起的新冠肺炎傳播,致33人被傳染,514人隔離。疫情尚未出現拐點,抗疫形勢依然嚴峻,如此大規模聚集的行為,風險很大。

要正真理解國家對復工復產的號召。這顯然不包括對立即恢復人群聚集活動的社會鼓勵。這些餐飲、消費、趕集、旅遊的熱潮,如此的人群聚集風險太高,應當三思而後行。去人多的公共場所不戴口罩,尤其應當反對。

疫情只是緩解收縮,病毒並未銷聲匿跡。要知道武漢湖北仍防疫形勢緊張,各地節後回程的風險還未充分釋放,顯然不能放鬆警惕。

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一定要提高統籌兼顧的能力。切不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暖風燻得遊人醉,出現放鬆疫情防控的報復性“狂歡”。(2.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