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本期課程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2月5日


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發佈,這是21世紀以來第17個指導“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此文件中“保險”一詞出現9次,而2018、2019年分別是8次、11次。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五部分均直接提及保險內容:主要涉及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農產品及農民收入保險、“保險+期貨”模式、“銀保擔”等問題。


01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農業是自然風險最大最集中的行業,主要災害:乾旱、地震、火災、暴風、洪水、霜凍、冰雹、病蟲害等,如去年的利奇馬臺風、非洲豬瘟、今年湖南四川的禽流感,目前正在為患非洲、西亞、南亞的沙漠蝗災,自然風險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其次,受到市場與經營的風險,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銷售過程中,由於市場供求失衡、農產品價格的波動、經濟貿易條件等因素變化,資本市場態勢變化等方面的影響,或者由於經營管理不善、信息不對稱、市場前景預測偏差等原因都會增加農戶經濟上遭受損失的風險。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2019年10月12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林草局聯合下發《關於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宏觀管理制度、經營制度、經營產品等多個層面,擴面、提質、增試點等多角度為農險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制定了農業保險未來的發展路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今年的一號文件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太平洋產險浙江分公司副總林勝先生表示,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保險都以政策性險種為主,通過產品試點和地方試點開展業務。因此,應特別關注《指導意見》中將開展試點的險種,它們將是農業保險的下一個業務增長點,今年農險業務中考慮將收入保險將作為農險重要險種進行試點推進,進一步提升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02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農業生產經營由小農、分散經營式向集約化、規模化、市場化發展,傳統農險保基本、廣覆蓋、低保額的特點,已經不再適應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對保障水平、範圍和服務提出新要求,現代農業保險必須向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及綜合性保險等方向不斷髮展。現代農業保險的服務通過其分散農業經營風險,發揮金融服務作用來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通過農業保險,將多方主體串聯直接參與農業生產、銷售各個環節的風險管理和市場運作,提升農業抵禦自然災害並提高綜合生產的能力。同時因為農險具有準公共產品特點和部分商業保險的特點,也將進一步成為農業生產的“穩定器”。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太平洋產險浙江分公司副總、農促會副會長林勝先生表示,他們將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研究創新四個主要路徑來推動現代農業保險。


1

產品創新

圍繞“擴面、增品、提標”重點從標的品種、產品形態、保障程度多維度增強保險產品供給。太保-安信團隊開發了茶葉、枇杷、楊梅、葉菜、黃梔子、南美白對蝦、生豬養殖、湖羊養殖等一批極具地方特色的險種,以及包括葉菜價格指數、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綜合保險、生豬產業鏈綜合保險等創新產品,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風險管理需求。


2

技術創新

基於“互聯網”的e農險通過移動互聯、遙感測繪、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全面提升能力,改善農戶體驗。技術手段加快理賠速度,疫情期間啟動快賠閃賠,截止2月20日,全國快賠200多件,最快應響時效16分鐘完成賠付,平均結案週期6.3小時。通過e農險快速理賠對永嘉低溫寒潮侵襲,低溫到零下2.3℃,枇杷受損,在24小時內完成賠付25萬元。


3

制度創新


與安信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安信農保專業技術優勢,開創業內農業保險發展新模式,形成前端技術研發,中端技術指引,後端技術服務的完整服務鏈條,用協同創造價值。


4

研究創新

與農科院、瑞再保險創立太安農業保險研究院,是保險行業的首創,打造成中國農險的高端智庫,為研究創新提供典型案例。


03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農業生產物資供應、運輸受阻

農產品銷售途徑不暢

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

內外部風險的不確定性

增加了農業穩定生產的不確定性

伴隨傳統農業保險的廣覆蓋

針對生產經營風險保障需求提出更高要求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太平洋產險浙江分公司副總林勝先生就疫情之下政府與保險公司,共同推進的惠農政策與服務響應為大家作了分享:


01 農業農村廳相關政策


農業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保障春耕生產、保障農村物流暢通;

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同等享受小微企業17條優惠政策;加大糧食種植扶持力度,將補貼從100元/畝提高到120元/畝;

三聯三送三落實活動,在全省將組建1000個以上服務隊。

02 銀保監局


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生活物資保障相關金融服務;

加大農副產品生產和流通主體金融支持力度;

鼓勵線上化作業,確保保險服務順利開展;

經營餐飲等企業延期續保政策。

03 農險協調辦


全省家禽和生鮮牛奶重點收購加工企業實施臨時補助,向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增設政策性葉菜價格指數保險,自繳比例降至5%。


太保-安信團隊創新開發“農供保“解決方案,充分發揮保險機制作用,確保農產品真正”產的出,調得進,吃得起“,在生產環節,有氣象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收入保險等,迅速彌補農戶災後復產避免價格倒掛損失。在流通安全環節,開發農產品物流保險、農產品倉儲保險、使用安全保險,從運輸倉儲、交易環節彌補農戶相應損失。在疫情期間增設人身類保險,從保障全產業鏈涉及人員人身安全角度,開發人員意外險、重大疾病及傳染病保險、疾病身故保險等。充分發揮保險“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通過捐款捐物贈險、創新保險產品、升級線上服務等多種方式,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保障工作。

回顧篇 |林勝:新環境下的農業風險與現代農業保險服務


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要看到疫情長期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越是危機時刻,越要理性,農業產業鏈企業相互扶持,抱團取暖共度難關,農業產業企業也應加強與政府彙報,爭取政策支持,及時溝通,積極配合,共同開發出更接地氣農險產品,更好地服務三農,服務產業鏈,實現補貼有效率、產業有保障、農民得實惠、機構可持續的多贏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