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拍才能讓照片顯得更乾淨?

小魚大魚看世界


平時我們看到一張照片感覺不乾淨是什麼原因?一是畫面抖動,畫面抖動帶來整個畫面都模糊;二是圖片的物品元素太多,照片中各式各樣的東西太多,感覺亂;三是畫面的顏色太雜,讓人眼花繚亂;這三點都會讓畫面顯得不乾淨,要拍出乾淨的照片,就解決這三個問題。

一、讓畫面銳利起來

拍攝不抖動的畫面要讓手持的相機穩定,所以拍攝姿勢儘量加緊身體,在安全快門內拍攝,安全快門就是鏡頭焦段的倒數,例如50定的安全快門就是1/50秒。

適當提高ISO,保證快門速度,不要認為高ISO是不能用的,多嘗試使用高ISO,瞭解自己相機的性能。

二、減少圖片畫面物品元素

攝影有句話說:少即是多,拍攝一定不要貪多,什麼都拍進去,那樣只會讓照片平庸,嚴重的就是讓畫面看上去不乾淨,要控制好畫面元素。

三、背景顏色不過三

拍攝人像的時候,要多加留意背景的選取,因為背景的顏色很容易搶奪主體的眼球,背景顏色一旦超過三種,就會容易分散觀看者的視覺注意力,覺得畫面元素雜亂,照片不乾淨。

拍攝建議:使用大光圈長焦拍攝,用虛化和長焦的空間壓縮,讓背景與主體抽離,突出主體,弱化背景。

最後,在後期也可以調整照片,在PS裡可以用二次構圖方法裁切畫面,同時可以用汙點修復工具去掉不想要的畫面。例如下面這張照片,畫面元素太多,先將照片導入PS,用二次構圖裁切。

再用汙點修復工具去掉右邊紅色搶眼的花花。

整個背景不搶眼,更加乾淨了。對比效果圖:

原圖:

修改後:

可以很明顯看出,畫面更加乾淨簡潔,主體也更加突出。


攝影小小新


想要照片乾淨,還是有很多種辦法的,前期拍攝或者後期處理,這些都是有效的提升照片乾淨度的辦法,我先從前期拍攝開始說吧,畢竟我更注重於前期的準備!
照片想要乾淨,具體乾淨在哪方面呢?最起碼照片中沒有特別跳的顏色,來吸引看客目光,讓人一看就是看到主體,不會有其他顏色來區分!保持環境的乾淨度比較重要,這是前期拍攝首選要清理掉比較跳的顏色!顏色沒有那麼跳了,那麼,還是感覺不夠乾淨怎麼辦?大光圈鏡頭瞭解一下,虛化、虛化、虛化、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虛化到位,基本上又沒有顏色來突出,就顯得照片整體感覺很乾淨,很素,看的人心裡舒坦。還有模特衣服以及背景的選擇也很重要,儘量選擇顏色同一色系的比較好一些。比如白色的衣服,就選擇白色系的一些背景、道具,畫面顏色統一一些也不錯!
上面說的都是為了顯得乾淨前期所需要的一些準備,那麼,如果沒有時間給你前期準備怎麼辦?有辦法,後期操作。我想現在的攝影師大部分都是RAW格式拍攝照片吧,LR調色PS修圖,在LR裡面有各種顏色選項,飽和度、色相、明亮度,顏色跳,抽色,哪個顏色跳抽哪個,這樣方便有效得除去不需要的顏色!保證畫面乾淨統一!


婚禮攝影師Tanke


怎樣拍才能讓照片顯得更乾淨?

其實,在攝影中,我們會有意追求畫面的簡潔與新穎,其實簡潔的畫面會給我們欣賞者帶來更多的遐想的。

那麼怎樣拍攝才能讓畫面顯得更為簡潔、乾淨呢?下面我們共同來聊一聊。

1、主題構思

是的,我們拍攝前就應當有個明確的主題,在拍攝之前我們就應當對畫面有個設想,做到簡潔,在前期就應當對拍攝的鏡頭選擇、模特服飾、拍攝環境等有個安排與策劃,儘量找一些適合體現乾淨畫面的場景進行拍攝。

2、構圖選擇

一幅成功的作品,一定是有著特殊的構圖,要達到極簡的、乾淨的畫面,構圖也是相當重要的,構圖,就是合理安排畫面,經營拍攝主體位置,這是我們簡潔畫面效果的前期必須應當好好安排的。

3、鏡頭選擇

如果拍攝人像,我們儘量選擇一些大光圈鏡頭來拍攝,主旨就是為了有個柔和的背景及清晰的主體,讓畫面顯得更為乾淨。我們都知道,拍攝人像時,為了避免雜亂的背景,我們會選擇大光圈長焦或是定焦來拍攝,達到畫面簡潔,以突出主體人物。

4、拍攝場景選擇

其實要讓畫面簡潔乾淨,拍攝場景的選擇是最為重要的,在選擇背景時,就應當選擇特殊的場景,比如一些建築物、大面積的草地、花卉等,都是自身有著比較單一的背景,最為適合表現乾淨的簡潔畫風。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一個攝影愛好者,期盼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我前進的動力


劍舞影像


怎麼拍才能讓照片顯得更乾淨?


拍攝乾淨的照片,我們要著手從拍攝的幾個方面入手,才能完美的呈現一張乾淨又不乏細節的優秀作品。

選擇乾淨的裝造

如果是拍攝人像作品,在拍攝前就要準備好和場景搭配的衣服,不太建議款式太複雜的衣服,顏色也儘量以純色為主,如果是帶花紋的衣服,也不建議使用花紋太複雜的衣服。


在妝面方面,以乾淨的妝面為主,拒絕超大的假睫毛和粗眼線,口紅和腮紅也要選擇自然的顏色。

選擇乾淨的顏色搭配

在顏色搭配方面,可以選擇近似色的搭配,背景色可以選擇百搭的白色、灰色、淺棕色等等,如果是在室外拍攝,儘量避免背景顏色雜亂。

選擇乾淨的背景

選擇一個乾淨的背景也是讓照片顯得更乾淨的一個要素。一個乾淨的背景可以讓拍攝主體更加的突出。在室內拍攝可以以白色的牆和傢俱為背景,也可以以窗簾為背景,在室外拍攝可以挑選樹林為背景,精良避免背景元素過多。

構圖做減法

在構圖方面要強調拍攝的主體,背景的選擇不要雜亂,儘量以單一的要素作為背景。比如在公園拍攝,可以取某一棵樹作為背景,但不要有有樹又有花還有人群。

適當的後期必不可少

如果在前期的拍攝中,拍到了一些雜物、顏色上不夠統一干淨、妝面有點髒,就可以用ps做一些修改。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人像攝影精選 分享ps後期技術 | 分享攝影教程 | 分享拍攝心得


雙下巴金金醬


想讓照片看上去幹淨,首先是拍攝時注意背景的選擇。拍人像時可以任意選擇背景的,被攝的主體人會非常配合你的選擇。可是對於我們這些拍鳥的人就麻煩了,那些漂亮的鳥可是不慣著我們鳥人,所以就得耐著性子尋找和等待,鳥飛行或落在背景乾淨的地方,要不就是靠鏡頭的大光圈來虛化背景。

這張照片拍攝於北京南海子公園一期,如果機位選擇不正確,背景就不是這麼幹淨了。

所以說有選擇的拍攝,就可以實現照片背景乾淨。
這張拍攝於廣州的某公園,其實背景都是這種花的葉子,但是被大光圈虛化掉了。這也是實現照片乾淨的一個手法。


這張照片就是另一種情況了,為了使畫面乾淨,並且實現強烈的黑白對比,我就是通過簡單後期實現了想要的效果。

如何做到的呢?

打開Photoshop,先適當調整對比度,這時背景會逐漸變黑,海鷗會變亮。再把黑色向左拉,這時背景就也成黑色了,如果海鷗的白色有些過曝,在把高光向左拉!這時照片就完成了!

所以說要實現背景乾淨的照片,就是通過上述三種辦法來實現的!


周達看世界


剛學攝影的小白或者是不會攝影的人,看到美景時總是特別興奮,希望把眼裡看到的所有東西都囊括到鏡頭中去,這其實犯了攝影的大忌,雜亂而沒有中心點;

那麼如何讓照片的主體突出呢,可注意以下幾個小技巧:

(1)虛實結合

什麼叫虛實結合呢?專業單反中可取用大光圈,長焦距相結合的辦法,實現主體是清晰的,背景是虛化的效果;現在很多手機也能實現此功能了,裡面有大光圈模式,在拍人像時或者近景特寫時,都能實現虛實結合的效果;



(華為手機拍攝)



(2)背景乾淨(留白或留黑)

拍攝花卉時,可找不同的角度,將背景對準天空或較暗的地方,實現乾淨的背景,照片中只有主體,顯得主體突出,第一眼就被主體所吸引;



(3)九宮格法

將需要攝影的主體放置在畫面的三分之一處,也就是照片的黃金分割點上,當然絕對對稱的照片忽略此條。



(4)利用明暗或強烈反差對比分主次

拍攝有明有暗的物體,可利用明暗的強烈反差對比,突出主體。如傍晚時拍攝剪影,利用點測光,或者手動測試光圈和快門的參數,達到剪影的效果。



阿昌151878490


你所說得讓照片看起來很乾淨,我感覺你應該所說的是照片的通透性,就像很多照片像是籠罩在霧霾中一樣,不通透的照片具有倆個特點:一是照片發灰,二是照片發悶。發灰,其實就是指照片的色彩不夠純淨,不夠飽和,雜色偏色太多。發悶,其實就是說照片的影調太黯淡,表現為主體不夠清晰,細節不夠豐富,對比度不足等等。

要讓照片通透起來,我們主要是兩方面:一.是要讓其影調更加通明透亮,二是要讓其色彩更加純淨飽和。

一、影調調節方面主要是三點:清晰的主體;豐富的細節;足夠的黑白場與對比度。

1.很多朋友一提到通透,就想到給整張照片狂加清晰度和銳度。事實上很多煙霧飄渺、雲海等片子,我們並不會覺得他們不通透。 這是因為每張照片都有一些興趣中心或者說主體,觀者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是集中在這些興趣點上的。

2.不通透的片子都是缺少細節的,物體彷彿都籠罩在霧霾中。

3.不通透的片子,該白的地方不夠白,該黑的地方不夠黑,物體之間的反差不夠明顯。所以照片“悶”的很。

二、 色彩調節包含三個方面:準確的白平衡;純淨的色彩;足夠的飽和度。

1.不準確的白平衡會讓照片中所有的物體都偏藍或者偏黃,彷彿一切都籠罩在藍霧、黃霧中一般,非常的不通透。

2.色彩的純度取決於該色中支持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的比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色彩發灰,是因為該色中混入了大量的消色成分,導致色彩不純。

3.色彩的飽和度是決定整張照片色彩濃郁度的體現。


節奏攝影師也愛足球


乾淨的照片能夠讓人看起來很舒服安逸。而怎麼才能做到照片乾淨呢?一起來學學吧!


一,構圖

相信不少朋友看到這兩個字就頭疼,怎麼又是構圖,別急著退出接著往下看,在剛剛接觸攝影時我們無論是從網絡上還是問朋友老師,都會告訴你夠圖很重要。然後溝通又有多種多樣的,三分夠圖,九宮格構圖,s型構圖,等等。其實我們可以先忽視這些。只要想著把圖片拍攝簡單,簡潔,把最重要的主體給納入取景器捨棄多餘干擾畫面的部分即可如下圖所示

二,使用大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大光圈的優勢就在於能夠虛化背景,讓雜亂無章的背景直接虛化形成漂亮的光斑,虛化來背景以後還能夠突出主體同時可以營造特別好的畫面氛圍

三,色彩

當畫面中的色彩越多我們也就越難精準的去控制這些色彩,因此我們在拍攝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一張照片中儘量避免出現過多的顏色,當顏色多了就會是使得雜亂無章。注意當你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色彩時就減少畫面中的顏色。



四,焦距

焦距數字越小就越廣,數字越大所拍攝的畫面也就越小,許多朋友在剛剛開始學習攝影時就喜歡使用廣角鏡頭來拍攝,越廣越好,使用廣角拍攝所帶來的問題是畫面中容納的景物過多從而造成畫面雜亂。所以我們要控制自己,學會取捨,該捨棄的就不要納入到畫面之中了。


定格影像


怎樣讓照片看上去很乾淨,這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儘量控制畫面噪點,從技術角度把照片拍乾淨。

感光度是影響畫面純淨度的曝光要素,感光度與光線不匹配就會導致畫面噪點增多,讓畫質下降。在暗光條件下拍攝,也要儘可能抑制噪點過多的現象,感光度設置要儘可能低一點,充分藉助不同光源保障畫面的曝光,而不要完全依賴提升高感來增加曝光。

2、曝光參數設置要合理。

曝光參數設置與實際偏差太大,會導致畫面不乾淨,特別是在欠曝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所以要根據曝光法則和經驗去設定曝光參數,即使有曝光不太準確的情況,在後期處理的時候也要進行修正。

3、拍攝背景要相對乾淨,從構圖上提升畫面純淨度。

拍攝背景如果過於雜亂,構圖不合理,就會讓照片看上去很亂,主體不突出,這必然讓照片看上去不乾淨。所以拍攝的時候儘可能照背景乾淨的場景,如果實在無法避免雜亂,從構圖上進行調整。


4、虛化背景。

虛化背景是突出照片主體的有效手段,也是減少畫面雜亂因素的一個方法,所以照片乾淨的程度也可以通過虛化來實現。


卷太郎攝影坊


“如何讓照片更乾淨”“如何讓照片更通透”“如何讓照片更清澈”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都可以歸結到一起來說明。個人認為,所謂的“乾淨”或者“通透”指的是“不髒不亂”,而個人認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器材、前期的構圖、後期的調色以及畫面細節來決定的。

一、器材

儘管這是一個相對次要的因素,但還是放在前面來說。

同規格的攝影器材,毫無疑問越貴越好,小痰盂無論用得多好也比不上Otus,黑卡做得再好也比不上全畫幅,更不要說8×10,而解析度、色差、抗眩光能力、色彩傾向、動態範圍、高感這些因素都會對畫面產生影響,為了更好的原圖表現和後期空間,還是要儘量選擇更好的器材。

這裡另提一下濾鏡。濾鏡對於畫面的乾淨程度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劣質濾鏡對清晰度的折損以及偏色問題是無法忽視的,所以諸如UV鏡、CPL鏡之類的儘量少使用,ND、GND則一定要選擇大廠家的。

二、前期

前期主要包括構圖和拍攝。

1. 構圖

先說構圖。構圖其實也就是畫面中元素的排布。一張優秀作品的構圖必須要是簡潔的、主體明確的,如果構圖上有很多雜物或者其他不相干的東西,那肯定就會導致不乾淨。舉個極端的例子,下圖中這樣的靜物作品肯定不會不乾淨,除了主體都是留白。

再舉一個反例。不說顏色問題,右側的枝條、石頭及其倒影,水面的波紋,等等都起不到突出主體的作用,反而使得畫面元素雜亂,顯得很不乾淨。

好的構圖應該是讓視線能集中在主體上,可以通過物體排布、引導線、透視方式、焦段等等構圖方式來確保主體突出,而且沒有會干擾視線的物體出現。

當然,也可以通過一些技巧,比如說慢門、剪影之類的方式。

2. 拍攝

前期的拍攝對畫面效果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比如跑焦、眩光之類,當然最大的影響可能還是天氣了。諸如陰天或者霧霾一類的天氣,正常拍攝一般不會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拍攝,比如說陰天拍攝慢門,霧霾天氣則使用長焦拍攝,天氣好固然好,天氣差也可以用一些技巧來規避。

還有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很多觀景臺都會隔著一層髒玻璃,這個影響還是不小的,而且也沒有說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像下圖這樣,既有反光,還有眩光,清晰度也下降,只能好好選取角度了。

三、調色

調色這個事情和前期的相關性也很大,但是為了減少篇幅,就把它都放在後期中說了。

調色可以分為影調和色調。

1. 影調

影調方面,導致不乾淨的主要原因一般都是因為“灰”,如果有很濃重的霧霾感的話,肯定不乾淨,就像蒙上了一層灰一樣。

比如說這張,由於霧霾的原因導致層次很不明顯,看起來不通透。

看直方圖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像素堆積在亮部,反差小,看起來也就會很不乾淨。

這時候的後期方法就是增大對比。注意,這裡說的是“對比”,不是簡單的“對比度”。除了直接提升對比度之外,主次的對比、局部的對比、色彩的對比、不同影調間的對比、不同影調下的對比,等等。比如說,風光攝影中的常規調整:降低高光提高陰影,其實是降低了整體的對比度,但加強了天空與地景這兩個元素的對比。

增加對比的工具也有很多,比如說直接提高對比度,比如說調整色階,比如說使用曲線,比如說提高清晰度,比如說減淡加深,比如說各種插件,然後還可以把以上所有的方法分不同選區重新應用一遍。方式有很多,不多展開了。

需要注意的是,加強對比絕對不代表著大幅提高對比度,這樣會使得畫面過於重口,看多了很容易視覺疲勞,比如下圖。

另外,提高畫面的亮度,包括過曝,也可以有效地讓畫面更乾淨,這樣可以創造出大量留白的地方,使畫面變得簡潔許多,前提是畫面的構圖和色彩本身沒有問題,而且過曝不會影響畫面的表達。當然,低調的照片也可以很乾淨的。

2. 色調

色調方面就複雜得多了,從色相、飽和度、明度一點一點說。

1)色彩搭配

先說色彩搭配,其實也就是色相搭配,這是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

a)首先,單色系以及黑白照片很容易看起來乾淨,因為只有一種主色,沒有干擾。這一點既可以通過前期控制,也可以通過後期再來統一。比如下圖就是一張單色的冷色照片。

看矢量圖也可以看出來,色彩主要在青藍色附近,畫面中的顏色主要是明度和飽和度有差別。

b)同時,與單色系類似的,鄰近色,也會達到類似的視覺效果。

比如下圖這種,都是黃色和綠色的鄰近色。

以上兩種都是很安全的配色或者調色方案,會給人很舒適的體驗,很難出問題,至少可以滿足乾淨的需求,儘管可能會產生單調的感覺。

c)然後來說一下互補色。其實這是很常用的配色方案,但往往也是導致畫面不乾淨的原因。

大多數人的配色方案可能會選擇互補色或者互補色的變種(如分補色、三角色)。

通常來說,比較好的方案是讓互補色各佔據一部分畫面互相襯托,比如下圖

或者以一種顏色為主體,另一種顏色來烘托,比如第二張。

只要兩張圖的互補色基本都集中在一個區域,都是可以的,但是比較忌諱的是,顏色錯綜複雜地分佈。比如下圖,黃紅綠藍都存在,而且都是散亂分佈的,是不是就不那麼幹淨了。當然,也有飽和度和對比度的問題。

2)顏色的純淨程度對畫面也有很大影響,比如說如果藍色中摻雜了黃色的話,則會變成中性色,這會導致顏色發灰,顯得不乾淨。其實原理很簡單,純藍色是R=G=0,B>0的,而純黃色是R=G>0,B=0的,等比例混合在一起的時候相當於灰色和黃色或藍色的混合,如果R、G、B恰好相等的話,就直接是灰色了。

這時候,可以通過通道曲線或者可選顏色等方法,來消除雜色,使眼色更加純淨。選擇某一色彩,為其添加鄰色,減少補色,就會使這種顏色更加透徹。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想加強藍色,就要增加青色和品紅,而減少黃色;想要加強紅色,就要增加黃色和品紅,減少青色。

接下來再說說飽和度和明度的問題,先引入一種色彩理論,PCCS 12色調。PCCS是日本研究出的色彩系統,它將眼色按照飽和度和明度的不同組合劃分成了12個色調。

從左到右,飽和度逐漸提升;從下到上,明度逐漸提升。

觀察顏色可以看到,p,lt,b的顏色乾淨明麗,s,v的顏色鮮豔濃郁,ltg,sf的顏色比較素雅,而g,d,dkg,dk,dp的顏色則比較陰鬱。因此如果希望畫面比較乾淨的話,推薦選擇上半部分的,尤其是第一排的顏色作為主色。如果想使用低明度的照片,則儘量使顏色同時保持低飽和,因為d、dk、dp之類的顏色確實較難駕馭。

3)飽和度

像上圖中所示,比較簡單的讓畫面乾淨的辦法就是降低飽和度,高飽和會讓照片像油畫一樣,很膩,而低飽和就清爽得多了,像下圖這樣。

或者讓主體保持高飽和,降低其它顏色飽和,這樣還會起到突出主體的作用,如下圖。

當主體和其它區分不是很明顯的時候,統一飽和度也會讓畫面看起來更加舒服。如下圖中,橙色和藍色互為對比色,且飽和度相近。當然,這是在飽和度不太高的前提之下,否則可能會有很濃郁的油畫感。

4)明度

明度方面就比較簡單了,以下所說皆為主色或者主體的顏色。

高明度搭配低飽和度會讓照片顯得十分清爽。

而高明度搭配高飽和度,會呈現鮮豔、濃郁的感覺。

低明度搭配低飽和度會呈現出較為恬淡、靜謐的氛圍。

大概是這個樣子的,當然反例也會有很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調色沒有死律。

四、細節

其實這個很好說了,首先要邊緣清晰,也就是足夠銳利,其次則是要畫質細膩、過渡自然,肉、噪點多、顆粒多的照片不乾淨。看一下這兩張照片,明顯就看得出來哪張的細節更乾淨吧。

所以說,前期要保證噪點不要太多,後期不要亂加顆粒,也不要銳化過度。

五、總結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器材優良

構圖簡潔

拍攝合理

提高對比

提高亮度

單色/鄰近色

色彩分佈集中的互補色

低飽和

飽和度統一

明度

細節細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