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發白怎麼調理?

下里巴人91306843


舌苔白的情況有很多種,正常舌是淡紅色的,跟我們的口腔黏膜顏色一樣。常見的異常的舌苔發白的體質有以下幾種情況:


常見的異常體質舌象及艾灸調理

脾虛體質:

脾虛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臟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常見症狀:嘔吐、洩瀉、水腫、出血、經閉、帶下、四肢逆冷等。

常見舌象:舌質淡、舌苔薄白

取穴:中脘穴、關元穴、足三里、豐隆穴(重點艾灸穴位)、陰陵泉穴


脾溼體質:

可分為寒溼和溼熱,其中寒溼困脾是指寒溼內盛,困阻脾陽、脾失溫運,而溼熱蘊脾是指溼熱內蘊,脾失健運。

常見症狀:飲食減少、腹脹、大便溏薄、口氣重、乏力等。

常見舌象:舌質紅,舌苔黃膩或白膩

取穴:足三里、三陰交、陰陵泉、神闕


氣血不足體質

中醫認為,氣血為維護機體正常功能之物質基礎,氣可以推動血液運行,血可以運載氣,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久病傷氣耗血,而致氣血雙虧。

常見症狀: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脈弱等。

常見舌象:舌苔淡白

取穴:中脘穴、關元、足三里、百會穴


氣鬱體質者

氣鬱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狀態。

常見症狀:失眠、多愁善感、躁鬱症等。

常見舌象:舌淡,舌邊紅,苔白。

取穴:太沖、心俞穴、天突穴、列缺穴、三陰交、陽陵泉


方法:通常腰腹部的艾灸時間大約在30—40分鐘,肢體艾灸時間大約在15—20分鐘。


具體的調理方法,建議結合症狀進行選擇。


紅杏林學院


首先大概給你講講舌苔情況:

舌苔的厚薄可以看出身體內的通暢情況,舌苔的黃白可以看出身體寒熱情況,舌苔的胖瘦可以看出身體氣血運行情況,同時,舌苔分三部分,分別代表上中下三焦。正常的舌苔大概是這樣的。



針對舌苔發白的人來說,是有寒和熱兩種情況。

1.寒證它分內寒和外寒,外寒一般是受涼引起的,內寒一般是飲食冷飲所致。

2.熱證,一般有肺熱的人多見,因為肺在中醫裡屬金,主白色。如果百苔偏於溼則就是屬於寒證,如果白苔偏於燥,就是熱證。

如何處理白苔?

1.正常人的舌苔就是薄白苔,不燥不溼, 舌質顏色正常的就不需要處理。

2.對於有寒苔的人來說

(1)要注意天氣變化,適度的加減衣物, (2)採取一定的保暖措施。

(3)要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清淡飲食, 不宜貪吃寒冷之物。

(4)晚上用小量的花椒熬水泡腳,堅持時

間越長,效果越明顯。

3.對於熱證的白苔患者來說,要吃點清肺 熱的中藥,例如石膏、黃芩,梔子等。 同時還要驅散外寒,例如麻黃、桂枝 等。外散寒,內清熱,寒熱同治。


注意:中醫要結合四診綜合考慮才能正確判斷病情,舌苔只反應了一小部分,服藥請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服用。


希望對你有幫助,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


每天美麗ing


今天講主題舌苔發白怎麼調理?

1,飲食宜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寒涼食物,可食性溫食物有豬肉、羊肉、牛肉、鵪鶉、雞肉、甲魚、龜、魚等。

2,宜喝的粥品有黑豆、黑米、黑芝麻、核桃仁粥。如舌苔白厚是溼氣重,可食紅小豆和薏米粥。

3,舌苔白宜吃的蔬菜有油菜、包心菜、白蘿蔔(熟)、藕(熟)、洋蔥、紅薯、魔芋、雪裡紅、地筍、蒜薹、香菜、大白菜、茼蒿、扁豆、四季豆、芋頭、黑木耳、香菇、土豆、南瓜、胡蘿蔔、豆芽、大蒜、生薑、刀豆、蠶豆、韭菜等。

4,飲品有牛奶、酸奶、蜂蜜、豆漿等。

5,水果有金橘、石榴、大棗、檸檬、杏、荔枝、桂圓、山楂、桃子、菠蘿、菠蘿蜜、葡萄等。

6,樂觀地對待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緒,心情好,就會身體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對緩解舌苔白的症狀起著重要作用。

7,舌苔發白需加強身體鍛鍊,堅持每天30分鐘以上的運動健身鍛鍊,能加快身體血液循環速度,增強消化功能,增強抵抗力,增強脾胃功能。

以上是舌苔白的調理,每天洗漱觀察一下自已的舌頭上有什麼顏色變化,一般舌頭會有紅、白、黃、黑幾種顏色變化,觀察舌頭兩邊和舌頭底下的變化情況,對五官診病之舌,身體是否有病做到心中有數。


周明建16


古人說:舌乃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脾主運化,舌與脾胃的消化有密切關係,人體消化功能強弱,很容易反映在舌部。心為君主之官,五臟六腑之主,舌既是心苗,則舌與五臟六腑的關係也十分密切。觀舌診病,主要看舌質與舌苔兩部分,舌質與舌苔的區別是:舌面上所生的一層苔狀物,稱舌苔,全部舌的肌肉脈絡組織,統稱舌質。臨床上對舌質和舌苔的觀察,其目的,一般來說,可察看內臟的虛實,重點在舌質;察看病邪的深淺,與胃氣強弱情況,重點在舌苔。

舌質的望診,主要是神丶色丶形丶態的變化。而舌苔的望診,首先要知道舌苔的生成,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胃氣所生,二是邪氣上升所生,三是飲食積滯所成。舌苔之變化,隨時反映著疾病之變化,舌苔的厚薄丶潤燥丶腐膩的情況,苔薄主疾病初期,表邪初感,病屬輕淺,苔厚示邪入裡,病較深或有裡滯薄苔往往隨病邪發展而增厚。舌苔潤澤是津液未傷,舌苔乾燥是津液已耗,溼證苔潤,熱證苔燥,這是常理。有時溼邪入氣分不能化津則苔反燥,熱邪入血分陽邪入陰苔反潤不可不察看。苔腐如腐渣,揩之可去,是陽氣有餘,能化腐胃中腐濁之氣上升,膩是粘膩,中心稍厚邊薄光滑,沒有毛孔和顆粒揩之不去,刮之不脫,舌面有一層粘液覆蓋,多是陽氣被陰邪所鬱積,為溼濁痰飲丶食積頑痰之證。觀舌苔厚薄可知邪氣深淺,苔的潤燥可知津液的存亡,苔的腐膩可知胃腸之溼濁。

苔色,觀察舌苔顏色變化,可知疾病之發展和變化,這裡只介紹白丶黃兩種顏色。1丶白苔:白苔為最常見的舌苔。正常的白苔,在舌中和根部微白而薄,舌尖淡紅,光潤有神為健康人之正常苔色。然白苔主風寒溼邪,主表證。因舌苔的乾溼,舌質的紅淡,和兼證之不同,而又有寒熱虛實之分。細分又有薄白滑苔(外感風寒)丶厚白滑苔(外寒引動內溼之證)丶白滑膩苔脾陽溼困之證)丶白粘膩苔(溼熱氣聚,濁氣上泛之證)丶白滑亮苔中虛而不化濁之證)丶白薄幹苔(為表邪已淨,肺熱傷津之證)丶白厚乾薹(熱氣傷津,而濁氣不化之證)如積粉苔感暑溼邪在肺之證)等類型。2丶黃苔:主裡主陽明熱邪,熱在氣分。有黃薄滑苔熱邪初期之證候)丶黃厚滑苔(胃有實熱之證)丶黃膩苔(痰溼食滯之證)丶黃薄幹苔熱邪傷津之證)丶黃薄燥苔(熱邪傷津之證)丶黃厚燥苔(極熱之證)丶苔色淡黃,舌質胖嫩,津潤而冷,屬於脾虛有溼)等類型。

舌苔發白,如系正常之薄白苔,且舌尖淡紅,無需調理。其他細分之苔色按證候結合四診合參辨證施治。舌診僅是望診的一部分,還要注意的舌診的部位有兩種方法:一是以胃經劃分:舌尖屬上脘,舌中屬中脘,舌根屬下脘,即上中下三焦分法,此法適用於腸胃病診治;二是以五臟劃分:舌根屬腎,舌中屬脾胃,肝膽在舌體左右兩邊,舌尖部屬心肺,這是以舌的部位候臟腑診斷上有一定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看待,應與舌質丶舌苔合參。至於苔色還有灰苔丶黑苔,臨床偶見這裡不再多敍了。


黒芝麻


調理肥胖身體前,

他的舌苔裂紋很多,

調理之後,

舌苔裂紋明顯癒合。

為什麼會這樣?

就是因為一人一方

根據個人體質調理,

調理五臟六腑,

恢復身體各方面機能代謝問題,

提高人體免疫力,

提高人體代謝能力。

這就是中醫調理肥胖體質

的精髓。👊🏻👊🏻👊🏻




中醫減肥科劉醫生


很多中醫大夫都回答過這個問題,在這裡我簡單說一說。一般來說舌苔上有白苔基本上跟寒溼有關係,但凡是跟寒溼扯上關係特別是“溼”,那麼我就不建議你自己來調理,而是去找一名中醫大夫診治。為什麼這麼說呢?“溼”這個病特別難治,如果你不是專業人士千萬不要自己瞎調理,不然的話很容易出問題的,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雨潤萬田


舌苔發白怎麼調理?

題目出的這麼大,難以全述,簡答如下:

苔由胃炁而生,薄白而津潤為正常,餘皆可調,薄白而膩按寒溼調!薄白而微黃按去寒為主,化熱輔之!白而厚膩可以去痰溼者,當以溫藥和之之理為據而開上焦肺氣,宣中焦脾胃之氣,導下焦腎膀胱之氣以治!白膩而濁宜考慮久病伏邪或者疫戾之氣,當耐心用藥以緩圖功!白花而薄如腐如渣可有胃炁漸絕?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倘若再合以舌質,舌體,舌底血脈色澤觀察,就更多情況可分析了。調理的方法又有不同,總之,臨症仔細看看,會有辦法的。


張建平149284331


舌苔白,是體內有溼的表現,也就是常說的脾寒,治療以溫中健脾為主,鬱悶為主加上解鬱安神為佳,但沒有其他的身體情況,只有一個舌像沒法做綜合判斷。可以服用補中益氣丸,戒生氣,寒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