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棄管小區的“大管家”

哈爾濱新區平房片區的天麗園小區是個物業棄管小區,219戶家庭,460餘名居民。疫情防控期間,興建街道臨時黨委派了幾名社區工作者及時“接管”小區,和平社區專職副書記、網格員劉丁懿便是新的“管家”之一。

物業棄管小區的“大管家”

天麗園小區被棄管之後,小區只有一間破舊的物業用房,為了儘快投入到工作中,大年初一,劉丁懿和其他3位社區工作人員捨棄了過年在家陪伴家人的時間,一大早就來到了天麗園小區,從保潔員開始幹起。她們對物業用房進行大掃除,全面消毒,隨即,迅速承擔起了物業公司職責範圍內的所有工作。小區樓道消殺、垃圾清掃、派送酒精……就這樣,疫情防控期間,天麗園小區多了幾個柔弱的身軀,而體力勞動是對劉丁懿的第一個考驗。雖然每天不停地爬樓梯,體力消耗很大,疲憊不堪,但是經過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小區防控工作有模有樣了。

物業棄管小區的“大管家”


物業棄管小區的“大管家”

針對天麗園小區戶數相對較少的特點,劉丁懿這個“管家”將所有戶卡進行了複印,按戶進行登記,詳細記錄每一個進出小區人員的信息。還創建了單獨針對外來人員的登記表,登記表上有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來本小區事由、進出時間等,把登記工作分類進行,做到不漏記一人。對於外地返哈人員一定要進行體溫檢測,問清返哈事由。對於非必須進入小區人員竭力勸返,最大限度減少小區人員流動。如果非本小區常住人員且在戶籍卡上未進行登記,劉丁懿要對他們的身份證,房產證等進一步核實。

物業棄管小區的“大管家”

為保證小區人員基本生活不受影響,劉丁懿還創新工作思路,把小區居民和附近的生鮮超市、糧油店拉到一個微信群裡,需要什麼生活用品,居民們就可以直接在群裡面下單,由賣家將居民購買的東西送到天麗園卡口,卡口設有專門的“無接觸”快遞置物架,“管家們”會對置物架和物品進行及時消殺。對於無法外出的家庭她們就送到居民家門口,把能想到的工作都做得細緻周到。

劉丁懿和其他三位管家的認真態度,紮實作風,無形中給居民吃了“定心丸”,這個被棄管的小區居民們紛紛給管家豎起大拇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