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屆五十,存款加理財共190萬,無房貸,需照顧家中癱瘓老人,可以考慮辭職嗎?

用戶7318910240661


個人繳納社保,一個月一千多一點,再買一份商業保險,主要是大病,支付寶每個月65左右,自己做飯,花費有限,理財的收益夠了,還有盈餘。可以安心地陪伴照顧父母,現在這個年齡的父母,大多有退休金和醫保,不用擔心。上班最多也就上5年,事業空間非常有限,可以說幾乎沒有,而且花費也高,交通費用,置裝費用,為工作而產生的社交應酬費用,如果為照顧父母請假也會犧牲收入,還心神不寧,兩難。所以,個人覺得可以不上班,在家專心陪護父母,沒有人生遺憾。


南京小藝


不建議辭職。你的孝心完全可以理解,但是照顧家中癱瘓老人是非常有專業性的工作,年屆五十,很可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點我深有感觸,現在非常後悔沒有早些把父親送到專業的護理機構裡去養老。


作為癱瘓老人,已基本屬於失能狀態,護理這樣的老人非常非常勞心勞力。

“家有一個失能老人,壓垮一家人”,這句話形象反映了失能老人的照料問題,給家庭帶來的巨大壓力。


我母親曾因攙扶不小心跌倒在地的父親,引發了自己的脊柱骨壓縮性骨折,自己差點癱瘓在床,住院治療;而我父親又因憂慮我母親的病情,晚上著涼,得了肺炎,也進了急診監護室,搶救了近半個月才出院,但出院時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記憶力嚴重衰退……


在父母重病期間,我們兄弟是24小時輪流陪護,我弟弟體重從74公斤下降到63公斤,身心俱疲,可是即使我們再有孝心,我們也無法做到像專業護理人員那樣的水準。

父親出院僅兩天,各種專業護理的問題,讓我們兄弟手足無措,如身上的褥瘡餵食,大小便等……讓我們束手無策。

之後將父親安置進一家離家不遠的養老機構,我們每天都去一段時間探望他,在專業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下,他身上的褥瘡治癒了,身體狀態也逐步好轉中……

雖然父親後來還是因病逝世,但是他最後的一段時光,是在專業護理下沒有痛苦,安詳地走過的。


父親去世後,曾帶著母親去考察過一個養老社區,母親感嘆,假如兩位老人能早些住在那裡,現在依然還在享受天倫之樂。

我覺得,真有孝心,還是安排父母進條件良好的養老院或養老社區更好,而不是辭職後自己照顧父母。


一世明哥私家歷史


首先給個結論,儘量不要辭職。

下面我們說一說為什麼不能辭職。

首先,存款加理財總共190萬並不多,如果你是在銀行存款理財,那麼你的年收益率肯定不超過8%,假設我們按最高的8%來算你能拿得到的收益,190萬一年下來的總收益是15萬2,因為你已經不上班了,所以你的生活支出都要由這些理財收益來負擔,假如你一年花費5萬7,那麼你一年的實際理財收益是9萬5,相當於實際收益率是5%。

那麼現在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呢?根據國家公佈的數據社會通貨膨脹率是7%,也就是說盡管你每年可以存下來5%的理財收益,但是你仍然要承擔多餘2%的通貨膨脹。

然後我們可以算一筆賬,10年後你的理財資金總共有309萬,但是這筆錢的購買力只相當於現在149萬,20年後你的理財資金總共有504萬,這筆錢的購買力只相當於現在的118萬。

看了這筆賬,你還要考慮辭職嗎?

如果你喜歡這個回答,歡迎轉發、點贊、評論,歡迎關注我,訂閱更多財經、理財、炒股知識和資訊!


投融資那些事兒


不要辭職,要從長計議。

老人壽命是非常的長,我身邊有一個老人,70歲癱瘓,現在馬上就90歲了,還活得好好的,狀況還挺穩定的,滿面紅光,可惜把三個中年子女折磨慘了,大兒媳受不了,已經離婚啦,兩個女兒也是無奈就提前退休了,三個孩子輪流照顧,苦不堪言。

所以考慮問題,要考慮的長遠些,周全一些。


黑雞麻雞


本人做過銀行的理財經理,擅長根據客戶需求給客戶做資產配置。150萬買信託產品,年化收益在9%左右,一年利息就有14.5萬固定收益,40萬買銀行短期理財或者餘額寶,有利息又能保持流動性,大概1.2萬的利息,這樣不用工作一年也有15萬的穩定收入了。


信託雲


有190萬資產,你己經五十,家裡又有人照顧,如果上班影響到照顧老人,確實可以辭職了,正常的家庭開支是夠的。再說通過190萬,拿來理財每個月也有不錯的收益。現在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4%, 190萬,差不多一萬收入一個月。如果老人和你都買保險的 話,那醫療費這些都不成問題。 可以拿幾十萬買一些基金或股票,在一年應該有不錯的收益,雖然有風險,但是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式。還有拿幾十萬買一些穩定的P2P理財,年化收益率8%.如果不會的話,找一個專業人士做家庭資產配置,這樣就穩定了。


雪之道理財


首先肯定您的孝心,但是不建議辭職,因為靠190萬來養活兩個人比較困難。

我們來算一筆賬,照顧癱瘓老人和你本人的生活費用需要多少?按一年十萬算,那麼你190萬不能花掉本金,只能靠190萬的收益來支持,那麼最少一年要收益率在5%以上,這個基本可以靠低風險理財和五年大額定期存款來獲得。

但是你還要考慮貨幣貶值問題,這個一年按5%來算,那麼還需要再多賺十萬左右,如果上班的話,可以用工資來抵消貨幣貶值。不上班的話,只有靠投資收益了,而超過5.5%以上的投資產品都是有很大風險的,有可能會賠本。

50歲了,要考慮家人和孩子,將來孩子工作結婚,買房買車都是比較大的費用,需要預先積攢一些錢,還要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如果辭職了,立馬少了一份收入,自己將來的社保醫保就得自己交,這又是一個額外的支出,所以辭職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建議您可以正常上班,考慮請一個專業陪護,你白天上班,晚上可以回來照顧老人,或者把老人送到專業的護理機構,這些機構的專業護理人員應該比我們正常老百姓更具備專業知識,能夠護理的更好,而且老人的吃穿用,日常活動都有專業人照料。然後您正常的上班賺錢,業餘時間經常去看望一下老人。不要有壓力,現在社會這麼開明,大家都會了解您的苦衷,我有一個朋友的老父親偏癱,兩個兒子輪流照顧,最後自己看不下去了,主動去了護理院,兒子們經常去看望他,大家都很高興。


大海侃股


同年齡人,首先兄弟敬重你的孝道![祈禱][祈禱]不過從你的經濟狀況來說,對老人要養老送終,可以說綽綽有餘,沒有後顧之憂,畢竟老年人都是年紀大慢性病,只要有人精心照料,吃也吃不了多少,用也用不了多少,無非就是陪伴服侍。但是你剛50歲,還要工作,按正常勞動法計,一般男職工要滿60週歲,交金要交滿15年以上才能退休,你還要幹10年才能退休,所以你有所顧慮,老人交給別人照料不放心,想辭職,我個人認為沒必要,你畢競一大輩子人生已付出在工作崗位上了,難道再堅持十年不行嗎?十年後你已六十歲的人了,有了養老金豈不更好,現在你可以化重金請護工陪護,你不放心,家裡多裝幾個探頭,手機遙控監視,中意留下,不中意換人,在我無錫24小時陪候,每月5000元,管吃管住,包你滿意,請慎重考慮我的建議!


一個老男人7o


不聯繫辭職,可以請個保姆照顧,或有親屬沒上班的,請他白天幫忙照顧病人,你晚上下班自己來看護。

如果辭職在家照顧病人弊病有幾個:

1,家庭花銷很大,沒有收入會坐吃山空。看似你有190萬挺多,但看病吃飯,病人的營養,打針,護理到處需要錢。而且想前面網友說的通貨膨脹問題也要重視,以前進超市,菜市場100元能賣多少東西?現在能買多少?

2,人不上班,只照顧病人,短期心理和身體上都能接受,但一年,兩年,甚至五年十年,日夜與病患相處,那種體力和心裡的疲勞你難以想象,時間久了,與社會脫節,那種壓抑不知你能否適應。

3,你已年屆五十,在這個時候離開職場其實不是明智之舉。且不說現在的失業潮,經濟不景氣,五十了,家中孩子應該大學或剛就業,也許剛結婚,在孩子找工作結婚生子的時候花銷很大,你可以做個預算,看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190萬能支撐多久。辭職容易,再找工作難,年輕人有精力,有活力,學習能力強,等你回來在想進入職場,會發現45歲是個坎,你的能力很多70後,80後都已具備,而且你與社會脫節,很多東西已改變太多。

說了這麼多,有點囉嗦,因為我就是老人生病辭職照顧了好多年,總結我的經歷,來給各位提個醒。盡孝照顧病人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把自己處於劣勢和被動的局面。


李子a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