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一座堡壘,守一方平安——山西基層一線抗疫“尖兵連”掃描

新華社太原2月23日電 題:築一座堡壘,守一方平安——山西基層一線抗疫“尖兵連”掃描

新華社記者晏國政、孫亮全、王學濤

他們堅守抗疫最前線,不記得日子,“忘記”了家人,卻把責任銘記於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定點醫院、城市社區、農村地區的一線黨員幹部、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尖兵連”作用,築起一座座戰“疫”堡壘,全力守護著一方平安。

“病人一天天好起來,我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家裡放的紅薯都發芽了。”被安排輪休後,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應急一病區護士長張磊才知道自己已在病區堅守了28天。

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被稱為山西的“小湯山”,除了收治太原市的患者,還負責集中收治全省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我們病區負責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責任大,護理要求高。”張磊說,她帶著47名護士24小時分班值守,沒有晝夜、日期概念。

護士們穿著防護服4到6小時一班,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還要高頻率說話、幹體力活,從病房出來後衣服上的汗漬一層疊著一層。“雖然很累,但看著病人從剛進來時的坐立不安、喘不上氣,到一天天好起來,我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張磊說。

自1月21日收治首個病例起,經受過非典、甲流等多個疫病考驗的醫護人員就全部進入戰時狀態。在醫院的發熱門診、留觀病房、應急病區,黨員幹部、業務骨幹衝鋒在前,與時間賽跑,與病魔鬥爭。“戰‘疫’時期,沒人退縮,更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在一線堅守了20多天的發熱門診護士溫旭華說。

在山西省汾陽醫院等其他定點醫院採訪,記者也聽到許多感人故事:醫生張耀武的父親生病在床,護士長張小娟把獨生女送回老家10天僅通話2分鐘,哺乳期的媽媽果斷給孩子斷奶,還有人取消婚禮……

截至2月23日17時,山西累計確診病例132例,累計治癒出院86例,治癒率達65.15%;有90%以上的危重型和重型病例轉為普通型病例,其中16例已治癒出院。

“保一方平安,就是我們的職責”

在太原市尖草坪區南寨街道辦事處興安社區的一個卡口,記者一行下車登記、量體溫,聯繫上社區主任王俊花後才被放行。旁邊一個人行通道上,居民還需核驗出入證。

興安社區轄內有94棟居民樓、30多家非公企業,住著1.1萬餘人。不久前,這個社區確診了兩例新冠肺炎患者。王俊花說,除做好隔離管理服務工作,社區幹部還加強了人員摸排和進出管控。“近期返工人員增多,不能有任何馬虎。”

興安社區設置了4個卡口,並設立黨員先鋒崗,由社區、街辦和區直單位下沉的黨員幹部以及退休黨員、大學生志願者等帶頭24小時值守。春節前至今,社區13名工作人員從未休息。“再難也要堅持。保一方平安,就是我們的職責。”王俊花說。

社區是城市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眾多像王俊花一樣的社區黨員幹部,用細緻工作和辛苦付出,在城市裡築起一道道“銅牆鐵壁”。

摸排3557戶、9465人,張貼告知書1002份,懸掛條幅65條,發送各類微信、短信近萬條……這是太原市杏花嶺區三橋街道辦事處柳溪街社區統計的自1月27日以來的工作數據。

柳溪街社區內老舊小區多,物業近乎癱瘓,社區幹部的一項重點工作是摸底排查。“90後”黨員網格長張統帥負責的網格內有533戶居民,從春節前開始挨個打電話問情況。“到現在光電話費就交了700多元。”他說。

2月20日晚間開始,社區書記薄震霄帶著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對一個棄管小區進行地毯式排查。“底數不清、隱患沒排除,我晚上睡不好覺。”薄震霄說,她已經20多天沒見著即將參加高考的兒子和生病的公婆。

“老百姓不出門,我們得出門”

阻斷疫情傳入和傳出,是農村地區防控的重要抓手。一些地區直接把戰鬥堡壘駐紮在路口一線。

晉中市平遙縣是山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該縣杜家莊鄉蘇家堡村自1月25日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後,便嚴格管控人員進出。“村民們在家隔離,生活保障不能斷,消殺工作也得幹。這時候黨員幹部不上,誰上?”村黨支部書記劉興平說,村兩委成員分別負責物資、醫療、垃圾清運等6個組,每天進村開展工作。

蘇家堡村村主任張國禎每天兩次彙總上報村民的體溫情況,協調分配到村的生活、防疫物資,解決村民困難,幾乎沒有閒下來的時候。他說:“關鍵時期,老百姓不出門,我們得出門。”

香樂鄉是平遙縣疫情防控的3個重點鄉鎮之一,當地6000個院落,有一半被居家隔離。“我們成立了由黨員幹部組成的‘便民服務小哥’隊伍,第一時間滿足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香樂鄉鄉長梁建雲說。

呂梁市下轄的汾陽市則在11個道路監測站點、4個超市檢測站點等抗疫一線,成立了20多個臨時黨支部,由縣處級領導幹部擔任支部書記,帶頭執勤。在汾陽高速口臨時黨支部擔任副書記的汾陽市自然資源局局長李樹盛說:“我們24小時執勤,就是要把外來人員情況全部摸清,築牢疫情防控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