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領導讓全校教師給學校各項工作提建議,結果發的問卷都不交,為什麼?

老班兒


學校每學期都照例做這個工作,開始的時候,老師們都滿懷希望的去提些建議,可最終的結果是石沉大海。現在,老師們都不想說啥了!沒意思!


北國魚兒


很簡單,因為老師們都很清楚,就算把意見稿交了,也不起任何作用。

我們學校每年召開職代會,都會先發問卷,徵求大家的意見。

老師們也很積極,基本把能想到的都提了,希望領導解決。

前年就是如此,每個辦公室洋洋灑灑都寫了好幾頁。也充滿憧憬,夢想著領導一定會採納。

結果,真開職代會,老師們發現,大家提的那麼多意見,領導只採用了一條,就是給每個辦公室配了一臺電腦。其他意見,領導連解釋都沒有,壓根就沒人理你。

當然,職代會上,老師們心也很齊,對領導自己決策的一些事,我們都投的反對意見。大家也想著,都不同意,看領導怎麼辦?

結果,大家不同意的,領導照樣執行。

現在的什麼問卷,職代會,就是做做樣子,領導沒幾個人去認真看的。

去年又開職代會,又讓填問卷,好多老師直接空白的就交了。職代會,好多老師也請假了,好像連人數都不夠,但照樣召開。領導和學校中層一個個舉手表決一下完事。

下面的職代會,根本就不起任何作用,因為一般老師參加的沒幾個。主要代表是校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年級主任,教研組長,大大小小的領導,適當配了幾個老師,不管大小領導哪個不聽校長的。老師們就算提意見也沒人採納。

今年還沒開,估計也開不出啥名堂,老師們也不奢望了。只要不想方設法折磨老師就是好的。

吃一塹長一智,不交就對了,因為交也不起什麼作用。還不如不交,還能給領導留一個服從安排的好印象!


人生如夢LLH


這是搞形式主義,講有什麼用??年輕時有少數領導搞形式叫老師們提意見,我說叫領導要減少大吃大喝。這下好了,有事沒事就找我茬,大會小會,指桑罵槐攻擊我,學校來人請客,看大門的都叫作陪,從來不叫我,一群領導下飯店,從我身邊過都不叫我。還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我後悔不該提建議。


周董雲潔


說一件趣事,有一年外調一個女校長,人生地不熟,也想了想一下學校情況,在一次全體教師會上,提出下一週每人交一篇《如果我是校長》的小文章,到了開會的時間,結果10O多人只有兩人交了,一個是門衛,轉業軍人,正式工,另一個是剛畢業的才上班的新老師,尷尬不?只有草草收場。


風清雲淡197665133


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總給人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之所以有這種複雜的心情,是因為在一所學校裡,校長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都清楚。

遠且不說,衡量一個校長素質如何不用看別的,就看在全校教師會議上的講話,就能觀之一二。凡是在上面滔滔不絕者,凡是都是官話套話者,凡是隻佈置任務而講評時不停地批評各部門或老師者,這樣的領導保證讓全校老師都心裡偷著笑。

為什麼老師們笑啊,因為大家都見慣了這種小技倆,凡是這類型校長,一般都沒有什麼水平,只是一個能力不高,但又讓上面挺滿意的校長。其實就是一個傳話筒,真正對學校建設和發展並沒有自己那一套。

試想,這樣的學校領導讓全校老師給學校各項工作提建議,哪個老師願意參與。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校領導看似是給大家機會,但實則是在考察有誰膽敢耍個性呢。有建議敢提嗎?提了就相當於給自己找麻煩呢。於是大家都不願意提建議,就是為了自保。

如果一所學校真到了這種地步,可以明確地講校風已經非常差了。因為老師們根本不敢以校為家,也不願意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之中,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校領導,你就是再累死累活幹,到頭來也落不到什麼好。這其實都是很常見的單位現象,還是普遍存在。

當一所學校里老師們都不敢,也不願意為學校工作提建設性意見的時候,這所學校不能可能發展成為一流學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這能怪誰呢?是老師們素質不行嗎?顯然不是,而是風氣使然,在一個風氣不好的學校裡,老師們其實也非常擔心自己入了校長的法眼,哪天不小心被點了名,掛了號。


寒石冷月


我們學校也每年在年終時召開教代會讓大家提建議可也沒幾個人願意提建議。因為:

一、老師提的建議不被採納,時間長了也就沒有幾個提建議了。

老師們曾多次提出為老師們辦教師灶;發放教師應有的福利;將學校門面房出租帳目進行公佈;職稱晉升透明化;待遇向一線傾斜;考試不要放在週末佔用教師的休息時間等建議,但從來沒有落實過,時間長了老師門也就不再提什麼建議了。

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參加教代會,參加教代會的人都是校長選的,基本上都是為校長的政策點讚的。

教代會只是部分教師代表參加,基本都是中層、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等,這些人都想的是自己的前途,對校長的政策只是拍手叫好而已。

三、校長認為老師們提的建議只為自己著想,不為學校著想所以置之不理。

校長認為老師只知道為自己著想,校長自己也不願意擔當責任通過提高待遇來激發老師的積極性,所對教師建議置之不理。

四、曾經當面提出校長問題的人受到打擊,導致很多人不敢提問題。

我校一教師提出學校拖欠工資及取暖費(工資、取暖費由縣上拔到學校由學校發放)第二天這個老師就被安排聽課了;另一老教師曾在教代會上提出領導不應和其他教師爭榮譽,暗指副校長在和其他老師爭特級教師一事,從此校長再也沒讓他參加過教代會了,像這樣的情況老師既使有建議和意見也不會再提了。

總之,學校讓老師提建議由於以上各種情況沒幾個老師願意提,如果遇上一個心胸開闊,為老師著想的校長我想大家還是會提出寶貴建議的。


教育黃金眼


我是教師,從教三十七年了,類似調查問卷遇到較多。按現在的解釋,就是一種形式主義,教師提的建議,校長是不會採納的。一般校長,都是我行我素,不會採納一般教師建議。教師也就現不填或填了不交。


智鬥369


學校領導讓老師們提建議,應該是想借此瞭解廣大教師的呼聲,以便改進工作。老師們不交問卷,應該是覺得校長走形式,說了不光沒用,恐怕還得受打壓。

這種現象深刻地反映出該校廣大教師對學校領導的不信任,已演變成對事關教育事業發展之事的精神麻木。其實,教師也是擔憂和委屈的,不提建議情有可原。一是不敢提。現在都是實行校長負責制,在學校管理、老師聘任以及職稱評定中,學校領導具有很大的決定權。稍有不慎,普通教師就有可能落聘,直接影響職稱、前途、名譽。如果因為與己關係不大的事多嘴,很可能導致利益受損,甚至身敗名裂,試問有多少人願意充這個“露頭鳥”?

二是不願意提。老師們應該覺得領導是在走形式,建議提了也沒有用;或者有些事不是學校領導所能解決的,說了也等於沒說。

對此,建議學校領導不要灰心失望,只要想搞好工作,就要想方設法獲得廣大教師的真心支持。一要倡導民主,解決教師“不敢為”的問題。只要決策儘量做到公平合理,盡心盡力維護廣大教師的正當權益,凡事多與大家商量,一定會消除廣大教師的戒備心理,真心得到大家的支持和擁護。二要善作善成,解決教師“不想為”的問題。對待廣大教師的意見建議一定要高度重視,合理意見要認真採納、貫徹到底;不好解決的要積極向上反映,求得各級支持,盡力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拿出長遠計劃分步實施,並向廣大教師說明;不合理的意見建議,要向教師耐心做好解釋,不要取笑和打擊。

只要大家開誠佈公,一心為著教育事業發展,相信學校領導與廣大教師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融洽,學校的工作一定會蒸蒸日上。

※分享科學教子方法,觀摩優質教育案例,解決教子困惑;關注教育事業和教師職業發展----【教育心理專報】與您同在!※


教育心理專報


大家好,我是曉行致良知,專注於基礎教育和學生成長,非常高興與您共論教育話題!


學校領導讓全校教師給學校各項工作提建議,結果發的問卷都不交,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覺得交了也沒有意義,所以不交。

為什麼覺得交了沒有意義呢?

因為都是在一起摸爬滾打多少年了,誰還不知道誰?如果能聽進意見和建議的話,還用等到發調查問卷?

集體不發聲,說明集體失望。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一個學校,到了這種地步,也就算到了谷底了!

通過發問卷的形式讓員工提建議,這種形式真的很low,千份問卷難抵一份胸懷!

如果一個學校的上層是開放、開明的,領導是有胸懷的,可能不用等到問卷發下來,就已經有人跑去提意見了。

唐太宗開明,所以才有了魏徵這樣的“諫臣”,也才有了大唐的繁華恢弘氣象。

誰被人提了意見都不會高興,唐太宗也曾經在後宮罵魏徵這個“鄉巴佬”,但是最後還是接納了魏徵的建議。這就是胸懷!

北大蔡元培先生有“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胸懷,才有了百年北大的“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

估計唐太宗和蔡元培都沒有發過問卷,但是他們的胸懷讓他們所領導的集體充滿了活力!

相反,整天假惺惺的發個問卷,搞個形式主義,其實是給領導檢查用的,員工心裡一清二楚,也就不願意配合你的表演。

故,千份問卷不抵一份胸懷!

曉行總結:真正的好學校,會讓老師真正當家做主,會讓老師覺得有歸屬感,會讓老師為了自己“家”的發展而努力奮鬥,會讓老師在看到不合理的現象時為學校著急,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個開明、開放的領導者,需要一個自由、向上的氛圍,需要一個沒有後顧之憂說了肯定能起作用的先例!有沒有問卷,倒在其次了!


曉行致良知


典型的信任危機!!!

教師是學校的主人,應本著對事業負責的角度積極諫言獻策!

如果一個學校出現題主說的情況,應有各種各樣的情況。

一是學校領導獨斷專行、飛揚跋扈,沒有人敢提建議;二是學校領導搞形式、走過場,常年提,從不解決;三是學校領導真心實意想聽取教育,教師們莫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能曾經受到過傷害有關;四是學校整體校風氛圍不佳,認為這是領導的事,領導說了算,隨他去吧!

如果真如題主所說,只能是第一種情況,這樣的學校今人堪憂!

無論出現那種情況,學校領導應多從自身找原因,捫心自問,自己為學校發展做了什麼?所做決策、所發規定是否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嗎?教師隊伍建設是否作為學校重中之重的工作,關心教師成長做的怎樣?學校文化建設是否到位!一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一把手重任在肩!

目前,巡視、巡察、大督察已經成為常態,這樣的學校早晚會由信任危機走向危機大爆發,不在沉默中爆發,就會在沉默中滅亡!儘早變革,馬上改變才是上策!

作為教師是學校的主人,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恰如其分諫言獻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