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戀那條防控路

心戀那條防控路

苗文金

疫情爆發後,人們連續掀起口罩、菜、雙黃連口服液、消毒液四波搶購狂潮,一波比一波強勁。新冠肺炎是一種至今沒有特效藥物治療且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哪怕是幾秒鐘,擦肩而過就可能被感染上。病毒無孔不入,不時吞噬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從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河南一女子外出去藥房搶購買雙黃蓮後,回家12天后被確診。災難隨時從天而降,不小心就會“中槍”。在生死麵前,“活下去”才是硬道理,人們反常舉動實屬正常。

這些天,自己何嘗不是膽驚受怕,咳嗽幾聲,便會疑神疑鬼。我不避諱對病毒的懼怕,因為我是肉胎凡身,不是神仙骨,百毒不侵。那些堅守在街道路口、守護在檢疫站點的“白帽子”和“藍帽子”是否心存畏懼呢?我相信,他們也恐懼過,之所以毅然決然挺身疫情一線,是因為人人懷中揣著一把利劍——捨我其誰。袁清波便是其中一員。

我和袁清波在一個單位,卻素不相識。若不是看到一條有關他的新聞,估計我倆仍是陌生之人。照片顯示在一病房內,一個戴著氧罩的男人平躺在床上,蓋著一條白色被子,露著膀子,處在昏迷中。這是誰?怎麼了?我腦裡接連冒出好幾個問號後,迫不及待地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原來是邯山一大隊的副大隊長,因急性闌尾炎發作,抬進了醫院,剛做完手術,且是連續帶病12天堅守在疫情防控前沿,忘我工作,病倒在崗位上。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責任。當新冠肺炎襲來,在家休整的袁清波接到命令,第一時間趕回單位遞交了“請戰書”,帶著第一批隊員到防控卡點,立即投入了工作。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極強,袁清波心知肚明,支隊及時配發了防護口罩和手套,正在籌備防護服和防護鏡。眼前怎麼辦?必須先保護好自己,進而才能守護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他翻遍了網上所有商家,防護物資皆被搶購一空。可見病毒有多兇猛!一個人便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將心比心,自己又何嘗不是?看著無意是赤手空拳的隊員,袁清波堅定了要為隊員配全防護裝備的決心。終於他想方設法搞來五套防護服。隊員沒了顧及,勁頭也上來了。

京港澳高速邯鄲南口位於市東南部,平時每日車流量達六千輛,疫情發生後,車流量雖驟減,每日車流量仍達600輛,人流量800人次。袁清波僅和4名隊員守護在這裡,若不放一車,不漏一人,工作還是具有挑戰性。“卡住一道口,就會守護一座城”,袁清波看到遠處林林總總的樓房,深感責任感重大,也感到使命光榮。他和隊員主要任務是配合檢測過往車輛和駕乘人員。這意味著,每過一輛車,他們都要抬起左手,示意臨檢車輛停靠;右手敬禮提醒駕駛員出示證件,做好體溫檢測準備,同時引導車輛在指定位置停靠登記信息。“停車!請接受檢測。”一次、兩次、三次……數百次的抬臂舉手,數百次的指揮引路,長時間的站立,頓感臂酸腿痛,疲乏無力。袁清波體格強健,可他腰椎間盤突出,挺站久了,腰部像錐扎一般,要是無形中牽扯到腰部,直疼得面部猙獰,咬碎了牙。大家勸他休息下,他笑著手:“不礙事,它這是在提醒我,不讓我偷懶呢?”他是大隊的崗勤隊長,最清楚眼前警力嚴重不足,動一發而牽全身,一個蘿蔔一個坑,不能因為自己一點小毛病,把砝碼甩給大家,那不是他的為人?就這樣,他始終堅守崗位,和隊員並肩查控。

高速口卡點周邊沒有建築物,寒風透過薄薄的警服,人被凍得瑟瑟發抖。雖有簡易板房,怎奈四面透風,夜裡更擋不住寒冷,大家看到沒有過往車輛,伺機跑到車上暖和下,望到來車,再匆匆跑下來。有時茫茫深夜,一個車影兒也沒有。而袁清波對隊員說:“疫情無小事,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堅守好崗位,不能掉以輕心。”

過往駕乘人員頻頻出現體溫偏高的情況,那是因為春寒料峭,車內暖氣過足所致。這就要至複檢區進行二次檢測,自然延誤行程,無論複檢車還是排在後的車輛,皆不滿意。疫情要防控好,服務群眾也要到位。袁清波對隊員提出要求,示意車輛停下時,一定提醒駕乘人員搖下玻璃通風。果然,過往駕乘人員沒再出現偏高的現象,車隊檢測速度明顯加快。“過年了,群眾返鄉迫切要理解,咱們順便一句話,問題就解決了。”袁清波對隊員說:“群眾說什麼,咱們聽後要記在心裡。”

每天數百次的重複提醒,袁清波和隊員的嘴唇泛起了白皮,喉嚨開始庠痛、嘶啞。可他們不敢多喝水,防護服穿脫不便,廁所距離又遠,一來一回耽擱時間,為了不上廁所,他們少喝或不喝。袁清波的情況較嚴重,嘴唇起了一大片皰疹,破後凝成痂,一說話就會開裂,血把口罩都染紅了。

從踏上疫情防疫卡點那一刻起,袁清波未曾回過家,夜間帶班排查車輛,白天忙於勤務工作。疫情期間,大會小會不斷,三級會議都要參加,有時一天多達六個會議。疫情形勢嚴峻,會議自然頻繁,他分管勤務工作,平時事務又多,再加卡點勤務工作,把他忙得焦頭爛額。有那麼兩三天,他都處在連軸轉的狀態,太困了,他便靠在椅背上閉會眼。同事擔心他身體吃不消,他卻說:“堅持下就好了,過後非得睡個三天兩夜。”自從他主動請纓到了防控卡點,他的眼珠子便佈滿了血絲。

防控卡點環境惡劣,條件簡陋,執勤期間又不允許離崗,疫情襲來,飯店門市全部關閉,無奈袁清波和隊員只得以方便麵充飢。面吃多了,就會反胃。袁清波為宣揚隊員的奉獻吃苦精神,愛曬朋友圈,被好朋友——某公司總經理郭彥甬看到,感動得淚水橫流,慷慨解囊,當晚為他和隊員送來150份“愛心餐”。袁清波不買賬,他有自己的“小九九”。他非但讓郭彥甬為自己所在卡口送餐,還要為其他卡口交巡警免費送餐。郭彥甬素知袁清波的脾性和為人,一口答應出資2萬餘元,為全市8個高速卡口的交巡警,免費送一週“愛心餐”,共計700餘份。冷冰冰的天,當袁清波端起熱氣騰騰的愛心餐,又想到一線的戰友們狼吞虎嚥的情景,袁清波心裡美滋滋的。

2月5日,袁清波感到肚子隱隱作痛,他認為是凍的,後來變本加厲,遂至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是闌尾炎發作。醫院讓他做手術,這樣一勞永逸。眼前警力嚴重不足,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趁機臨陣脫逃,戰友們怎麼看待。他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絕對不行。就這樣,一邊吃著藥,一邊堅守崗位。恰巧妻子和兒子回了老家,他索性家也不回了,吃住在單位。本以為吃些藥片,病情會有好轉,誰知痛疼加劇。2月11日當天,疼痛時時發作,特殊時期,門診大都關閉,他又懶得去醫院,在卡點煎熬了一天。晚上急需調整勤務方案,徑直回到單位,方案沒搞完,他有點扛不住了,肚子像刀絞一般。他覺得是急性病症,趴在桌上,撥通了父親的電話。這個時期,這個節點,他怎好意思去驚動同事。

談及父母和家人,作為兒子、丈夫的他,羞愧難當。年前,他和哥哥一家說好,陪父母過個暖年,誰知疫情搗亂,讓他爽約了。正月初六,恰逢是父親的壽辰,他帶班排查車輛,不能回老家為老人慶生,他又失約了。當天他通過視頻向老人祝壽時,老人不但不怪罪,反過來噓寒問暖,讓他注意防護。掛了電話,身高七尺的他竟然落下了淚水。還有妻子,平日自己起早貪黑,一天不著家,現在疫情襲來,回不了老家,他答應和她一起過元宵節,事總是不巧,他又沒守約,兒子給他起了外號“爽約老袁”。她們有怨有恨更有愛,放下電話,妻子發來一條微信:“你守著路,我守著你,家裡崗我會站好,勿念!”他看後鼻翼發酸,心裡五味雜陳,他欠家人太多了。可他知道,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他只能進,不能退。因為他是警察,頂著警徽。

深夜,年過六旬的父母駕車而至,還有妻子,她們沒有埋怨,只有關愛。四十歲的袁清波此時感覺有父母健在真好,有親情真好!這就是他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原因,他想讓更多的人擁有親人,擁有親情。手術醒來後,主治醫師說,好險呀,腸子已粘連,幸虧來得及時……此時他感受到醫生的重要,親情的可貴,祖國的強盛!若不是國家強有力的措施,估計他也會面臨一床難求的局面。想到這,他作為警察,這時病倒是萬萬不應該的。可他並不知道,在他堅守的12天內,共參與排查4800餘人次,3600餘輛車。 這是多麼了不起的數字!

手機一響,麻藥勁未過的袁清波,唯恐耽誤工作,便讓妻子口述讀來的信息,然後又根據他的口述一條條回覆過去……妻子揶揄他:“你心中那條踏平的路,比我和家都重要。”

此時此刻,我彷彿看到滿城的“熒光黃”,照耀著整個邯鄲城,是那麼美!我彷彿看到成百上千的袁清波挺立其中,檢測著車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