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丨疫情不退 我們不退

心聲丨疫情不退 我們不退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衝鋒在一線的共產黨員,她就是感染性疾病科(以下簡稱感染科)的護士長沈靜,她經常用媽媽的話鼓勵自己,是黨員就應該有黨員的樣子,是黨員就應該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沈靜,聽聽她怎麼說——


以下為錄音整理稿


淮陽區人民醫院感染科,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我作為護士長,作為一名黨員,肯定要衝在前面去。第一梯隊護理上是八個人,四個人是感染科的原班人馬另外四個人是寫請戰書過來的,但是你要說怕不怕,剛開始都是會有所害怕,但是他們都義無反顧的衝在前面去,每天測體溫,送藥送飯……因為這個隔離病人他們是沒有陪護的所以病人的一日三餐都是我們送到跟前,再加上穿上防護服很笨重,悶得渾身溼透,八小時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間,但是他們每天帶著厚厚的口罩也掩蓋不住對病人微笑的眼神,帶上護目鏡,鏡片會起霧,看不清,但他們還是能熟練的進行護理操作。

感染科有很多感人的事兒:臘月二十八,護士高超偉本要去部隊陪伴老公,接到通知,毅然退票,回到崗位。臘月二十九,發熱門診排著長隊,院領導都來指導工作,又開了三個門診,減少排隊時間,護理部也調來三名護士增援,大家精神飽滿,也就是那一天,大家寫了請戰書,按下了紅手印。除夕夜,趙醫生的班,好遠就有一個病人哭著說,發燒了39度多,趙醫生說別緊張,發燒很多原因,不一定是新冠肺炎,他安撫患者不要擔心,趙醫生有兩個孩子讀大學,今年回來過年,因為咱這情況特殊,到最後也沒能見孩子一面。大年初一,這個寫我自己的,我是一名黨員,就應該衝在前面,像我媽媽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一樣,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誓言,每次女兒給我視頻,都說我是最棒的,這都讓我很自豪,老公也說疫情過去,送我99朵玫瑰花。大年初三,何主任春節前夕至今一直在醫院住著,心裡惦記著我們醫護人員,隨時都有接診的可能,要處理很多環節的工作。還有好多感人的事蹟,這是苗華傑我和她談心的事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防控重要,我的家人都在外地,對疫情的事兒我也沒告訴他們,怕他們擔心,我在這邊是和同事一起租的房子,二十九是我和她們相處的最後一個晚上,至今沒有回去,做好隔離就是我對別人最好的防護,彷彿防護服就是我的盔甲,是院裡給我最好的盔甲和防護,怕造成資源浪費,我們忍著上廁所,忍著肚子餓,基本上每次出來之後都是滿頭大汗,由於疫情的特殊性,要求患者都不能有陪護,我們就負責每天給他們送飯做治療,做心理溝通,病房一共三層,剛開始,通道燈不太亮,護目鏡也容易起霧,晚上去樓上做治療的時候每次都是摸黑上去的,當時感覺那段通道好長好長,心裡很害怕,但是我不能退縮,咬牙堅持,因為相比起來,患者更需要我們。我們家人人口比較多,平時爸媽都很寵我,危險的事兒也沒讓我做過,每次打電話也是報喜不報憂,就怕他們問工作的事兒,有時候累了,也是忍著,還是不想讓他們擔心。最近幾天經常會有重症,之前沒有想過這次疫情會那麼嚴重,看到病人的情況慢慢變差,很著急,鼓勵他們多吃飯配合治療,對於他們的一些要求,我都盡力滿足,我感覺到他們對抗病毒已經夠辛苦了,我們應該盡力對他們好。這是苗華傑說的我記的,感動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科室做的口號是: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竭盡全力守護生命。我想對大家說的,大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勤洗手戴口罩戰勝疫情是早晚的事兒,春天來了,一切都有希望,加油。


《疫情當前,我們不退》

感染科護士長 沈靜

2020年春節前夕,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勇敢逆行,他們就是淮陽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全體醫護人員。

疫情發生以來,是她們義無反顧、毅然逆向而行,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恪盡職守,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道救死扶傷的鋼鐵長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必須通過咽拭子標本的採集,是最危險、風險最大的操作,是護理人員將生死置之度外,義無反顧地衝在了第一線,用精湛的護理技術和規範的護理服務為戰勝疫情提供了科學的保障。用實際行動闡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們取消春節放假、全員上陣守崗,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穿上防護服的她們,每次都悶得渾身溼透,一頭扎進隔離病房8個小時不能吃飯,不能喝水,不能上衛生間,吸氧、吸痰、上監護、做血氣分析、高流量面罩吸氧、搶救病人,她們都沉著冷靜,有序熟練的進行操作。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她們,從未膽怯遲疑,為戰勝疫情,她們承受著身心壓力,舍小家為大家,視患者為親人。

韓曉傑的小孩才一歲多,從2020年1月22日(臘月二十八),就沒有回過家,孩子小把熱水瓶碰掉,熱水灑到孩子脖子上,造成了嚴重的燙傷,因工作需要,她卻沒有回去看一眼,為了照顧別人的孩子,丟下了自己的孩子。

這次疫情兇猛,病人病情都很重,有的需要轉上級醫院治療,不論是夜裡幾點,只要是需要轉運的,我們的醫生護士都安全的把病人護送到上級醫院。康華超,張明威,靳露露,韓曉傑她們護送病人回來,都是渾身溼透,王楠和康華超醫生搶救病人,一天就吃一頓變得冰涼的盒飯,還有科主任何慶中從大年三十直到現在沒有回過家,日夜守在病房,負責召集院內專家會診和科內查房及危重病人的救治,短短的十幾天,操勞了很多,兩鬢已添了白髮......還有苗華傑、韓曉傑、靳露露她們三個因受涼發熱,朱院長和護理部知道後讓三位同志回去休息,但她們卻不願意,說吃點藥就好了,仍然堅持在抗疫一線,王紅霞、朱曉敏、高超、張莉她們幾個更是加班加點,21:00下晚班,幫大夜班到22:00才走。她們在疫情發生後,拋家舍口,逆流而上,誰不是血肉之軀,誰不是父母所養,在死亡面前,誰能做到視死如歸?她們雖不是戰士,但她們做到了,她們用良好的專業技術和高度的責任心挽救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奏響了一曲又一曲救死扶傷的頌歌。

在隔離病區,大家積極參加3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搶救和多名留觀患者的救治,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是她們用柔情的雙手迎接生命的希望,那奔跑在病房的腳步聲告訴我們,那變得冰涼的盒飯告訴我們,那溼悶在防護服的汗水告訴我們,她們是用生命呵護生命,她們的口號是:疫情當前,我們不退!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淮陽區人民醫院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點醫院,我身為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長,又是一名黨員,首先要衝到最前面,那蓋著鮮紅指印的請戰書告訴我,疫情不退,我堅決不回。作為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長,防護服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對這次兇猛的疫情,肩上的重擔很重,既要肩負著隔離病房和發熱門診,又要肩負著實戰和管理兩大重要任務,從2020年1月22日(農曆臘月二十八),我院啟動感染性疾病科作為隔離病區,並且發熱門診也歸感染科管理,所以每天要門診、病區兩邊跑,要做好醫護人員自身防護和消毒隔離的培訓、再培訓,強調、再強調,每天要走2萬多步,從隔離病房啟動的那天起,我和我的同事們並肩作戰,堅守在這場疫情戰場上的最前線,連續工作24小時不離崗,為病人吸氧氣、測量血壓、上心電監護、測血氧飽和度、做動脈血氣分析,搶救病人等,沉著冷靜,有序熟練的進行操作,直到脫下防護服,才感到精疲力盡。有一位57歲的女患者,心理壓力大,情緒不穩定,血氧在82%—85%,正常人一般在95%以上,一旦到85%以下就有生命危險,且該病人由於呼吸頻率過快,我在巡視病房時發現這個情況後,立即報告醫生,經給予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又給予心理安慰,耐心疏導,患者病情逐漸平穩下來。由於我及時發現,及時報告醫生,給病人救治爭取了時間,現在該病人病情穩定。

因為疫情,為了病人犧牲小家顧大局,我公爹春節前夕在周口市中心醫院做頭部搭橋手術,由於工作需要,我都沒有去看望他老人家一趟,親戚、鄰居都去看望了,就差我一個沒去,不是不孝順,是確實走不開,為了病人,丟掉自己父母去照顧別人家的父母,把愛埋在心理,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無論是輕病人還是重病人,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兒童,都保持著微笑服務,雖然戴著厚厚的防護口罩,也掩蓋不了對病人微笑的眼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讓陌生沒有形成陌路,讓陌生沒有阻隔溫情,在隔離病區,每時每刻都有被感染的危險,但為了病人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在隔離病區,我積極參加3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搶救,和多名留觀患者的救治,在疫情面前,堅持履行自身職責,我的口號是“疫情不退,我堅決不回”。


【採訪手記】


今天沈護士長給我講了很多感人的故事,疫情當前,他們沒有人退縮,為了堅守崗位,他們有的買好機票又退票,放棄夫妻團圓;有的孩子大學放假回家,竟然沒能見上一面;有的愛人親自送自己出徵,千言萬語,反覆叮嚀;有的孩子嚴重燙傷,也沒有回家看一眼……太多太多了,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只有截取其中一段,當然,我們每天連線一名醫務工作者,為大家講述他們的親身感受,讓我們從中感受到醫務工作者的不易,也感受到他們的堅守。面對疫情,我們拼了命也要守護大家,因為疫情無情人有情,因為生命至上。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竭盡全力,守護生命”

致敬,永不退縮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