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為什麼失敗了?

我是丙方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發生於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二月,止於同年八月。諸葛亮率10萬大軍出斜谷,進佔郿縣之五丈原。魏大將軍司馬懿先期率軍進至渭水南岸,憑險據守,堅壁不戰。後來,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撤退,司馬懿懷疑諸葛亮未死,怕中伏兵計,率軍退回。

諸葛亮於第1次攻魏之後,至第6次攻魏之前,還進行了4次攻魏作戰,其中第5次攻魏作戰規模較大,這次戰爭發生於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止於當年六月。諸葛亮回軍漢中之後,深感糧食是北攻曹魏的支柱。為此,諸葛亮認真吸取了五出祁山的教訓,休養生息,積累經濟和軍事實力。為確保將來作戰中的軍糧供應,他在斜谷建立了邸閣,又發明了流馬。這樣,諸葛亮一方面在預定戰場可以儲備相當數量的糧食,又有了“木牛”、“流馬”這些先進的運輸工具,為其爾後作戰,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供應保障。蜀漢建興十一年(公元233年),蜀漢床降都督張翼,由於立法嚴苛,引起南夷豪帥劉胄的反叛,諸葛亮便派參軍馬忠去接替張翼,馬忠率軍打敗並斬殺了劉胄。蜀漢3年之內無戰事,諸葛亮經過養士訓卒3年備戰,北伐曹魏的條件日漸成熟,遂遣使入吳,與東吳商定共同攻魏。

魏自諸葛亮退兵漢中後,為防止蜀漢的再次進軍,便命司馬懿認真進行作戰準備。司馬懿為充實關中和隴右地區人力物力,上表魏明帝,將冀州民眾,遷往關中和隴地,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繁衍生息,以長期支持對蜀作戰的需要。魏明帝太和六年、吳大帝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為懲罰遼東太守公孫淵與吳通好,派汝南太守田豫率青州諸軍由海上、幽州刺史王雄由陸路進擊公孫淵,無功而還。魏明帝青龍元年、蜀漢建興十一年、東吳嘉禾二年吳魏之間發生了合肥、新城之戰。接著,魏又派軍與鮮卑軻比能在樓煩地區進行了交戰,魏軍先敗;再次交戰則將軻比能逐往漠北。至此,除蜀漢尚能與其匹敵之外,在中國北方已無任何力量能夠動搖曹魏的統治。

蜀魏雙方作戰策劃

諸葛亮鑑於陳倉、祁山的魏軍已在該地築成堅固城壘,如仍向上述地區進攻,必將屯兵堅城。於是,便以尚未築城的斜谷做為進軍通道,企圖突然兵出斜谷,直入關中,以與魏軍決戰。

魏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屯於渭水之北,得知諸葛亮進軍郿縣(今陝西眉縣渭水北岸),急與諸將協商應敵之策。諸將多主張應屯軍渭水以北,待機破敵。司馬懿則認為,渭水之南,百姓聚居,應為必爭之地。因而,引大軍渡過渭水,憑險據守。司馬懿對眾將說,如果諸葛亮兵出武功(今陝西眉縣東50裡之渭水南岸),背靠險山,向東進擊,形勢將對我不利;若其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我軍則平安無事。為此,司馬懿仍採取築壘堅守,不與蜀軍決戰,待蜀軍糧盡,自行退走的戰略。不久,諸葛亮大軍果然進佔了五丈原,魏軍將校均很高興。但揚武將軍郭淮卻認為諸葛亮此舉有更為遠大的戰略企圖,其目的在於佔領五丈原以西之陳倉、天水、祁山等地,推進其作戰基地。為此,郭淮推斷,諸葛亮軍必爭北原(今陝西眉縣北、渭水北岸)。郭淮向司馬懿進策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並請求率兵進據北原。司馬懿同意郭淮的意見,郭淮遂率兵預先進佔了北原地區。

蜀魏雙方作戰經過

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嘉禾三年二月,諸葛亮親率10萬大軍,從漢中出發,經過斜谷,向魏境郿縣地區前進。與此同時,東吳孫權也答應出兵攻魏,以便逼迫曹魏於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之中。四月,蜀軍順利走出斜谷,進至五丈原。

司馬懿按照預定的作戰策劃,已先期進至渭水南岸,背水設防,阻斷了諸葛亮軍東進的道路。諸葛亮軍便渡渭水,攻擊北原,但北原也為郭淮重兵佔領,正在構築營壘,蜀軍與郭淮軍交戰,被郭淮軍擊敗,未曾攻克。

諸葛亮東進不得,北攻又敗於郭淮,一方面在五丈原築壘防守,與司馬懿大軍相持;另一方面則派兵西取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等地。諸葛亮深知司馬懿又將沿用堅壁不戰,等待自己糧盡退走的老策略。於是,也下令軍隊屯田,計劃以持久作戰擊敗司馬懿軍。

諸葛亮與司馬懿大軍相持100多天,直至當年八月,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堅壁不戰。於是,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些婦女的華麗服裝,以求激怒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大怒,派出使青向魏明帝請求出兵決戰。魏明帝便命衛尉辛毗持節至司馬懿處,制止司馬懿出兵。護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到前方來,司馬懿再不會出戰了。”諸葛亮對姜維說:“司馬懿本來就不打算出戰。所以向曹睿上表請戰,只是做個樣子遮其部眾的耳目而已。‘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能戰勝我們,何必千里迢迢去請求曹睿批准出兵呢。”諸葛亮進一步對姜維分析司馬懿軍的作戰意圖說,敵人以我千里遠征,軍糧補給艱難,利在速戰速決。因而,持重不戰,以待我師老自還,進而乘機突擊我軍的背後。因此,我軍必須實行屯田積穀,與當地吏民相安而居,紮下根來,等待殲敵時機。同時利用“木牛”、“流馬”加快運送軍糧,這樣我軍不但不會疲憊,反而會愈戰愈強,使司馬懿的企圖徹底敗破。

當諸葛亮的使者到司馬懿軍中送婦人裝時,司馬懿不問蜀軍的情況,只問諸葛亮吃飯睡覺和每天處理軍務的繁忙程度。諸葛亮的使者回答說:“諸葛公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受罰20板以上的案件,都要親自閱覽案卷,所吃的不過數升而已。”司馬懿聽後,對其左右說:“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當年八月,諸葛亮病重,劉禪派尚書僕射李福去探視,並請問國家大事如何安排。李福到達,和諸葛亮談話之後,告辭而去,過了幾站又返回來。諸葛亮說:“我知道先生回來的意思,前次雖然說了一整天,但話尚未說完,所以再回來讓我作決定。先生要問的事,蔣琬比較合適。”李福接著又問,蔣琬以後,誰可擔此重任。諸葛亮說;“費禕可以繼之”李福再問費裨以後誰可繼任,諸葛亮已無力作答了。沒過幾天,這位54歲的蜀漢賢相便病故於軍中。長史楊儀整軍而出,準備撤退。當諸葛亮病危之時,曾與楊儀和費禕商議在他身沒之後,漢軍退兵的部署時,即已確定以將軍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諸葛亮深知魏延不會受楊儀節度,於是又告訴楊儀說,若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便自率大軍而歸。諸葛亮死後,楊儀保密暫不發喪,讓費禕前去試探魏延之意。魏延說:“丞相雖然死了,我魏延還在,丞相府的吏卒去埋葬他,我可以統率軍隊去和敵人作戰,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死,而廢棄天下大事呢!況且像我魏延這樣的人,怎麼能受楊儀的指揮,作一個掩護撤退的將領呢!”魏延於是拉著費禕欲共同寫信給各將領,部署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費禕假說向楊儀報告,楊儀是文人,決不敢違背先生的意見。魏延才放費禕迴歸。

費禕走後,魏延既後悔,又放心不下,派人去楊儀營中探聽動靜。楊儀正按諸葛亮原先的部署,組織各營撤軍,魏延大怒,竟率軍先行後撒,並將所過棧道全部燒燬。

司馬懿得知諸葛亮病故、蜀軍撤走的消息後,便率軍追趕。姜維讓楊儀下令部隊反打著旗幟,擂起進攻的戰鼓,裝做欲反攻司馬懿軍的架勢。司馬懿怕諸葛亮未死、中其誘兵之計,不敢再追,收軍回營。於是楊儀軍掉頭而退,走至山谷後面,才為諸葛亮發喪。百姓因此而編了一句諺語說:“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百姓的這一議論感慨地說:“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司馬懿進入諸葛亮軍留下的營壘中去視察,不由得驚歎道:“天下奇才也!”司馬懿揮軍再追,蜀軍已遠去,只得作罷。

楊儀軍由於棧道被魏延燒燬,只好一面命士卒砍山木架通道,一面晝夜兼程撤退。當行至南斜谷時,魏延軍已先期佔領,隨即派兵迎擊楊儀軍。楊儀命將軍何平率部抵擋魏延軍,何平大聲斥責魏延軍說,丞相病故不久。屍骨未寒,你們何敢反叛!魏延部眾均感到魏延理屈,紛紛逃散,只剩他和他的幾個兒子,逃往漢中。

楊儀退兵途中立即派出將軍馬岱率部追趕魏延父子,將他們追上統統斬首,楊儀回軍漢中又殺了魏延的三族。

“孔明西上五丈原”,是其進行的第6次北攻曹魏的戰爭,諸葛亮統率10萬大軍出斜谷,突然進至五丈原,逼近渭水之濱,企圖與魏軍決戰。魏軍統帥司馬懿仍以蜀軍遠征,利於速戰;魏軍坐守,利於持久為出發點,採取了堅壁自守,拒不交戰,等待蜀軍師老自退的方針。結果諸葛亮病故軍中,蜀軍不攻自走。至此,蜀漢北攻曹魏的戰爭,遂告一段落。

諸葛亮接連6次北攻曹魏,雖然沒有取得重大戰爭成果,但卻達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戰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漢,以攻勢作戰,使蜀漢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國對峙局面,“使其國雖小而不可侮,其眾雖寡而不可敗”,以致諸葛亮死後,其餘威尚長期使敵人懼怕,使蜀漢得以安存。

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沒有達到殲滅魏軍的戰略目的,從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幾點:

政治戰略上註定蜀漢難以成功諸葛亮的政治目標,從隆中對時開始,便堅持奉行“北定中原”、“復興漢室”的政策。東漢政權的末期,政治腐敗至極點,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復興漢室”的號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權,在軍閥混戰中誕生,它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秩序,緩和了社會的階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階級和吏民的支持,諸葛亮以推翻這樣的政權做為自己的政治和戰略目的,就根本不會受到人民擁護。因此,從政治上講,蜀漢並非以正義之師,伐無道之邦,這就缺乏一呼百應的道義力量,失去了致勝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勝的經濟力量

蜀漢儘管擁有今四川、雲南、貴州的全部和青海、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因而,每次出兵北進,雖然都千方百計解決軍資糧食供應問題,但軍糧仍時斷時續,每次又不得不以糧盡被迫撤軍。相比之下,曹魏則有中原發達的經濟實力為支柱,近有關中秦川富饒之地的供應,大大優於蜀軍。為此,司馬懿採取了不與蜀交戰,待其糧盡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針,一次次逼走了蜀軍。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講,與其說魏軍軍事上的勝利,莫如說是魏國經濟上的勝利。

軍事實力相差懸殊

蜀漢全國兵力有限,一共10多萬軍隊,而能調至北方作戰的軍隊,充其量不過10萬之師。靠這樣一支數量微弱的部隊,要想北定中原,實在是勉為其難。曹魏的兵力與之相比,則明顯佔據巨大的優勢。雖然魏軍在東部戰線經常以10多萬大軍防備孫權北上,但其仍有數量可觀的機動部隊。“多兵之旅必勝”,儘管並非絕對的規律,但是,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兵多將廣的一方當然便具有更多取勝的把握。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雖然受當時種種條件的侷限,未取得重大殲敵效果,但並不因此便淹沒了其作戰指揮上的卓越之處。其一是它的攻勢戰略。諸葛亮以劣勢之軍採取攻勢戰略,接連向魏進攻,這在戰略上既表現了其深遠的戰略謀略思想,又表現了他巨大的戰略決心和勇氣,就當時魏蜀吳三方實力而論,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吳魏雙方均早已把蜀地做為自己首先獵取的對象。蜀漢如若只知囿於益州,北面防曹,東面拒吳,示弱於敵,勢必招來魏吳雙方對益州的爭奪,那麼蜀漢政權,早就變成了魏吳雙方的囊中之物。諸葛亮東連吳越,北攻曹魏,擺出一副以弱示強,主動進攻的架勢,一可鼓舞東吳抗曹的勇氣,且使東吳不敢小視蜀漢,把蜀漢當做在西方牽制魏軍的強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給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終處於兩面作戰的威脅之中,不敢有專力對蜀的非分設想,只求蜀漢自行撤軍,便已足矣。無疑,這是諸葛亮戰略上最大的高明之處。其二牢固地佔據著戰場的主動地位。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戰中,進退出沒,或打或走,完全操於手中,使進則魏軍不敢與之相戰,退則魏軍不敢緊追。這在蜀軍當時深入敵境作戰,敵算我、我算敵,蜀魏雙方互相制約的戰場上,沒有高超的作戰指揮藝術,著實難以做到。

其三善於選擇進擊方向。諸葛亮軍在可以進出秦嶺的數條通道之中,多選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軍直出隴右。這就避開了敵人重兵守衛的關中平原,使蜀軍進入隴右之後,既便於發展力量,站住腳跟,又增加了敵人援兵到達的困難,同時還有利於蜀軍“西和諸戎”的既定策略的實現。其四軍隊組織嚴密,調度自如。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軍,儘管穿山越谷,兵馬輜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則井然有序,住則佈陣嚴密,退則從容不迫,很少給敵以可乘之隙。6次作戰,除了街亭一役,損失了馬謖的前軍之外,其餘均是全軍而出,全軍而還。

魏軍兩次欲乘蜀軍退兵之際追擊蜀軍,將軍王雙和大將張邰均被諸葛亮伏兵所殺。諸葛亮甚至在他彌留之際,對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還做了周密而有預見的佈置,導出了“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活劇,難怪他的死對手司馬懿在看了諸葛亮軍的營地之後,也不得不驚歎諸葛亮為天下之奇才。

大家對諸葛亮最後北伐一次為什麼失敗,還有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中醫李友


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之一——地震

諸葛亮北伐失敗,有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漢中地區的地形因西漢高後二年的武都大地震而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韓信曾經大規模有效地使用過的漢水水道,到諸葛亮北伐時已經不存在了。

漢以前古漢水上游(紅色)和古嘉陵江上游(藍色)地圖

今天嘉陵江上游地圖,漢以前漢江上游已經完全成為了嘉陵江的上游

簡單說來,韓信統領漢軍反攻關中,在公元前206年,漢水不但是聯通隴西和鄂西的暢通水道,漢水上游地區,舟楫便利。船運由漢中出發,逆水西行可以一直抵達隴西,漢中有大湖,稱為天池大澤,聯通著漢中地區的各條水道。在這樣的交通條件下,韓信反攻關中,在糧草和兵員的輸送上沒有出現重大的障礙。正因為此,韓信反攻關中, 首先派遣曹參和樊噲沿西漢水,水路並進攻擊隴西,作防禦性攻擊,控制了漢水水道。同時,派遣灌嬰領奇兵順漢水東下,再北出子午道,吸引章邯大軍東去。最後,韓信親率大軍利用天池大澤水道,沿當時的漢水支流嘉陵江北上,一舉出大散關,攻克陳倉,獲得成功。

漢水全程通航的這種情況,在西漢高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86年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年在今陝西略陽、寧強地區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史稱武都地震。由於武都地震引起的山崩地變,漢水被截斷成為西漢水和漢水兩條河,古來貫通的水路交通被切斷。古漢水上游形成規模極為巨大的堰塞湖。至前161年,堰塞湖水南向溢流而奪古潛水河道下洩,又在龍門山以北的陽平關谷地形成新的“大澤”。隨著堰塞湖、“天池大澤”和龍門山以北“大澤”的相繼消失,到約8世紀,嘉陵江襲奪古漢水上游的歷史過程完成。失去了西漢水的漢水,河道縮短,水量減少,z楫之便也大不如從前。

武都大地震圖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228)冬,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即以“糧盡退”。諸葛亮這次北伐顯然走的是故道一線。如果當時故道沿線的古漢水上游航運方便,北伐蜀軍軍糧的供應當不會成為太大問題。也許正是因為漢以後古漢水上游河道缺乏航運之便,蜀軍只能用木牛流馬一類粗笨的交通工具,在崎嶇的山道上艱難行走運輸,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因為糧草後勤供應不足而退兵。

有人會問,此時嘉陵江已經奪取了古漢水的上游,諸葛亮為何不取道嘉陵江北上攻取陳倉呢?實際上此時的嘉陵江上流是比較兇險的,並不適合行船。一直到唐代都是如此,以至於到唐中期,時任山南西道節度使的嚴礪竟稱嘉陵江(上游河段)的航運價值“昔之人莫得知也”。唐興州(治今陝西略陽)在嘉陵江邊,而成州(治今甘肅成縣)離嘉陵江上游水道也不太遠,但當時兩地的聯繫並不能走水路,而必須依賴崎嶇難行的陸路。為便於向成州戍兵運送給養,嚴礪開始整治嘉陵江上游水道。據載,嚴礪的整治工程自長舉縣(治今陝西省略陽縣西北西淮壩一帶)之西,沿江而下,“疏嘉陵江二百里,焚巨石,沃醯以碎之,通漕”。自此之後的唐宋時代,興州以北的嘉陵江段航線才可延至長舉以西。






小A愛電影


北定中原,復興漢室一直是諸葛亮的夙願。

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諸葛亮親率10萬大軍,從漢中出發,經過斜谷,向魏境郿縣之五丈原,魏大將軍司馬懿先期率領大軍抵達渭水南岸,憑險據守,堅壁不戰,後來病死於五丈原,蜀軍撤退。至此蜀軍最後一次北伐失敗。

個人認為,失敗原因有以下幾個:

其一軍事和經濟力量懸殊太大

先說下蜀漢兵力,全國兵力一共才十幾萬,而能北伐作戰的只有10萬左右,與曹魏相比,實在是太弱小了。相反曹魏東拒東吳,出兵最少十萬,且留有機動部隊。從人數上數,曹魏完勝。

我們評比下經濟,蜀漢雖說擁有云貴川全部和其它部分地區。但是比較發達的只有川蜀,其它地區都是交通閉塞,經濟落後,且人煙稀少缺少民眾支持。等於是蜀漢既缺人又缺錢糧。

我們在說下,曹魏擁有冀州,青州,幷州,幽州,徐州等大片疆土,人口眾多,特別是曹魏實行屯田制以後,糧草充足。曹魏可以說是,地盤大,人口多,經濟發達。這是蜀漢沒法比的。

其二諸葛亮用自己的喜惡去選擇和僱傭人,帶有很多主觀隨意性,一旦有了偏見,就很難改變。

一、魏延作戰勇猛,由於諸葛亮的偏見一看到魏延,就想下令把魏延頭砍下來,原因是魏延的腦袋後面有一根脊骨。要不是劉備的勸解,魏延都擔心自己會有生命危險。魏延對蜀漢忠心耿耿,諸葛亮死後,他是唯一能掌管西蜀的將軍。稱為”第二個“呂布”雖然冠以“五虎將軍”這樣的稱號,但諸葛亮對他沒有好感,沒有授予其軍事力量。

二、諸葛亮天生不信任蜀國的地方人才。進入四川后,他利用荊州的關鍵人物,將當地的西蜀人才束之高閣,導致蜀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和蜀人政治基礎的不穩定。張仁是西川軍將領。他以忠誠和勇敢而聞名。他既懂軍事又懂民事。張仁被俘後,劉備試圖勸他投降,但諸葛亮阻止了他,命令將他斬首。


左史右經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發生於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二月,止於同年八月。諸葛亮率10萬大軍出斜谷,進佔郿縣之五丈原。魏大將軍司馬懿先期率軍進至渭水南岸,憑險據守,堅壁不戰。後來,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撤退,司馬懿懷疑諸葛亮未死,怕中伏兵計,率軍退回。

諸葛亮於第1次攻魏之後,至第6次攻魏之前,還進行了4次攻魏作戰,其中第5次攻魏作戰規模較大,這次戰爭發生於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止於當年六月。諸葛亮回軍漢中之後,深感糧食是北攻曹魏的支柱。為此,諸葛亮認真吸取了五出祁山的教訓,休養生息,積累經濟和軍事實力。為確保將來作戰中的軍糧供應,他在斜谷建立了邸閣,又發明了流馬。這樣,諸葛亮一方面在預定戰場可以儲備相當數量的糧食,又有了“木牛”、“流馬”這些先進的運輸工具,為其爾後作戰,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供應保障。蜀漢建興十一年(公元233年),蜀漢床降都督張翼,由於立法嚴苛,引起南夷豪帥劉胄的反叛,諸葛亮便派參軍馬忠去接替張翼,馬忠率軍打敗並斬殺了劉胄。蜀漢3年之內無戰事,諸葛亮經過養士訓卒3年備戰,北伐曹魏的條件日漸成熟,遂遣使入吳,與東吳商定共同攻魏。

魏自諸葛亮退兵漢中後,為防止蜀漢的再次進軍,便命司馬懿認真進行作戰準備。司馬懿為充實關中和隴右地區人力物力,上表魏明帝,將冀州民眾,遷往關中和隴地,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繁衍生息,以長期支持對蜀作戰的需要。魏明帝太和六年、吳大帝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為懲罰遼東太守公孫淵與吳通好,派汝南太守田豫率青州諸軍由海上、幽州刺史王雄由陸路進擊公孫淵,無功而還。魏明帝青龍元年、蜀漢建興十一年、東吳嘉禾二年吳魏之間發生了合肥、新城之戰。接著,魏又派軍與鮮卑軻比能在樓煩地區進行了交戰,魏軍先敗;再次交戰則將軻比能逐往漠北。至此,除蜀漢尚能與其匹敵之外,在中國北方已無任何力量能夠動搖曹魏的統治。



蜀魏雙方作戰策劃

諸葛亮鑑於陳倉、祁山的魏軍已在該地築成堅固城壘,如仍向上述地區進攻,必將屯兵堅城。於是,便以尚未築城的斜谷做為進軍通道,企圖突然兵出斜谷,直入關中,以與魏軍決戰。

魏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屯於渭水之北,得知諸葛亮進軍郿縣(今陝西眉縣渭水北岸),急與諸將協商應敵之策。諸將多主張應屯軍渭水以北,待機破敵。司馬懿則認為,渭水之南,百姓聚居,應為必爭之地。因而,引大軍渡過渭水,憑險據守。司馬懿對眾將說,如果諸葛亮兵出武功(今陝西眉縣東50裡之渭水南岸),背靠險山,向東進擊,形勢將對我不利;若其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我軍則平安無事。為此,司馬懿仍採取築壘堅守,不與蜀軍決戰,待蜀軍糧盡,自行退走的戰略。不久,諸葛亮大軍果然進佔了五丈原,魏軍將校均很高興。但揚武將軍郭淮卻認為諸葛亮此舉有更為遠大的戰略企圖,其目的在於佔領五丈原以西之陳倉、天水、祁山等地,推進其作戰基地。為此,郭淮推斷,諸葛亮軍必爭北原(今陝西眉縣北、渭水北岸)。郭淮向司馬懿進策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並請求率兵進據北原。司馬懿同意郭淮的意見,郭淮遂率兵預先進佔了北原地區。



蜀魏雙方作戰經過

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嘉禾三年二月,諸葛亮親率10萬大軍,從漢中出發,經過斜谷,向魏境郿縣地區前進。與此同時,東吳孫權也答應出兵攻魏,以便逼迫曹魏於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之中。四月,蜀軍順利走出斜谷,進至五丈原。

司馬懿按照預定的作戰策劃,已先期進至渭水南岸,背水設防,阻斷了諸葛亮軍東進的道路。諸葛亮軍便渡渭水,攻擊北原,但北原也為郭淮重兵佔領,正在構築營壘,蜀軍與郭淮軍交戰,被郭淮軍擊敗,未曾攻克。

諸葛亮東進不得,北攻又敗於郭淮,一方面在五丈原築壘防守,與司馬懿大軍相持;另一方面則派兵西取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等地。諸葛亮深知司馬懿又將沿用堅壁不戰,等待自己糧盡退走的老策略。於是,也下令軍隊屯田,計劃以持久作戰擊敗司馬懿軍。

諸葛亮與司馬懿大軍相持100多天,直至當年八月,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堅壁不戰。於是,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些婦女的華麗服裝,以求激怒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大怒,派出使青向魏明帝請求出兵決戰。魏明帝便命衛尉辛毗持節至司馬懿處,制止司馬懿出兵。護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毗杖節到前方來,司馬懿再不會出戰了。”諸葛亮對姜維說:“司馬懿本來就不打算出戰。所以向曹睿上表請戰,只是做個樣子遮其部眾的耳目而已。‘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真能戰勝我們,何必千里迢迢去請求曹睿批准出兵呢。”諸葛亮進一步對姜維分析司馬懿軍的作戰意圖說,敵人以我千里遠征,軍糧補給艱難,利在速戰速決。因而,持重不戰,以待我師老自還,進而乘機突擊我軍的背後。因此,我軍必須實行屯田積穀,與當地吏民相安而居,紮下根來,等待殲敵時機。同時利用“木牛”、“流馬”加快運送軍糧,這樣我軍不但不會疲憊,反而會愈戰愈強,使司馬懿的企圖徹底敗破。

當諸葛亮的使者到司馬懿軍中送婦人裝時,司馬懿不問蜀軍的情況,只問諸葛亮吃飯睡覺和每天處理軍務的繁忙程度。諸葛亮的使者回答說:“諸葛公起得很早,睡得很晚,受罰20板以上的案件,都要親自閱覽案卷,所吃的不過數升而已。”司馬懿聽後,對其左右說:“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當年八月,諸葛亮病重,劉禪派尚書僕射李福去探視,並請問國家大事如何安排。李福到達,和諸葛亮談話之後,告辭而去,過了幾站又返回來。諸葛亮說:“我知道先生回來的意思,前次雖然說了一整天,但話尚未說完,所以再回來讓我作決定。先生要問的事,蔣琬比較合適。”李福接著又問,蔣琬以後,誰可擔此重任。諸葛亮說;“費禕可以繼之”李福再問費裨以後誰可繼任,諸葛亮已無力作答了。沒過幾天,這位54歲的蜀漢賢相便病故於軍中。長史楊儀整軍而出,準備撤退。當諸葛亮病危之時,曾與楊儀和費禕商議在他身沒之後,漢軍退兵的部署時,即已確定以將軍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諸葛亮深知魏延不會受楊儀節度,於是又告訴楊儀說,若魏延不服從命令,你們便自率大軍而歸。諸葛亮死後,楊儀保密暫不發喪,讓費禕前去試探魏延之意。魏延說:“丞相雖然死了,我魏延還在,丞相府的吏卒去埋葬他,我可以統率軍隊去和敵人作戰,怎麼可以因為一個人死,而廢棄天下大事呢!況且像我魏延這樣的人,怎麼能受楊儀的指揮,作一個掩護撤退的將領呢!”魏延於是拉著費禕欲共同寫信給各將領,部署下一步的軍事行動。費禕假說向楊儀報告,楊儀是文人,決不敢違背先生的意見。魏延才放費禕迴歸。

費禕走後,魏延既後悔,又放心不下,派人去楊儀營中探聽動靜。楊儀正按諸葛亮原先的部署,組織各營撤軍,魏延大怒,竟率軍先行後撒,並將所過棧道全部燒燬。

司馬懿得知諸葛亮病故、蜀軍撤走的消息後,便率軍追趕。姜維讓楊儀下令部隊反打著旗幟,擂起進攻的戰鼓,裝做欲反攻司馬懿軍的架勢。司馬懿怕諸葛亮未死、中其誘兵之計,不敢再追,收軍回營。於是楊儀軍掉頭而退,走至山谷後面,才為諸葛亮發喪。百姓因此而編了一句諺語說:“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到百姓的這一議論感慨地說:“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司馬懿進入諸葛亮軍留下的營壘中去視察,不由得驚歎道:“天下奇才也!”司馬懿揮軍再追,蜀軍已遠去,只得作罷。

楊儀軍由於棧道被魏延燒燬,只好一面命士卒砍山木架通道,一面晝夜兼程撤退。當行至南斜谷時,魏延軍已先期佔領,隨即派兵迎擊楊儀軍。楊儀命將軍何平率部抵擋魏延軍,何平大聲斥責魏延軍說,丞相病故不久。屍骨未寒,你們何敢反叛!魏延部眾均感到魏延理屈,紛紛逃散,只剩他和他的幾個兒子,逃往漢中。

楊儀退兵途中立即派出將軍馬岱率部追趕魏延父子,將他們追上統統斬首,楊儀回軍漢中又殺了魏延的三族。

評析

“孔明西上五丈原”,是其進行的第6次北攻曹魏的戰爭,諸葛亮統率10萬大軍出斜谷,突然進至五丈原,逼近渭水之濱,企圖與魏軍決戰。魏軍統帥司馬懿仍以蜀軍遠征,利於速戰;魏軍坐守,利於持久為出發點,採取了堅壁自守,拒不交戰,等待蜀軍師老自退的方針。結果諸葛亮病故軍中,蜀軍不攻自走。至此,蜀漢北攻曹魏的戰爭,遂告一段落。

諸葛亮接連6次北攻曹魏,雖然沒有取得重大戰爭成果,但卻達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戰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漢,以攻勢作戰,使蜀漢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國對峙局面,“使其國雖小而不可侮,其眾雖寡而不可敗”,以致諸葛亮死後,其餘威尚長期使敵人懼怕,使蜀漢得以安存。

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沒有達到殲滅魏軍的戰略目的,從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幾點:

政治戰略上註定蜀漢難以成功諸葛亮的政治目標,從隆中對時開始,便堅持奉行“北定中原”、“復興漢室”的政策。東漢政權的末期,政治腐敗至極點,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復興漢室”的號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權,在軍閥混戰中誕生,它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秩序,緩和了社會的階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階級和吏民的支持,諸葛亮以推翻這樣的政權做為自己的政治和戰略目的,就根本不會受到人民擁護。因此,從政治上講,蜀漢並非以正義之師,伐無道之邦,這就缺乏一呼百應的道義力量,失去了致勝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勝的經濟力量

蜀漢儘管擁有今四川、雲南、貴州的全部和青海、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因而,每次出兵北進,雖然都千方百計解決軍資糧食供應問題,但軍糧仍時斷時續,每次又不得不以糧盡被迫撤軍。相比之下,曹魏則有中原發達的經濟實力為支柱,近有關中秦川富饒之地的供應,大大優於蜀軍。為此,司馬懿採取了不與蜀交戰,待其糧盡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針,一次次逼走了蜀軍。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講,與其說魏軍軍事上的勝利,莫如說是魏國經濟上的勝利。

軍事實力相差懸殊

蜀漢全國兵力有限,一共10多萬軍隊,而能調至北方作戰的軍隊,充其量不過10萬之師。靠這樣一支數量微弱的部隊,要想北定中原,實在是勉為其難。曹魏的兵力與之相比,則明顯佔據巨大的優勢。雖然魏軍在東部戰線經常以10多萬大軍防備孫權北上,但其仍有數量可觀的機動部隊。“多兵之旅必勝”,儘管並非絕對的規律,但是,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兵多將廣的一方當然便具有更多取勝的把握。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雖然受當時種種條件的侷限,未取得重大殲敵效果,但並不因此便淹沒了其作戰指揮上的卓越之處。其一是它的攻勢戰略。諸葛亮以劣勢之軍採取攻勢戰略,接連向魏進攻,這在戰略上既表現了其深遠的戰略謀略思想,又表現了他巨大的戰略決心和勇氣,就當時魏蜀吳三方實力而論,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吳魏雙方均早已把蜀地做為自己首先獵取的對象。蜀漢如若只知囿於益州,北面防曹,東面拒吳,示弱於敵,勢必招來魏吳雙方對益州的爭奪,那麼蜀漢政權,早就變成了魏吳雙方的囊中之物。諸葛亮東連吳越,北攻曹魏,擺出一副以弱示強,主動進攻的架勢,一可鼓舞東吳抗曹的勇氣,且使東吳不敢小視蜀漢,把蜀漢當做在西方牽制魏軍的強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給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終處於兩面作戰的威脅之中,不敢有專力對蜀的非分設想,只求蜀漢自行撤軍,便已足矣。無疑,這是諸葛亮戰略上最大的高明之處。其二牢固地佔據著戰場的主動地位。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戰中,進退出沒,或打或走,完全操於手中,使進則魏軍不敢與之相戰,退則魏軍不敢緊追。這在蜀軍當時深入敵境作戰,敵算我、我算敵,蜀魏雙方互相制約的戰場上,沒有高超的作戰指揮藝術,著實難以做到。其三善於選擇進擊方向。諸葛亮軍在可以進出秦嶺的數條通道之中,多選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軍直出隴右。這就避開了敵人重兵守衛的關中平原,使蜀軍進入隴右之後,既便於發展力量,站住腳跟,又增加了敵人援兵到達的困難,同時還有利於蜀軍“西和諸戎”的既定策略的實現。其四軍隊組織嚴密,調度自如。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軍,儘管穿山越谷,兵馬輜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則井然有序,住則佈陣嚴密,退則從容不迫,很少給敵以可乘之隙。6次作戰,除了街亭一役,損失了馬謖的前軍之外,其餘均是全軍而出,全軍而還。魏軍兩次欲乘蜀軍退兵之際追擊蜀軍,將軍王雙和大將張邰均被諸葛亮伏兵所殺。諸葛亮甚至在他彌留之際,對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還做了周密而有預見的佈置,導出了“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活劇,難怪他的死對手司馬懿在看了諸葛亮軍的營地之後,也不得不驚歎諸葛亮為天下之奇才。


歷史阿Q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我覺得失敗原因可以概括為:天命盡也

諸葛亮在經過了三年的準備後,自己親率十萬大軍進行了最後一次北伐。此次的司馬懿深知諸葛亮來勢洶洶,自己選擇了堅壁清野來耗死諸葛亮。當時不僅是諸葛亮率領大軍北伐,此時的孫權也相應蜀漢北伐,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北伐。

這次北伐是諸葛亮準備最充足的,想到以前都是因為糧草問題退軍,這次諸葛亮選擇了在當地屯田,並且拉攏了強力的外援,想要取得一些可圈可點的勝利。但是諸葛亮低估了司馬懿的隱忍,高估了孫權的統兵能力。諸葛亮為了激怒司馬懿,故意讓人送司馬懿一身女裝,此時的曹睿都下旨讓他出戰,結果司馬懿還是忍住了。此時的東吳情勢也不是很好,曹睿親率大軍與孫權對上了。

然而諸葛亮沒有等到北伐的結束,反而星隕五丈原。諸葛亮死後,姜維就按照諸葛亮的部署,秘不發喪從容的整頓軍馬撤退。當司馬懿以為諸葛亮死了,自己親率大軍追擊的時候,卻被諸葛亮的木雕嚇的撤退,任由蜀軍從容的退卻。這一次諸葛亮北伐失敗了,沒有敗給別人,自己敗給了天命。



小灰LX


諸葛亮接連6次北攻曹魏,雖然沒有取得重大戰爭成果,但卻達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戰略目的:即弱小的蜀漢,以攻勢作戰,使蜀漢虎踞一州之地,保持了多年三國對峙局面,“使其國雖小而不可侮,其眾雖寡而不可敗”,以致諸葛亮死後,其餘威尚長期使敵人懼怕,使蜀漢得以安存。

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沒有達到殲滅魏軍的戰略目的,從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幾點:

政治戰略上註定蜀漢難以成功諸葛亮的政治目標,從隆中對時開始,便堅持奉行“北定中原”、“復興漢室”的政策。東漢政權的末期,政治腐敗至極點,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復興漢室”的號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權,在軍閥混戰中誕生,它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秩序,緩和了社會的階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階級和吏民的支持,諸葛亮以推翻這樣的政權做為自己的政治和戰略目的,就根本不會受到人民擁護。因此,從政治上講,蜀漢並非以正義之師,伐無道之邦,這就缺乏一呼百應的道義力量,失去了致勝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勝的經濟力量

蜀漢儘管擁有今四川、雲南、貴州的全部和青海、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因而,每次出兵北進,雖然都千方百計解決軍資糧食供應問題,但軍糧仍時斷時續,每次又不得不以糧盡被迫撤軍。相比之下,曹魏則有中原發達的經濟實力為支柱,近有關中秦川富饒之地的供應,大大優於蜀軍。為此,司馬懿採取了不與蜀交戰,待其糧盡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針,一次次逼走了蜀軍。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講,與其說魏軍軍事上的勝利,莫如說是魏國經濟上的勝利。

軍事實力相差懸殊

蜀漢全國兵力有限,一共10多萬軍隊,而能調至北方作戰的軍隊,充其量不過10萬之師。靠這樣一支數量微弱的部隊,要想北定中原,實在是勉為其難。曹魏的兵力與之相比,則明顯佔據巨大的優勢。雖然魏軍在東部戰線經常以10多萬大軍防備孫權北上,但其仍有數量可觀的機動部隊。“多兵之旅必勝”,儘管並非絕對的規律,但是,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兵多將廣的一方當然便具有更多取勝的把握。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雖然受當時種種條件的侷限,未取得重大殲敵效果,但並不因此便淹沒了其作戰指揮上的卓越之處。

其一是它的攻勢戰略。諸葛亮以劣勢之軍採取攻勢戰略,接連向魏進攻,這在戰略上既表現了其深遠的戰略謀略思想,又表現了他巨大的戰略決心和勇氣,就當時魏蜀吳三方實力而論,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吳魏雙方均早已把蜀地做為自己首先獵取的對象。蜀漢如若只知囿於益州,北面防曹,東面拒吳,示弱於敵,勢必招來魏吳雙方對益州的爭奪,那麼蜀漢政權,早就變成了魏吳雙方的囊中之物。諸葛亮東連吳越,北攻曹魏,擺出一副以弱示強,主動進攻的架勢,一可鼓舞東吳抗曹的勇氣,且使東吳不敢小視蜀漢,把蜀漢當做在西方牽制魏軍的強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給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終處於兩面作戰的威脅之中,不敢有專力對蜀的非分設想,只求蜀漢自行撤軍,便已足矣。無疑,這是諸葛亮戰略上最大的高明之處。

其二牢固地佔據著戰場的主動地位。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戰中,進退出沒,或打或走,完全操於手中,使進則魏軍不敢與之相戰,退則魏軍不敢緊追。這在蜀軍當時深入敵境作戰,敵算我、我算敵,蜀魏雙方互相制約的戰場上,沒有高超的作戰指揮藝術,著實難以做到。

其三善於選擇進擊方向。諸葛亮軍在可以進出秦嶺的數條通道之中,多選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軍直出隴右。這就避開了敵人重兵守衛的關中平原,使蜀軍進入隴右之後,既便於發展力量,站住腳跟,又增加了敵人援兵到達的困難,同時還有利於蜀軍“西和諸戎”的既定策略的實現。其四軍隊組織嚴密,調度自如。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軍,儘管穿山越谷,兵馬輜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則井然有序,住則佈陣嚴密,退則從容不迫,很少給敵以可乘之隙。6次作戰,除了街亭一役,損失了馬謖的前軍之外,其餘均是全軍而出,全軍而還。魏軍兩次欲乘蜀軍退兵之際追擊蜀軍,將軍王雙和大將張邰均被諸葛亮伏兵所殺。諸葛亮甚至在他彌留之際,對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還做了周密而有預見的佈置,導出了“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活劇,難怪他的死對手司馬懿在看了諸葛亮軍的營地之後,也不得不驚歎諸葛亮為天下之奇才。


多爾袞愛新覺羅


巴蜀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四面都是山,同中原地區相比交通很不方便。地理環境看起來好像只是個自然條件問題,但是由地理環境所造成的交通條件同經濟條件結合就變成了經濟條件,同軍事條件結合就變成了軍事條件。交通條件不好好,經濟條件、軍事條件就相應地處於不利的地位。在北伐戰爭中,這個不利的交通條件,就像一把鐵鉗,緊緊東縛住了諸葛亮的手腳。蜀漢本來就有限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受到這個不利條件的限制,更加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司馬懿拒不出戰,過足了縮頭烏龜的癮,卻也因此不費一兵一卒而屈諸葛亮之兵,諸葛亮只能大罵幾聲司馬老賊,悻悻退回蜀中。之後的三出祁山中蜀軍雖佔優勢,諸葛亮積勞成疾的身體卻越發不濟,加上張苞戰死的噩耗,諸葛亮不得已再次退去。之後的四出祁山,同樣收穫了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卻架不住司馬老賊使了一招反間計,讓其愛妾柏靈筠從中運作,在後方戰場上戰勝了諸葛亮,迫於劉禪的壓力,諸葛亮不得不班師回朝,此時劉禪早將背會的《出師表》忘得一乾二淨。

蜀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過於偏僻了。這也就導致了蜀國雖說有大量的糧草,但是都要通過金牛道才能夠運出去。一路上更是要派遣重兵把守,否則想要安安心心的運送糧草基本就是不可能的。這對蜀國兵力和糧草的損耗都是巨大的。再加上因為地處偏僻,所以想要把蜀國的軍隊從巴蜀地區運到外面也只能通過金牛道。這是非常的影響運兵速度的。直接導致延誤了許多的戰機。畢竟諸葛亮就算是再聰明也做不到未卜先知不是?

諸葛亮多次北攻曹魏,沒有達到殲滅魏軍的戰略目的,從根本上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的有以下幾點:

政治戰略上註定蜀漢難以成功諸葛亮的政治目標,從隆中對時開始,便堅持奉行“北定中原”、“復興漢室”的政策。東漢政權的末期,政治腐敗至極點,人民九死一生,深受其害。因而“復興漢室”的號召,早已失去人民的支持。相反,曹魏政權,在軍閥混戰中誕生,它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秩序,緩和了社會的階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地主階級和吏民的支持,諸葛亮以推翻這樣的政權做為自己的政治和戰略目的,就根本不會受到人民擁護。因此,從政治上講,蜀漢並非以正義之師,伐無道之邦,這就缺乏一呼百應的道義力量,失去了致勝的精神支柱。

缺乏致勝的經濟力量

蜀漢儘管擁有今四川、雲南、貴州的全部和青海、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因而,每次出兵北進,雖然都千方百計解決軍資糧食供應問題,但軍糧仍時斷時續,每次又不得不以糧盡被迫撤軍。相比之下,曹魏則有中原發達的經濟實力為支柱,近有關中秦川富饒之地的供應,大大優於蜀軍。為此,司馬懿採取了不與蜀交戰,待其糧盡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針,一次次逼走了蜀軍。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講,與其說魏軍軍事上的勝利,莫如說是魏國經濟上的勝利。

軍事實力相差懸殊

蜀漢全國兵力有限,一共10多萬軍隊,而能調至北方作戰的軍隊,充其量不過10萬之師。靠這樣一支數量微弱的部隊,要想北定中原,實在是勉為其難。曹魏的兵力與之相比,則明顯佔據巨大的優勢。雖然魏軍在東部戰線經常以10多萬大軍防備孫權北上,但其仍有數量可觀的機動部隊。“多兵之旅必勝”,儘管並非絕對的規律,但是,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兵多將廣的一方當然便具有更多取勝的把握。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雖然受當時種種條件的侷限,未取得重大殲敵效果,但並不因此便淹沒了其作戰指揮上的卓越之處。其一是它的攻勢戰略。諸葛亮以劣勢之軍採取攻勢戰略,接連向魏進攻,這在戰略上既表現了其深遠的戰略謀略思想,又表現了他巨大的戰略決心和勇氣,就當時魏蜀吳三方實力而論,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吳魏雙方均早已把蜀地做為自己首先獵取的對象。蜀漢如若只知囿於益州,北面防曹,東面拒吳,示弱於敵,勢必招來魏吳雙方對益州的爭奪,那麼蜀漢政權,早就變成了魏吳雙方的囊中之物。諸葛亮東連吳越,北攻曹魏,擺出一副以弱示強,主動進攻的架勢,一可鼓舞東吳抗曹的勇氣,且使東吳不敢小視蜀漢,把蜀漢當做在西方牽制魏軍的強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給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終處於兩面作戰的威脅之中,不敢有專力對蜀的非分設想,只求蜀漢自行撤軍,便已足矣。無疑,這是諸葛亮戰略上最大的高明之處。其二牢固地佔據著戰場的主動地位。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戰中,進退出沒,或打或走,完全操於手中,使進則魏軍不敢與之相戰,退則魏軍不敢緊追。這在蜀軍當時深入敵境作戰,敵算我、我算敵,蜀魏雙方互相制約的戰場上,沒有高超的作戰指揮藝術,著實難以做到。其三善於選擇進擊方向。諸葛亮軍在可以進出秦嶺的數條通道之中,多選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軍直出隴右。這就避開了敵人重兵守衛的關中平原,使蜀軍進入隴右之後,既便於發展力量,站住腳跟,又增加了敵人援兵到達的困難,同時還有利於蜀軍“西和諸戎”的既定策略的實現。其四軍隊組織嚴密,調度自如。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軍,儘管穿山越谷,兵馬輜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則井然有序,住則佈陣嚴密,退則從容不迫,很少給敵以可乘之隙。6次作戰,除了街亭一役,損失了馬謖的前軍之外,其餘均是全軍而出,全軍而還。魏軍兩次欲乘蜀軍退兵之際追擊蜀軍,將軍王雙和大將張邰均被諸葛亮伏兵所殺。諸葛亮甚至在他彌留之際,對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還做了周密而有預見的佈置,導出了“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活劇,難怪他的死對手司馬懿在看了諸葛亮軍的營地之後,也不得不驚歎諸葛亮為天下之奇才。





H說扒道


總結以下兩點:


缺乏致勝的經濟力量

蜀漢儘管擁有今四川、雲南、貴州的全部和青海、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但除了蜀地之外,其它地區,經濟落後,交通閉塞,人煙稀少缺乏支持“北定中原”的經濟實力和人力資源。因而,每次出兵北進,雖然都千方百計解決軍資糧食供應問題,但軍糧仍時斷時續,每次又不得不以糧盡被迫撤軍。相比之下,曹魏則有中原發達的經濟實力為支柱,近有關中秦川富饒之地的供應,大大優於蜀軍。為此,司馬懿採取了不與蜀交戰,待其糧盡兵疲,自行退走的方針,一次次逼走了蜀軍。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講,與其說魏軍軍事上的勝利,莫如說是魏國經濟上的勝利。

軍事實力相差懸殊



蜀漢全國兵力有限,一共10多萬軍隊,而能調至北方作戰的軍隊,充其量不過10萬之師。靠這樣一支數量微弱的部隊,要想北定中原,實在是勉為其難。曹魏的兵力與之相比,則明顯佔據巨大的優勢。雖然魏軍在東部戰線經常以10多萬大軍防備孫權北上,但其仍有數量可觀的機動部隊。“多兵之旅必勝”,儘管並非絕對的規律,但是,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兵多將廣的一方當然便具有更多取勝的把握。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雖然受當時種種條件的侷限,未取得重大殲敵效果,但並不因此便淹沒了其作戰指揮上的卓越之處。其一是它的攻勢戰略。諸葛亮以劣勢之軍採取攻勢戰略,接連向魏進攻,這在戰略上既表現了其深遠的戰略謀略思想,又表現了他巨大的戰略決心和勇氣,就當時魏蜀吳三方實力而論,蜀是最弱小的一方,吳魏雙方均早已把蜀地做為自己首先獵取的對象。蜀漢如若只知囿於益州,北面防曹,東面拒吳,示弱於敵,勢必招來魏吳雙方對益州的爭奪,那麼蜀漢政權,早就變成了魏吳雙方的囊中之物。諸葛亮東連吳越,北攻曹魏,擺出一副以弱示強,主動進攻的架勢,一可鼓舞東吳抗曹的勇氣,且使東吳不敢小視蜀漢,把蜀漢當做在西方牽制魏軍的強大力量;二可在精神上給曹魏以巨大的震撼,使曹魏始終處於兩面作戰的威脅之中,不敢有專力對蜀的非分設想,只求蜀漢自行撤軍,便已足矣。無疑,這是諸葛亮戰略上最大的高明之處。其二牢固地佔據著戰場的主動地位。諸葛亮在六次北攻曹魏的作戰中,進退出沒,或打或走,完全操於手中,使進則魏軍不敢與之相戰,退則魏軍不敢緊追。這在蜀軍當時深入敵境作戰,敵算我、我算敵,蜀魏雙方互相制約的戰場上,沒有高超的作戰指揮藝術,著實難以做到。其三善於選擇進擊方向。諸葛亮軍在可以進出秦嶺的數條通道之中,多選在曹魏防守兵力薄弱的祁山,大軍直出隴右。這就避開了敵人重兵守衛的關中平原,使蜀軍進入隴右之後,既便於發展力量,站住腳跟,又增加了敵人援兵到達的困難,同時還有利於蜀軍“西和諸戎”的既定策略的實現。其四軍隊組織嚴密,調度自如。諸葛亮每次出兵和撤軍,儘管穿山越谷,兵馬輜重均缺乏良好的道路保障,但行則井然有序,住則佈陣嚴密,退則從容不迫,很少給敵以可乘之隙。6次作戰,除了街亭一役,損失了馬謖的前軍之外,其餘均是全軍而出,全軍而還。魏軍兩次欲乘蜀軍退兵之際追擊蜀軍,將軍王雙和大將張邰均被諸葛亮伏兵所殺。諸葛亮甚至在他彌留之際,對自己一旦死去如何撤退的部署,還做了周密而有預見的佈置,導出了“死諸葛嚇走生仲達”的活劇,難怪他的死對手司馬懿在看了諸葛亮軍的營地之後,也不得不驚歎諸葛亮為天下之奇才。


影視短視頻錦集


諸葛亮北伐的失敗。最關鍵的是糧草

從諸葛亮未出山前,在隆中,已經為劉備分析過了,他的前途,是團結孫權,拿下荊州當糧倉,才能以途中原的。

從政治上講,對外蜀漢政權沒有好好的團結孫權,對內,沒有好的人才選拔。前期大將非常多,後期,大將死後,人才越來越少。特別是張苞,本來二代中是非常有前景的,可惜死得太輕於鴻毛了。選才方面,從他這外來政權,進川后,平衡各方勢力,就花了所有力氣,從歷史上來看,各朝代,能平衡國內各方面勢力的,往往亡於外。不能平衡國內勢力的,又往往禍於內。

從入川的時候,如果龐統不死。大可派一大將守荊州,龐統副之,那真是霸業可圖的。可惜,沒有如果,再者換另一勇猛可靠的將領守荊州。比如子龍。結果也不同了。沒了荊州,出軍糧草供應不上,又怕孫權去開後門。小心又小心。司馬就是看在他糧草不行,往往就拖,每回也拖得諸葛無功而返。

反觀魏國,前期大將無數,到曹丕,實施九品中正制,網絡了大量人才。江山代有才人出。


Benson_偉少782


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發生於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二月,止於同年八月。諸葛亮率10萬大軍出斜谷,進佔郿縣之五丈原。魏大將軍司馬懿先期率軍進至渭水南岸,憑險據守,堅壁不戰。後來,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撤退,司馬懿懷疑諸葛亮未死,怕中伏兵計,率軍退回。

諸葛亮於第1次攻魏之後,至第6次攻魏之前,還進行了4次攻魏作戰,其中第5次攻魏作戰規模較大,這次戰爭發生於魏明帝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二月,止於當年六月。諸葛亮回軍漢中之後,深感糧食是北攻曹魏的支柱。為此,諸葛亮認真吸取了五出祁山的教訓,休養生息,積累經濟和軍事實力。為確保將來作戰中的軍糧供應,他在斜谷建立了邸閣,又發明了流馬。這樣,諸葛亮一方面在預定戰場可以儲備相當數量的糧食,又有了“木牛”、“流馬”這些先進的運輸工具,為其爾後作戰,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供應保障。蜀漢建興十一年(公元233年),蜀漢床降都督張翼,由於立法嚴苛,引起南夷豪帥劉胄的反叛,諸葛亮便派參軍馬忠去接替張翼,馬忠率軍打敗並斬殺了劉胄。蜀漢3年之內無戰事,諸葛亮經過養士訓卒3年備戰,北伐曹魏的條件日漸成熟,遂遣使入吳,與東吳商定共同攻魏。

魏自諸葛亮退兵漢中後,為防止蜀漢的再次進軍,便命司馬懿認真進行作戰準備。司馬懿為充實關中和隴右地區人力物力,上表魏明帝,將冀州民眾,遷往關中和隴地,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繁衍生息,以長期支持對蜀作戰的需要。魏明帝太和六年、吳大帝嘉禾元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為懲罰遼東太守公孫淵與吳通好,派汝南太守田豫率青州諸軍由海上、幽州刺史王雄由陸路進擊公孫淵,無功而還。魏明帝青龍元年、蜀漢建興十一年、東吳嘉禾二年吳魏之間發生了合肥、新城之戰。接著,魏又派軍與鮮卑軻比能在樓煩地區進行了交戰,魏軍先敗;再次交戰則將軻比能逐往漠北。至此,除蜀漢尚能與其匹敵之外,在中國北方已無任何力量能夠動搖曹魏的統治。

蜀魏雙方作戰策劃

諸葛亮鑑於陳倉、祁山的魏軍已在該地築成堅固城壘,如仍向上述地區進攻,必將屯兵堅城。於是,便以尚未築城的斜谷做為進軍通道,企圖突然兵出斜谷,直入關中,以與魏軍決戰。

魏大將軍司馬懿率軍屯於渭水之北,得知諸葛亮進軍郿縣(今陝西眉縣渭水北岸),急與諸將協商應敵之策。諸將多主張應屯軍渭水以北,待機破敵。司馬懿則認為,渭水之南,百姓聚居,應為必爭之地。因而,引大軍渡過渭水,憑險據守。司馬懿對眾將說,如果諸葛亮兵出武功(今陝西眉縣東50裡之渭水南岸),背靠險山,向東進擊,形勢將對我不利;若其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我軍則平安無事。為此,司馬懿仍採取築壘堅守,不與蜀軍決戰,待蜀軍糧盡,自行退走的戰略。不久,諸葛亮大軍果然進佔了五丈原,魏軍將校均很高興。但揚武將軍郭淮卻認為諸葛亮此舉有更為遠大的戰略企圖,其目的在於佔領五丈原以西之陳倉、天水、祁山等地,推進其作戰基地。為此,郭淮推斷,諸葛亮軍必爭北原(今陝西眉縣北、渭水北岸)。郭淮向司馬懿進策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並請求率兵進據北原。司馬懿同意郭淮的意見,郭淮遂率兵預先進佔了北原地區。

蜀魏雙方作戰經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