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在國外,有一個叫費雷德里克•巴克曼的瑞典籍作者,2012年發表的處女作《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令他一舉成名,這本書從瑞典一路暢銷到世界各國,成為國際暢銷治癒書,被翻譯成25種語言,感動了一大批讀者。

2015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獲提名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在豆瓣的成績也很抗打。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巴克曼是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他一貫讓人笑淚交織的故事風格,讓讀者總能在那些性格“怪異”的平凡人身上,通過一個個搞笑、心酸的情節,漸漸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因為他想通過告訴每個讀者:人生中有一種艱難,是捨棄無比絕望的生活重新開始。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就是這樣一本書。故事的主人公歐維是一個59歲普通的獨居老頭,妻子亡故後,無兒無女的他獨自居住。他脾氣古怪、愛多管閒事,原則性又極強。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劇照

每天恪守著常規以及隨時發飆的脾性在社區裡晃來晃去。在一個陰冷的早晨,工作43年的歐維被工廠無故辭退,這讓歐維對生活徹底失去了熱情。

於是作者巴克曼將歐維置於一個極端事件的中心:自殺。而一家四口新搬到他隔壁的鄰居,成了歐維自殺計劃的絆腳石。自此,所有圍繞歐維發生的故事情節,都成了人性的試金石,它不僅在檢驗別人,也在檢驗歐維。


1人不能獨自承擔一切,學會相互依賴才真的算長大成人

在經歷了父母早逝、妻子離世、失業的多重打擊後,歐維的人生進入絕境,對生活無感,對生命無趣,所以他決定去死。

人性的善與惡,在某種意義上而言,都會因情感劇烈波動時發生變異。所以這樣也不難理解,本性善良的歐維為何會變成古怪老頭。

然而一家四口都話癆的隔壁鄰居一次次闖進他的生活,讓他自殺的想法總與生活背道而馳。

有時候對於絕望的人來說,你的善良與愛真的可以讓陷入絕境的人燃起生的希望。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一開始,歐維被這個打擾他生活與決策的女人帕爾瓦娜搞得簡直亂了套,因為帕爾瓦娜好像從來不把自己當外人。

當她在車庫準備自殺,帕爾瓦娜拼命敲打車庫的門,因為她的丈夫從梯子上摔下來,需要歐維送她去醫院;在歐維院子的雪堆裡她將凍僵的貓救出,指揮著歐維對貓進行“回暖行動”,以孩子過敏為由讓歐維將貓收養,諸如此類的事發生了很多。

他的偽裝、隱藏在冷漠無情下的溫暖善良在第一次見面時就被帕爾瓦娜看穿。她並不是非歐維做司機不可,孩子對貓也並不過敏,她只是希望歐維能找到存在的意義,證明他仍被需要,更重要的是讓歐維知道沒有人能獨自承擔一切,包括歐維。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每個人都想有尊嚴地生活。對不同的人來說,尊嚴是不同的。對歐維而言他的尊嚴是成年以後可以自力更生,把不需要依靠別人是為自己的權利。

然而這個世上沒有人能完全獨立於他人而活,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天然喜歡抱團。所以歐維才會在經歷種種人生困境後,覺得自己生而無望。

我們所處人類社會中,必要的社會交往是需要的。我們需要彼此溫暖,也基於別人的存在,更加確認自己的價值。


2對於時間,所有人都太樂觀,總相信能騰出些時間來與他人一起做想做的事

不斷被治癒的歐維,他不再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他想好好活下去。接受別人的幫助以及幫助別人。

歐維曾有個最佳夥伴,就是他的鄰居魯尼。年輕時候的他們,總能在很多事情上達成共識,站在同一條戰線。但在歐維夫婦遭遇車禍後,他們的情感出現轉折。

他們一輩子都是好友,儘管他不承認。但當得知魯尼要被接到療養院,且沒有時間討價還價的時候,他跟鄰居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為朋友而戰!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當市政的工作人員問誰來照顧魯尼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來照顧他”;歐維同意將他救人的事情登報,接受記者採訪,來換記者連環反問的機會。種種努力他終於在大家的幫助下將朋友留住!

這場戰役對歐維而言,是一場與朋友的和解,也是徹底與往事的和解。

對於時間,所有人都太樂觀,我們相信總能騰出時間來,與他人一起做想做的事,想說的話。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生了什麼意外,我們就只好站在那,腦海裡盤旋著一個詞:如果。

這讓我想起了我曾欠姥姥一次麥當勞,以前她總是聽我誇張的描述多好吃,喃喃道這有什麼好吃的;還欠她一聲道歉,小的時候調皮搗蛋總將她給我做的新衣剪上一個洞。然而突然在某天早晨,她帶著我在心裡許下的太多願望離我而去。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作者大冰曾說“時間無情第一,它會把你欠下的對不起,變得還不起,又會把很多對不起,變成來不及。”

想到什麼就去做,想見什麼人就去見。明天與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臨,這世上也沒有那麼多如果。


3有人說最優秀的人是從錯誤中重生的,他們後來通常比那些沒有犯過錯誤的人更優秀

一位叫索雅的女人,是歐維深愛的妻子,也是歐維生命的全部色彩。

她曾守護了歐維的全部赤誠。她樂觀寬容,別人覺得歐維頑固死板,但她至始至終透過這些看到了歐維身上最令她引以為傲的東西——對正義、道德、勤勞以及一個對錯分明的世界深信不疑。因為她知道這樣的人不多,所以她為守住這樣一個人感到幸福無比。

對歐維來說,索雅也是他的幸福,她是他願意坐幾個小時反方向的火車就為聽她聲音的女孩。她無形中影響著歐維,讓歐維透過自己看到善良是如何溫暖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溫和而綿長地保護著他的善良。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世界上的愛分很多種,波濤洶湧是愛,風平浪靜也是;義無反顧是愛,瞻前顧後也是。透過歐維與索雅的愛情,我知道我愛你背後更高級的含義是願意接受你的不同,以及讓你成為更好的人。

促使歐維決定性反省生命意義的,是他想起了結婚這麼多年,歐維只向妻子承認過一次錯誤,儘管他私下認為自己仍然沒錯。一個人要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容易,他向死去的妻子道歉,並保證會從現在開始做正確的事。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有人說最優秀的人是從錯誤中重生的,他們後來通常比那些沒有犯錯誤的人更優秀

這句話真正適合的是像歐維這樣的人。因為“犯過錯”,他知道了錯誤的代價、以及犯錯後心裡的煎熬。他能坦然面對自己犯的錯,並在錯誤中不斷改進、成為更好的人。


結束語

這本書作者巴克曼將歐維面臨的生活絕境一一呈現,歐維一次次地試圖自殺,又一次次自殺未成。其間對生命的思考,對活著意義的追問,正是作者想要表達的。

生活能給予的不論好壞,實在有限。就像索雅曾說歐維只是被困在了錯誤的時代。然而錯誤的時代依然有寶貴的饋贈,比如索雅、魯尼、帕爾瓦娜還有那隻貓。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塊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像歐維一樣,在用自己的信仰去面對生活。後來接受著所有來自命運的饋贈,偶爾反抗著生活的荒誕,最終願與人間的一切美好和解。

在某一刻,巴克曼藉由歐維之口,說出了對自殺的反對之聲“這才叫生活。”

而什麼是生活?歐維的回答很簡單:有意義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