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託孤的諸葛亮沒有謀反,而東吳,曹魏拖孤大臣最後謀反了?

微笑轉身不見你


劉備伐吳兵敗,白帝城身亡後,託孤諸葛亮,魏國乘機起五路大軍進攻蜀國,又被諸葛亮用計迅速瓦解,奠定了諸葛丞相專權的基礎,從此蜀國實權盡歸諸葛亮,大小事務都由丞相定奪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廢掉劉禪自立為王,是多方面原因,諸葛亮也沒有反叛之心。

首先蜀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防禦外敵,絕不能出現內亂,唯有力保劉禪,蜀國才能上下一心,原來跟隨劉備那些將士才能安定下來聽從號令。

其次從隆中對到出師表,諸葛亮都表達了對劉家的忠心不二,古人崇尚忠義名節,誰都不願死後留下反賊身份,更何況劉備一直以軍師之職重用諸葛亮,劉禪又以父親的禮節厚待諸葛亮,稱其為相父而從不設防。

以諸葛亮之謹慎,即便有稱王稱帝的心,也得平定天下統一三國之後才有這種可能性,否則,無異於惹火燒身,成為蜀國內外攻擊對象。

傭兵自立需要長期積澱實力,時機成熟之後才能自立為王。司馬懿通過軍功樹立威信,然後在朝中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收買其他大臣,但是他至死並沒有謀反,過渡到第三代司馬炎才廢魏立晉,曹操也是到死都沒有公開謀反,而是過渡到第二代曹丕廢漢立魏,所以說司馬懿和曹操雖然創造了條件,但是他們沒有看到後代稱帝,所以並沒有丟失臣節。


非想


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提到託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劉備的“白帝城託孤”。魏蜀吳三國都有託孤的做法,但效果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用人不當和權利不集中兩個原因。

一、蜀漢兩人

諸葛亮

李嚴

分別是諸葛亮和李嚴。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是蜀漢丞相,劉備託孤於他是順理成章之事,至於託孤於李嚴則是包含深意,可能很多人認為劉備此舉是為了分諸葛亮之權柄,其實劉備的真正意圖並非如此:關羽丟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兩場大敗使得蜀漢最大派系荊州派損失慘重,劉備急需要拉攏東州軍來壓制益州本土派,而李嚴是東州軍的領軍人物,所以託孤之前劉備先後升李嚴為尚書令和中都護,權柄不可謂不重,這才是劉備託孤於李嚴的真正意圖。

不過李嚴顯然有負劉備期望,一方面自己作死,另外一方面諸葛亮可能對他也有打壓之意,最後李嚴居然落得被廢為民流放在外,以至於憤悶而亡。但諸葛亮權利集中,為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保證了政權的穩定。

二、東吳五人

諸葛恪

孫軍

呂掬

滕胤

分別是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孫峻權五人。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東吳內亂和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孫權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孫權臨終之際,太子孫亮年僅10歲左右。對此,孫權自然要留下幾位託孤大臣,以此輔佐年幼的孫亮。最終,孫權確定了五位託孤大臣,分別是大將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會稽太守滕胤、蕩魏將軍呂據、宗親侍中孫峻。

對於孫權選擇的中書令孫弘因素來與大將軍諸葛恪不和,擔心日後被諸葛恪加害,所以決定先發制人。在此基礎上,在孫權死後,中書令孫弘故意隱瞞了孫權的死訊,欲矯詔除掉諸葛恪,被孫峻告發。對此,諸葛恪立即邀請孫弘議事,於座中將其誅殺。在孫權剛一去世,託孤大臣之一的中書令孫弘就被殺了。

在中書令孫弘被殺後,太子孫亮成為東吳的第二位皇帝。對於孫亮來說,以諸葛恪為太傅。由此,諸葛恪在東吳的地位,如同他的叔父諸葛亮在蜀漢一樣。在掌握了東吳的大權,諸葛恪出兵伐魏,導致大敗,民心盡失。公元253年,在諸葛恪慘遭新城之敗後,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暗中聯合皇帝孫亮,將諸葛恪及其親信以赴宴為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諸葛恪殺害。由此,在孫權去世一年後,第二位託孤大臣又死於非命。在除掉諸葛恪後,孫峻掌握了東吳的大權。對此,孫峻殺害了廢太子孫和、孫權之女孫魯育,宣太子孫登之子孫英等人。

由此,對於孫權的子女,不少都死於孫峻這位託孤大臣之手。公元256年,孫峻在征伐魏國時因病去世,時年37歲。孫峻死後,他的堂弟孫綝繼續掌握東吳的大權,從而讓孫亮這位皇帝成為傀儡。不久之後,孫綝最終將孫亮廢黜,改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彼時,孫權的五位輔政大臣,只剩下滕胤與呂據。對此,滕胤與呂據密謀除掉孫綝,因計劃洩露,滕胤被殺,呂據自殺。由此,對於孫權留下的五位託孤大臣,本應該共同輔佐年幼的皇帝孫亮,卻因為種種原因而自相殘殺。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孫權託孤的孫亮被廢黜,失去了皇帝之位,整個東吳也因此內耗而元氣大傷。

三、曹魏五人

曹休

曹爽

曹真

司馬懿

分別是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曹爽五人。黃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洛陽,臨終前以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為託孤大臣,其實繼位登基的曹叡已經23歲了算不上幼帝,曹丕此舉可能是出於天下未定,需要朝中重臣輔佐的考慮吧。

曹丕四位託孤大臣中,曹真和曹休是曹魏宗室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和夏侯尚一起三人掌握絕對兵權,陳群和司馬懿是襄助曹丕上位的太子四友中的兩位,原本這樣的組合是可以保證曹魏穩步發展的,可惜曹休、曹真和陳群加上曹叡自己四人先後去世,朝中無人可以制衡司馬懿,這為司馬懿日後奪權埋下了隱患。

司馬懿是唯一一位兩次被託孤的重臣,曹叡臨終前太子曹芳年僅8歲,於是託孤於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這是一次失敗的託孤,原因就在於曹叡選錯了人,曹爽志大才疏,能力不足又肆意妄為,奪了司馬懿兵權卻又對司馬懿疏於防範,最終釀成高平陵之變,從此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氏之手。

三國這十三位厲害的託孤大臣中,諸葛恪、諸葛亮、司馬懿和曹爽四人都是權傾朝野的權臣,其中諸葛亮青史留名,司馬懿奪權上位最成功,諸葛恪和曹爽兩人最慘,死後被夷滅三族。但也充分說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當,全盤皆輸”的道理。


陽高快樂


我是閒翻古書笑談歷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研究中國歷史,尤其是魏晉南北朝,所有跳出世家門閥的分析根本就是胡說八道,因為那個時代沒有一件事情和世家門閥沒有關係!

1.司馬懿的出身

先看看司馬懿的出身吧。

他的高祖父司馬鈞是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四徵將軍”之一,

曾祖父司馬量是豫章太守,祖父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

司馬防育有八子,號稱司馬八達。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司馬懿家族的勢力有多大了,父親和兄弟也個個位高權重,而且兄弟數量多,與其他世家門閥之間必不可少的就要通婚聯姻。

這樣,司馬家族就與其他世家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由於都是文官,在曹魏進入曹叡時代後,基本很少主動挑起戰爭了,武將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而文官地位逐步上升。

這些家族出身的官員就逐步控制了朝堂,而曹魏統治者對曹操當年不拘一格提拔的寒門舊臣舊將進行了限制,這就給了這些世家門閥出身的官員以機會。

在曹叡英年早逝之後,以司馬家族為代表的這些世家就開始對皇權進行壓制,以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曹爽失敗後,曹魏政權事實上就已經結束了。

司馬家族是這些世家貴族官員的代表,只有在他能夠代表和維護這些家族利益的時候,才會得到這些家族的支持。

類似的歷史一直在重演著,比如楊堅代周和李淵代隋,都是這種變革的結果。


2.諸葛亮的出身

我們再來看一下諸葛亮,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顯然,諸葛亮雖然也出身官宦之家,但是家世與司馬懿是天差地別的。這樣的出身,在三國到魏晉南北朝的這一時期是很難得到世家門閥支持的。

不要說和曹魏的那些中央系統的千年世家相比,即使是江東的幾個大土著家族和蜀漢那些盤踞地方多年的地方豪族相比,諸葛亮也真是是如人家評論的“諸葛村夫”。

三國時期不是什麼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時代,如關羽張飛這樣的人,只有在劉備麾下才有出頭的機會,曹操在世時期曾經大膽使用寒門人才,但是也因此他生前一直無法稱帝。

直到曹丕和這些家族達成了一定程度的諒解與妥協之後,曹魏才能取代漢帝國。

這也是劉備為什麼連戰連敗還有那麼多人歸附的原因所在,他的皇叔身份與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份,使他先天可以壓制這些地方豪族。

那個時代,沒有根基的寒門子弟是沒有辦法出頭的,很難。

比如魏延,論戰功遠在黃忠,馬超之上,但是職位卻不如他們,就是因為出身低,即使奮戰多年,也一直被排斥。而馬超來了就是武將第二,關羽戰死後更是武將之首,就是因為他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


3.蜀漢的派系

諸葛亮敢篡位,下場肯定很慘,慘不忍睹。先說說蜀漢的派系吧。


首先是關張趙雲這樣的起家派,其次是糜竺這樣的徐州派,再其次是諸葛亮的荊州派,荊州派裡還要分荊州外來派和荊州本土派。蜀中豪族也是至少兩派,還有馬超帶來的西涼派。

當年劉璋之所以無所作為就是無法協調蜀中各派之間的利益,怎麼做大家都不滿意,結果就是各自為自己家族找後路,有擁曹的有擁劉備的,引狼入室奪取劉璋的江山。

這些派系雖然很多人都先後逝去,但是他們的後人還在,彼此之間越抱越緊,諸葛亮自身又沒有很強的家世背景,無法像劉禪一樣具有皇室血脈的正當性。

這種情況下他敢篡位的話,起家派趙雲肯定反對,徐州派肯定也不支持。荊州派好一些但也會有人反對,蜀中豪族以李嚴為代表,連丞相都不想讓諸葛亮一直幹下去呢,你還想稱帝?西涼派估計支持諸葛亮的可能性比較大,魏延說不好。


結語

總之,諸葛亮是根本就沒有謀反的條件,敢謀反立即就是贊成的少,反對的多。

眾叛親離,身死族滅,沒有其他可能。

當然,諸葛亮也沒有謀反的心思,是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純臣,本文只是探討其可行性,絕無質疑之意。


閒翻古書笑談歷史


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探討歷史方面的問題。下面就題主的問題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劉備託孤

相信大家對劉備白帝城託孤以及諸葛亮此後為了“不傷先帝之明”,夙夜憂嘆,鞠躬盡瘁的事蹟都無比熟悉了,那為什麼諸葛亮沒有謀反呢?

首先,肯定是諸葛亮本身的忠貞,這也是後世崇敬稱讚他的原因。

其次,諸葛亮後半生都是為了興復漢室,完成劉備的心願而努力,他的理想和性格註定了他不會去謀反。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歿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最後,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並非只託孤給了諸葛亮,其中還有李嚴為副。後主劉禪並未與諸葛亮和李嚴有過利益衝突,在李嚴被廢之前,諸葛亮主管政治,李嚴負責軍事,兩者之間相處也基本融洽;後來李嚴被廢,諸葛亮大權在握,後主劉禪也十分尊重他,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何必謀反呢?

東吳託孤

東吳的託孤大臣謀反其實和孫權的立太子不無關係。孫權的一生有七個兒子,長子孫登,二子孫慮,三子孫和,四子孫霸,五子孫奮,六子孫休,么子孫亮。

長子孫登不僅天資聰穎,勤奮好學,而且謙遜平和,為人真誠,所以深得孫權以及東吳大臣的喜愛,孫權也很早就把他當作接班人培養,但是孫登和他的二弟一樣病死了。

在那個“立嫡以長不以賢”的三子孫和進入了大家的實現,但是由於孫權對孫登實在太滿意了,所以兩相對比之下,孫權對孫和並不十分放心。孫權的這種表現讓東吳朝臣嗅到了不同的意味。東吳朝臣分成兩派,以陸遜,諸葛恪為首的江東世族堅決支持太子孫和,以孫弘,呂據為首的權貴至此魯王孫霸。最後孫霸被賜死,孫和下臺。從這裡就已經可以看出東吳政權被篡奪埋下了隱患。

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為南陽王,居長沙。子奮為齊王,居武昌。子休為琅玡王,居虎林。二月,大赦,改元為神鳳。……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蔣陵。——《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孫權在去世前分封原太子孫和未南陽王,五子孫奮為齊王,六子孫休為琅玡王。年僅8歲的小兒子孫亮坐上了王位。孫權也託孤了五人:太子太傅是大將軍諸葛恪,侍中孫峻、太子少傅是中書令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

孫權的託孤大臣不僅不是一條心而且立8歲的兒子為王這就造成了東吳“主弱臣強”的局面,接下來的東吳朝廷就成了大臣們爭權奪利的戰場,最終善玩權術的孫峻掌權,把東吳攪得天翻地覆,等到孫亮長大成人想要親政時卻大勢已去,無可奈何了。

所以,追根溯源孫權或許才是造成東吳被“謀反”的罪魁禍首。

曹魏託孤

曹魏的情形其實和東吳很像。大臣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奪了曹魏政權。

其實不怪司馬家族要謀反,只能說司馬懿太長命,而曹家之人實在太短命了些。司馬懿作為曹魏元老,熬死了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他作為前兩者的託孤大臣,早已在朝廷上培植了足夠的心腹,再處理了宗親曹爽之後,曹魏就真的算是後繼無人,此後的大權始終在司馬家族手中。

還是那句話,“主弱臣強”,大臣要想更進一步,只能是謀反取而代之了。

所以,在我看來,與其說曹魏託孤大臣謀反,不如說他們是被“逼”的,魏家朝廷後繼無人,自然只能是有能者居之了,難不成真的指望儒家的“忠君”就能阻止人的慾望了嗎?


千古星空


劉備病危,在白帝城向諸葛亮託孤,並安排身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幹勝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完成統一大業。如果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無才能,您就取而代之罷。

劉備在死前,特意叫來諸葛亮,說是諸葛亮的才華遠勝於曹丕,未來必定能成大事,假若自己的兒子是個人才,那就勞煩諸葛亮多多輔佐,假若兒子是蠢材,那就希望諸葛亮自己稱王,無須理會自己的兒子了。諸葛亮聽完劉備的遺言,驚恐不已。說臣願竭盡心力輔佐太子,獻出自己的忠誠節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曹操在《遺令》中說道:對於自己的葬禮一切從簡,不要用金玉珍寶陪葬。駐防的士兵也不要離開駐地,百官各守職責。曹操臨死的遺言質樸柔情,猶如一個平民百姓對親人的循循教誨。他對大臣表示,自己縱橫天下多年,往後的江山再也與自己無關,而是留給大臣和自己子孫的事情。

孫策臨終前一共召見了四批人,第一批,“張昭等諸人,及弟孫權”;第二批,吳夫人,即孫策和孫權的生母;第三批,“諸弟”,但不包括孫權;第四批,妻子喬夫人。孫策“言訖,瞑目而逝”。

孫策在會見張昭等人時還留下了另一條遺言,收在《三國志·吳書》裴松之註釋部分,原文如下: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孫權臨死前說,吳非有大山絕壑之限,託於東海之上,然鮮有兵患,以魏蜀故也,兩虎相鬥,不暇於側,使草類暫為須臾之歡,一旦勝負,而吾必隨之矣。孤在位五十餘年,內不能扶順爾等,外不能接賢息民,方城之內,滿目為墟,乃孤之罪也,汝立此頹垣,當以孤為戒,發揚先祖之德,切記,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與賢者共憂樂,與民共乏困,天或庶幾成其德,不然,宗廟傾覆,社稷不享,汝之罪也。







易中智慧


劉備託孤於白帝城永安宮,有人說當群臣面託孤,諸葛亮就算有心也不敢矯詔,也會顧及生前身後名,這是劉備早就想到的。但是從諸葛亮自隆中對出山後,一心追隨劉備,輔佐他成就帝業,恢復漢室,自然不會有篡位奪權的野心。諸葛亮自比於管仲樂毅,亮好名節。可作伊尹周公那樣的名臣,自知天意難違,也只有有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成全了自己,也成算了蜀漢,又怎麼會有取而代之的想法呢。

吳國地位很尷尬,屬於軍閥割據。天下大亂之時還可以存在,能保護一方百姓不受戰亂之苦。他缺乏明確的行動綱領。曹魏稱帝,繼承東漢大統(雖然是篡位),他不向曹魏稱臣,也說得過去。蜀漢劉備稱帝,他也沒有稱臣。自己稱帝,既沒實力又無民心。傳續早晚被終結。

蜀漢託孤和曹賊託孤自有天壤之別,判若雲泥。曹魏帝業是脅迫漢獻帝禪讓的,其祖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世稱梟雄,早為天下詬病,帝業得來名不正言不順。史稱篡國之反賊,稱帝號於洛陽。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大學有云,貨悖而入亦悖而出。子曰: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加之司馬家族實權在握,漢朝已亡,沒有道義負擔,天下一統是民心所向,取而代之早晚的事,也是必然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