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照片為什麼會有暗角,怎麼解決?

攝影圈子


科普概念:對著亮度均勻景物,畫面四角有變暗的現象,叫做“失光”,俗稱“暗角”。暗角對於任何鏡頭都不可避免。

<strong>

對於日常拍照(自拍)以及普通的片子,後期給個濾鏡,加個暗角就能發朋友圈啦。

設備:Iphone6 修圖軟件:VSCO

特別注意:濾鏡參數一般不要給滿,根據畫面效果給4-10,然後再看看是否需要微調,然後再給個暗角強調下主體即可發朋友圈

暗角一般情況下不能加的太多,否則會顯得LOW裡LOW氣的~這款軟件的暗角即使開到最大,過度的也非常柔和而且不會顯得特別過份。(估計是為了防止用戶把暗角加的太多太過)

特意把自己幾張照片加上明顯暗角讓大家感受一下過度暗角是多麼可怕。

在開始進一步探析前先來欣賞兩組照片

2016年《國家地理》年度自然攝影比賽獲獎作品(無暗角):

攝影師︰Eleanor Ryder,作品︰Toxic Vanity,獎項︰季軍

攝影師︰Chris McCann,作品︰The View Outside Facebook HQ,獎項︰亞軍

再來看一組2016年《國家地理》年度自然攝影比賽獲獎作品(有暗角):

攝影師︰Santiago Borja,作品︰Pacific Storm,獎項︰季軍

攝影師︰Jacob Captain,作品︰Struggle of life,獎項︰冠軍

攝影師︰Zsolt Kudich,作品︰Changing Fortunes of the Great Egret,獎項︰季軍

攝影師︰G. Lecoeur,作品︰Sardine Run,獎項︰冠軍,兼賽事總冠軍

暗角作用是突出想表達的內容,是對畫面的一種輔助,引導觀眾的視覺。第一組無暗角作品畫面延伸性非常強。第二組有暗角的作品,主題主體都非常突出。(暗角可能是拍攝時候形成的或者是後期加上的)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都有個概念了就是從按下快門到最後完成後期,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那張作品服務。那麼我們今晚的探析也算是成功拋出了那麼個話題讓大家關注了。

如果要我講講我個人後期加暗角的小技巧的話,我也非常樂意貢獻出來:

這是我之前的一張作品。為了寫今天的這個話題,所以重新翻出來這張照片。

很明顯這張照片主體物不在畫面中間,而我們一般情況下加的暗角都是選擇圖中這個“剪裁後暈影”,但是它的暗角是四周向正中心變化,並且可調的參數也才只有中點、圓度、羽化、高光、樣式。很多時候發現其實需要做的會更多,例如說我想讓四周除了有點暗角外,還想四周模糊一點點,飽和度減少一點點,之類的。(我們說暗角為的是作品服務、突出主體。那讓四周減少飽和度、銳化、色溫等也都是為作品服務)

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徑向濾鏡”以主體物為中心,向四周進行合理變化,並且把參數欄參數進行合理調整(多數情況下,羽化儘量大點)。

下圖依次原圖、剪裁後暈影調整、徑向濾鏡調整。


斯奇Risky


有些照片為有暗角,一種可能是主動添加的效果,另一種就可能是拍攝設置導致的!

且不說主動添加,拍攝時出現暗角難道是鏡頭壞了?不不不,原因沒那麼嚴重但也不可忽視!

一、照片暗角指什麼?

暗角照片你一定不陌生,很多手機APP軟件都有添加暗角的功能,暗角其實就是指拍攝亮度均勻的場景時,畫面四角卻出現扇形向外延伸的漸暗區域。

這種出現在照片四角亮度降低的現象,說專業點就是“失光”。這種想象出現並不是鏡頭壞了,暗角對於任何鏡頭來說都是不可避免!

造成暗角的原因有很多,這些錯綜複雜的原因大致會導致自然暗角、光學暗角和機械暗角三種。

1.自然暗角

這種暗角的照片四角暗化的比較平緩不突兀,主要是因為不同位置的光線進入相機傳感器的角度不同造成的。

光線射到傳感器中央的距離比到四周短、角度也更大,造成光線由中心向四周遞減,形成暗角。

2.光學暗角

這種暗角的照片四角暗化的也比較平緩,因為鏡筒自身的陰影或是鏡頭的固有特性造成的。

3.機械暗角

這種暗角就比較突兀了,它不像自然暗角和光學暗角那樣平緩漸變,邊緣比較銳利。這種暗角多因為鏡頭被外置器材遮擋造成的,像遮光鬥,濾鏡環等。

雖然照片暗角種類多,產生原因也很複雜,但並不是不可避免,我們可以從拍攝時調整相機參數或是後期來進行處理。

二、怎麼避免暗角產生?

後期通過PS等軟件處理就不多說了,毒招兒就針對暗角產生的原因從三方面來說下拍攝時如何避免暗角。

1.長焦距避免小角度

焦距越長,進入相機傳感器角度小的光線就越少,從自然暗角形成的原因不難明白,這也就越不容易產生暗角。

這也就是為什麼用廣角拍攝時很容易有暗角,因為焦距太短進入傳感器角度小的光線太多了,所以拍攝時焦距儘量不要太小。

但注意,魚眼鏡頭雖然視角極大焦距短,但由於邊緣放大倍率很小,所以幾乎沒有邊角失光的現象。

2.小光圈控制成像光線

我們知道,鏡頭鏡片邊緣的厚度不可能絕對均勻,那鏡頭邊緣就很容易引起光線的損失,因為大光圈拍攝時,鏡頭從中央到邊緣都會有光線通過,這就很容易造成邊緣通過不足,產生暗角。

而小光圈避免了光線通過鏡片邊緣時引起的光線損失,暗角現象自然也就不明顯了。還有為了減低成本,很多鏡片直徑不足也造成鏡片邊緣光線不足(單反攝影控:smmapp),所以拍攝時光圈不要太大可以避免暗角。

3.慎用濾鏡保證通過率

這個不需要多說了吧?鏡頭前加一些濾鏡很有可能導致機械暗角,尤其是拍廣角光圈也很大時,產生暗角也就更不稀奇了。

機械暗角很容易識別,就不多說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相機內置“周邊光量校正”功能,這就是為了避免暗角的,拍攝時開啟這一功能可以有效避免不想要的暗角!

當然了,暗角並不是一無是處,很多情況下我們還會手動添加暗角,因為暗角能夠聚焦視線,讓人把注意點聚集在重點部分,所以,對於暗角,全憑你的心意就OK啦~


單反攝影


什麼是暗角?

在照片中,畫面的四周呈現出變暗的現象,就叫做“暗角”了。

這種現象是相機在拍攝照片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原因實在太多,這裡就不展開了)。人們最開始發現照片又暗角的時候,用了許多方法想要去掉它,後來發現暗角能給照片帶來一種獨有的味道,於是乎成為一種風格,現在很多攝影后期都會加上柔和暗角。

什麼時候需要添加暗角呢?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人的眼睛在觀看實物的時候,也是四周偏暗、偏虛的,在照片中添加暗角效果,也很符合人的觀感。

來自德國自由攝影師 Johannes Hoehn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圖片加上暗角都會好看。色友們要根據自己照片的情況和達到的想過,來添加暗角。

·簡化照片背景·

如果照片四周的背景比較雜亂,可以適當的添加暗角,讓雜亂的背景暗下來,這樣一來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加簡潔。

來自德國自由攝影師 Johannes Hoehn

·需要突出主體時·

特別適用於中心構圖的圖片。將畫面周圍的部分都暗下來,可以更好的突出中心主題。

來自自由攝影師:Felicity Berkleef

·增加復古效果·

暗角和噪點是一對好朋友,當你想要做出膠片感的照片時,不妨試試。

來自德國自由攝影師 Johannes Hoehn

在手機攝影中如何添加暗角呢?

毫無疑問的,你需要app。很多app都帶有暗角效果,snapseed、vsco、pixl等等。


維攝影


簡言之:出現"暗角"的現象,1,在拍照無意用了超廣角鏡頭。2,有意運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獲取更大的"縱深感"(即空間透視感)所產生的"暗角"。怎樣解決?1,在後期製作中,可剪裁掉"暗角"部分,要知道,後期也是"重新構圖"的一種表現形式。2,如要保留照片的"完整"性,可用PS'仿製圖章"工具將暗角部分修復。供參考。(插圖,羅天乾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