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個賣草鞋的人怎麼成功的?

S我就是很驕傲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但要想成功也絕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劉備的成功與失敗跟自身能力,城府,意志力,不無關係,但絕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即運氣),所以今天也是一樣,每個成功者都有強與他人的能力跟意志,但他也絕離不開好運。

天時

黃巾起義,天下大亂,他的時機來了,所謂亂世出英雄,國家太平的時候他也曾拜在名師盧植名下,跟名將公孫瓚亦為同窗,但在那個極其講究出生,門第森嚴的年代,他快三十而立了,也只能織鞋販履勉強度日,(所謂的漢室後裔在這個和平時期一文不值)所以亂世的到來對他來說是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上可剿滅黃巾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如果亂世不定,亦可等待時機,割據一方。

人和與情商

天時給了三國時期所有文成武將一個名流千古的機會,這裡要點說一下劉備成功的關鍵,“人和”和他那與人和相關的情商。

天下剛亂,他還在為自己該做何打算而苦思時,他就在自己販賣草鞋的那個小城遇到了兩個那個年代最頂尖的兩個武將,關二(後來曹操的夢中情人)張三。通過自己的能力,一哭碌碌無為,二吹皇室出生,三吹報效國家之大志,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關羽願意為他去死,張飛:俺也一樣!

雖然有了兩位當時名將,但他還是各種敗,各種跑,各種投靠,被投靠者都還對他禮遇有加,且都難逃一死,曹操以死爹的代價想得徐州,陶謙要讓徐州給劉備,被曹操圍城,徐庶來助,幫之解圍,雖徐庶被曹操收走(曹操運用老套路赤腳相迎)卻終身為獻一計與曹操,還向他推薦了他成功的最根本助力,諸葛亮。投同窗公孫瓚還騙來了頂級名將趙子龍(曹操損兵折將也不忍傷害要求活捉的男人),公孫瓚被袁紹滅了,又投殺同窗之人袁紹,袁紹又被曹操滅了,三次上門哄來了當世第一謀臣諸葛亮。曹操做夢都想打下荊襄,劉表卻要向劉備託付荊州,後來莫名其妙與諸葛齊名的龐士元也要跟他混,馭人之術曹操也屬歷史頂尖,但無奈劉大運氣手段逆天,曹操頭疼致死劉備脫不了干係。關於人和,中國上下五千年劉備罕遇敵手,他的老祖宗劉邦或許能和他扳扳手腕。

地利

  • 劉備是從最下層的草民起家,毫無資本的成功之路比起曹孫兩家都難上百倍,經歷必然迂迴曲折,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他在時機和大勢判斷上有著自己天然的缺陷,由於他出身接觸的範圍比較窄,所以他很少能接觸國家政治的事情,在爭奪“天時”之後的“地利”這方面自然比成天耳濡目染的曹操弱。就算後期手握西蜀,丟了荊州,也只能守江山,難以圖謀天下。所以劉備地利並不佔優勢。

能力

他軍事才能雖有,但是並不能算很好,況且還遇上曹操這樣的一流好手。因此,小說《三國演義》中索性抹殺劉備的軍事才能,將其戰績全部交給諸葛亮,達到突出人物的藝術效果。但實際上,劉備是具備相當的軍事才能的。在當時的史料中記載了一則小故事,說在赤壁之戰時,曹操在撤退時,需過一片樹林,當他得知後面追兵是劉備,就表現得非常緊張,趕緊催著部下逃跑。手下有些人不太能理解,就問曹大人你為什麼這麼緊張,不就是劉備嘛,他不老是你的手下敗將嗎?曹操就很認真地對他說,你真不瞭解劉備這小子本質,可是我太瞭解啦,因為這小子看上去不咋的,其實和我一樣心狠手辣,只是反應比我慢半拍而已。今天這地方,只要他一放火,我們全都跑不掉啦,趁他還沒有想起來我們趕緊跑吧!結果剛出森林,就看見後面果然放起火來了。而到了後來夷陵之戰時,吳軍前敵指揮陸遜在公開場合為了穩定軍心,大肆宣揚說劉備打仗不行,但是實際上還是很緊張的,在後來勝利了之後才給自己手下交底:其實劉備這人打仗很厲害,實戰經驗又豐富,我如果一開始就和他直接對上,真不知道結果會如何。可見,劉備軍事才能是有的,但是在戰機把握上差了一籌,所以終究無法躋身名將之列,對上曹操、陸遜這種超一流的將帥,不免會敗下陣來。

不過,就這樣的劉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戰勝的。諸葛亮的第一仗火燒博望,其實和諸葛亮一點關係也沒有,這個仗是劉備打的,因為當時諸葛亮還沒加入到劉備陣營。曹魏首席大將夏侯惇前來征討,劉備引兵前來相持,沒過多久,劉備自己燒燬自己營寨,引兵退去,夏侯惇以為劉備又一如既往地跑了,放心去追,同行的還有五子之一的于禁,結果中伏敗北。後來,漢中戰役也是劉備親自指揮,法正當總參謀,諸葛亮只是留在成都當後勤,保證糧食和兵源的提供(當然這也不容易)。定軍山一戰更能體現劉備的軍事才能,乘夜分十路進攻張郃,併火燒鹿角,使夏侯淵引兵出來相救,自己卻帶兵在路中埋伏,結果一戰就斬了夏侯淵,而劉備卻將夏侯淵的人頭扔在地上,豪邁地說:“當得魁首,用此何為耶?”,言語上根本看不起夏侯淵,而是鼓勵手下趁勢連張郃也殺了。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漢中確實已經易手了,正如他自己所說,曹操即使親自過來也無可奈何,他必然取得漢中。試想,當時有誰能獨力打敗曹操?赤壁之戰靠的是孫劉聯盟,後來孫曹交戰十餘次,孫權均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劉備今次是靠一己之力,從曹操手中奪取一塊地盤過來,對於當時的形勢,不能不說是振奮人心。


丁大福


劉備人格完善,恰逢亂世,又自詡漢室宗親,畢生巧妙周旋於各地諸侯之間,最終撫有兩川之地,建立蜀漢稱帝。他為我們昭示了一個真理,無論出身多麼低微,命運多麼坎坷,只要努力奮鬥,機遇一定會來的。

劉備性格老練沉穩,百折不撓,喜怒無形於色,善能以柔克剛,別人都是急不可耐的展示自己的強硬,劉玄德卻始終待人親柔和善,甚至於經常哭求別人,較強的人格魅力 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保駕護航,無論多麼困難對劉備始終不離不棄,這是主要原因。

出色的對外交際才華,讓劉備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受到百姓愛戴,官員歡迎,例如剛入川見過劉璋之後,龐統等人急於求成,力主偷襲劉璋,取而代之,而劉備卻認為自己仁義之名廣佈天下,如今初入蜀中,恩信未立,不可行此不義之事。

  • 綜觀整部三國演義,劉備一生僅僅只有一次失禮,也是在四川,喝醉了酒說了龐統幾句,第二天主動去找龐統賠禮,龐統卻說,昨夜大醉,何止是主人失禮呀,我也很失禮,於是兩人哈哈一笑這事就過去了。可見劉備平生為人之謹慎,不亞於諸葛亮。
  • 在魏國被曹操軟禁的時候,劉備故意在家種菜掩人耳目,張飛說話聲音大了一點,劉備就趕緊制止,張飛不服,劉備說了一句千古名言:盡人事,聽天命,不可與命爭也。這也是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命運不順的時候,一定要忍住,耐心等待時機。

如果從儒家思想判斷人的好壞優劣,劉備是忘恩負義的偽君子,他先後投奔了很多人又反叛,受到曹操兩次收留優待,都叛逃而去,投奔劉表是去圖謀荊州,投奔劉璋是為了圖謀益州,多次拋妻棄子只顧自己逃命,入贅東吳又乘機搶佔荊州,坐收漁利,留下無數為人不齒的汙點。然而自古成王敗寇,王霸之道無常法,正如三國演義那句歌詞,擔當了生前事,何計身後評。


非想


劉備,字玄德,是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劉勝的兒子劉貞,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被封為涿縣陸城亭侯,因為所獻的祭金違反禮制,觸犯律令被削去爵位,從此就在涿郡安家。劉備的祖父劉雄,父親劉弘,世代都在州郡為官。劉雄被舉薦為孝廉,擔任過東郡範縣(今河南省東北部)縣令。

劉備年少時喪父,與母親以買鞋織蓆維生。他小時候,喜歡和同伴在樹下玩耍,劉備說,“我一定要坐上那種配有羽毛裝飾的車蓋的車。”當時很多人就說,他家肯定能出大貴之人。劉備十五歲時,母親讓他同劉德然(與劉備同宗族)、公孫瓚(遼西人)一起拜盧植(時任九江太守)為師。

劉備不是很喜歡讀書,反而喜歡好馬良犬、音樂等。他不太愛說話,但是待人很好,喜怒不表現在臉上。他喜歡結交豪俠,年輕人爭相投奔他。後因得張世平、蘇雙等大商資助,遂用受助錢財招兵買馬,有了自己的一支隊伍。

靈帝末年,黃巾軍興起,州郡紛紛協助朝廷鎮壓起義軍,劉備因為率領手下的人跟隨校尉鄒靖討伐黃巾反賊有功,被任命為安喜縣(今河北遷安市區城)尉。後又因戰功被任命為密縣(今河南新密市東南三十里)丞、高唐縣尉、縣令、豫州刺史、益州牧等等。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四月初六,劉備在成都武擔山之南即位稱帝,昭告天下繼承二祖的帝業。章武元年(公元221)夏天四月,劉備大赦天下,更改年號。任命諸葛亮做丞相,許靖為司徒。章武三年四月癸巳這一天,劉備在永安宮薨逝,享年六十三歲。

後人評價劉備意志堅強,心地寬厚,知人善任,虛心待士,非常有漢高祖的風範,頗具英雄的度量。當他把國家和遺孤託付給諸葛亮的時候,心志純真毫無疑心,的確表現了君臣之間大公無私的關係,堪稱古今的好榜樣。他雖不及魏武帝,但也算有臨機應變的才幹謀略、遭遇困難百折不撓,最終稱帝一方。





學必有用


蜀漢昭烈帝皇劉備,起身布衣,終能成功確實不容易!我們後世的普通人來分析和認識,或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知,比較合適和準確。

漢末亂世。這是天時,亂世英雄起四方!黃巾軍的起義,造成了一個平臺:中央需要地方平叛亂,地方大員可以自行募兵,這給了劉備這樣的民間有志之士機會!沒有恰當的時機,即便是英雄,也難以施展抱負!

自身性格。劉備這個人深明大義、深沉內斂、志存高遠!這樣的人,又有皇族的身份,一旦獲得名正言順的時機,便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因為劉備的性格,所以關羽、張飛這樣的人傑才會追隨他,許多優秀人物才會支持和跟隨劉備集團,趙雲、孫乾、糜竺、徐庶等人就是代表。一個人,能不能做領袖,帶領大家,關鍵是自身性格和本事,劉備有成為領袖的性格特點和雄才大略!

核心團隊。劉備團隊的核心成員是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龐統、法正等,這些人中,大多是鐵骨錚錚、一身正氣、志存高遠、心懷天下的國士和大英雄!所以,劉備才能歷經一個又一個考驗,戰勝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終於登基稱帝!

戰略選擇。劉備的第一個戰略選擇是三讓徐州、第二個戰略選擇是三顧茅廬、第三個戰略選擇是佔據西川!三讓徐州,成為了天下第一等大英雄,從此可以與天下的英雄平分秋色!三顧茅廬,制定了戰略路線,找到了自己的老師兼“總經理”,有了真正成功的基礎!佔據西川,人生事業登頂,成為漢中王,在曹魏篡權之後,繼皇帝位,續漢統!真乃一代英豪、人中之龍!

一個人要成功,得有天時、地利、人和,得有相關的自身素質,能通過一系列的艱苦考驗!方才有可能走向成功。我們探尋歷史,學習歷史人物,希望可以活的更明智一些、更有價值一些!




聿劍


劉備是一個草根平民,雖然他自稱自己是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但是他沒錢沒勢沒地位根本唬不著人。他不愛讀書,但是講義氣,喜歡行俠仗義,結交朋友。所以他能跟山西殺人犯關羽、河北俠士張飛打成一片,傳出桃園三結義的美談。也正因他的性格,趙雲、馬超、黃忠、魏延之流也甘願在他帳下行事,但是卻沒有什麼士大夫跟他混跡。


在有諸葛亮之前,劉備是個打工的,田楷、孔融、公孫瓚、呂布、袁紹、劉表,半輩子忙忙碌碌淨做活雷鋒了。劉備也是個命大的,不管戰場多兇險,就是不死,但是也沒打下多大的家底,剛有點起色,可能就一場戰爭給打沒了。所以劉曄形容劉備:有度而遲。就是說劉備肚量大,百折不撓有毅力,但是不夠心狠手辣。


直到46歲那一年,劉備遇到了這輩子他最愛的男人,諸葛亮。一出隆中對給出了劉備基礎方針戰略:取荊州,聯東吳,拿西川,抗曹操。


有了諸葛亮,劉備算是如魚得水,飛昇成仙。儘管依然感情用事,分不清楚次矛盾,但是仍然能夠後來居上,三分了天下。


劉備的成功一點因為是性格寬宏,所以有了那麼多忠心的手下。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吸引了諸葛亮。


文史漫談


劉備本來只是一個編席子、賣草鞋的,所謂是織蓆販履,社會地位很低。不過,他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反正也是劉姓。

劉備為什麼能從一個無名小卒成為了後面的劉皇叔呢?總結的來說,主要因為兩次偶然事件。

第一個偶然事件,是他加入了曹操的陣營之後,幫助曹操消滅了呂布。征戰有功啊,操作就帶著他到了許昌,去見當時的漢獻帝。

那這漢獻帝當時也正好是孤獨寂寞冷,好不容易能見到一個本家遠親,自然是很高興,所以就官方認可了劉備的漢室宗親的身份。

這才得到了正式的官位和爵位,就是他早期的稱號“漢左將軍”和“宜城亭侯”。

第二個偶然事件,就是所謂的“衣帶詔”事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被曹操各種折磨,於是就寫了一封密詔,密詔的內容就是要誅殺曹操。這封密詔藏在了衣袋裡,所以後來才被稱為“衣帶詔”事件。

這種事情被曹操知道了那還得了,所以在曹操知道這個事情之後,除了劉備,一怒之下把所有參與這件事情的其他人都殺了。但這時,劉備這裡責任就重大了,手裡號稱有皇帝的“衣帶詔”要討伐曹操。

事情一出,劉備本就是一個沒有太多名氣威望的人,但是現在的他是有著聖旨可以討伐曹操的人。


御前帶刀侍衛


你好!

昭烈大帝既不像魏武帝一樣有祖上的蔭庇,際遇風雲;也不像吳大帝孫權,可以繼承父兄的基業,不過是織蓆販履之輩,如何能在英雄輩出的三國笑到最後,再興炎漢42年?接下面我們從

身世背景,性格,個人魅力,雄才大略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身世背景

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論輩分是天子皇叔。由於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各諸侯王是一代不如一代,而中山靖王這一支,到劉備時已經完全沒落。

這個身份和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比起來,簡直如同麻雀之於鳳凰,雲泥之別。

在和平年代的確如此。但是戰爭年代呢?自高祖白馬之盟,漢室江山已傳四百年,四個字概括:人心思漢!豈不見董卓殘暴至極,仍不過是行廢立之事;袁紹雄踞河北,也只是推舉劉虞為帝;袁術倒行逆施,頃刻間灰飛煙滅!這就是大漢的影響力!

此時劉備高舉漢室宗親的大旗,登高一呼,忠義之士豈有不應之理?

這是劉備身份所帶來的優勢,相比曹操漢賊,孫權割據,在道義上已經佔據了制高點!

性格

  1. 劉備志存高遠

小時候和其他孩子在樹下玩時,就立志“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正是懷著建功立業,匡扶漢室的雄心壯志,劉備才沒有泯然於眾人,荒度此生,或是滿足於郡縣小吏,抑或甘於寄人籬下。這是支撐他一步一步走下去的信念

2.劉備擁有越挫越勇,永不言棄的意志力。

縱觀他的一生,從公孫瓚時敗於袁紹,在徐州敗於呂布袁術,從袁紹敗於曹操,從劉表敗於曹操,喪家之犬般從河北到青徐再到荊州,普通人早就髀肉復生,屈從命運了吧,還哪有什麼劉郎才氣。

劉備卻從沒有放棄,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站了起來。只要還有一口氣,他就要奮鬥下去。天不負有心人,赤壁之戰後讓他抓住機遇,終成偉業。

個人魅力

我幾乎可以斷定:劉備的個人魅力在三國是最頂級的。

劉備任平原相時,治下有人僱刺客殺他,刺客卻被劉備的禮遇感動,主動坦白;管亥圍北海,孔融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他;投奔袁紹,袁紹出城二百里相迎;依附劉表,劉表出郊迎接,待以上賓;老百姓拖家帶口,也要跟隨劉使君渡江!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關張趙生死相隨,永不背棄;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些都是劉備魅力的體現,無他,唯仁義耳。正是這傑出的魅力,讓無數英傑心甘情願追隨他,鞍前馬後為他驅馳。

總結八個字:仁義無雙,仁者無敵

雄才大略

陳壽寫《三國志》時,認為劉備“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我認為是不太客觀的。

曹操一輩子也沒少打敗仗,劉備也沒少打。而劉備面對曹操大部分時候都是敗績時,但他的軍隊數量上幾乎始終是處於劣勢的,本身這對於劉備就不公平。

劉備有高祖之風,長於用人。知人善任,求賢若渴,曹、孫都比不上啊!曹操不能用張松,劉備用之,孫權不能用龐統,劉備用之,這都是取西川的伏筆啊!舉國託孤於諸葛亮,這又是幾個人能做到的呢?

力排眾議簡拔魏延守漢中,事實證明了劉備的眼光是多麼老辣,這也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話。

白帝城託孤,英雄的一生走到了盡頭。

綜上,劉備的宗室身份使他處於道義的制高點,劉備的志向能保證他不甘平庸,不為人下,劉備的毅力保證他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劉備的

仁義保證忠義之士慕名而來,生死不離,劉備的雄才大略保證他能抓住機遇,協調各方,在知天命之年,成就霸業,壯哉我昭烈大帝!


煮酒放歌


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劉備家屋舍東南角籬上有一桑樹高有五丈於,從遠處看上去就好像車蓋一樣,來往的人都覺得這棵樹長得不像凡間之物,認為此家必出貴人。劉備小時候與同宗小孩在樹下玩樂,指著桑樹說:“我將來一定會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劉備叔父劉子敬說:“你不要亂說話,讓我們一家遭滅門之罪”。熹平四年(175年),劉備十五歲時,母親讓他外出行學。劉備與同宗劉德然、遼西人公孫瓚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盧植為師學習。劉德然的父親劉元起常常資助劉備,將他和劉德然同等對待。此舉招致劉元起妻子的不滿,劉元起說:“我們宗族中有這樣一個孩子,不是個平常人。”公孫瓚與劉備結交為好友,公孫瓚比劉備年長,劉備將公孫瓚視作兄長。劉備不怎麼愛讀書,喜歡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兩手下垂等到膝蓋,能看見自己的耳朵。不愛說話,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喜歡結交豪傑,當地豪俠都爭著依附劉備。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攜千金,販馬來到涿郡,見到劉備,於是給其資助,劉備得以用來集結到很多人。

後來劉備在賣草鞋的時候,看中了張飛和關羽兩人,劉備找機會結實兩人之後,便桃園結義成為兄弟,從此關羽張飛兩人便為劉備出生入死打天下。劉備當年讓張飛守家,結果張飛因為喝醉酒被呂布偷襲,丟了城池,連劉備的家眷也被呂布抓走,張飛見到劉備後拔劍自刎,劉備為了拉攏關係,對張飛說過一句話“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了尚可縫,手足短了安可續?”,把張飛感動的哭的稀里嘩啦的。

劉備當年在長坂坡之戰的時候,趙雲救回阿斗後,劉備一把把阿斗丟在地上,哭著對趙雲說“為了這個孺子差點害他損失一員大將”,把趙雲感動的不知如何是好。可見劉備拉攏人心確實有一手,連老婆孩子都不在乎,一切都可以為他拉攏人心排上用場。這也難怪劉備能從一個賣草鞋的人成為天下之主,他能做到的事情恐怕沒人做的到了!


潮流音樂Club


對於三國亂世來說,有很多和劉備一樣的人,他們有大志但卻是一個普通人,極少有像劉備這樣的,能夠成為和曹操、孫權一樣三分天下的人。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劉備平易近人,對任何人都禮遇有加。徐庶來找他的時候,一身道士的打扮什麼都沒有。就這樣的人,劉備不僅把他當做自己的座上賓,而且跟他交流之後就讓他成為自己的軍師。對待剛剛被曹操臭罵一頓趕回來的張松更是特別的謙恭,先是派趙雲出去幾百裡接他、讓關羽拿著掃帚打掃他要住的客棧。隨後自己帶著自己成名已久的兩大軍師親自出城好幾裡去接他,這樣的待遇讓張松感動的快哭了。主動要求給他當內應,配合他攻打四川。

其次,劉備很得民心。在曹操與陶謙爭奪徐州的時候,劉備就曾帶著他自己的兵力去支援陶謙,在劉備支援的那個時候陶謙就認為劉備這個人非常的有義氣,他甚至還跟他的部下糜竺說現在只有劉備可以守住徐州,對於他的這番話,他手下的許多將領都表示很贊同。但是其實這個時候劉備手中的兵力是非常薄弱的,他的實力也並不是很強,但是大家都很相信他。劉備代為管理徐州以後,陳登等使臣還曾說道,徐州破敗,將要遭受天災人禍,未來一定會苦不堪言,唯有一明主才能保佑此地免於災禍,那個人就是劉備。

最後,就是劉備對人才的態度。三顧茅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誠意直接打動了諸葛亮。後來用龐統的時候,看到他的相貌有點兒不太好。所以就先給他安排一個其他官職,結果露了一手之後。立馬向人家道歉,還把他當做自己的親人。所以諸葛亮、龐統為了他累死都沒有任何怨言。孫乾、張飛他們跟著他一路坎坷的過,也不會主動拋棄他。

這樣的劉備他怎麼能不成功呢?


歷史魔法師


劉備,一個賣草鞋的人是怎麼成功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①建立人設。在當今時代一個好的人設,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比如你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人,你有什麼特點,這樣可以讓別人對你的印象十分深刻,而劉備在當時的世界,就知道為自己建立人社了,他給自己的人設是仁義,有德行。憑藉這個人設他交識了很多能人異士,也籠絡了一大批的賢才。

②建立身份。在當時的時代,出身是非常重要的,劉備又想走上這樣一條道路,必須要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的出身理由,於是他認了中山靖王為自己的祖先。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這樣他就是漢家的正統血脈。也是很多人稱他為劉皇叔的原因。

③任用賢才。劉備之所以能成為一個賣草鞋的成功,就是因為他懂得招賢納士。歷史上著名的桃園結義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結義,他一下子就有了兩大猛將,後來他有三顧茅廬去請了諸葛亮。從這些方面都能夠看出他是一個懂得招賢納士的人。

④性格堅韌。一個性格軟弱的人是絕對不可能在那個時代成功的,因此劉備性格堅韌,百折不撓及時,戰爭失敗也絕不會氣餒,這就是他能夠成功的原因。

⑤相貌奇特。傳說劉備雙耳垂肩,雙臂過膝。是一個外貿上十分具有傳奇色彩的人,這樣的一個人是人都會對他產生興趣的。因此他能夠找到機會結交很多的人。

綜上所述,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是偶然的,他們的成功都會有自己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