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有人問,“哪四個字能讓你瞬間淚崩?”

“中國醫生”。

火神山醫院護士吳亞玲的母親,突發主動脈夾層破裂,在雲南昆明過世,在抗疫一線的吳亞玲得知這個消息淚如雨下。

2月12日上午,母親的遺體火化,但仍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她,連通了家人的微信,她說,想最後看一眼母親,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這是吳亞玲悼念母親的方式。

心情平復以後,她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戰場”,她說:“我會在這裡把我的工作做好,完成好我的任務,抗擊疫情,不勝不歸!”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這三個鞠躬,讓人看的心疼,這三個鞠躬裡或許包含著太多的複雜情緒,沒有人能感同身受,但此刻,我們卻都想給她一個隔空的擁抱。

有網友評論說:有一種符號叫做中國軍人, 有一群勇士叫做白衣戰士, 疫情不退,你們不退是你們的誓言, 精忠報國,是因為你們愛的很深沉。

吳亞玲代表的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在我們看到的,看不到的別處,一定有和她一樣的同行,奮鬥在抗疫一線。

庚子春節肆虐的新冠肺炎,牽動14億國人。面對不斷攀升的疫情數字,倍加焦慮與擔憂之餘,那些逆行的面孔也給予我們最深的感動。

他們有血有肉,是別人的丈夫或妻子,也是別人的孩子和父母。

病毒兇猛又無情,踏入醫院的那一刻,他們也會害怕丟了性命。

但面對災難,守在一線,卻成了使命,成了責無旁貸。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從2003年非典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只要他在,我們似乎都有了“定心丸”,他本該退休享受天倫的年紀,卻義無反顧地像17年前那樣,奔赴在了最危險的抗疫一線。

有他,我們都安心!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92歲的敖忠芳醫生,主動請纓回到崗位,她說:“作為醫生來講,醫學的戰士死在戰場上,也是死得其所。我自己願意來的,我承擔一切。”堅定的眼神,讓無數人動容。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同樣在全國各地奔波往返,日復一日地堅守在醫院,和團隊一起用最快的速度確定了病毒系列和分離毒株。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症,妻子被感染,但仍然帶領600多名醫護人員,堅守在急難險重的救治崗位。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上海醫療救治組組長張文宏,因為在鏡頭前一次次幽默的發言圈粉無數,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中國最硬核醫生”。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一場疫情,就像是一個時代的剪影,世界上沒有天生的英雄,不過是有人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世界上也沒有“白衣天使”,他們只是一群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換了一身衣服,救死扶傷而已。

夫為醫者,懸壺濟世。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一份職業存在理想和情懷的話,那一定非醫生莫屬。

這個春節,我們每個人都在跟疫情抗爭,一部《中國醫生》也應時應景地讓公眾更多的瞭解醫生這個群體。

《中國醫生》沒有刻意神話醫生這一職業,而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著職業背後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與意義、掙扎與堅持、矛盾與希望,風險和收穫……

穿上白大褂,他們就註定選擇了另一種人生:

生死兩忘,冷暖不休。

有些人拼盡全力是為了生存,有些人拼盡全力是為了家人,而他們拼盡全力是為了讓更多人好好活著。

就像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談及李文亮醫生的時候,84歲的老人淚眼婆娑,他說:這是一箇中國醫生,我想大多數中國醫生都像他一樣!

這就是中國醫生,無畏的逆行者,那一身白色背影,給了我們最放心的保障,他們捨棄小家,為了大家!

我承認這“三個鞠躬”,我只是看了無數遍,看哭了一天而已……

醫生在踐行著自己的職業使命,而我們也應該給予他們基本的信任、尊重和愛護。

他們的付出,國家看在眼裡,人們記在心裡,他們護著我們,國家護著他們!一線醫護人員的國家保障,讓這些熱血逆行者, 有依靠,有保障!

配齊醫護裝備!保障休息飲食!做好健康體檢!疏解心理壓力!增加工資補助!提高津貼標準!關懷家庭家人!查處外界傷害!表彰先進典範!

從選擇了這條醫路開始,他們也就選擇了義無反顧,在這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時候,他們需要保障, 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關懷。

寫在最後

中國醫生,這四個字的分量很重,英雄,天使的“頭銜”也把他們推在了責任的頂端,這似乎讓他們必須成功,戰無不勝。

但看著不斷被治癒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而這些生命被治癒的背後,卻是他們每一次的的冒險前行。

災難雖來過,但櫻花早晚會開,向你們致敬,你們一定要保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