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人民的鬥爭,也是全世界的鬥爭

——訪塞爾維亞前總統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

光明日報駐貝爾格萊德記者 趙嘉政

塞爾維亞前總統、塞對華對俄合作國家委員會主席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日前接受光明日報記者專訪,就當前中國“抗疫”鬥爭發表了他的看法。尼科利奇首先說,他對中國發生的疫情感同身受,他毫不懷疑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絕對能夠戰勝疫情。

他說,非常高興地從媒體上看到,中國的疫情已經出現了降低的趨勢,這無疑要歸功於中國政府強有力的舉措。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舉國措施,包括封閉城市、交通,減少了人們的出行,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傳播。應該說,正是中國政府的這些措施,使得世界大部分國家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傳染。另外,在這個過程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動員能力,他看到從中國各地派遣了數萬的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特別是武漢,這使得資源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被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這是中國國家體制的優勢,是世界上很少國傢俱有的優勢。同時,中國的百姓都聽從政府的指揮,實施自我隔離,從而有效避免了病毒在中國國內的傳播,這種高度的自律和強組織性的管理,可以說很難在世界其他國家看到,這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政府的信任,體現了中國強大的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更不用說幾天時間建起幾座醫院,這種“奇蹟”只會在中國發生。他還表示,如果這場疫情發生在歐洲,恐怕會更加麻煩。

尼科利奇引用世界衛生組織官員的評論說,正是中國政府採取的及時和強有力的措施,給世界其他國家爭取了反應的時間,有力地減少了病毒向其他國家傳播的渠道,減慢了病毒外溢的速度。他也瞭解到,中國將病毒“圍堵”在國內,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對於世界的責任感,讓世界各國人民看到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政府的擔當,這也必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家地位和國際形象,也將讓那些積極與中國合作的國家更加有信心。

在談到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時,尼科利奇說,他理解疫情會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形成一定壓力,但他相信中國在習主席的領導下必將克服這一短期的困難。他說,中國人民是非常勤勞的民族,短期的停頓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向前的方向。他看到中國的政府、企業和民眾都通過各種方式繼續著工作,通過互聯網進行聯繫,教育、商業、物流等各個領域都通過網絡有序運轉,這表明疫情之下中國的經濟並沒有停轉,而是以新的形式在發展。另外,他也提到,中國人民對自己的國家、民族充滿了信心,這種信心也將保證中國經濟不會被疫情打倒。

塞爾維亞是中東歐地區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在談到疫情對中塞合作的影響時,尼科利奇說:“塞爾維亞一向是中國的好朋友,我看不到任何理由使兩國合作因為疫情受到影響。”他表示,中國駐塞爾維亞使館面對疫情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建議在塞的中資企業員工從中國返塞後自我隔離兩週時間,向來塞的所有中國公民發佈健康公告等,這些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雖然春節期間,由於疫情來塞的中國遊客少了很多,但塞中合作並沒有停止,相關的項目也正在有序地推動。所以他相信,塞爾維亞與中國的合作會繼續向好發展。

在這次中國的抗疫鬥爭中,中國的醫生們將中西醫結合,已經找到了很多減輕病情的藥物和方法。針對這一點,尼科利奇先生表示,他知道中國的中醫學和中草藥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就像塞爾維亞也有一些非常好用的“土方”,但中國的中醫文化是中國幾千年文化歷史的精華,如果好好加以利用,必然能對人們的健康起到良好的作用。他本人也正在積極推動中醫文化在塞爾維亞的落地和推廣,希望塞爾維亞民眾也能瞭解到中國文化的這一部分精華。

最後,尼科利奇說:“中國正在盡全國之力應對疫情,這是中國人民的鬥爭,也是全世界的鬥爭,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大家共處一個世界。我相信中國人民必將戰勝疫情。中國必勝,中國人民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