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攝影師必須要會PS嗎?

青春漫步走在美中


如果單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平時作品多發佈在朋友圈不用過多軟件基礎加持,一部手機加上幾個app足以拍攝出很有逼格的照片,攝影更難的是對構圖和趣味的把控,後期只是儘量滿足前期!而且很多老法師都是用手機拍(器材太多)

但是涉及商業領域,也不是一個ps能拿下的,畫面分析,布場,燈光,後期調色排版,學問太多,ps作為入門級軟件,也不是很難,愛好攝影的朋友都應該掌握,adobe系列軟件有著相同的佈局,掌握一個軟件同系列的pr/Ae都可以很快學會.

總之攝影基礎和審美才是根,有了根你的後期才深入得下去!








被淹死的鯊魚


現在攝影師必須要會PS嗎?

任何東西都沒有絕對,攝影也是如此。客觀的來說,不會PS也會玩好攝影。但是話又說回來會PS的攝影師攝影會玩得更好。





關於後期PS,在攝影中的爭議一直就有。有的人認為攝影就應該原汁原味的,有後期PS的就不算真正的攝影。有的人覺得照片必須要經過後期PS以後才能變得更好看。總之大家眾說紛紜,意見各不相同。






其實完全不PS的攝影師估計很少。即使是在膠片時代,沒有電腦後期,但是暗房沖洗照片其實也是簡單的後期處理。現在很多自稱無PS後期,jpg直出的攝影師,其實他們並不知道jpg其實出的照片其實也是在相機內部進行PS渲染以後生成的照片。所以如果想說百分百無後期的照片,除非採用Raw格式直出。





我個人以為,攝影還是應該需要一定的PS後期處理。關鍵是這個PS的度應該怎麼把握?一般來說,拍攝完照片以後對其進行,必要的對比度,明暗度,飽和度,以及適當的剪裁,這樣的後期還是大家比較認可的。





至於那些過度PS,比如改天換地,把原始素材買的面目全非的這種後期,覺得就失去了攝影的真正意義。這樣過渡後期生存的照片,與其說是攝影,還不如說是平面設計更貼切些。





好了,關於這個話題就簡單的聊到這裡。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喜歡我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看幾張圖。

看過這幾張前後對比圖就明白了,既然問攝影師需要學習Ps,那肯定的了。問普通興趣愛好者,可以不需要學Ps,Ps功能和操作太複雜,一時半會也可能學不好,相反隨便用用手機美圖秀秀,潑辣修圖之類,套用傻瓜式預設效果也足夠好用了,方便又快捷。

潑辣修圖

潑辣修圖

稱為攝影師,更多是作為一種職業來說,既然是職業需要,普通的修圖軟件如美圖秀秀之類,肯定是滿足不了工作上各種高要求的。

攝影雖然說是光影藝術,似乎掌握了光線,明暗,角度,就可以拍出作品了。但實際上,就算攝影師水平比較高了,技巧各方面都做得比較到位了,由於相機肯定會有無法企及的侷限,或者拍攝時的天氣原因,場地原因,拍攝出來的畫面是無法做到完善完美的,必然需要後期修改來完善美化的,Ps正是攝影師們使用的功能最強大的也是最基本的修圖軟件之一了。

Photoshop 2020

有些攝影師,可能是不需要太複雜的修圖功能,比如人文紀實攝影師,體育賽事攝影師,拍攝畫面不能過於修飾,但絕大部分攝影師都需要Ps,特別是商業人像攝影師,極需要精細修圖,以滿足戶外廣告,商業海報設計需求。

像這種精細修圖,普通的修圖軟件是無法做到的,Ps裡各種強大功能如蒙版,通道,圖層,就可以完全滿足各種高要求的人像修飾。

沒有純粹的攝影師,攝影師作為一種職業要求,不光需要掌握各種攝影技術,還需要深厚的藝術功底和造詣,來幫助創作完美的作品。


展會最潮流


現在攝影師必須要會PS嗎?

攝影發展到現在,已進入數碼攝影時代。數碼攝影也已經佔據了我們拍攝的97%,作為現代攝影師,無論你是攝影愛好者或者是職業攝影師,已經離不開專業的校色調色、後期處理軟件Lr、R-one、Ps等專業軟件。同時,在工作中熟練掌握這些軟件,也會讓你的工作事半功倍,更好的完成你的作品創意。

一、從攝影愛好者來看。

在筆者接觸的攝影人中,從以前的膠片攝影時代轉到數碼攝影。他們有些是一直拍攝風光攝影,有些是職業人像攝影從業者,也有產品攝影師。他們或多或少都能熟練使用一到兩款專業的校色後期處理軟件,為自己的作品進行簡單的後期校色處理。一些風光攝影老法師們,雖然他們不靠這個掙錢,也在積極的參加攝影后期處理的學習培訓班,又是自己在網上找課程自學Ps等軟件,都是為提高自己攝影創作力而努力。

二、從職業攝影從業者來看。

在職業攝影師中,很多的專業攝影工作室雖然前拍攝和後期製作是分開的,攝影師只負責前期拍攝工作,但基本都要求你必須會攝影的後期處理,這方面的能力也是專業攝影工作室比較看重的能力。在很多商業攝影中,攝影師要不自己會後期,要不助理都要求會後期,這樣在試拍產品的過程中,縮短了客戶看成片效果的時間,也為贏得客戶的信任增加了砝碼。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攝影師,會ps等後期處理軟件,已經是基本要求,也是增加自己在攝影行業的競爭力。所以,個人覺得必須會後期處理軟件已經是行業發展所需,也是數碼攝影時代必不可少的技能。

我是頭條海子-攝影旅遊,分享有關攝影旅遊方面的知識、諮詢。


海子—攝影旅遊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大笑][大笑]

我認為這是必須的,甚至可以說後期本身就是攝影的一部分。

在膠片時代,一個專業攝影師或者稍微嚴肅一點的攝影愛好者都會學暗房技術,這似乎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像Ansel Adams這樣的大師更是以對後期處理的獨特理解來指導前期的拍攝過程。

而在數碼時代,是否需要後期卻成為一個問題,我覺得可能有以下一些原因:

1、從膠片時代到數碼時代,前期的拍攝手法沒有大的改變,調光圈、調快門、對焦、用光、構圖等理論和技術的變化不大,如果說得簡單點,除了因出現APS-C、M4/3等一些新的畫幅標準從而導致需要換算等效焦距以外,從膠片攝影過渡到數碼攝影的人對相機的把握可以很平滑地進行過渡。但後期的改變就天翻地覆了,打個比方,相當於一個學生從化學系轉到了數學系。這樣巨大的改變可能造成有些人不願去學或者學不好,於是乾脆對數碼後期敬而遠之了。

2、數碼攝影以其單次拍攝成本低(不需要買膠捲)、直接出片簡易(有個屏幕就能看)、傳播交流方便(數碼化、網絡化)等原因,降低了攝影的門檻,使愛好者社區極度膨脹。再加上相機和鏡頭等拍攝器材的更新頻率比起膠片時代大大加快,在商家和媒體有意無意的培育下,使得攝影圈更熱衷於對拍攝器材的討論,甚至拉幫結派,糾結於器材優劣的爭辯。以我的觀察來看,現在攝影愛好者社區裡話題熱度排名基本是:器材>拍攝技術>後期技術>藝術審美。

3、數碼後期的入門門檻其實比膠片後期是要簡單的,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數碼後期技術被濫用:比如把人臉磨皮磨得像塑料殼、換背景換得不倫不類、加上一些花花草草的像框,等等。再加上網絡傳播的方便,使得這些數碼爛片到處傳播,給人感覺照片只要一經處理就失真了、惡俗了、沒品了。

4、數碼後期缺少像膠片時代的Ansel Adams這樣的大師(也可能在這個眾聲喧譁、網絡民主的時代不可能出現大師這一稱謂)或者一些標誌性的人物和風格。現在各種數碼後期軟件,從簡單的免費軟件到Lightroom這樣的專業軟件,都把一些膠片時代的照片風格作為預設,從潛意識裡引導人們把數碼相片處理成膠片時代的效果,像膠片顆粒效果、正片負衝效果、LOMO風格、Polaroid風格等等,這就造成有膠片經驗的人會認為數碼後期是在山寨膠片效果,血統不純正;而數碼時代的攝影新手則可能認為這些效果既然已經流傳久遠,肯定是拍攝器材和技術運用得當的結果,就算不用數碼後期也能搞出來。

我以為,其實在數碼時代,後期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膠片時代。

也許有人可能會認為只要拍攝時構圖和用光嚴謹、色溫選擇得當、光圈和快門組合完美、對焦準確,直接出片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對這些因素都如此嚴謹的話,那就無法不對以下幾個因素嚴謹:

1、銳度。數碼相機相對膠片相機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在感光體前面加了一個低通濾鏡,雖說達到了避免摩爾紋的目的,但也產生了一個令攝影師最肉疼的缺點:成像模糊!可以說在CMOS、CCD等感光器件出現重大技術革新前,這算是數碼攝影的一個重大先天不足。相比數碼相機裡默認的銳化程序,數碼後期軟件在銳化的靈活度、精確度等方面的優勢是巨大的。即使現在出現了像尼康D800E這樣的無低通濾鏡的機型,但為了解決隨之而來的摩爾紋問題,同樣也需要後期處理。(順便說一句,富士倒是自己整出了不需要低通濾鏡又能避免摩爾紋的感光技術,X-Pro 1和新出的X-E1就採用了,但使用人群比較小眾,效果如何有待驗證。)

2、顏色。膠片時代的曝光、顯影、成像輸出過程都有標準化的膠片、藥水、油墨,顏色管理不太重要。但數碼時代就不一樣了,特別是數碼照片的顯示環境千差萬別,沒有正確的顏色管理流程,顏色的失真是必然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器材黨們拿著頂級機型、高端鏡頭,拍出了一張自我感覺良好的照片,無雜色、無色邊、銳利、乾淨……然後“數碼原片”就傳上論壇了。不說別的損失,單說很可能把高端機型一般使用的Adobe RGB色彩空間丟失或轉為sRGB所損失的顏色,就會讓相機的CMOS芯片想吐血。

3、色溫。對於色溫的控制,膠片時代相對於數碼時代是有很大不足的,而如果你放棄後期,也就放棄了這一便利條件。

我認為在攝影這條路上走得越遠,就越會認識到以上三點的重要性。如果一個攝影師只關注相機、鏡頭、閃光燈等專業攝影器材,而把電腦當做邊角輔助工具的話,那樣就算把相機用成了精,那也不能算是好的攝影師。就像一個每場只能踢60分鐘的梅西,他還能是梅西嗎?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感覺錯誤,現在國內提後期言必稱Photoshop,好像不提Photoshop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數碼後期。但其實Lightroom(它的全名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這樣的工具才是真正的攝影后期專業軟件,它不僅僅只是對照片進行裁剪、調色、銳化這些常規的後期操作,而是把整個數碼攝影的後期處理進行了流程化的集中,從導入、管理、修片、輸出一條龍,這才代表了攝影后期的全部意義。而Photoshop雖然圖像處理功能更加全面,但在效率和流程化方面就大大不如前者了。而且Photoshop學習難度也更大,至少我覺得作為一個攝影師,就算不懂圖層、路徑、選區、混合模式、通道還有Photoshop裡的各種濾鏡,同樣也可以在Lightroom裡面做出好的照片。

總之,無後期不攝影,但你可以選擇更難的Photoshop,也可以選擇更舒服的Lightroom。希望更多人推廣交流自己的後期經驗[贊][贊][贊][贊][贊]





圓小瑤


毫無疑問,高端的獨立攝影師是必須要學會PS的。

以上兩張圖就能看出精細度上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為什麼高端的攝影師,特別是獨立攝影師必須要學會PS呢?

  • 好的藝術類攝影作品,最重要的部分絕不是前期拍攝的好和後期處理的好的問題,而是畫面構思的好,前期拍攝和後期製作都是服務於構思的,拍攝和後期孰輕孰重已經無所謂了,目的是作品畫面。最簡單的,拍攝美女人像,原片拍得再好,妹子還是不一定滿足,為什麼?因為臉上有點點呀,當然這只是最最最簡單的了。很多紀實類新聞類的只是為了反饋事情的真相才限制後期的界限,以免被認為是捏造事實,從而歪曲事實,其實拿起相機拍攝,構圖,就已經有主觀意識的存在了。

  • 流水線式的影樓攝影師,拍攝完成圖片後也需要基本的PS後期轉檔修飾才能轉交專門的後期師進行圖片處理,並沒有太多的溝通,也就造成了前後期思路不統一,更多的是流水線式模仿處理製作。

  • 前後期是相輔相成的,後期能發現前期拍攝中的問題,以便於在下一次相似拍攝中發現並解決問題,後期的工作量會逐漸的減少,同時也是攝影的進步。好的作品,從來都是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共同來完成的。

所以,攝影師學習後期是必須的,為了你的作品,為了你在攝影的路上走得更長遠。


  • 我是S,讓影像越來越簡單,歡迎關注我。



S的影像小院


攝影師是不是必須會PS,這個問題的準確答案應該是“不一定”。

為什麼說不一定那,攝影師也分很多類型,有拍紀實的、拍新聞的、拍風光的還有拍人像的攝影師等等,從拍攝題材上分,種類更加繁多。拍紀實的和拍新聞的攝影師完全沒有必要會PS,拍風光、人像的攝影師可能會經常用到PS。

在正規的攝影比賽中會將參賽作品分為紀實類、風光類、人文類等很多種類。在參賽要求中也會明確規定紀實類、新聞類作品嚴禁使用PS對作品進行修改。 我非常清楚的記得2012年在第九屆《影像中國》全國攝影藝術大賽中,"社會記錄類"獲獎作品52件,其中的27件作品因為使用了PS被組委會取消獲獎資格。在後來的國展中和一些大型攝影比賽中也有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風光、創意、人像類的作品中雖然允許使用PS,但對使用的要求也做了明確的規範。絕對不允許大範圍的使用。

上述的觀點主要是針對資深攝影師來講的,作為眾多的攝影愛好者,會一點PS時非常必要的,畢竟通過PS可以美化照片,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在數字化發展迅速的今天,即使是業餘愛好者也有更多的選擇,PS軟件現在還只限於在PC端使用,影樓等專業人士用的比較多。在移動端“美圖秀秀”“天天P圖”“潑辣修圖”等眾多的APP會使攝影愛好者們上手更快,更加方便,不一定非要用PS了。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感受,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


品之入境


現在的攝影師必須要會PS嗎?你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切中了現今很多攝影人的心中長時間存留下來的疑問:

  1. 在攝影技術成熟的時代,特別是數碼攝影技術和手機的密切結合的今天,數碼攝影即拍即有,可以讓我們即時觀察拍攝效果,對拍攝效果不滿意可立馬改變ISO速度、鏡頭焦距、快門速度、曝光補償值、光圈大小值等進行再拍攝,這些便捷和實用性讓攝影門檻越來越低,也使普通人都能變成攝影一族,隨拍隨攝,讓攝影無處不在、無時不攝。

  2. 在數碼相機已為大眾普遍接受的同時,但在專業攝影市場上傳統相機還是主力軍,還佔著重要地位。因為數碼相機和傳統相機相比,它的光敏器件CMOS沒人眼靈敏,從而導致拍攝的影像畫面在色彩色調、灰階層次、模糊銳度、光線效果等上與實際場景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和距離,所以需要進行一些後期補救。

  3. 然而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的出現,它集成了很多很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對鏡頭造成的一些效果可以進行強大的校正和補救,比如色溫色差、人像整形美化、HDR動態範圍、曝光後期矯正、全景圖拚接縫合、模糊銳化程度等處理上。PHOTOSHOP給我們對拍攝的照片進行後期補救和強化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實用性同時,讓我們拍攝處理上快捷、省時、省力、省成本,獲得攝影效果事半功倍。

  4. 攝影技術和電腦技術放在今天已經是很成熟的兩個專業領域。隨著攝影愛好者、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圖片處理等其它行業高度發展帶來的交錯融合度越來越高以及各專業人員的跨科跨界,各領域界限也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模不清晰同時,在攝影技術和電腦圖像PS處理上二者之間的“無人地帶”在偌大的中國終會消失,就像魚和水不分離一樣攝影師必須要學會PS突破自已現有的攝影所帶來的侷限。

所以,攝影師有必要掌握PHOTOSHOP圖像處理,學會對攝影的後期效果進行PS校正和補償。


山水情歌


做攝影師並不一定需要會ps,ps有專門的做修圖的人去進行。但是掌握一定的ps技能對與拍攝是有好處的。

攝影作品比賽有的可以進行簡單的色調調整,有的則不可以。簡單的ps可以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但是作為一個攝影師最主要依靠的應該是原片的攝影技術,而不是後期的調整。

這個東西其實很難說,主要是看樓主為了什麼去做攝影,比如現在比較受歡迎的cos攝影,婚紗攝影等是肯定離不開ps的,掌握一定的ps技能,瞭解自己的片子可以ps到什麼程度,對於拍攝肯定是有一定好處的,也可以創作出更多更有創意的作品。對於一些景物的拍攝,保持照片的真實光影,展現出作品的魅力則更加重要。

不知道樓主做的是哪一種攝影,如果是人像攝影,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會去引導模特更好的展現自己,發現模特哪個角度是最美的,拍照效果最好。營造一個放鬆的環境,讓模特更加勇敢的自然的去展現自己。如果做的是景物攝影,需要注意去調節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還有最重要的是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