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清中期 郎窯紅折腰大碗

“郎紅”的“郎”指的是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這種高溫紅釉就是他在協理景德鎮官窯時的創新。郎紅一經出現,就深受追捧。

碗敞口,折腰,圈足,內外壁施霽紅釉,釉色凝厚瑩亮。碗口沿處色淺,呈白色,形成“燈草口"之效果,對比鮮明,饒有意趣。圈足修削工整,無聚釉垂流之患,底為白釉。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歷史文物:清中期郎窯紅折腰大碗


郎窯紅釉器是清代康熙時期江西巡撫郎廷極兼任景德鎮御窯廠督理時所燒造的名品,故名郎窯紅。它恢復並發展了元明以來的高溫銅紅釉工藝,其似初凝牛血一般鮮紅濃豔的釉色,可與飲譽中外的明代宣德寶石紅釉並肩齊名,因而有“比視成宣欲亂真”之說。燒造過程中對燒成的氣氛、溫度等技術指標要求很高,燒製一件成功的產品非常困難,甚至有不惜以紅寶石、黃金等入釉燒造的傳說,所以郎窯紅釉瓷器在當時就很名貴,民誰有“若要窮,燒郎紅”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