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混剪怎麼將素材與音樂踩點匹配,讓作品引發共鳴?

剪刀手Alice



完成度高的混剪作品是非常耗費精力和困難的事情,並不是說把幾部影片的畫面剪到一首歌裡,弄一段類mv的影像就叫混剪了。沒有任何貶低MV的意思,優秀的MV也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比如Coldplay的《Up&Up》,有興趣可以觀看一下。

選好主題

一切工作開始之前,先要為你的混剪想一個剪輯思路和主題。

一部集合了眾多影片畫面的混剪作品能讓人看懂和記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內在的邏輯和結構。同時這個主題也決定了這部作品的複雜度和容載量。

比如一個單一的主題“跳舞”,你可以列一個片單尋找某個導演,某個演員,或某一時期所有影片中“舞動”起來的畫面。當然你可以再把跳舞分成優雅,浪漫,滑稽,激情等不同的情感和氛圍段落。

但是,如果我有另一個主題“人生百味”:喜,怒,哀,樂……這個主題可能在內容的容載量和豐富度上就比單一主題的“跳舞”要更有優勢。

但這絕不是說更大的主題就一定更好。選題沒有優劣之分,最終的評判標準是你的完成度。不過某種程度上,更大的容載量和複雜度,確實會使難度上升,更能充分體現剪輯師的水準。

這裡建議大家去看一下太空堡壘工作室每年都會剪輯一部華語電影年度混剪。要把一年的華語電影涵蓋其中,必然需要一個巧妙的主題構思,他們的想法很有學習和借鑑的意義。

結構合理

然後就是確定結構。幾個鏡頭組成一組,幾組鏡頭組成一個段落,幾個段落組成整個成片,這是基本的影片構成。

切記不要胡亂摻雜!一組鏡頭要是一個內容,一個主題,一種情緒;組與組之間要有遞進或者承接的關係;段落和段落之間或堆積延續情緒,或完成反轉都需要更合理的安排。

一部好的混剪,情緒曲線必然是有幾個起伏,而不是一條直線。爆發之前必然壓抑,高潮之後接一組安靜幻滅,有低才有高,有慢才有快,節奏和情緒都是迴旋著推進的。

推薦觀看下面這部以電影為主題的混剪,節奏和情緒的推進都十分到位。


以賽亞


第一次被個人邀請回答問題,不明覺厲,先謝謝哈[大笑]

回答正題。

我自己研究過踩點視頻的製作,我可以提供給你一些經驗之談。

1.首先在你的剪輯軟件裡,把音樂的音頻擴展放大,在波峰高的地方打標記,再拿視頻畫面對著就好了。這是最簡單的方法

2.當然,這樣可能會選不準波峰標記。這時候就要靠插件了(有專門卡點的插件,網上搜查方便喲)。當然除了精準,還省時。

3.關於引發共鳴。推薦你把風格差距較大的素材進行混剪,比如漫威混古裝,現實混動漫等等,這樣的“反差美”我覺得會讓觀眾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噢[害羞]

我是黑菠蘿🍍,一個愛耍寶的影視解說,覺得我的回答不錯的話不妨支持一哈噢[耶]






黑菠蘿侃劇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接下來我說說關於混剪的一些我自己的心得。

首先確定混剪主題特別重要,哪怕只是把十部電影最酷炫的鏡頭拖出來做個合集,也要確立一個風格和主題,總不能動畫和真人電影夾雜著剪。

接下來是素材和音樂。

混剪,那就一定要有大量的素材積累,做一個混剪,混剪要有節奏,這個需要聯合起音樂一塊兒說,混剪我個人認為是要先找音樂的,音樂我只能說要找節奏變化多的,具體的請參照知乎各大神們的教程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根據音樂的變化來分配節奏,做粗的大綱,並不一定精確,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節奏,剪輯師丟了節奏,那就跟普通的順戲差不多了。

混剪比普通的縮剪要困難很多,因為素材會更加冗雜,不過還是以多練習為主,因為各大電影都是已經經過了多次剪輯的精品產物,所有混剪和縮減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

希望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幫助。加油💪


喵影先鋒


混剪在後期剪輯中相對來說要求較高,要有大量的素材積累,同時對音樂也要有一定的敏感度。素材與音樂踩點匹配,首先要選擇好音樂,在後期對音樂的節點最好標記一下,根據標記點選擇該段視頻的放入點,當然這些工作之前整個你要先設計一個大綱,你的作品要呈現出那種效果,心裡要有底,視頻根據音樂排好後,最後對畫面做一些處理,基本程序就是這樣。至於最終效果就要不斷的學習了!


自媒斐月月


首先題材跟音樂素材要符合一個類型的,然後根據視頻跟音樂素材應該可以調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