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500萬,你會選擇在農村過那種田園生活嗎?

孔明小哥


有了500萬基本可以讓一家人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了,不再為一日三餐而奔波忙碌,不再為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贍養而發愁。御掉身上的負擔,我願走進農村的大地,甘做一介農夫。

清晨從公雞的鳴叫聲中醒來,在吱吱喳喳的鳥兒叫聲中喝碗白粥就蘿蔔乾或菜頭。呼吸清新的空氣,扛著鋤頭趕著牛,開始一天的勞作。晚上伴隨著狗的叫聲、蛙鳴聲入眠。

承包三五畝田地,種上水稻、玉米、花生、黃豆等。房前屋後種著瓜果蔬菜,養兩三頭牛、二三十隻雞鴨還有一隻黃狗。家畜的糞便發酵處理後則是農作物的有機肥。

農閒時叫上三五好友,帶上釣具,在小溪或池塘邊垂釣。此刻,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爾虞我詐、加不完班的職場,只有微風習習,身邊的稻花蕩漾。

吃著有機瓜果蔬菜,自產的糧食,自養的家禽;過著春播夏種,秋收冬藏的日子。





鄉野餘哥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生活狀態,一直是我心中的追求。我留戀鄉村靜靜的生活,留戀鄉親們的淳樸,只是為了謀生,才認真學習,考上大學,在外工作。現在許多的農民背井離鄉,到外打工做生育,許多人並非是為了城市的繁華,而是為了掙錢謀生。

鄉愁是許多人心頭絲絲的情感,許多外出謀生的人,如果掙到了錢,都願回鄉定居,在更接近自然的環境中,在空氣更新鮮的鄉村,看著花開花落,望望茁壯生長的莊稼,幸福地而安靜地過著人生。我就是其中一員,我跟同事們經常說“如果人們能掙到錢,生活在農村真是不錯的選擇”。

別說已有五百萬,就是沒有五百萬,我也非常想願選擇回故鄉過田園式的生活,只是很難回去了,客觀的條件已不容許,就是故鄉的山水也早已變了模樣。故鄉的山早已被廠子搞的支離破碎,無了一點美感,理想中的田園式生活,早已蕩然無存。悲乎惜乎,田園式的生活只能在夢中。





春日之虎


田園生活有詩與畫的美境;有收穫的喜悅與滿足。有了錢,更是自然會想去農村體驗田園生活。原因有3:1,黨和政府都非常關心農村,出臺了許多惠農政策;2,農村裡自然少了城市裡車水馬龍的喧器。3,有了500萬元,自然會去選擇一個山清水秀,環境優雅的地方,靜靜地過自己想要的農家生活。最主要的還是農村裡人大都樸實,善良好交往。自已可以在農村耕種無農藥化肥,無汙染的農產品。過一種悠閒自在的生活;何況在勞動中,活動活動筋骨,比花錢去搞那些所謂的健身更華算。




藍建國


無論經濟條件怎樣,退休後我都選擇田園生活。我家在縣城和市裡均有住房,且都是電梯高層,地理位置也好,全家經濟收入一般,衣食無憂,但城市養老沒有鄉村好。鄉村小樓300平方,有一院,租一分菜地,租幾分河面,種菜種花,垂釣,搓搓麻將,看看頭條,早晚慢走鍛練,跳操,農村樹多.鳥多.河流多,空氣好,安靜,且交通發達,進出方便,宜養生,我所在地離南京一小時車距,離縣城20分鐘公交,省.國道均有,比城市舒服,你看看我們的住房及位置吧!





列兵人


我肯定會啦!其實我一直就在農村住,雖然我家的戶口都在縣城,但是我們這個村在當地算比較大的,就一個姓,已經存在快700年了。我們這裡民風淳樸,不會計較戶口問題,只要你是這裡人,誰要建房都可以。1986年我自建了一棟磚混結構的房子,兩層共240平米;2013年我兒子又建了一棟磚混結構小樓,四層300平米,我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累且快樂著。

現在,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民群眾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城裡人有的,農村基本上都有,城裡人沒有的,農村人也有。家用電器、現代新建築,電動車、摩托車、三輪車,小汽車甚至大卡車,做生意的還有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收割機等等等等,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在農村,鄰居之間基本上是不設防的,離開家幾個小時都不會鎖門。鄰居互相串門,甚至可以端碗飯出去吃,還會嚐嚐鄰家的菜餚。晚上不到八、九點鐘以後是不會閉大門的,不像城裡,你怕我偷我怕你搶,有的人在一座樓裡住了好幾年還不認識一個鄰居,沒有一點人情味。

農村的空氣,溼潤中帶著一絲田園的泥土的清新氣息。春天到了,那金黃色的油菜花 ,那鮮豔粉紅的桃花,那白生生的李花,微風吹過,一片花香,你能不陶醉嗎?

春暖花開,氣溫回升。把那500萬的利息取出來,邀三五好友,攜全家老小,暢遊祖國的大好河山,把精彩的一幕幕,用相機記下來,回家與親友慢慢分享。

我選擇在農村住的理由充分嗎?


老王頭4743


當然願意了。

我從農村來,回到農村也是迴歸本質。

有了500萬,我不缺錢了。

好好的把老家修繕一下,弄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裡種些果樹,可以看著花開結果。

院子裡養些小雞小鴨,每天美美的心情餵養它們,可以給它們吃的飽飽的,以後傾聽它們下蛋的叫聲。清晨聽公雞的鳴叫起床,甩開煩人的鬧鐘。

院子裡擺上長長的桌椅,邀請所有的父老鄉親們有空的時候來喝喝茶!聊聊天。我願意和質樸的鄉親們聊家常,聽著鄉音也是一種再幸福不過的事了。

在院子的旁邊,種一塊菜地。菜地裡種上自己喜歡吃的蔬菜,自己灌溉自己播種,每天能感受到種子發芽的聲音和成長的聲音。

種一畝田。播種,插秧,割禾,享受詩人般的田園生活,也體會農民伯伯的汗水。相信付出就有收穫。

每天在日出的時候醒來,在日暮的時候看著夕陽落下而歇習,晚上還能看到透明晶瑩的星星和思念的月亮,在月光下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看調皮小孩子們在月光下玩耍嬉戲,無憂無慮。

偶爾無聊的時候還能逛逛集市,聽著滿街的叫賣聲,買一些最淳樸的食物,看著一張張勤勞質樸的鄉臉,嘴角微微上揚。

還要把鄉里的路修的乾乾淨淨,幫助沒有書讀的孩子們上學,和關心沒有家人的老人,也算是自己對家鄉的一點回饋。





情農


如果你有500萬,你會選擇在農村過那種田園生活嗎?

記得當年還在上學,大約2005年的時候,有一次開過一個班會,全班花半個小時的時間來討論一個議題:如果你有一百萬,希望做什麼?

從農村來到大學的時候,那個學生時代嚮往的可都是房子、車子、票子,還會有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子,一起在城市裡浪漫的過完一輩子!

當然,這是心裡的想法,反正我沒有說出來!說出來的那個比較無私,而且相當高大上!

等到真的紮根城裡,快節奏的樓高車快的城市文明,重重壓力之下,那個當年期盼的一百萬,如今更顯得遙遙無期。

過了而立之年,心裡嚮往的倒不是詩和遠方的田野,只是原來那個生我養我的小山村!僅此而已!

給我五百萬,我會毫不猶豫的收拾起行李,鎖好現在四樓的門,甚至貼上封條都可以,然後掉過頭勇敢的回到老家去!


五百萬——至少在目前,可能有八成以上的國人還不會有這個檔次的財富自由,至少在我這是個難以企及的數字!

拿我自己來說,從學校畢業到現在,在城裡已經十二年了。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同感——一二十歲的時候,總覺得時間太慢,等踏上社會之後,真有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恍惚感!

這十二年,先圍著工作,然後圍著家庭打轉,今天正好是兒子四周歲的生日,有一瞬間的恍惚就覺得,我兒子已經四歲了?想想有點不可思議!

十二年的城市生活,生活中心整日圍著這個所謂的“100萬”、“500萬”打轉,有種往事如昨的恍惚感!

恍惚——讓人覺得生活,尤其是時間的不真實!人越大似乎越有一種懷舊的情緒滋生,用比較懷舊的說法,或者叫情懷更加的恰到好處!

還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有同感——常年在城市工作生活,偶爾回到農村老家的時候,看到家鄉熟悉景色,心情會莫名其妙的輕快了起來!

假如真的有了五百萬,如上所述,我會毫不猶豫的把城裡的房子給封印了起來,然後頭也不回的回老家!

然後,又不知道或者是誰再給我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如果給你5000萬,你會選擇在城市過那種混凝土生活嗎?

會,一樣還會!

如果、希望等等這些詞,為什麼總是與現實同在?


遙遠的邀兔崖


我沒有500萬,但我已經開始體驗從城市回農村居住生活了,我在鄉下蓋了一棟樓房,前後周圍有院子那種,然後種花種菜,和我的阿貓阿狗們生活在一起……,面對大海,春暖花開,過簡單快樂的生活,不用被強迫應酬,每天散步,騎車,做些喜歡的運動,爭取命長。

住在鄉村,消費極低,不要說500萬,有50萬現金存款也足夠了。











東GUO先生的農莊夢想


有500萬我就想問一下60後的人喜不喜歡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我肯定是喜歡的,我農村長大,在一線城市23年了,最想的就是回去春天聞山野的花香,秋天看田野成熟的莊稼,有天然的竹筍、蕨菜吃,春天你想去山上弄多少都可以,天氣熱了可以在河裡抓魚,養點雞鴨,種些小菜,有500萬那應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可以換量好的家用轎車,夫妻倆想去那裡不方便,現在農村交通便捷,半個月去市區採購一下生活用品,做夢都是這樣的生活,這些圖片都是我去年春天在農村自己扳的竹筍,下河裡下魚籠裝的魚,我秀美的家鄉不要說有500萬,沒有也想回去!










50063011956



敞開心扉來談,我願意,如果沒有這些錢,我也願意。因為我對農村有非常深的情節,雖然現在農村的每個地方,環境設施,交通便利逗不如城市,但是我願意呆在農村發展,為農村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我願意在農村的理由:

  1. 生我養我的土地。我是一個84年出生的老鼠,在我之前,祖祖輩輩都是種地,生活生長在農村的,我喜愛兒時的歡快,兒時的天真,無憂無慮,那裡有我們太多太多的童年回憶,是我們生長中的一部分,不可切割,那裡的一樹一木都是和我們息息相關,是一個童話般的人間仙境。
  2. 人文情懷。兒時的伴友,同學,青梅竹馬的發小,都是我們以後的情感財富,有時候甚至超越血緣關係,變成一輩子的夫妻,兄弟,未來的路上總有些磕磕碰碰,有了這些情感,你會覺得人生更加充實,生活更加美好。
  3. 對比城市,農村不要要為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房貸,而壓的力不叢生,在城市裡,一天除了上班就是下班,這種生活枯燥乏味,領生活大打折扣,失去我們最初追求人生的意義。農村我們只要家庭平安、健康,我們就是幸福的,沒有那麼多的工作壓力,也沒有那些工作中的爾虞我詐,沒有富貴的攀比,人性也隨之淡然,悟性得到昇華。
  4. 環境汙染帶來的變化。農村空氣不用說,肯定是超過城市的,良好的空氣環境,能給我們身心帶來更好的享受,生活品質得到提高,身體更加健康,自然而然就能延年益壽。

總結:如果有500萬或者沒有,我們都應該願意選擇農村生活,生活的一部分是為己,另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我們在城市的經驗,如果能帶動農村的發展,一起致富,報答農村,服務農村難道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初衷嗎?

謝謝,我是花花,每天分享各種三農問答,為三農增添綿薄之力,謝謝點贊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