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跟我一樣,遠嫁永遠也忘不了家的味道的人?這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潘穎穎20195


遠嫁的女兒,父母在時就有家的味道,父母不在了,永遠沒有家的味道。


用戶趙娟


我就是你說的那個遠嫁的人[快哭了]。我的家鄉在湖北省的一個小山村中,20年前跟隨著打工大潮來到了廣東東莞,原本只是想掙點錢改善父母的生活,支撐妹妹們的學業,再給自己掙點嫁妝,誰曾想打工的城市卻變成了我的第二個家。和許許多多的遠嫁姑娘一樣,我和外省的先生相識在工作上。說實話,也許是因為戀愛中的女人眼中只有愛情,所以當初根本就沒有擔心過遠嫁會對自己往後的生活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再加上結婚後我們也一直在東莞工作,沒有回到先生的家鄉。直到三年前我一個人帶著倆孩子回來先生的家鄉長住,我才發現我的生活完全變樣了。不同的地理文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問題,都需要我慢慢的去適應。現在每年我最期待的時間就是暑假或者是過年,因為這二個時間我一定會選擇一個帶孩子們回去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每次回去父母都是恨不得把家裡所有好吃的東西都做給我們吃,離別時,媽媽又總是希望我能多帶一點她親手做的食物。看著老人一年比一年衰老的面孔,我的內心痠痛無奈。過年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原本要帶孩子回去過年的我們沒辦法回去,只能經常打電話囑咐二個老人在家照顧好自己。對於所有遠嫁的女兒來說,不管今生人在哪裡,孃家永遠都是心中會感到溫暖的地方,想念我的父母,想念屋子外面那一片片的山坡地。



40歲後的生活


我也屬於遠嫁的,我是崇義的一個小山村人的人,但是我遠嫁到贛州,但說遠也不是很遠,主要是我暈車比較嚴重嘛,然後呢剛開始嫁過來不會說他們這邊的語言,而且這邊的飲食習慣跟我們那邊差不多完全不一樣,我喜歡吃的菜他們不喜歡吃,他們喜歡吃的菜我又不喜歡吃,這樣的生活日常也比較困難,而且習俗也不一樣,我每次回孃家都感覺回到了養了我20多年的大山,我聽到了大山的呼喚,我喜歡這座大山,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每次回到孃家媽媽總是有數不清的東西往我車裡放,都是一些我愛吃的,真的感覺回到孃家心裡才是最溫暖。





贛南小婷


遠嫁的滋味,幾年前我曾經經歷過,從貴州到廣州。年少無知,以為一個電話,一個問候可以了卻自己對遠方親人的牽掛。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逝去,思鄉的情緒與日聚增,我永遠忘不了生我養我的故鄉,那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當夜深人靜,我睡不著,就悄悄的走上樓頂,仰望星空,任淚水長流,那時才體會到什麼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鄉愁啊鄉愁,當我無法再控制自己的感情,不想再忍受那一份思鄉的煎熬,我決定,象我這種念舊的女人,只有回到家鄉,那裡才是我的歸宿,那裡有愛我的父老鄉親,回到他們身邊,我的心不會因為思念而傷心難過,徹夜難眠。現在,我終於回到了貴州,生活雖然平淡,但是覺得很快樂,很幸福,因為有親人的陪伴。





雨後陽光248133785


這個問題我用親身經歷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我的真實做法!我是一個河北人,遠嫁到黑龍江,老公的親戚朋友很友善,公公婆婆也很和諧,前一個月新鮮我就認為就這安家了,也不錯,第二個月,我就想後半輩子就在這兒了?跟父母,朋友打電話的次數越來越頻繁,第三個月感覺自己獨在異鄉為異客,即使公婆對我很好,我們很和諧!我每天做夢都能到,奶奶門口的我們小時候經常爬得那顆大槐樹,也一直不斷的給公婆講我們村的趣聞趣事兒!講著講著,有時候樂了,有時候就想哭。。。第四個月的時候,我就告別公婆,跟老公一起就回到了我的家鄉,喝杯邯鄲!生我養我的地方至今!回東北也只是每年帶孩子回去住一段時候!我想,河北邯鄲這片我的故土,我是離不開了,生是故鄉人,死為故鄉魂!不知道我的經歷會不會引起一些遠嫁外地人的共鳴!會不會引起那些遠嫁他鄉並沒有回到自己故鄉人的一絲絲鄉愁呢!在此祝員外他長的朋友,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


我愛說說唱唱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要從我媽媽說起,我媽媽就是遠嫁的人,她是黑龍江嫁給了山東的。確實來山東30多年了,口音一直未變,還跟我們子女面前嘮叨山東人口音不好聽,讓我們都跟他學東北話,不知這算不算忘不了家鄉的一種表現。還有飲食方面大多做東北習慣的飲食,豪爽的很。(別人看著是不會過的感覺)。

偶爾遇到個老鄉,要是能用家鄉口音嘮上一會家鄉的事,那個親切喲,是從心裡往外冒的喜歡,開心,舒服。


鑫寶媽媽的日常記


關於遠嫁忘不了家,不論任何人都不會忘記家地感覺,出生在那裡生長在那裡,小時候的記憶最深刻,感情最認真,到大了無論走多遠,思家鄉,夢裡魂裡全是思念家鄉,回到家鄉。我身在它鄉,夜裡做夢已回到家鄉。夢境中是家鄉的父老鄉親,山山水水。思念家鄉。


孫守鋒1


不知道有多少跟你一樣遠嫁就會懷念家,我男生體會不了遠嫁的感覺 但是出門去外地了就會想家,也許這是相同之處吧。不用說遠嫁吧,只要嫁人家了 就是不一樣,出門就會想家,想家裡的一切 想家裡的過去想家裡的童年趣事。


94傻蛋


遠嫁的女孩和出嫁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只要自己嫁人那時,都會突然發現父母老了 ,我們以後沒有太多時間去照顧了,而且無論遲到哪裡的飯菜都不如自己家鄉的味道好,自己生長的時光,有自己的親屬,有自己的朋友,兄弟姐妹,永遠停留在那一刻,自己的生活習慣已經從小養成,大多數都是遺傳父母的基因,最愛的人也同樣是自己的父母。珍惜當下,回家看看,他們已經年邁,用自己的能力去孝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c70001c3eb72db10cc\

小九麻生活錄


很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我想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有這樣一份思鄉情,月是故鄉明,是我們中華兒女血脈相承的美德,古有《離愁》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短短的二十個字把骨肉分離的情結抒發到了極致,而今也有餘中光的《鄉愁》鄉愁

現代 · 余光中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餘中光是臺灣人現代著名詩詞作家,在他的每一個字裡行間體現出盡是思鄉情結和無耐,卻又道出了多少海外華人共同的心聲。而今我們出生在這樣的年代是幸福的,國家興旺交通發達國內任何地方一天之內都可以到達。既使手頭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子欲養而親不待,多陪伴銀髮雙親這是物質無法取代的親情是真正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