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亞洲智慧城市或達8千億美元規模,物聯網安全需先行

世界各地的市政建設都在尋求基礎設施的自動化,以降低成本和應對不斷增長的人口。

從公交網絡和公共設施到垃圾收集和街道照明,科技加碼城市運營極具前景。

瑞銀預測,2025年亞洲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可能達到8000億美元。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東南亞66%的人口將生活在城市地區,智慧城市利於應對這些挑戰。


未來亞洲智慧城市或達8千億美元規模,物聯網安全需先行

使用物聯網(IoT)提升轉型效率為智慧城市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但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

在城市自動化的熱潮中,規劃者還需要確保物聯網安全,以抵禦各種在線威脅。

在亞太地區,88%的城市至少經歷過一次與物聯網(IoT)相關的安全漏洞。微軟(Microsoft)和諮詢公司Frost&Sullivan的一項聯合研究還發現,亞太地區67%的組織在網絡攻擊後經歷過裁員。

物聯網安全措施不成熟使得黑客入侵頻繁。一些高校研究人員就曾指出:一個物聯網蠕蟲病毒可以通過侵入汽車秘密進入一座城市的照明系統,進而對輸電網絡造成嚴重破壞,此外還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引發公共安全事件。

如不注意物聯網安全,智慧城市正將自己和市民暴露在災難性事件的潛在風險之下。

以路燈為例。

到2026年,亞太地區將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的智能路燈設施,其中大部分具有中央管理系統。街道照明對城鎮至關重要,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改善公共安全,減少交通事故。

研究表明,在改善了街道照明的地區,道路碰撞減少了30%,受傷的嚴重程度減少了三倍。然而,一旦網絡攻擊摧毀了街道照明系統,通勤者的安全甚至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脅。

除了在一個城市造成混亂之外,一些黑客還可能侵入系統,竊取大量數據,包括個人身份信息。


未來亞洲智慧城市或達8千億美元規模,物聯網安全需先行


因此,智慧城市,物聯網安全需先行。

然而,一些管理員往往缺乏網絡安全專業知識。2018年,新加坡遭遇了當局所說的該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個人數據洩露”。據新加坡衛生部消息,新加坡保健集團(SingHealth)健康數據遭黑客攻擊,150萬人的個人信息被非法獲取。在聯合發佈會上,新加坡網絡安全局負責人表示,黑客的攻擊行動是蓄意和精密籌劃的。他們先從保健集團的電腦侵入,植入惡意軟件後,有目標地攻擊新保集團數據庫中的具體個人資料。

維護物聯網安全的專業人士,則尤為重要。安全專業人員需要知道如何檢測網絡異常,以優先級順序處理潛在的風險。

針對智慧城市實施的網絡攻擊完全可以防範,我們需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科技行業的領導者則要為大眾提供專業知識,確保他們不會偏離正確方向。


本文部分內容由58商鋪寫字樓編譯自《南華早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