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最近因為毛不易和薩頂頂的問題,《歌手2020》《天賜的聲音》兩檔節目評審受到廣大網友不斷質疑

,尤其是丁太升一番音樂之外的點評懟哭薩頂頂,成為了熱議的焦點,究竟什麼樣的評審才有資格在節目裡對嘉賓指指點點?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也困擾了不少人,“聾的傳人”“口不擇言”這些詞如今成為了大家對評審團的形容,從這些看似激烈但卻不是道理的用詞不難看出,大多數觀眾其實和評審都有不同看法,尤其是當一名已經很優秀的歌手,卻要遭受到過於嚴厲的質疑時,聽眾往往不願意看到這種結果,只可惜現如今的局面就是,能夠代表大眾審美的人坐不上評委席,而能夠在場內發言的人往往無法做出大多數人的判斷。

誠然丁太升作為摩登天空的宣企總監,500位聽審團進場前都有嚴格的篩選,但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就具備足夠的點評資格呢?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劉德華在早前接受採訪時曾被問到為什麼不去《中國好聲音》做導師,實誠的華仔是這麼回答的“我不敢,我還沒到做導師的那個程度,因為我們看那個節目,你這個第四個音階,上面有有一點問題,這個cord是什麼,我聽不出來 沒話講”。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段話,卻體現出了劉德華的高情商以及當下歌壇音綜評審的真實情況,試問作為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如果連他都說自己沒有資格,那還有什麼樣咖位的評審是滿足條件的呢?

另一方面劉德華的一席話如同醍醐灌頂,難怪有些評審的點評總是針對音樂之外的東西,比如這裡不好哪裡缺乏美感,用看似合理的點評去掩蓋對於專業知識的匱乏,而直到毛不易被淘汰薩頂頂被懟哭,似乎劉德華的這段話才越發深刻。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除此之外張學友和鄭中基也曾針對國內的音樂綜藝表達過看法,一個說自己不想被人評價,認為臺下的評審不知道是否真的懂音樂,而另一個則是直言為什麼要讓一幫過氣歌手來評價自己?

雖然兩人所處的位置不同,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卻驚人相似,均是表示不願意被臺下的評審評頭論足,再他們看來自己作為一名歌手有著對音樂獨一的理解,其他人可以不喜歡但沒有資格評價自己。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毛不易和薩頂頂的經歷,讓劉德華這段話更加深刻:聽不懂不敢亂講

而站在節目和嘉賓的角度,選擇參賽自然是要虛心接受,但是評審也必須有一個明確定位,那就是要麼從音樂本身的角度去挑毛病,哪裡沒唱好或者哪裡的音有問題,這都是可以接受的評價,要麼就完全從聽感的角度去投票,以一個普通人聽到後的第一感受,而非所謂的“相對專業人士”,因為在音樂裡相對兩個字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從來不存在略懂還可以大放厥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