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力量感來自於哪裡?如何給他人帶來力量?

Adam劉濤韜


力量感顧名思義就是動力積極向上的態度,從小的角度來說,是對家人,親人愛的提現,為了這份愛去奮鬥,這種力量發自內心!另一種力量來自於國家,國家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每個人的支持奉獻,有責任感,民族感,這是一種大愛的力量!由於自身的正能量奉獻,所帶出的壯舉,同樣帶動身邊的人,影響他人的給予,這就是感染帶來的力量。





君臨168天下


我們的力量感來自於哪裡?如何給他人帶來力量?

具有慈悲之心的人,對世界萬物充滿著愛。心胸開闊,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具有慈悲之心的人,既同情人類,也同情動物與植物。這裡面蘊含著具大的能量!比如母愛的精神,父愛的感動,其中愛的力量是無窮的!能夠穿越時空,影響子孫萬代!

具有感恩之心的人,不忘別人曾給自己的愛。他們會用語言去表達,用實際行動去報答。從而轉化為一種巨大的能量,自己曾被人幫助,他們也會去努力幫助別人。

具有進取之心的人,會蓬勃向上充滿著活力。人一旦有了進取之心,就恰似發動機已經啟動,會源源不斷的產生能量,人們利用這種能量,可將一箇舊世界,改造成為一個新世界。

如何給他人帶來力量?

利用自己知識的傳播,可以給別人帶來力量。比如學校的老師,向學生灌輸新的知識,在這個進程之中,就給成千上萬的學生帶來了力量。

利用自己收穫的分享,可以給別人帶來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之中,我們有些什麼好的做法,有些什麼成功的經驗,或者遭受過什麼挫折,有過哪些失敗的教訓等,我們將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去分享給別人,讓別人從中受益,也就使別人獲得了力量!

利用自己行動的表率,可以給別人帶來力量。自己的行為很端正,出淤泥而不染,用榜樣的示範,無聲的命令,也能影響周圍的人,給他們帶來力量!正如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人們看到這面旗幟,就有了前進的方向與動力!


鍾奮生


世間萬物皆有能量的存在,正如道家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你所說的力量感,我認為就是我們本身自帶的一種能量或者說是磁場。這種無形的能量隨著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積極向上的就是正能量,相反消極的就是負能量。

我們每個人就是社會的一份子,當然要以正能量來感染周圍的人,讓社會發展越來越和諧!


六眼觀潮


面對人生百態,萬千世界,在這個充滿形色的社會上,如果沒有力量感,那如何才能駕馭生活,如何在生活當中決解問題和困難,相信自有自身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才能擁有強大的力量感!那麼我們在生活當中如何能夠給他人帶來力量感呢?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首先自身一定要有自信,面對身邊的人和事,任何時候要有朝氣蓬勃的面貌和磅礴的氣場,這就需要你做到外在自然和內在溫和團結一切和聚合能量;

2、其次生活當中給與身邊的人足夠的交流空間,足夠的讚美之言,善於用讚美幽默的語言去激勵別人,面對過世和錯誤是需要耐心溝通,通過補償的方式化解。

3、自信面對別人的請求要及時去解決,開朗而微笑得幫助身邊的人獲得成就感,樹立一定要成功的目標,為了目標而全力奮鬥。

總之,力量感是一個抽象,他是一種潛意識,當今社會需要大量的正能量,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樂觀積極去面對生活,笑對人生也是一種力量。


奪浪驚雲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保護和一直守護的人,但很多時候,因為不能時刻陪在身邊,所以莫名多了很多擔心。那些不在一起的日子,擔心對方沒有按時吃飯、擔心天氣轉涼患上流感、擔心TA和周圍的人相處不順發生爭執……甚至有些時候會擔心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這些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對方是最想拼盡全力要保護的人,不能在身邊時就會多想,生怕出現意料之外的事情,於是開始連自己的生活也心不在焉。

你變得小心翼翼,當你感覺不對的時候就趕忙聯繫對方。如果對方給了你及時的回應,你還可以鬆一口氣。但如果對方沒有按照你預想的那樣及時回覆,你的腦袋此刻是不是就更亂了?開始想事情是不是真的已經發展到你能想象的最糟糕的地步了。

你驚慌失措,想要立即知道發生了什麼的迫切感和不能親自去身邊看看的焦躁感撕扯著你。這時候你開始安慰自己,也許TA就是在休息、也許是在忙別的事情。

過了很久,TA回覆了,你懸著的心終於終於能放下了。但你沒有因為這一次自己略顯不成熟的想法而減少對TA的擔心,反倒是更變本加厲了:感覺不妙的時候一定要聯繫到TA確保TA是安全的。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哪怕是那麼一瞬間有考慮過:也許,你的擔心並不能給到對方安全感,反倒成了一種壓力?而且,你在慌亂中的自我安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你的這種保護,其實是滿足了自己對事件掌控。

未來不是過去的縮影,過去發生的未來不會必然發生

有些人之所以有那麼強烈的保護慾望,除了出於愛,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TA經歷過糟糕過去。可能是一個平淡無奇的週末、也可能是暴風雨前的平靜,TA最愛的人被傷害了,就在TA的面前。

沒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又或者是已經被眼前的一切驚呆,TA沒有能及時阻止已經發生的傷害。從那時起,TA變得緊張,尤其是在類似的場景之中。TA變得警惕,在以後的生活中稍有不對的地方,TA就會想起那件事,帶來的恐懼讓TA在默默在心裡對自己說:我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

可是,未來不是過去的縮影。那些糟糕的過去,不一定會必然出現在未來。那些沒能守護好的過去已經過去了,如果總是被恐懼感所控制,對現在的生活來說何嘗不是一種不公平?

過分擔憂對你來說是種壓力,對對方來說也是

剛開始,在身邊的時候還好,因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漸漸地,短暫的分開讓TA有些許焦慮,但回到身邊又好了。再後來,分開的時間更長了,TA開始更擔心了,就像文章開頭說到的,連自己的生活也開始心不在焉。最後發展成了什麼樣?即使在身邊,對方只要一秒鐘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就開始擔心和恐懼。

這真的是莫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會讓人喘不過氣來。如果對方知道你的過分擔心,會因此而感到開心嗎?可能並不會。對方能理解你的關心,但讓你承受這麼大的壓力甚至是傷害是對方不願意看到的。

請相信對方是有能量的,TA比你想象的更堅強

如果可以,我們都想時刻陪著自己愛的人。但難免有些時候會有短暫或很長一段時間的分開。你要做的,不是拼命擔心,而是相信對方有處理事情的能力和能量。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能量,多給予對方一些信心,也多給自己一些信心。可能轉機就是某一次你沒有像往常那麼擔心的時候,而TA也如往常在你身邊那樣是安全而受到保護的,你就會發現對方比自己想的更堅強。


經常用了


讓自己有力量,能在社會上立足,是每個人都追求的,可不知力量從哪裡來?就可能不太瞭解,沒自信,覺得自己沒能力,加之對自己的期望太高,目標有無法到達,人就會消極。所以要想方設法,讓自己有力量,信自己來達到自己的目標。

一、力量從堅定的信仰中來,我們黨在長征時力量不大,但公每個人都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想信星星之火可以發揚廣大,經歷艱苦卓絕的奮鬥,爬雪山,過草地,勝利到達了陝北,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最後取得了全國的勝利。堅定的信仰,產生的力量,創造共運史的偉大奇蹟。

二、力量從行動中來

想健康,就要有行動。健康是我們每個人的追求,即然是追求,我們就付出了行動,自覺的參加體育運動,養成了習慣,早起晨跑,晚上散步,養成習慣,堅持下去,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做什麼事才有力量。

三、力量從學習,讀書中來,因為平時,我們遇到困惑解不開迷惑時,自然想到從書中尋答案,用前人的智慧會為我們指點困惑。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用我們學到的知識,瞭解生存規律,我們所要的答案從前人的案例中得到啟示,就讓我們頓悟,開竅。 四、要想啟開人體內力,必須要有信仰,要相信自己的智慧是有密碼,是可找到的,有時頭腦中會閃現出一團智慧的火花,抓住這個感悟,順其自然這種力量讓你茅塞頓開,成就了你自己的夢想。這就告訴我們平時要修心養性,才會,做到心靜智惠出。因為心靜體空才會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才會感知宇宙的神奇奧秘。

五、藉助力量,給別人力量

這世上想要獲得成功是非常非常難的事情,千萬不要去創造想法,任何想不通的問題,首先要問自己:“誰”已經琢磨清楚了我想要的東西。找那樣一個人或一邦人,自己才能壯大,組成一個團隊,人是決定一切的源泉。等,尋求別人的力量,狀大了,才能給別人力量,幫扶社會。例如馬雲創立阿里巴巴時,融資到孫正義,孫投資給馬雲,阿里創辦成功,惠及中國與世界,解決了多少人就業,反過來馬雲又給多少人提供成功的標杆,給予多人正能量,那種力量無法言說。

因此,生活在信息社會,你想要的一切都有,你就不知道怎麼去找,而是尋找志同道合的人,然後借力,最後惠及社會給別人力量。


天地憶圖


力量來自敬畏。

敬畏才能無畏。

我們在船上呆的太久,以至於感受不到海水的溫度,心無敬畏而麻木。

何為敬畏?字面上理解,常行尊敬之道、永存畏懼之心。南宋大學者朱熹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日本稻盛和夫強調:“敬天愛人”。

敬畏生命。人生最要命的就是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敬畏生命,才知光陰寶貴、不忍浪費。每一年、每一月、每一週、每一天都要認真度過,勤奮工作、快樂生活。敬畏生命,才知安全第一、隨時警惕。對生活中的風險保持足夠敏感和應對,不僥倖、不懈怠。敬畏生命,才知健康無價、失不再來。樂觀向上、心態平和、自律自覺。隨著年歲的日益增長,你會越發體會到,為貪念多吃的每一口,為健康邁出的每一步,都算數,健康長壽的人生一定是心存敬畏的人生。

敬畏趨勢。優勢大不過趨勢。羅胖跨年演講,提出小趨勢概念。雷軍則說,當風口來時,豬都會飛。趨勢是什麼?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是趨勢,潮起潮落、花開花謝是趨勢,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趨勢……趨勢是規律、趨勢是方向、趨勢是力量。把握趨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才能如虎添翼、事半功倍。逆水行舟、逆勢而動,雖然精神可嘉、難能可貴,豈不辛苦?相信趨勢的力量,研究它、預測它、敬畏它、把握它。

敬畏團隊。團隊是什麼?是奮鬥的平臺、是前行的力量、是相互的溫暖,是眾人划槳破浪前行的那艘船,是眾人拾柴熊熊燃燒的那束火。敬畏團隊目標,這是每一位團隊成員的生存、發展和榮耀所繫。對目標心存敬畏,我們就能日夜兼程、風雨無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為失敗找藉口,只向成功尋緣由。敬畏團隊紀律,這是大家共存共榮的底線。對紀律心存敬畏,我們就能做一個乾淨坦蕩的人,不繩營狗苟、不結黨營私,公私分明、令行禁止、使命必達。敬畏團隊的每一位奮鬥者,讓其發熱發光。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對每一位奮鬥者心存敬畏,多發現其閃光點,用其所長、補其所短、助其成長,我們將贏得更多信任與支持。

學海無涯、行者無疆。越學習越知無涯,越行走越感無疆。

心存敬畏才能無畏。


守望珞珈


力量感來自4身的觀點和熱情,一個人如果有這個,你越減越愛自己的事業,我自己有明確的觀點,他會給別人帶來溫暖和啟發,熱情似火能感染你的周圍的一大片,能感染你的親朋好友。他們約會為你的熱情而自豪,也會郊仿你。



白雲悠悠盡情的遊


我們的力量感來自於自身的正義感和是非心,來自於社會的道德規範,來自於家庭和學校的教育。我們做好自己的同時,以身作則、勇敢實踐、遵守社會規範,同樣可以為他人帶來力量!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正義感,這種正義感讓我們勇敢,有一顆明是非的心,我們天然的喜歡正能量的人和事蹟;討厭和否定假惡醜。這種認識和情感,具有一種巨大的力量。同時,通過家庭和學校的教育,讓我們有知識文化、明白做人的道理、更有力量!我們可以更好的服務社會!

社會的文明規範和公序良俗,也是我們力量感的來源和保障。文明的社會不但可以鼓勵我分做好人好事,也會保護我們做好人好事!大家都受到這樣的社會風氣的影響,每一個人會更有正義感、勇氣,會更有力量和能力。

做好自己,服務好大家,這個過程就是在踐行美德、規範和道理,不知不覺中,他人就會被我們影響,同樣具有正義感,和勇氣,就會給他人帶來力量!





聿劍


如今這個時代,總是到處充斥著競爭。資源的稀缺性,讓我們無數次被告知:對不起,因為機會有限,你不夠好,所以你輸掉了與他人的競爭,錯失了你想要的東西。

很長一段時間,我也一直是這麼認為的,也讀過和寫過不少關於如何提高個人競爭力的文章。

直到這幾天,我閱讀了由哈佛心理學導師、知名潛能挖掘專家肖恩·埃科爾創作的《大潛能》。

埃科爾提出了“大潛能”和“小潛能”的兩個概念。

小潛能,是自己可以取得的有現成就;而大潛能,是在與他人相互促進的良心循環中可以取得的成就。

和他人合作,真的會比自己一個人獨自努力,獨享成果更有效嗎?

如果是的話,那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去融入團體,積極寫作,從而讓團隊和個人都能夠獲得最大的價值呢?

他人的力量為何如此重要?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過於強調個人會給我們的潛能設置“軟上限”

羅振宇最近在《奇葩說》中的表現頻頻遭人詬病,但最新一期節目中,他提到這樣一句話:

“問題不可能由產生這個問題的思維方式來解決。”

你有沒有過自己一個人奮戰到天明都無法解決的難題,同學卻剛好擅長,分分鐘完成解答?

你有沒有過自己反思良久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但和前輩一聊,對方寥寥數語,就把你完全點醒?

你有沒有過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可是交出的作品卻被一個你完全看不上的對手打敗,只因為他擁有更好的團隊,更多的幫手?

我們再如何讓自己變得強大,我們終究是孤身一人,而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個團隊卻可能激發出更多的可能。

就像喬布斯所說:“商業上精彩的東西,不是由一個人來完成的,而是一個團隊努力的成果。”

成功不是零和遊戲,而是“最合適者生存”

埃克爾曾經以1600名哈佛大學學生作為樣本,蒐集了他們從家庭收入、高中時期的平均績點和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到睡眠時間、參加俱樂部的數量等數據,試圖預測出他們中未來最幸福和最成功的人。

數據無比龐大,以至於他當時的電腦不斷崩潰。

在分析這些數據的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學生的個人特質和他們的表現幾乎沒有任何關聯。

臉書上的朋友數量、家境的富有和貧窮、性格的外向和內向,都預示不了任何數字,直到發現一個特例:社會聯繫,也就是學生們適應校園文化和人際交往的能力。

由個體競爭力決定的“適者生存”法則失效了,取而代之的,是融入環境和團體寫作能力決定的“最合適者生存”。

我們往往以為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然要拼個你死我活,然後the winner takes all。

可事實上,不論是優勢方,還是劣勢方,都不該把戰場侷限在固有市場和領域上。

藉助他人力量,可以讓弱者有所依附從而存活下來,更可以讓強者通過對自己工作的結構性調整,與團隊其他成員互相協作,節省成本,專注於開拓新的領土。

這也正是“大潛能”的含義:通過提升而非限制他人的成功率,獲得競爭優勢。

我們有多容易被他人影響,就有多大可能從這樣的影響中受益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

本來早上心情很好,卻因為擠地鐵時他人手裡早發的油漬蹭到了自己的新衣服,毀掉了一整天的心情;

客戶的一封拿著雞毛當令箭的投訴郵件,讓你昨天才因這個項目獲得獎金而雀躍的心情被毀於一旦。

我們都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但凡可以加以利用,對我們個人的發展也會有非常大的助力。

《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曾經發表過這樣一項研究,如果你正看著一座山,有朋友陪在你的身邊,比起你一個人面對這座山,會讓你覺得山的陡峭程度降低10%-20%。

也就是說,即使他人只是安靜地遠遠駐足,我們依舊會因為感受到他人可能提供的資源和幫助,而讓我們相信自己更可能克服困難,實現成功。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很優秀的球員,他們寧願轉會去一支頂級球隊中成為“最普通的一員”,甚至會因此失去首發位置,但他們也不願意在一支普通球隊中成為“最耀眼的一員”。

這就像之前英超利物浦落魄之時,隊中的絕對中場核心庫蒂尼奧會毅然決然地選擇遠走當時的頂尖球隊巴塞羅那,即使這意味著可能主力不保,可能不再享有眾星捧月的待遇,但是對更多榮譽的渴望還是讓他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當然其中也會有薪資等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是因為一支明星球隊的每一個人都彷彿自帶光環,而反之相比其他球隊,他們的明星球員卻往往會受制於球隊的成績,而影響個人的榮譽和關注度。

既然他人的力量如此重要,那我們又該如何充分且科學地藉助他人力量,為我們的個人成功助力呢?

如何能通過藉助他人的力量,使我們走向成功?

埃克爾在書中提出了一個SEEDS模型,設計了五條策略讓我們打造一個個人與集體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的循環,彼此互相促進。

S(Surround):被積極的影響者包圍

在如今互聯網把我們看似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時,我們比任何時候都迫切地需要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聯繫。

我們都知道,和本身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們也自然而然地會被感染到他們的積極和熱情,此外,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願意接近更加優秀的精英們,也更願意和與自己相處起來更合拍的人相處。

可比起這樣,更好的方式卻是讓我們身邊能夠影響我們的人群變得更加多元化。

如果總是和與我們自己更相似的人接觸,也許我們的確會更舒服,但也更難走出舒適區,更難碰撞出超越我們的思維火花。

而埃克爾提到了三種朋友,應該是我們的得力助手:

支柱:忠誠支持者,無論發生什麼都會無聊見為我們保駕護航,以家庭成員為主;

橋樑:把我們與外界相連的聯結者,既可以為我們打開探索新世界的大門,也能夠為我們拓寬人脈,以各種各樣的朋友為主;

擴充器:各種能夠給我們帶來積極影響的人,比如遙遠的偶像和業內大牛,比如有過一面之緣的老闆和教授等等,帶給我們前進的力量。

在他們為我們帶來影響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儘可能地為他們提供價值,從而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維持住兩人的情感聯結。

E(Expand):賦能他人。

傳統意義上,我們總是以為一個人應該先具有一定的權威和能力,才可以具有領導他人的資格。可事實上,一個團隊的任何一個人,都能為團隊的進步帶來正面的影響,只要給予他相應的機會和可能。

與此相對應的,一個好的領導,也不是通過所謂的官方認可或授權,而時需要通過展現自己良好的領導力,自然而然地就能把人們聚集在一起。

而這裡的領導力,就體現在如何真正地激勵他人,讓他人發自內心地願意成為現狀的變革者,團隊的推動者。

這其中就涉及到兩個方面:

設身處地地思考他人真正的需求:不要強行施加外在壓力,而是關注內心需求,從而激勵他們發自內心地認識到為什麼需要改變,從而真正做出改變

用真實的進步來挖掘更大的潛能:告訴團隊取得的進步,從而激發大家的成就感和對團隊的榮譽感以及個人的使命感

激發大潛能,第一步就是要增強身邊人的力量,從而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E(Enhance):通過讚美鞏固資源。

我們都知道讚美的力量有多強大,我們自己收穫讚美,就能擁有更好的心情去克服未知的困難;我們身邊的人收穫讚美,同樣能激發他們的潛能,從而間接幫助到我們。

可是,究竟什麼樣的讚美才能誇到點上,既不會太隨意顯得不真誠,又不會太誇張顯得尷尬呢?

停止比較式讚美:不僅要拒絕直接比較,比如“你做得比他更好”,這無形中又一次回到了上文中的零和博弈,好像非要一方勝過另一方才行,更要剔除掉最高級的讚美,比如“你是整個部門裡演講最好的”,這更是已經潛意識裡把表面受讚美的人限制在了所謂“整個部門“的小潛能中了

讚美應該具體且真實:具體的讚美會讓讚美顯得更具說服力,比如”你今天回覆的這封郵件措辭很得體,回應客戶的需求也很準確“遠比“你寫東西還不錯”更能讓人真切感受到受讚美的動力,而真實則不僅強調讚美內容本身的真實性,更要求讚美者情緒的真實性,畢竟我們大多不願意聽虛偽的阿諛奉承

D(Defend):學會抵抗負能量。

埃克爾的研究顯示,早上花3分鐘瀏覽負面新聞,6-8小時候一天不開心的可能性要高上27%。可是在如今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我們很難保證自己一定不會受到負面信息的侵襲。

關於這個問題,也可以有這些方法幫助我們一起抵擋負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建造“護城河”:早上吃早飯前,以及晚上躺在床上準備睡覺後不接觸媒體,砍斷所有可能的信息來源,用這一段時間為我們的生活圍出一片清淨

關閉手機的提示音和推送:推送和消息的提示音常常會打斷我們的規律生活,甚至會莫名激起我們的焦慮和煩躁情緒,關閉後主動選擇看自己想看的app,瀏覽自己想接收的信息,拒絕成為信息的奴隸

擁有一個規劃好的假期:事先完成交接工作,讓度假儘可能不被打擾;事先安排好假期規劃比如酒店、行程、交通等,不至於手忙腳亂,才能徹底讓我們好好放鬆

S(Sustain):維持潛能增長

我們已經瞭解瞭如何藉助他人的力量,來給予我們幫助,增強我們的潛能,但如何才能使這樣的潛能增長維持下去呢?

如何始終能夠吸引到他人的幫助?

如何始終能夠獲得他人的積極影響?

如何始終能夠從他人對我們的影響中獲得助力我們成功的力量?

為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意義”:人活一世,支撐我們始終前進的很大程度上正是使命感,當我們為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甚至還能啟發和激勵他人找到他們生活的意義時,自然能夠開發彼此對生活的熱情和探索,讓我們的潛能最大化

慶祝小成就:為我們一起取得的每一個小小的成就而喝彩,是增加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步驟,這是屬於我們一起取得的成就,更能夠幫助我們強化自我形象,吸引身邊的人一起把能量聚焦到正確的方向

揚長避短: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被老師和老闆挑剔我們的毛病被要求改正,可其實比起改正缺點,充分發揮優勢則划算得多,也更容易讓更多的人願意留在我們的身邊。

結語:

谷歌曾經啟動過一項名為“亞里士多德”的大數據項目,試圖通過分析人才的特質來打造完美團隊

最後的結果發現,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完美者”,而只有當團隊的個人對社會關係具有強烈的意識,並且團隊能夠營造一種讓團隊成員自由平等地分享觀點的氛圍,那團隊就能展示出最好的表現。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競爭之下脫穎而出的“個人的力量”有多重要,卻忽略“在他人的幫助下可以獲得更強大的力量”。

他人的力量有多重要?

他人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打破個人能力的天花板;

他人的力量讓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克服更大的困難;

而只有藉助他人的力量,才能讓我們一起擁有競爭優勢,衝出原有格局的侷限。

而如何才能藉助他人的力量取得成功呢?

儘可能在身邊聚集積極的影響者,建立“三維社交圈”;

給他人賦予能量,同時設身處地地想他人所想,激發更多潛能;

真誠而具體地讚美他人,給與的讚美越多,我們自己也能收穫更多的讚美;

主動抵擋生活中的負能量,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建立良性循環,讓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持續成長,互相促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