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回顧這場全民抗疫,你第一個會想起誰


10年後回顧這場全民抗疫,你第一個會想起誰


伴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全國上下開啟了一場眾志成城的防“疫”戰,而在對抗病毒的最前線,每天都有無數的英雄故事在發生、在等待被書寫。


他們或是一線醫護工作者,或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面對病毒他們沒有選擇退縮,而是用自己的勇敢和真誠詮釋了何為平凡的偉大。


從非典到新冠,17年後再上前線的護士蔡衛敏;從土耳其人肉揹回2000只口罩送給交警的南京小夥;還有那些為了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而放棄闔家團圓機會的建築工人們……


他們的故事也許只是無數英雄故事中的一個縮影,但也正是一個個這樣的故事才給了更多人以力量,去與疫情和病毒做對抗。


屬於英雄的故事不應該被埋沒,因此,百度通過與15家權威媒體的合作,迅速搭建起了一線戰“疫”故事的聚合展示和傳播矩陣。


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不僅會通過各大媒體渠道傳遞向全社會,還會依託於百家號這一內容平臺,依託於百度日推薦量高達150億的信息流,讓更多的人知曉並有所感觸。


17年前與17年後


26歲的蔡衛敏全程參加非典抗擊,如今43歲的她主動請纓再上武漢戰“疫”前線,這些無怨無悔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值得被銘記!


穿上防護服,上戰場


疫情暴發後的武漢,一批又一批環衛工人告別街頭,開始忙碌在武漢市的各家定點醫院裡。滿彩美作為武漢環衛工人的一員,脫下反光衣,穿上防護服,走進重症隔離的病房。


偉大的建設者


正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他們放棄齊聚一堂的機會,只為儘快將武漢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早日戰勝疫情。


恐懼是我的勇氣


護士姚楊挺和所有護士一樣對病毒充滿恐懼,但正是因為這一份恐懼,才讓她們和患者感同身受,敢於勇赴前線。


我叫中國人


正在開展防疫工作的交警們遇到了一位小夥子,他說,他從土耳其人肉揹回兩千只口罩送給交警。當交警問他留下姓名時,他說:“免貴,我叫中國人!”


村裡的“代購哥”


疫情暴發,所有人都躲在家裡,但他卻成為村裡的“代購哥”,為村民提供生活物資,感謝他的挺身而出,成為村裡 “最美的逆行者”。


他們說:現在就該在一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上海有一對夫妻攜手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他們一個是鐵路乘警、一個是鐵路客運段列車長,因為排班時間錯開,一個月來他們只能見上一次面。


疫情中的最美逆行


心急如焚的夫婦因公交車和出租車停運不能及時去醫院接剛滿月的大病初癒的孩子回家而犯難。交警李博不負重託踏上了最美逆行路,黃色的警服成了親子團聚的希望。


感動全網的雙手


這是95後護士胡佩每天被消毒水所浸泡的雙手,傷痕累累的雙手下守護了不知多少家庭的幸福。


全家共同抗疫


曹皇亮一家五口人,三個第一時間毅然奔赴到了疫情的前線,舍小家為大家。


疫情結束就結婚


在即將到來的婚禮之前,張冀偉和他的未婚妻都站在了抗擊病毒的戰場上,他們相信,只要一起努力,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前兩天網上有人提出一個問題,“10年後回顧這場全民抗疫,你第一個會想起誰?”


評論裡提名了無數疫情中響噹噹的科學家,但我們欣慰的看到,更多人卻在呼籲關注那些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平凡無名英雄們。


他們的故事或許更少出現在熱搜上,或許很難被一一詳盡地刻畫。


但每當一張張正在滴落汗水的臉龐,一句句樸素卻永遠真誠的心聲,出現在你我身邊,心底的那份觸動是永遠藏不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