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來自懷仁市醫療集團醫務人員奮戰抗疫一線的報道

脫下白大褂,他們,或許是我們擦肩而過的一位路人,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一名群眾;然而,當他們穿上白大褂,就瞬間變成了守護人民健康的白衣天使。

戰鬥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來自懷仁市醫療集團醫務人員奮戰抗疫一線的報道


這個春天,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掀起了人類和病毒的嚴峻戰鬥。危難時刻,他們又化身白衣戰士,挺身而出,逆行而上,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衝鋒陷陣,用他們的堅守與擔當、勇敢與無畏,全力以赴為人民群眾構築起一道生命安全的屏障。

80後90後青年一代,成為抗疫前線醫護隊伍的主力軍

“以前總覺得她們還小,沒想到真正上戰場了,個兒頂個兒的都是好樣的。她們也害怕,可還是爭著搶著往前衝……”2月14日,是懷仁市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護士長潘峰被醫學隔離觀察的第10天,她在電話裡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潘峰迴憶道:“1月31日下午4點,護士王佳琪和劉玲兩人是最先和疑似患者一起進入隔離區,到了晚上,我和馬凌雲用對講機幾次想進去把她們替換下來,可是兩個小姑娘倔的呀,怎麼說都沒用,就是不出來,也不讓我們進去。”

“看著她們那樣,我心裡又沒轍又感動,她們在裡面給患者採集咽拭子、輸液、護理,都是近距離接觸。面對危險,她們是搶著在堅持,少進一個人,就少一次感染的風險。就這樣,一直到凌晨2點結束,她們連續工作了整整十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出來的時候,從裡到外的衣服全都溼透了。”

戰鬥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來自懷仁市醫療集團醫務人員奮戰抗疫一線的報道


80後的潘峰與王佳琪、劉玲、馬凌雲3位90後年輕護士,將責任和擔當轉化成了抗擊疫情的動力,不懼危險,全力奮戰。在經歷了前所未有高強度連續工作的5天4夜之後,2月4日上午,這名患者還是被確診了。得到通知以後,她們克服自己的擔心,堅持對患者做心理輔導,幫他穿好防護服,送上轉往上級醫院的救護車。隨即,她們一行護士等13名醫護人員被送入該市醫學觀察集中隔離區,開始隔離觀察。首例患者確診以後,與其密切接觸過的34名群眾,全部需要隔離醫學觀察,此時又一批年輕的醫護人員挺身而出,衝向前線。

90後護士於健,作為第二梯隊醫護人員,無縫銜接,奮勇上陣。每次採集咽拭子時,於健都特別膽大心細,護目鏡上容易起霧,為了看得更清楚,她總是儘可能離患者近一點,耐心和患者溝通,認真去完成每個規範動作,不怕自己被感染,就怕採集標本不標準。

90後護士李海玲、郭睿敏,主動請纓,作為該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護代表,已經做好了出征準備,等待命令,隨時出發,奔赴武漢,爭做最美逆行者。全院醫護人員踴躍報名,寫申請信、請願書,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一時間感佩無數。

危難時刻守初心,疫情面前擔使命!像潘峰、於健、陳曉清一樣,在懷仁市有許許多多80後90後青年一代醫護人員,已經成為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衝鋒在一線的主力軍,在人民群眾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奉獻著自己青春的力量。

60後70後中堅一代,成為抗疫前線醫護隊伍的主心骨

“你們別動,我來!”2月4日下午,懷仁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以及與其密切接觸過的34名醫護人員相繼轉移之後,該市新冠肺炎隔離觀察病區汙染區、半汙染區留下的許多醫療廢棄物急待處置。

懷仁市醫療集團副院長、人民醫院副院長彭利華看到這一幕,立即讓年輕的護士們往後退,然後獨自上前,從穿防護服到醫療廢棄品無害化處理,給年輕護士們做了一次規範化操作示範。彭利華撲在一線,已經連續高強度工作一週多了,當她把20多袋廢棄物從二樓一趟又一趟全部帶下來之後,她的腰和腿已經直不起來了,惹得現場幾個年輕護士都落淚了。

戰鬥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來自懷仁市醫療集團醫務人員奮戰抗疫一線的報道


“這些護士還是孩子,有的都沒我的孩子大,2003年非典,我是內科護士長,在非典病區連續工作過七天,我比她們經驗豐富,面對危險,肯定我先上。”彭利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54歲的彭利華,是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是懷仁市優秀共產黨員,參加工作33年來,始終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從護士、護士長,再到副院長,她一直是全院年輕護士們心中鐵骨柔情的“孃家人”,帶著大家在院內感染防控和護理工作方面爭做一流。

馬陽紅,今年52歲,是懷仁市醫療集團副院長、人民醫院副院長,兼任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冬季是內科就診高峰期,每天接診病人、查病房、開晨會,已經十分忙碌。自從新冠肺炎抗疫戰鬥打響,他擔任醫院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開始內科門診和發熱門診兩頭跑,截至目前已經連續20多天駐守醫院了。誤了食堂飯點兒,吃泡麵,凌晨兩三點才能睡,成了工作常態。

2月4日深夜12點,懷仁市新冠肺炎醫學觀察集中隔離區正式接收了第一批34名與該市首例確診患者密切接觸過的群眾。負責隔離區醫療保障組的組長紀守權,也是該市醫療集團副院長、人民醫院副院長,他告訴記者:“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保障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心理疏導,他們需要我們的陪伴和鼓勵。”

1972年出生的馬良,平時話不多,可是一到關鍵時刻總是衝在最前面。2015年,馬良和同是醫生的妻子楊衛君主動請纓援疆,帶著年幼的孩子,舉家搬至新疆,整整一年治病救人,傳道授業。新冠肺炎來襲,馬良又一次站出來,搶在所有人面前奔赴武漢。他的老師落淚寫詩,唯盼愛生平安歸來。馬良出發之後,醫生侯志國緊跟其後,作為第二批支援武漢醫護人員,等待命令下達,即刻出發。

最美逆行白衣戰士,築起疫情防控的主戰線

專業的敏銳,讓這座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全省範圍內率先打響。“特別欽佩我們王院長,20多年的‘老防疫’,反應特別敏銳。”馬陽紅一直記得當他把一份上級通知文件交給該市醫療集團黨委書記、院長、人民醫院院長王興海時的情形。

當時是1月16日,是農曆小年前一天,武漢疫情的嚴重性還沒有傳播到北方這座小城,但是,朔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轉發《山西省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引起了王興海的高度重視,他認為隨著春節的臨近,絕對會有武漢返懷人員,存在著隱患。於是他和醫療集團黨委副書記、人民醫院黨總支書記盧君商議,立即召開醫療集團領導班子會議,發揮醫療集團優勢,研究制定應急預案,啟動發熱門診,人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13個鄉鎮衛生院以及全市126個行政村村醫,率先在該市展開第一輪武漢返懷來懷人員信息排查工作。

自此開始,在懷仁市委、市政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的統一指揮、統一部署下,該市廣大醫護人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本職崗位,發揮專業優勢,衝在第一線、戰在最前沿,全力以赴做好發熱病人篩查、醫療救護、基礎防控等工作,成為最美逆行白衣戰士,築起疫情防控的主戰線。

從1月22日到1月29日,不眠不休8天,該市雲中鎮衛生院改建成疑似新冠肺炎隔離觀察病區。在距離最需要救治的患者最近的地方,醫護人員勇於擔當,接替上陣。

從1月31日到2月3日,日以繼夜4日,該市醫學觀察集中隔離區改建準備就緒。在距離最需要關懷的被隔離群眾最近的地方,醫護人員無私奉獻,愛心陪護。

從1月16日到記者發稿之時,該市醫療集團副院長、人民醫院醫務科主任仝凌,帶著醫務科、防保科全體人員,對全市城鄉摸排情況及發熱門診就診情況的相關數據行全面彙總、核查,查漏補缺,為抗疫情工作提供信息數據支持,做到數據清楚、心中有數、管控有據。

從1月16日開始,該市醫療集團藥品採供管理中心主任、人民醫院藥械科主任段秀娥,便想方設法,多渠道積極聯繫,統籌籌備整個醫療集團所需物資,包括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集中隔離區、10個鄉鎮衛生院、3個社區服務中心等,截至目前,各類相關藥品以及口罩、防護服、隔離衣、消殺用品等防護用品,已經基本滿足正常醫護所需及診療所需。

今年50歲的市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王霞梅,因為該院院感科主任休產假在家,臨危授命臨時兼任院感科主任,帶著兩個部門的醫務人員,組織學習新冠知識、防護隔離和操作技術,督導全院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重點人群院感工作。理流程、強環節,發熱門診和預檢分診安置和排班,嗓子喊啞了,搬東西搬到腰疼走到腳痛都是常有的事情。

……

向你們致敬,可愛的白衣戰士!

(文 王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