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籌大戰,聰明資金連續大規模進場,你是要減倉還是要加倉?

有一件事情我覺得也需要跟大家交代一下,你們發現沒有,最近北上資金每天連續大規模進場。

大家說這些資金是海外資金還是中資機構海外部分再進來?我覺得兩者都有。最近我查了一個數字,發現從去年開始,中國在大規模減持美債,原來我們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日本第二,那時候大家說,中國老百姓掙來的錢都買了美國國債,美國人還對我們不友好。

我們已經開始不斷撤回美債資金,到今天為止,我們持有美債已經降到了1萬億左右。大家知道,原來我們持有美債的規模非常大,現在逐步撤到1萬億了。這些撤下來的資金,我認為有相當多一部分返回了中國資本市場。

中國資本市場在近段時間,除了央行適度注入了一些流動性之外,我們也發現來自海外的資金在不斷走進中國資本市場,才促成了最近A股市場交易量持續放大。在3000點附近迎來萬億成交量,說明A股市場未來的牛市機會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了。大家在這個問題上不要再有過多的猶豫和擔心,好多投資人說在這個地方我們到底是要減倉還是要加倉,毫無疑問,在這個地方只能選擇加倉。好多投資者在這次A股市場觸底反彈的過程中,一直在等二次探底的機會,可是市場根本就沒有給大家這樣的機會,為什麼沒有給?

3000點下方還要給你二次探底的機會嗎?資金現在搶籌碼都搶不到,很多基金現在開始在3000點下方搶籌碼,你還等它二次探底,盤中稍微看一下,資金就像餓虎撲食一樣進來,誰都知道3000點下方的籌碼春雨貴如油,誰也不想在這時候還給你。所以普通投資者不做,機構早就搶走了,我們好多散戶投資者還在等二次探底,大盤都到3000點了。我們從2月2日就提示,別害怕,破了2700,大膽的買,融資買。你可以查看我前面的報告,查看我2月2日以來的報告,是不是讓大家這樣去做?在3000點這個位置上,政策和資金推動是實實在在的。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復工?疫情怎麼辦?到今天為止,我都認為國家在這方面真的是非常有效的制止了疫情。所以本週開始,一些疫情得到控制的省市地區已開始復工,而外電報道說,中國工廠的機器開動,是全球產業鏈開始走穩。事實就是如此,中國的工廠開始復工,使得全球產業鏈的工廠開始擴產。


搶籌大戰,聰明資金連續大規模進場,你是要減倉還是要加倉?

因為中國一旦不開工,全球的產業鏈要麼是供給不足,要麼是需求不足,中國已經是一個GDP大國了,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球經濟和命脈。最近美國又在中美經貿上給我們取消了WTO最惠國待遇,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不給你了。其實我們走進WTO以後,獲得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優惠,但這些優惠措施據說最近特一紙文書都給否了。

這沒有關係,出口不行,我們就拉動內需;實體經濟不行,我們就拉動虛擬經濟。所以資本市場現在我覺得顯示了它的威力,我相信將來資本市場只能進不能退。既然已經踏上了征途,我們就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將中國資本大旗舉起來。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既然美國利用資本號令全球,中國資本市場也可以學習和參考,我們也來一次資本化的革命。但是我覺得在這裡大家一定要認清兩個事實,什麼事實?就是中國很多上市公司都是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都是國家資源。所以我們資本市場這次的戰略格局,應該說更多的是由國有企業做主要支撐。這些國有企業在做大之後還能夠做強,才能真正帶動中國經濟走向全球,使得這些企業有真正未來的市場競爭力。

當然我們也呼喚中國的企業家,不要眼睛只盯著錢,更多的應該是盯著如何將自己的企業做強,不是做大而是做強。另外我覺得這次資本市場的崛起,使得中國在新經濟轉型中,把更多資金投入到科技市場中來。中國要想真正成為世界強國,沒有強大的科技,是沒辦法強大的。所以這次國資改革絕不是對市場簡單的圈錢,而是對中國國有上市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我為什麼給大家推薦同方股份這家上市公司,它本來就是科技企業,而且它下邊的所有子公司都是科技企業。現在它的控股權在中和資本手裡,這個股票它現在沒有漲起來,但不意味著它將來不漲起來,誰都知道清華同方是什麼背景。大家說我等不及了,等不及你可以選擇其它股票。我當時給大家推薦億緯鋰能,好多人說這股票長期在底部盤著,不看好它。

我推薦的時候,自己都覺得這股票怎麼還不漲,好多人都堅持不住了。當時的贛鋒鋰業的價格快到100元了,而億緯鋰能我推薦的時候才13元,我告訴大家,這是我認為新能源產業當中價格最低的一隻股票,而且業績還不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當時聽我的建議,買了這個股票,現在漲到83元了。所以天瑞不敢做短線,因為我每天想的事情太多,我願意去做中線價值股,我覺

得我每年都能給大家挖掘出一兩隻中線價值股,包括億緯鋰能,還有TCL。你看億緯鋰能,我三年前就提出,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會使中國在汽車產業和世界汽車業巨頭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跟新能源相關的上市公司,大家要格外關注。這隻股票現在已經漲到這兒,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的是中國在3000點位置向上突破,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有牛市特徵,而是那些具有真正科技轉型能力和科技成長能力的股票,才能成為有價值的、被資金關注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