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業主守好安全門——一名街道網格長防疫巡查日誌中的“門衛”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走在涼州城區的大街小巷,發現每個小區的門口都多了這樣的標配:一面黨旗一張“碼”、一套桌椅一把“槍”、一本冊子一支筆、一個音響一把“壺”,還有佩戴著紅色徽章的“門衛”——黨員先鋒隊。

2月10日早8∶00 最專業的“門衛”

早上9點,全市疫情防治集中消毒殺菌工作就要開始了。

“我們先對小區人行道、車道進行消毒,按1斤消毒液兌100斤水的要求進行配比,大家把口罩、手套戴好,工作服整理好,檢查噴霧器是否正常?”恆大綠洲聯合黨支部書記、物業經理張玉飛正在給整裝待發的工作人員叮囑,電梯間消毒前要將電梯停在一樓,把警示牌放好。用酒精擦拭按鍵、扶手、箱壁時要先上後下,先左後右,不能有遺漏的地方。自從防疫開始,張玉飛幾乎是24小時在崗,他說:“物業人也有家人,面對疫情也害怕,但是我們不能退縮。小區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底線,為業主守好安全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月12日凌晨2∶00 最敬業的“門衛”

凌晨兩點,在東昇一區檢測點,網格黨支部書記楊海東正在核驗車輛通行證上的車主信息。晚上執勤,白天拎著大包菜、小袋米給居家隔離的返涼留觀人員上門服務是他每天要做的功課。

“你怕嗎?”

“也怕也不怕。我怕留觀人員發熱、怕他們不聽告知出來造成潛在風險。我只是把代購的東西送到家門口,在微信上溝通,兩不見面,是比較安全的,所以我也不怕。”

行至新關村路口,65歲的村監委會主任魏生海聽到有響動,披著棉大衣,拿著手電筒走出帳篷,迎風站在高高飄揚的黨旗下,那一刻,我覺得微弱的燈光中,老黨員的身影很高大,讓人肅然起敬。

2月14日16∶00 最嚴謹的“門衛”

抗擊疫情、黨員先行。儘管榮華東路每個防疫執勤點都沒有門房,但響應市、區政府號召到社區報到的公務人員卻堅守在各自的檢測點上。

“小夥子,新冠病毒傷肺,吸菸也傷肺,少抽菸,多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防治。”韓佐中心學校的物理老師馮勇,一邊在居民出入證上核對信息、一邊指導從小區裡出去買菸的小夥掃描“智慧武威”二維碼,在輸入信息的同時,還不忘自己育人的本分。

“奶奶,口罩戴到鼻樑處。沒事不要出來,街上沒有熱鬧可看,也沒有人和你喧。疫情還沒結束,趕緊回去吧,別凍感冒了。”市農業農村局幹部王慧在核對車輛出入的同時,勸返一位正準備從車旁繞行出去的老奶奶。她說:“目前武威新冠肺炎零病例,我覺得付出是值得的。”

2月16日 12∶00 最熱心的“門衛”

共駐共建、共克時艱。悉心守護群眾安全門的,還有榮華街道轄區的愛心單位。甘肅電投地產武威隴能開發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陳興明給檢測點送來了急需的帳篷,還帶著牛奶、方便麵等物品慰問執勤的同志。他說:“這半個多月的執勤,黨員幹部冒著嚴寒、負重逆行,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了。這些天,我們小區的業主群對這些‘門衛’點贊率很高,還有專門給檢測點送煎餅的。這次防疫,防住的是疫情,守住的是初心,贏得的是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