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期間 教育專家、校長說給孩子、家長們的心裡話

抗擊疫情 帶給我們怎樣的教育契機


戰“疫”期間 教育專家、校長說給孩子、家長們的心裡話

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解慧明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突發,我們經歷了一個不一樣的新年,國家緊急啟動一級響應,這場“戰疫”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關於生命、關於敬畏、關於擔當,關於信仰......


那麼,這場“戰疫”帶給我們哪些教育契機呢?


一、進行愛國教育和信念教育,

堅定“四個自信”

“我們為共和國70年的輝煌成就喝彩,被愛國主義的硬核力量震撼……愛國主義情感讓我們熱淚盈眶,愛國主義精神構築起民族的脊樑。這一切,匯聚成禮讚新中國、奮鬥新時代的前進洪流,給我們增添了無窮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催人奮進,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醫護人員、科研人員、三軍將士、建設工人、志願者、海外同胞等尤其是全國人民都表現出英勇無畏、團結奮戰、慷慨奉獻的愛國情懷,催人淚下感人至深。愛國主義的硬核力量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殺手鐧。通過疫情防控阻擊戰把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再一次洗禮和凝聚,昇華和深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夯實精神基石。


二、進行生命教育和價值教育,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生命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通過生命管理,把生命中的愛和亮點全部展現出來,為社會、為人間煥發出自己獨有的美麗光彩。只有實施正確充足的生命教育,受教育者才更懂得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更有動力去學習必備的生存技能以保護生命;更注重養成健康生活和積極鍛鍊習慣以更好延續生命,更注重生命的社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尤其需要生命教育的有力支撐。


三、進行家庭教育,

家校共育促孩子健康幸福成長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隨著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家庭教育越來越重視,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


四、進行社會情緒能力教育,

為孩子身心健康一生成功幸福奠基

2009年11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鈺在兒童早期發展研究前沿國際會議上提出:“所有教育機構,一定要注意對孩子社會情緒能力的培養,決定孩子一生成功的並不是IQ,而是社會情緒能力。”社會情緒能力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良好的自我意識、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是社會情緒能力的基礎);社會意識和人際關係管理的技能(是社會情緒能力與環境互動的層面);創意地解決問題和做負責任的決定(是社會情緒能力的最終落腳點)。


五、合理安排作息,

保持良好的學習生活節奏

在休息的同時,要避免晝夜顛倒、睡懶覺、沉迷電視或網絡的行為,尤其要管理好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保持合理有序的作息節奏。學生應該有效率地完成作業、拓展閱讀、家務勞動、適當預習新課等。


戰“疫”期間 教育專家、校長說給孩子、家長們的心裡話


戰“疫”期間 教育專家、校長說給孩子、家長們的心裡話

西安高級中學校長 辛軍鋒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2020年伊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轟然打響。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無情肆虐下,全國上下彷彿進入了冬眠。不斷增長的確診病例數,震痛著每一箇中國人的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在這場攻堅戰、阻擊戰、總體戰中,數十萬“白衣戰士”挺身而出,晝夜奮戰,所有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共克時艱。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讓我們擁有了一個超長寒假,在漫長的等待中,西高全體師生都能聽從國家安排,嚴陣以待。雖然我們不能像白衣天使和眾多逆行者一樣奔赴一線,但我深深感受到了全體西高人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無論是學校“停課不停學”的統籌,還是老師們網絡上課的積極準備,全體教師沒有推諉,沒有敷衍,積極做好準備,堅持教學“一線陣地”,相信同學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習階段,也一樣會堅持學習,堅守自己的學習陣地。

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正在與病魔進行艱苦卓絕的抗爭,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正緊緊的聯繫在一起。從疫情開始的那一天起,你們的社會課堂就已經開課了。

我希望,你們不僅要學習知識和本領,也需要關注疫情、關注社會、關注人性。那一個個增長的確診數字,並非與我們無關,那是一個個與死神抗爭的同胞,那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西南聯大校長蔣夢麟說:“強國之道,不在強兵,而在強民。強民之道,惟在養成健全之個人,創造進化的社會”。如何能在下一個意外來臨的時候,多一些準備,少一些措手不及,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推諉,多一些思考,少一些人云亦云?這些是我們要深刻思考的。預知不了未來,避免不了災難,但我們卻能做好自己。

我希望,你們不僅要強身健體,也要學會忍耐、自律、理解、勇敢和樂觀。這是一場不幸,每個人深陷其中也身在其中。那些數字、人物、精神、教訓、反思,不能只出現在多年以後的資料記錄裡,也應該留在我們的血脈裡。你們應該知道:與國家同呼吸,與同胞共命運,就是家國情懷;敬畏自然,約束自己,就是保護地球;勇敢、堅強、樂觀、善良,就是一次最好的個人素質課。這個時代不缺有知識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裡散發出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的人。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作為西高人,不僅應該讀好書學好習,還應該關心國家,關心政治,關心天下事,關愛天下人,求學是起點而不是終點,知識和本領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

原本已經開學的日子,但因為疫情,我們不能相聚校園,百年的堅守化成此刻的期盼:不急,不慌,不怕,等你回來,陪你長大!讓我們永遠銘記校訓:明體可強身心,達用以報家國!讓我們眾志成城,守“土”有責,戰“疫”必勝!願在春暖花開時,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