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保護孩子?

旺仔探探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做好兒童防護尤為關鍵。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神經,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感染勢頭得到有效控制,治療效果也顯著提升,全國抗疫形勢一片大好,據報道2月22日21省份實現確診病例零新增。

新冠肺炎是一種人群普遍易感傳染病,尤以老年人和有慢性病史的人更為嚴重,目前雖無嬰幼兒死亡病例,但全國也有不少兒童及嬰幼兒確診病例,家長應全面做好孩子的疫情防護工作。

根據健康專家的一些經驗和建議,家長應儘量幫助孩子通過主動認知、減少接觸、積極防範、健康習慣、被動隔絕、提供衛生環境等幾個方面進行防護新冠肺炎的感染。

  1、通過故事的形式主動向孩子介紹疫情及危害性,教導孩子飯前便後洗手,外出戴口罩等,口罩大小要合適,確實起到防護效果,可以選擇兒童喜歡的圖案口罩使其更易接受。

  2、主動減少外出,不給任何外來人員開門,避免對外接觸。對孩子而言,不外出肯定是最安全的。如必須外出,避免去人口密集和不通風的產所,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至少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回家後要及時消毒、更換衣物。

3、培養良好衛生習慣,要勤洗手,養成不隨意摸嘴、眼、鼻、臉,不吃手指。避免接觸打呵欠、打噴嚏、隨意吐痰的情況,儘量減少飛沫傳播。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共用餐具,不吹食物,不咀嚼餵食。穿戴舒適、保證營養、加強鍛鍊,食材清洗乾淨且必須煮熟。多鼓勵孩子做遊戲、運動,通過鍛鍊身體提高抵抗力。

5、家長主動防護, 父母要做好自身防護,外出嚴格佩戴口罩,進門更易消毒,勤洗手,不面對孩子吹氣、咳嗽、打噴嚏等。定期通風,做好居家消毒。每天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注意保暖。

6、積極隔絕外部傳播途徑,儘量避免外出,在使用電梯、按鈕、樓道門、公共廁所等設施時要注意防護,可以常備溼巾,切斷一切可能的傳播途徑。

7、衛生間及時消毒殺菌,減少氣溶膠傳播,目前已在確診病例尿液和糞便中分離出新冠病毒,一定要定期對衛生進行消殺,隔絕一切可能的傳播途徑。

新冠肺炎最關鍵的是接觸史,如果孩子感冒發燒,家長一定要仔細回顧2周內有沒有接觸新冠肺炎的確診或疑似病例,如實地提供接觸途徑和過往病史,是快速診療的關鍵。

 


螞蟻撩聊


很高興回答,非典的時候我們還是孩子,無憂無慮,沒有害怕,現在我們已經為人母為人父,有了很多的擔心,擔心沒有給寶寶撐起一片天

拿我的寶寶來說,我的寶寶一歲半完全不懂事的狀態,我本身上海有房子,然後帶他回去農村老家待著的,老家畢竟空間大,相對城市不那麼緊張,整個期間衣服我會給他洗勤點,手每天用溼巾擦,寶寶的手一會就很髒,爺爺奶奶帶他出去,告訴他們不要去有人的地方就在麥地走走就好了,我們大人要管住自己,孩子肯定會聽我們的,現在我們來上海了,為了寶寶好,讓他繼續待著老家,等正常了再讓他過來,每天都會想念,但是相對孩子的健康這都不算什麼,每天都會視頻叮囑不要接觸人,自己做好自己的,希望早點結束,春暖花開,一起擁抱家人!武漢加油💪


黃豆媽咪的生活屋


這個問題好,我家米一月十七日放假的,那時候對疫情沒有足夠的瞭解和重視,連基本的防護都沒有,帶著米還下樓參加物業組織的送福袋活動,好在第一個去也沒有排隊領完就回來了,再也沒有出過門。不出門就是最好的防護。如果小區沒有疫情想到樓下稍微遛彎的話,一定要戴口罩,避免和其它人接觸,包括電梯按鈕,因為孩子有時候活潑會按,戶外時間不宜過長,回家後要用殺菌皂洗手消毒,酒精給鞋子和門把手消毒,儘量細節做的越細緻越好,安全第一。


米爸與米


疫情期間不要帶寶寶出去平常多喝水,飲食清淡點,少吃多餐,提高寶寶提抗力,少生病,因為目前非常時刻,去醫院很不安全,為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平常護理好。如果喝奶粉可以給寶寶挑選含乳鐵蛋白的奶粉,我家寶寶目前喝的奶粉含乳鐵,這款奶粉我覺得挺不錯,我家娃斷奶後一直喝。


Gu924


疫情當前,特殊時期我們不僅要做好大人的防護工作,也要更加註重孩子的防護工作。

疫情當前,如何做好孩子的防護工作

1、別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家長和孩子都應該減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記得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戴好口罩,並且建議去空曠、通風、人少的地方活動,儘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車、地鐵等,和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回家後一定要及時更換衣物,消毒清潔。

2、別不洗手就抱孩子

和孩子玩耍以及抱孩子之前記得一定要保持手的衛生,家長回家時應該把外面穿的衣物換掉,洗手以後再抱孩子。

3、別給孩子戴大人口罩

兒童佩戴和摘取口罩的方式和成人是一致的,家長要給孩子佩戴兒童專用口罩,孩子不願意戴口罩時,可以嘗試做遊戲、講故事、角色扮演等辦法引導孩子戴上。一歲以下的孩子不太適合戴口罩,家長最好不要帶孩子出門。

4、別對著孩子打噴嚏

看護兒童時,看護人要戴好口罩,並且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咳嗽或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口鼻,使用過的紙巾要及時處理掉。

5、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

餐具要跟孩子的餐具分割開,給孩子餵食的時候不要用嘴吹氣,不要用嘴嘗後再餵給孩子。

6、每日記得給房間通風

家裡一般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大概20~30分鐘。注意不要讓孩子待在通風的房間裡,防止孩子著涼,可以每個房間換著通風。

7、注意給手機、鑰匙以及孩子玩具消毒

看到孩子亂抓、亂舔時要及時制止,很多家長哄孩子都會把手機、鑰匙給孩子玩,所以我們要經常給手機、鑰匙消毒,並且孩子的玩具、餐具要定期、經常消毒。

結語

特殊時期,我們大人要做好榜樣,不要把恐慌傳遞給孩子,花更多的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我是梓宸爸爸,樂於分享和討論育兒知識和經驗,提倡現代化科學育兒,歡迎大家一起來交流。


梓宸爸爸育兒分享


疫情當前,我們不僅要做好大人的防護工作,也要更加註重孩子的防護工作。一是儘量做到遠離人群。隨著各地新增病例的不斷下降,加之天氣越來越暖和,不管大人孩子都想出去透透氣,放放風,越是這個時候,大人越要自律,告訴孩子不要出門,因為疫情只是持下降態勢,並沒有結束,保不齊身邊會出現一個病毒攜帶者,所以儘量不要出門或少出門,減少被感染的機率。二是做好防護工作。疫情可控可防,所以也不要過度緊張,確實要出門,就要做好防護工作,戴好口罩,錯開人群出行高峰,遠離人群聚集點,比如公園等,有條件的可以驅車去沒有人群集中的田野,踏踏青,早去早回。三是加強鍛鍊。由於孩子缺少運動,儘量做到少食少餐,以免出現積食等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所以要強化鍛鍊,飯後在客廳走走步,做做操等,吃一些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保健食品,比如衡欣牌益生菌。四是做好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出門回來要洗手,多通風,家庭多消毒等。


這樣很自在


疫情當前,兒童防護工作是所有家長們都關注的事情。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期間,兒童的防護工作備受關注。 像老年人、孕婦、嬰幼兒等免疫功能較差的群體,一旦感染,發病可能更快更嚴重,更需要重視預防。



除了告訴孩子防控知識,家長在帶孩子出門、跟孩子一起吃飯、和孩子玩耍時,這些事情也千萬不能忽略。首先不要帶孩子去人員密集區域,家長和兒童應該減少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戴好口罩。和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回家以後一定要及時更換衣物,消毒清潔。

其次,家長回家時應該把外面穿的衣物換掉,洗手以後再抱孩子。別給孩子戴大人口罩,買孩子專用的一次性口罩。看護孩子時別對著孩子打噴嚏。不要共用餐具,每日給房間通風。手機鑰匙要消毒,孩子的玩具、物品要定期消毒。 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後在危機時期,請給予孩子比平時更多的愛與關注。


嘻嘻與哈哈快樂兒歌


注意飲食安全

採用家庭分餐制,不與孩子共餐具、飲具,不用嘴吹的方式讓食物變冷再餵食,不親吻孩子,不對孩子呼氣、喘氣。

加強營養。充分的營養有助於提升免疫力,降低被感染的機會。

注意食品衛生。肉蛋類食物燒熟煮透,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開。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

保證起居適宜

根據溫度變化適當增減衣物,房間通風時,將孩子轉移至另一房間以免受涼感冒。

保持孩子規律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增強抵抗力。

關注個人衛生

教育、督促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不亂摸、不吃手、不掏鼻孔、不揉眼睛。

開展居家清潔

每天應定時通風,這也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方法。

保持室內環境整潔。經常觸碰的遙控器、門把手等物品可用100-25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孩子的玩具和學習、生活用品等可用酒精擦拭或放置在陽光下暴曬。

儘量減少外出

不帶孩子走親訪友,更不能帶孩子去人多空氣流通不暢的場所。

疫情期間免疫接種門診將發放新的預約通知,請根據預約時間前往,前往時請儘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同時:

○儘可能減少陪護人員;

○帶好身份證件;

○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碰到公用物品後及時做好手衛生;

○主動向工作人員進行外地出遊史、類似病例接觸史和健康狀況的申報。

如果孩子有慢性病,最好先和孩子的主治醫生溝通,再決定複診的時間。

若兒童出現普通感冒輕微症狀,可先監測體溫,在家觀察。如果孩子出現發燒、咳嗽、乏力、氣促等,建議就近到醫院就診,並做好防護。

家長身體不適時,避免接觸孩子

若家長出現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時,請佩戴口罩,並適當隔離,避免與孩子接觸,將孩子交由其他人員照顧。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疫情突然來襲,擾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孩子,作為家長,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來保護他們免受其害。一方面要保證孩子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還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不要讓這次疫情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影響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輔導孩子文化課知識的同時 ,還要教導孩子敬畏自然,學會應對危機,有人格底線,有獨立思考的習慣。知識的學習是孩子人生的起點,良知和人格才是孩子一生要發展的方向,給孩子以責任和擔當,才是給他們最好的保護。



雲歸何處


就兒童防控來說,最容易做到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戴口罩、勤洗手。要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儘量少去公共擁擠場合,假如要去公共場合,佩戴口罩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兒童佩戴口罩的目的,主要是隔絕飛沫。棉布、海綿口罩阻隔性較差,不建議兒童使用。N95型口罩佩戴時有憋悶感,也不太適合低齡兒童。因此建議選擇標準的外科防護口罩外出佩戴。嬰幼兒可能沒有適合的口罩,則建議儘量不要外出。當然,兒童避免感染的最好方法是儘量避免外出,避免與外來人員直接接觸。如果必須出門,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不要走親訪友,謝絕熟人觸摸寶寶或近距離對寶寶說話。每天開窗通風,不能自然通風的可採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如果沒有外出過,家裡也沒有病人,一般不需要消毒。外出過的話洗手很重要,一定要把手洗乾淨,建議遵循標準的“內、外、夾、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消毒也比較簡單,用酒精、含氯的消毒液都可以殺滅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