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報課外的輔導班那?你有什麼建議?

玩轉邯鄲


我們都知道,每一位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孩子特別的優秀,而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也是大部分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遵守的一個觀念。所有事情如果提前做好,那麼孩子成功的勝算就大了一分。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所以我們也可以發現現在大部分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經費投入力度非常大,也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更好,以後進入頂尖的大學,成就完美的人生。也就是在最近大部分的學校也開始放暑假,可是我們都知道孩子卻是不會放假的,為什麼呢?因為一些家長都給孩子報一些學習補習班,讓他們更加超前學習,這樣真的對嗎?

之前和一個老師聊天的時候,他表示要是自己有孩子的話,寧願讓孩子學習不好,也不要讓他去上補習班。原來說出這句話的原因在於他之前帶了一個孩子,高考之前學習成績都是非常好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在高考的時候,成績一下子低於平時成績100多分,甚至連本科都沒有上。這樣的情況讓他也感到十分的痛心,最後瞭解情況才知道平時由於一直上補習班,對於自己還是十分自信,有些時候上課過程之中就不太願意注意力集中,所以他說出了這樣的話語。可我們也可以發現,如果上補習班或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純屬套公式式的學習

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去了補習班的孩子,他們的學習成績或許會有一定的提升,特別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學習衝勁也比較大,可是等到期末期末考試的時候這些孩子的成績有可能會一落千丈,這主要是因為完全套公式式的學習,讓孩子只理解理論而不去探討理論,特別是補習班的時間有限,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交給孩子最關鍵的信息,那麼就缺乏孩子習題的鍛鍊。

孩子缺乏對新知識學習的慾望

一般情況下,當我們對某一件事情有了瞭解之後,就再也不願意去了解第二遍,而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他們在補習班學習一遍新知識之後,等到真正開學之後,或許對於這種新知識的慾望就沒有非常強烈,可是我們都知道在正規老師教育的過程之中,他們所給予的並不是一定的理論知識,還有實踐以及一些學習方法,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是孩子對此沒有任何的慾望,那麼就有可能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如果經常給孩子報補習班的話,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些補習班優劣難辨,我們並不知道哪個補習班好,裡面的老師到底有什麼優勢。最重要的是和大部分學校老師相比,他們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這裡我們最好建議大家可以讓孩子鍛鍊一定的自學能力,這樣對於他們以後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不必要真的去給他報一個補習班,讓他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學習,對辦補習班這件事情大家是怎樣看待的呢?


飯飯媽媽育兒


所以說我的經歷吧。

我的孩子並不聰明,但也不是很笨的那種,初中上的是所名校,剛進學校的時候我是這麼想的:他們學校的老師都很厲害,都很出色,沒必要去外面上課。同時我也希望孩子能在學校裡面把他遇到的問題都能解決掉。 這樣也能省掉一筆不菲的補課費。

從初一到初二,孩子的成績總是在中下游徘徊,因為性格的問題(孩子比較文靜),不敢追著老師去問問題,所以他的學習上的問題也不能夠在學校裡面完全解決。

初二的那個暑假,我決定給他去上補習班。經過老師的一個假期的總結和疏導以後,到初三的第一次月考,他的成績就衝到了年級的中上水平。最後於如願以償的上了重點高中。

大家知道高考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考試,所以我吸取了初中的教訓,從高一開始就給他上補習班。剛開始給他上的是小班,就是十來個人的那種。可是發現效果並不怎麼好,於是又給他上了一對一,孩子是學理科的,這個時候我發現孩子的理科思維真的不足,高中的課程不像初中那樣具,有難、廣、深的特點,我的孩子在學習上很努力,但也很吃力。

總結一點點小經驗供你參考:

1、初中的課程,因為比較簡單,所以在初一的時候,儘量的鼓勵孩子去找老師解決問題。讓孩子養成在學校裡解決自己問題的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絕頂聰明,這一點我想不是問題,因為聰明的孩子往往比較自信,老師也比較喜歡,去問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得到老師的重視。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比較開朗,這一點也能做得比較好,所以也不用擔心太多。

如果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一樣,性格比較內向,也儘量鼓勵他這麼做,讓他可以得到一定的鍛鍊,最晚可以在初二的那個暑假開始補課。

2、一定是在尊重孩子的意願情況下去補課,而且孩子不願去上補習班,你壓著去沒有什麼用的。

3、找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很重要。當時我就是這麼想的: 一個師範類的大學畢業生,工作一兩年以後,總可以幫到你的孩子。如果孩子很喜歡這個老師,他就能夠專心的去學習,相反,如果一個老師的水平很高,但是孩子不喜歡也沒有用。

4、進入高中以後,課程的難度和廣度深度都增加很多,如果以前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的話,在高一的時候就會被拉開距離。

所以進入高中的時候不能夠放鬆,這一點我做得並不好,我的孩子在高一的時候參加了很多的課外活動,系收課程被落下很多,而課程一旦被落下,後面的新的又跟不上,孩子有畏難放棄的心理。

高一結束以後,你基本上就知道孩子在高中的一個學習的狀況了,如果感覺到有困難還是有必要去上補習班的。在選擇老師上,可能會有一點點區別,這個時候就要選擇高水平的老師,讓孩子儘量的去適應老師。在這一點上,我做的也不是那麼好。

剛開始我也選擇了一些水平比較好的老師上課,但是孩子跟老師之間的互動很少,效果不是非常的好,所以性格內向的孩子還是要找到他喜歡的老師,這樣就有點矛盾了,所以有“性格決定命運”這一說。

5、仍然要鼓勵孩子在學校裡面要跟緊老師的節奏。不要指望把所有的問題都帶到課外的補習班去解決,這樣會很危險的,因為學校裡面的老師都是經驗豐富的,他們對高考方向的把控是非常好的,而外面的補習班的老師只能作為一個補充。

再好的老師上課的時候面對的是五六十個學生,他不能夠照顧到每一個人學生的知識層面,對於重點高中來講尤其如此,老師會重視學習靠前的學生,對於落後的學生來講,他雖然不能夠說放棄,但是關注度肯定會少很多,因為任何一個學校都要靠前面的尖子生來打造品牌,其他的學生只是奠基石而已。

課外輔導有他存在的理由,對於那些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是保持提高自己競爭力的一個途徑。不至於一開始就被排除出競爭者的行列。

但說句實在話,補課費真的好貴!

高考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的考試,能幫就幫他一下吧,實在是幫不了也沒有辦法,這個社會上個人的狀況不一樣,量力而行就行了。

同時我也經常跟我的孩子講,這次考試並不能夠代表你一生的成就,你如果想繼續奮鬥那麼從進入大學的那一天開始,你就要明確的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大學四年同樣能讓你縮短跟高考尖子生之間的距離,甚至超越。


南寧明月口腔莫主任


這個跟孩子自己的主觀意志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孩子,在學校課堂上,學習效率很低,專注力不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不是很好。這種情況下,課外的輔導機構,能做的非常非常有限。

但是,也不排除有這種情況。有些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在學校的學習狀況不是很好。但是,在輔導機構裡,很適應輔導老師的講課方式和方法。這時候,輔導的效果自然會好很多。不過,要說明的是,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輔導機構,更多的是幫助孩子查缺補漏,把不足的地方補上。系統化的學習也有,但是畢竟孩子們在輔導機構的時間有限。還有就是負擔的科目不同,課程不同,這些對補習效果都會有影響。

所以,判斷孩子在輔導機構學習後,成績是否能有提升,要從孩子、機構、課程等多方面去看。

但是,話說回來,孩子自己的主觀意志,是這些因素當中最重要的,起主導作用。





秀一老師


現在人們的經濟水平提高了,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了,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各種校外輔導機構應運而生,賺得是盆滿缽滿,但給孩子報輔導班真的必要嗎?其實家長沒必要跟風攀比,要結合孩子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做決定。

第一,如果孩子學習習慣較好,作業能按時完成,成績也不錯,就沒必要報文化課補習班了。當然特長興趣班可結合孩子的愛好報班也可以。我兒子學習成績中等偏上,我給他報了一個鋼琴班,兒子也挺愛彈琴的,也沒有影響學習。



第二,如果學習成績中等偏下,這類孩子一般學習習慣不好,比如,上課不專心聽課,做作業磨蹭,做事沒耐心,這類孩子家長應從培養良好的習慣入手,然後才是學習知識,否則報個補習班成績也不容易提高。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可趁假期讓孩子多閱讀,閱讀能力提高了,各科成績自然都上去了。有些家長給孩子報數學班,英語班,忽視了語文的學習,成績提高是很不容易的。我家孩子由於從小我就陪孩子讀書,成績在班上前幾名,假期從來不上文化課輔導班,但孩子在家經常讀課外書,看報紙,知識面比較較廣,今年除了彈琴,他喜愛運動,又報個籃球班。

第三,報班要量力而行,不可攀比,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家庭寧可大人節儉,也花大量的金錢給孩子報三,四個班,結果孩子產生厭學情緒,適得其返。要結合孩子的學習程度及愛好來報班。



第四,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榜樣作用。把孩子送到輔導班,不等於萬事大吉,孩子上輔導班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結果。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


葉芸芸飛


我是一名補課老師。我覺得很多學生都需要補課。尤其是高中生。

1.在學校裡,上大課,一個班上60人以上,老師講課,難免會顧不過來。有的學生沒有把握住課堂,加上老師講課快,容易跟不上老師的節奏,這樣學生就很容易掉隊!掉隊了,就需要有一個人幫他把落下的課程再補上來。

2.那些考高分的學生往往就已經通過補課,提前把新課上了,學習了一遍,以後再學時就可以遊刃有餘,有了一定的基礎,學起來就容易些。

3.補課確實對一些對學習感興趣,有熱情的學生,有幫助。成績有提高。一個荊州中學的高二男生從2016年9月開始在我這裡補課,一直在補課,從未間斷,他把我編寫的高中數學學習意見幾乎都做了一遍,他的基礎越來越牢固,數學素養得到了提高,數學成績突飛猛進,從50分提高到了115分,並且近一年時間穩定在110以上,成績波動小,抗跌能力強!我感到很高興,很欣慰。為他的進步感到驕傲!

補課,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老師,合得來,對脾氣,兩個人能夠配合好,才能把補習做好。現實生活中,遇到一個好老師很難,遇到一個有潛力的學生也不容易。


高中數學鄧老師


我家閨女上補習班目的並不是為了優秀,而是希望不要被甩掉。這真是普娃家長的痛,牛蛙家長和沒有做家長得人很難理解我們。

一個反對補習者的轉變:


我曾經也是一個堅定得反補習支持者,但是當自家娃在小學3年級成績跌落得那刻,我的理念就徹底崩塌了。素質教育、快樂教育聽起來那麼的美好,但是學歷還是孩子們進入社會第一輪的篩選標準。

從閨女小學三年級開始我算正兒八經的開始接入孩子的學習,發現自己確實無法給孩子起到決定性的幫助。教育還是需要有專業性、系統性的支持,靠家長一腔熱血是很難起到明顯的作用,家長全身心的投入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雖然現在補習費用很貴,但是我發現班級成績在前面的孩子上補習班的比例很大。這讓我有了一種深深的憂慮,本來補習不是應該成績不好的孩子的待遇嗎?可是現在情況正好反過來了,成績好一點的孩子反而會努力的繼續更優秀。

一個正在送孩子補習的粑粑的心聲:


我只好趕鴨子上架子了,送閨女去補習了。這是一個無奈的決定,看到普通高中只有50%的升學率時候,作為家長你還有什麼選擇。我說我送娃上補習班只是希望能考上高中,如果能考上一個好一些的高中那就更好了。

補習已經不是培優了,是普娃能夠活動繼續正規學歷教育的機會保證。這就是現在教育競爭的現狀,大部分家庭就一個或者二個孩子,誰都無法承受教育失敗的後果。除非家長沒有預期,或者根本就可以不參加第一輪篩選。


鄉下老白菜



59255318972


我是一名老師,在我的班裡也有孩子在週六週日補課。下面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1.有的孩子學習成績很棒,因為他們上課時認真聽老師講課,課後認真完成各科作業,不懂就問,學習對他們來講,一點都不難。這類孩子就沒有補課的必要。

2.第二種孩子呢,上課也能認真聽老師講課,各科作業也能完成,但是成績卻不拔尖,這些孩子應該是腦子不太靈活(這樣說小孩子應該不好吧,罪過罪過,阿彌陀佛),不能舉一反三,我建議這類孩子多多練習各種各樣的習題,熟能生巧嘛!可以去輔導班補補課。




3.第三種就是成績落後的學生們,當老師的都知道,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上課不聽,作業不願意主動寫,考試成績自然就差的學生們。他們用補課嗎?給他們補課,他們就願意聽願意寫嗎?在這我要說一點,很多家長都認為老師上課不講重點,想讓孩子們上補習班,這種說法不知道從哪兒來的?至少我身邊是沒有這樣子的老師。


October


我是一名小學二年級孩子的家長,說一說我個人對於補課或者興趣班的看法。

剛升一年級的時候開學老師明確要求班上每個學生至少有兩項特長,這話的意思就是告訴你興趣班一定要參加,我們也響應號召報名學習了書法,口才,國際象棋,還補了英語跟作文,結果學了一年多,什麼都是半斤八兩,孩子還很累,都產生厭學心裡了。

那麼孩子要不要補課?我認為學習力很強的孩子如果補課的話真能補出成績。問題是你孩子學習力很強在家裡其實一樣能學的很好。不愛學習的孩子,家長強拉硬拽把他送到補課班,他本來就不愛學習,產生逆反心裡,不會用心學習的,成績一樣不會提高,到頭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但有一種孩子想提高成績,是一定要藉助補課的


,他們愛學習,也比較聽話,就是感覺反應的慢一點,照別人學的慢,如果是這樣孩子的家長,就要考慮要不要送補課班了。因為你孩子反應慢,在班裡老師是不會單獨照顧你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簡單的見解,不知道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祝願每個孩子都能綻放異彩


綠色的魯濱遜


我曾經是個堅定的“不補課黨”,因為在我的成長經歷中,就從來沒有補過課,但依然比整天在課外補課的人學得好。我一直覺得,自發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遠比外力的推動要強得多,這才是真正有效的。

在當了媽之後,我也仍然堅信我的“不補課”理念,每次聽說誰誰誰家孩子日程表排得有多滿,都是笑笑,但在我瞭解了現在的教育狀況後,現在完全不這麼想了。

現在我的觀點是,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要儘可能地給孩子找名師,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溝通基礎上的,如果強行逼迫,孩子自己不願意學,那錢也是白花,對孩子也是不負責任的。

今非昔比,當年學校教學的內容本身就已經有很多“超綱”的部分,所以,只要能在課堂上緊跟老師,課後勤加練習、認真消化,跟上進度就沒問題。

可是隨著“減負”的實行,校內的“負”減了,老師的教學也不敢“超綱”了,補課和不補課的孩子,差距就顯著地體現出來了。

有些時候,要不要給孩子補課,已經不是家長能選擇的了,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校外補課的經濟負擔已經讓中產家庭都感到不堪負荷,很多父母完全是節衣縮食在供孩子補課。

之前有個朋友,孩子上小學三年級,因為覺得孩子補課實在太辛苦,想給孩子“減減負”,就停報了課外班,結果一個學期下來,之前在班裡名列前茅的小姑娘,成績迅速跌到了倒數,孩子的自信心也備受打擊。

不得已,她又趕緊給孩子報滿了課外班。

孩子到底要不要補課?我想,這個問題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下,已經由不得家長選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