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圭娜:“我們與病毒‘面對面’”

朱圭娜:“我們與病毒‘面對面’”

慶陽網訊(記者 李彬)最近一段時期, 在人們進入夢鄉的深夜, 市疾控中心實驗室的燈仍然亮著, 朱圭娜和同事們還在挑燈夜“ 戰”, 她們承擔著新冠病毒的檢測工作, 每天與病毒“ 面對面” 交戰, 之所以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為的就是給疫情防控和救治贏得時間。

朱圭娜今年34歲, 2009 年進入市疾控中心工作,熟練掌握PCR實驗操作技能, 現任市疾控中心實驗室副科長。“ 病毒檢測前, 我們都要做好三級防護。” 朱圭娜告訴記者, 和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 她們需要先消毒, 戴上醫用手套, 再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 穿戴好N95醫用口罩、 護目鏡、 帽子、 鞋套,“ 全副武裝” 後才能進入PCR實驗室工作。

“ 前些日子,我們平均每天檢測的樣本在八九十份左右, 最多的兩天達到了128份、 126 份。” 朱圭娜說, 根據省上安排, 各縣( 區) 新冠病毒檢測工作全部由市疾控中心承擔, 她和同事每天需要檢測八批樣本, 每批檢測需要兩個半小時。“ 從1月27日開始, 有連續十多天, 我們做完檢測已經到凌晨三四點了。”

朱圭娜:“我们与病毒‘面对面’”

“ 樣本的啟封、 分裝、 提取、 檢測、 複檢, 每一個步驟都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範, 不敢有一絲馬虎。” 朱圭娜說, 她們一旦進入實驗室, 便不能吃、 不能喝、 不能隨意走動, 每一步操作必須小心翼翼, 注意力高度集中, 穿著防護服很容易出汗, 防護眼鏡也會起霧, 操作難度、 體力消耗都更大。“ 每天在實驗室至少工作八九個小時, 出來後感覺整個人都癱軟了。”朱圭娜說。

新冠病毒的檢測風險, 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每個人都十分清楚。“ 檢測新冠病毒是我的職責, 責無旁貸, 應該也必須衝在一線。” 朱圭娜和同事放棄了春節假期, 主動承擔檢測任務, 從1月21日到現在, 一天也沒有休息。“ 我的腦海裡已經沒有周末這個概念了, 每天都要加班做檢測。” 朱圭娜說。

朱圭娜:“我们与病毒‘面对面’”

2 月7日是朱圭娜的生日。“ 那天, 檢測到一例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標本, 做完複檢已經是第二天凌晨四點了, 走出實驗室, 心情有些沉重。” 朱圭娜回憶說, 疫情當前, 她已經忘了自己的生日, 正準備收拾回家時, 同事們突然拿出了在超市買的蛋糕和零食, 給她唱起了生日歌。“ 這是我第一次在辦公室過生日, 也是最有意義、 最難忘的一個生日。” 想起當時的場景, 朱圭娜心懷感動。

連續奮戰在檢測一線, 早出晚歸, 朱圭娜沒有時間顧家。 說起家人, 朱圭娜告訴記者, 她最想念的就是5歲的兒子。 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 她把兒子送到了婆婆家, 家裡只有自己和丈夫兩人。“ 家人都知道這個工作風險大, 叮囑最多的還是讓我做好自身防護。” 朱圭娜說。

“ 最近三四天的送檢樣本越來越少, 工作任務減輕了很多。” 朱圭娜說, 雖然現在疫情防控整體形勢好轉, 但她們絕對不會有絲毫鬆懈,她會一直堅守到疫情散去, 她也堅信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