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眼中的病毒:複雜的天網,詭異的振盪

瘟神在我們廣大的國土上游蕩、徘徊,威脅著我們億萬親愛的同胞。工廠的煙囪停止冒煙;霓虹燈失去了光輝。飛機懶洋洋地在機場上打瞌睡;聯合收割機在田頭睡大覺。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汽車,一下子變得冷冷落落,稀稀拉拉,屈指可數。難道是爆發了核戰爭?難道是能源危機再次來臨?難道是經濟危機又一次發生?

不,不,是瘟疫的魔影籠罩著我國!

這瘟疫像旋風般襲來。不,不,簡直像閃電般襲來!在短短的幾天內,數以萬計本來非常健康的人,一下子全都病倒在床上。

到處可以聽見人們痛苦的呻吟聲,到處可以聽見人們發燒時的胡話聲,到處可以聽見人們接連不斷的咳嗽聲、擤鼻涕聲。

救護車日夜不停地開來開去,還不夠用。醫院連走廊上、院子裡都躺滿病人。學校停課,課堂裡再也聽不到琅琅書聲……

视点 | 科幻作家眼中的病毒:复杂的天网,诡异的振荡

1978年,當“科學的春天”剛剛降臨中國大地之時,一位名叫葉永烈的科幻作家在他新創作的一篇科學幻想小說———《演出沒有推遲》中,寫下了以上文字。42年過後的今天重讀,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其實,17年前“非典”來襲之時,我就想到了這篇兒時讀過的科幻小說,還跟葉永烈前輩問詢過其創作背景,記得他回覆說,連他自己都無法理解當年怎麼會有那樣的幻想。後來他又告訴我,在中國還沒有一個艾滋病病人的時候,他寫出了中篇科幻小說《愛之病》,描述了艾滋病在中國的蔓延。小說當年曾經無法發表,原因是“這會給外界造成中國也有艾滋病的印象”。直到我國有了上千例艾滋病人的時候,這篇小說才得以問世……

另一位老科幻作家王晉康,曾在1997年發表的科幻小說《生死平衡》結尾預言:人類在2038年將遭受一種超級病毒的蹂躪!“非典”期間,王晉康老師在電話裡跟我感慨:“看來我是保守了,它提前了35年。”

视点 | 科幻作家眼中的病毒:复杂的天网,诡异的振荡

當時我們還談到,這些年裡有不少怪異病毒相繼“出世”,究其原因,或許主要是文明的發展使許多封閉地域被打開,現代交通又使它們易於傳播。有人用一個等式描述了未來社會可能會出現的畫面:“善變的病毒+改變中的生態+日益密切的人員交流=更多無法控制的傳染病的出現。”等式左端是我們今天已有的事實,其中的每一項都有著無限多種可能的變化。

但會不會還有另一個因素,即醫學對原來的優勢病毒種群的抑制打亂了自然界中病毒的平衡?王晉康堅信這一點,他坦言:“醫學在干擾人類的進化”這個觀點並不是他的發明,他最先見之於美國著名科幻和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在半個世紀之前撰寫的一部科普著作。

那麼,人類應該怎麼對待病毒呢?這位想象力奇崛的老工程師提出了一個非常“異端”的建議:乾脆培養低毒性病毒,任其在人類中傳播,讓它們成為病毒世界的強勢種群,以“低烈度縱火”的方法持續化解危險的臨界狀態。偏於保守的我十分懷疑,醫學家們會不會接受?

视点 | 科幻作家眼中的病毒:复杂的天网,诡异的振荡

王晉康還說,人們有一個誤解,總認為相對於病毒來說,病菌比較容易對付,因為有抗生素嘛。實際上,這是一條更加危險的道路。抗生素繞開人類的免疫機制,完全靠外力同病菌作戰,結果使病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人類的免疫力越來越弱,總有一天會出大亂子——上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柯亨就指出,我們不得不考慮我們已經接近後抗生素時代。

自然界是一張複雜的無處不在的天網,你牽動任何一個網眼,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產生振盪。“不要把對某種病原體的防治看成是孤立的事,而必須把病原體的進化和人類免疫系統的進化納入到一個整體中考慮。這正是達爾文醫學的觀點。”王晉康說,他的這些觀點不一定正確,只是一些假說而已。但提出一個新的思路讓專家們參考,至少不是一件壞事。“希望讀到這個觀點的人能夠心平氣和地對待它,用事實去反駁它,而不要再加上什麼‘草率’‘胡說’之類的評語。”

哦,複雜的天網,詭異的振盪。

科幻者言,姑妄聽之。

審核:王飛

视点 | 科幻作家眼中的病毒:复杂的天网,诡异的振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