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疫情防控,看看河源這些“硬核”操作...

智慧化疫情防控,看看河源這些“硬核”操作...

“您的體溫是36.5°,有效時間4小時。”在江東新區全民抗“疫”微信公眾平臺推出的電子通行證上,詳細記錄著體溫測量時間、人員、地點。市民僅需填報個人信息註冊個人通行證,即可生成專屬二維碼,體溫監測卡點工作人員可掃碼登記體溫。江東新區各疫情檢查點數據實時互通,錄入的體溫檢查信息4小時內有效,市民可憑“二維碼”方便多個卡點進出。

智慧化疫情防控,看看河源这些“硬核”操作...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在我市的疫情防控中,

除了電子通行證外,無人機、

紅外體溫檢測儀、鷹眼識別系統、

線上問診……

這些“硬核”技術手段正大顯身手,

助力我市智慧化疫情防控工作,

用“高科技”構築防疫的一道道“智能防線”。

宣傳

無人機喊話並遠程智能體溫檢測

“請你戴好口罩!不要在人員密集處聚集!”近日,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針對部分市民對疫情不夠重視,出門不戴口罩和聚集聚會等情況,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和龍川縣公安局啟動無人機進行喊話提醒工作,一旦發現有群眾聚集或者未佩戴口罩,民警便操作無人機降低高度,利用攜帶的設備進行空中喊話。據悉,無人機喊話提醒工作,主要通過無人機喊話器在居民區和城區主要街道上空盤旋播放疫情防控宣傳知識和注意事項,讓居民足不出戶也能瞭解到最新的防疫知識,較好地消除了宣傳提醒工作的盲區。

此外,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還充分利用無人機配備的紅外熱成像功能,在宣傳播報的同時,隨機對主要街道上的市民進行遠程智能體溫檢測,對超出正常體溫的檢測人員實行再檢測再甄別。市公安局表示,利用無人機開展疫情防控的“飛行宣傳”,不但實現了人員零接觸和工作高效率,同時還大大降低了二次感染的概率,方便快捷,覆蓋面廣,效果明顯。

排查

高效識別讓防疫無死角

日前,記者走進河源火車站進站口,站口處正在循環播放著“您已進入紅外線自動測溫區,請摘掉帽子慢行通過”的語音提醒。走近入口一看,值班的醫護人員正坐在電腦顯示屏前,通過紅外體溫檢測儀對進站的旅客進行體溫檢測。站內還設置有檢查區,對體溫異常的旅客進行進一步測量,對疑似患者將送往指定醫院。而市人民醫院也早已啟動紅外熱成像攝像機,採用非接觸式無感測溫的方式,一旦發現異常體溫人員,系統自動預警。

此外,在對車輛的排查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市衛健局、源城區交通局等部門在我市高速公路、國道等出入口,利用“鷹眼”車輛緝查系統0.5秒內識別車輛信息,迅速排查疫區返鄉車輛及人員。記者在粵贛高速城北出口人員健康檢測站發現,收費站出口車道安全島上,民警擺放著一個三腳架,上面安裝著一部手機,攝像頭24小時對著前進的車流。車輛通過時,手機上的“鷹眼“車輛緝查系統便自動掃描車牌,通過大數據分析,在0.5秒內識別過往車輛信息。如車輛、車主及車主社會關係人員曾經過疫區,該系統會立即報警。報警後,現場工作人員將對相關人員、車輛作隔離14天或勸返處理。

服務

24小時線上問診解民憂

“醫生你好!這段時間擔心新冠肺炎一直待在家裡,到了晚上總是失眠,有什麼有效的緩解辦法嗎?”在健康東埔疫情防控黨員醫生在線問診平臺上,市民通過線上問診的方式,向醫生尋求幫助。據悉,為有效解決轄區群眾防疫期間的醫療和心理諮詢需求,儘可能減少群眾到醫院就診產生交叉感染,源城區東埔街道辦積極搭建“互聯網+醫療健康+心理諮詢”平臺,廣泛發動轄區醫護、心理諮詢志願者參與線上義診志願服務活動,開通了“健康東埔疫情防控黨員醫生在線義診平臺”,讓市民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微信得到專業的醫療諮詢服務。“醫生與患者之間是直接對接的,患者一天24小時都可在平臺上留言諮詢,醫生看到了信息就會回覆。”健康東埔疫情防控黨員醫生在線義診平臺”的後臺操作人員告訴記者。據悉,自從2月6日該平臺正式上線以來,已有14位醫生和7名心理諮詢師入駐,註冊會員956名,諮詢問題1186條。

此外,河源市人民醫院、河源市中醫院、河源市婦幼保健院也開通了“線上問診”服務,免費為市民提供線上診療服務,在線答疑解惑,進一步積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合理分配有限的醫療資源,引導非緊急患者快速正確就醫,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全媒體記者| 劉曦

智慧化疫情防控,看看河源这些“硬核”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