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近期,韓國親子類綜藝節目《超人回來了》中,姜Gary的兒子小好圈了一大波粉,而且憑藉著自己超棒的語言能力上了微博熱搜。

小好和爸爸一起去菜市場,他不僅能清楚地說出每種蔬菜的名字,還能向爸爸點出這些蔬菜的特徵——"紅辣椒辣,爸爸不能吃"、"這是栗子,吃的時候需要剪開"……

此外,小好的溝通能力也是非常優秀。去商店會問:"老闆吃飯了嗎?",剪完頭髮後會滿意地說:"這下變王子了呢!",還常常和鄰居阿姨拉家常。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如果自己也有一個一歲多兩歲的孩子,看見詞彙量這麼多、語言能力這麼好的孩子,肯定會很羨慕。

要想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的語言是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影響孩子詞彙量的三大因素

1. 神經因素

孩子的語言能力與大腦皮層的運動和發展息息相關。

如果孩子神經聯結不良,就會影響語言系統的發展。這樣先天性的問題需要通過醫療解決, 也需要家長的努力。

孩子神經的發育,需要來自外界的刺激,包括觸覺、視覺、聽覺等等。刺激不足,就會導致孩子"感覺匱乏",影響詞彙積累,甚至會出現"社交退縮"的情況。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2. 兒化語因素

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因素,指的是父母在與孩子說話時,會進入一種模仿小寶寶說話的狀態——故意提高音量和音調、常用疊字"飯飯"、"水水"、"書書"等等,還常用抑揚頓挫、誇張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一樣的詞彙、同一句話經常重複,這些都是兒化語因素。

常常使用這種"兒化語",對孩子的智力和性格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的大惱發育很快,語言發育也很快,加上他們的求知慾強,學習語言的積極性高,因此父母用的詞彙一定要滿足孩子語言發展的需要。

如果老是對孩子使用他們早已熟悉、習慣的語言,會置他們在無需做努力的語言環境之中。

長此以往,孩子潛在的語言能力就得不到激發,就算天生有很好的語言能力也會因長期被壓抑而難以發揮。

3. 社會交往因素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小好之所以能說會道,少不了父母鼓勵他多和他人交流。小好開拓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這為他語言能力發展提供了新的刺激。

語言是一項社會性活動,有足夠的交流場景和良好的語言環境,孩子才有機會得到更快速的發展。

如果家裡人不喜歡說話,孩子與人交往的少,那麼他聽得少,說的機會也少,語言的發展就會比較緩慢。

從向鄰居阿姨打招呼開始,鼓勵孩子多說話,與他人交往,還可以經常對著寶寶講話,經常使用長句、複雜句,孩子就可以得到薰陶。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怎麼知道孩子的語言能力是不是在正常水平?

一些家長看到語言天賦很好的孩子,不但會心生羨慕,憂慮也隨之而來。他們會擔心自己孩子的發展是不是落後了?

每個孩子發展狀況都是不同的,家長要不需要過於著急。

處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會開始牙牙學語,模仿父母說話,這是寶寶進入語言敏感期的前奏,主要分為前語言期(0--1歲)和語言期(1--3歲):

1 4個月時,寶寶能夠觀察父母的嘴唇動作,並開始模仿,嘗試著發出聲音

2 6個月左右,開始慢慢吐出一些簡單的音節,有些甚至可以叫"爸爸"、"媽媽"等

3 10個月左右開始對聲音敏感,且能感知說話者的指令、情緒等

4 1歲左右,可以嘗試著說出一些簡單的字詞

5 1~2歲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對說話特別感興趣,有時會自言自語,咿咿呀呀停不下來

6 2~3歲正式進入"語言爆發期",變成話癆,經常模仿父母說話

在2歲半左右,孩子的語言能力速度加快,詞彙量能達到400-500。

詞彙組成中,名詞類居多,也能夠擴展到沒有實體的名詞,比如"昨天"、"今天"等;

在代詞類方面,孩子可以分清楚"我"、"你"等概念;

發展地比較快的孩子還會開始喜歡問問題"在哪裡?""是什麼?"……

孩子也可以掌握"大小"的概念。

雖然每個孩子語言發育速度不同,詞彙量的積累有大有小,有快有慢,但是要了解自己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是否在正常水平,就要參考上面的資料哦。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父母的語言是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寶寶1歲至3歲時,正是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被稱為嬰幼兒的"語言敏感期"。在此階段,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孩子大腦發展最好的養分。

1. 對話越多,孩子的詞彙量增長越快

《父母的語言:3000萬詞彙塑造更強大的學習型大腦》中提到了兩組聾孩子家庭的對比:一組安裝後父母大量的和孩子說話,語言刺激對孩子智力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

相反另一個家庭因為父母的繁忙和孩子對話很少,後來這個孩子大腦進展很不順利。

通常在三歲前,父母對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直接塑造著孩子的語言能力。

對話很多的家庭,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氛圍就越好,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更有研究表示,與家長對話多的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更高。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2. 減少訓斥類語言,增加正面詞彙的使用

父母語言大致分為兩種類型:

(1) 命令型:對孩子命令、訓斥和要求,如"快點去睡覺!"

(2) 建議提示型:給孩子提供建議和選擇,如"早睡早起的孩子更聰明哦。"

首先,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儘量減少訓斥類的語言,讓孩子少一點接觸負面詞彙。同時,也要增加正面的肯定性詞語。

但是,稱讚孩子也需要技巧,並不是一味地盲目稱讚。

稱讚要基於過程稱讚孩子,以孩子的努力過程為核心。相比起說"你成績真好,你真是太聰明瞭!",不如說"媽媽知道你很勤奮學習,你真是好樣的!"

基於過程的稱讚,會使孩子更加認同自己的努力,專注於過程,而非結果。那麼,孩子在面對挑戰時,不會輕言放棄。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3. 耐心溝通,不要打擊或者忽視孩子的表達欲

給孩子營造一個輕鬆的語言環境,是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得到營養的基礎。

對喜歡說話、渴望表達的孩子,父母要耐心地聽孩子講話,不要急著去打斷,更不要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耐心的溝通才能幫助孩子把話說得更好、更簡潔點題。

父母可以用提問、反問,或者是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話題,孩子對錶達才不會有心理壓力,能有積極的態度積累詞彙。

而對於性格內向,不太喜歡說話的孩子,家長可以先同孩子進行簡單的溝通,問他一點簡單輕鬆的問題,例如"你看天空好藍啊,你能數出有多少朵雲嗎?",之後再逐步深入交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表達慾望。

姜Gary兒子因“詞彙量”上熱搜:父母的語言,孩子大腦最好的養分

我是木木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