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大義滅親,親自送詐騙口罩兒子自首?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今天看到一篇新聞,一位欠債幾十萬的男子黃某,本想借助冠狀病毒疫情發國難財。他在網上發佈“我有大量口罩現貨,欲購從速”的假消息,騙取69.5萬的口罩貨款費。最後,黃某在公安機關搜網式的強大攻勢下,在媽媽的陪伴下到派出所自首。

媽媽大義滅親,親自送詐騙口罩兒子自首?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而當媽媽看到兒子被拘捕後,邊哭邊說著打死你,打死你,以至於傷心不住跌倒在地。看著他媽媽痛哭流涕的樣子,我的心也揪起來,哪位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監獄,哪位父母希望葬送孩子的聲譽?可是,在道義和法律面前,媽媽選擇了最大程度地保護孩子。

她沒有藏起孩子,沒有幫助兒子隱身,而是帶著兒子去承認自己的錯誤,教孩子去承擔自己所犯下的罪行的後果。任何人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是痛苦的,但是他的媽媽仍然選擇了自己最痛苦的方式-帶孩子自首,把機會留給孩子,把痛苦留給自己。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初中時,我學習《戰國策》中的《觸龍說趙太后》覺得趙太后怎麼這麼溺愛自己的兒子長安君,送去齊國做人質也是鍛鍊自己的孩子,為以後登基鋪路。也為觸龍的辯論能力折服,覺得他三言兩語就讓趙太后同意自己的愛子去做人質,救國於危難之中。

可是,等我現在成了母親,我才理解趙太后的愛子之心,我更感嘆黃某媽媽的深明大義。

所謂愛孩子,不是什麼都替孩子做,不是把孩子保護地好好的,不是什麼都順著孩子,不告訴孩子善和惡。這樣的愛只會把孩子推向深淵,讓孩子墮落失去自我。

真正的愛是要懂孩子的認知發展,懂孩子的心,有全局觀,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孩子的自立自強的能力,懂得做放手的父母,懂得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但是在孩子犯錯時,我們要第一時間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告訴孩子是非觀。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呢?

孩子的認知過程,是從發現自我到“以自我為中心”再到“適應社會”,是孩子的成長過程。

1、從小告訴孩子社會規則

孩子是一張白紙,周圍的人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這張白紙的未來。

在我們去遊樂場玩時,我們要提前給孩子播種,告訴孩子游樂場的規則,讓孩子知界限,懂規則。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游樂場的規則,孩子就可能以為遊樂場和家裡一樣,就會肆無忌憚惹怒別人。

規則不是約束孩子,而是教孩子教養。

在冠狀病毒肆虐的關鍵期,大家都在防疫戰疫,最大程度地消毒殺菌。沒想到,15歲的男孩子在電梯吐口水,被人傳到網上後,媽媽卻辯解孩子只是孩子。

媽媽大義滅親,親自送詐騙口罩兒子自首?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今天他只是孩子,未來他可能無法無法。如果我們不告訴孩子規則,孩子就會隨心所欲,給別人和社會帶來麻煩。

2、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在我們帶孩子時,不僅告訴孩子社會的規則,還要身體力行地執行社會的規則,從而把規則內化在孩子心理,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比如就餐時,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去外面的餐廳吃飯時,我們自己都表裡如一,不亂跑不喧囂,安靜地就餐,孩子就會習得吃飯的規則。否則,如果我們在家吃飯隨便,但是去外面注意就餐禮儀,孩子就不會區分家裡還是外面,就會像在家裡一樣尖叫亂跑,就會被人認為沒教養。

孩子隨我們而來,有自己生命的渴望。但是如果我們父母不好好引導孩子,孩子就會誤入歧途。而如果我們為孩子計深遠,在懂孩子的心後,告訴孩子社會規則,和孩子分析是非觀,孩子自會朝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你說呢?

關注【Daisy2019小燕】,關注育兒,持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