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晨練好嗎?

芯板坊


對於糖尿病要不要晨練的問題,我們不建議糖尿病人晨練,原因如下:

1,早晨溫度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高,遇冷空氣刺激或勞累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特別是本身就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友,特別要注意;

2。大多數人在清晨還是空腹狀態,此時運動極晚易發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因此,特別是那些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友,應該把清晨到上午9點作為自己運動的“警戒線”,在此時間段內,既不要急躁,緊張,生氣,也不要參加較大運動量的活動。

一般來主,在城市中,每天上行10點與下午3點左右為兩個相對較好的運動時間。

早晚是城市中汙染比較厲害的時間段,此時地表氣溫低,大氣對流近乎停止,地面上的有害物質不能向大氣上層擴散,停留在下層呼吸帶。運動時,人體吸入的空氣往往是正常狀態下的2-3倍,所以,此時運動是不可取的。

綜上所述,糖尿病人應該選擇合適的時間運動,早間運動不可取。

瞭解更多2型糖尿病的相關知識,請按右上的+關注無炎生物


無炎生物


你好,三諾講糖很高興為你解答!

糖尿病患者運動並沒有特定的時間,但是最好不要在早上鍛鍊。

因為一是因為早上有一個血糖的高峰期,從凌晨三四點開始,逐漸上升,到早上七八點鐘達到峰頂,這個現象被稱為黎明現象。

二是因為早上的血壓也比較高,體內血液黏稠度較高易導致血栓形成,此時也是心臟病易發作的高峰期。

如果糖尿病人選擇在早上鍛鍊,特別是空腹鍛鍊 ,那麼就很容易誘發低血糖,也不利於血糖血壓的長期穩定控制。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黃昏是比較理想的運動時間,因為此時人的心率、血壓最平穩,嗅覺、聽覺、視覺、觸覺最敏感,應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體內化解血栓的能力也達到最佳水準。

建議糖尿病人在下午3-5點或晚餐後1-2小時進行鍛鍊,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進行劇烈運動,最好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健走、游泳等。

最後,還要提醒糖尿病友,運動貴在堅持,只有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純手打,碼字不易。若您贊同文中觀點,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留言或邀請“三諾講糖”回答!


三諾講糖


糖尿病人晨練好嗎?

糖尿病對心腦血管的損害是非常嚴重的,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都合併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疾病,專家提醒早晨鍛鍊容易導致腦血管意外,應該提高警惕。

早晨氣溫較低,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人體內交感神經興奮性也比其它時間要強,而遇冷空氣刺激或勞累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等慢性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避免在早晨進行糖尿病運動。否則,一旦出現心血管意外是非常危險的,如果搶救不及時,甚至可能死亡。

另外,一整晚的血糖控制往往可能出現低血糖,再加上如果不吃早餐,血糖更低,因此早晨運動,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發生率非常高。而且目前醫學認為,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反應可能“摧毀”糖尿病病人一生的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病人應該避免早晨運動。

最後,提醒廣大糖友糖尿病運動治療切忌盲目,患者最好將鍛鍊的時間改為下午或傍晚進行。

如果你覺得小北的回答不錯,那請關注下我的頭條號唄,謝啦@!


北藍健康之家


關於一天中哪個時間段鍛鍊比較好,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說早上鍛鍊好,有人說晚上鍛鍊好。所以問題是到底哪個更有科學依據呢?

科學表明,選擇最佳的時間鍛鍊,不僅可以調動機體最大的潛能,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則可能會給機體帶來傷害。今天我們就聽聽運動專家是如何分析早晚鍛鍊的利和弊。

據有關調查,我國約有60%的鍛鍊者選擇在清晨鍛鍊,主要原因是多數人認為早上鍛鍊精力充沛,對一天的工作生活有好處。

專家分析:人體一天中最危險的時刻是早晨,清晨人的體溫最低、脈搏最慢,生物鐘在低谷震盪。這時候鍛鍊,無非是等於從休息狀態突然進入到劇烈運動中,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對健康是一種損害。

而且早晨太陽未升起前,光線不明,氣溫較低。這時候容易摔倒或受涼,對於體質較弱的人可能誘發感冒、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中風等多種疾病。

專家建議:若要晨練,最好在太陽初升後,運動時間可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鍛鍊的同時注意保暖,且以慢走和做操為佳。

晚上鍛鍊,也是很多人的選擇。因為白天沒有時間,所以只能等下班後或者晚飯後,出去鍛鍊會。

專家分析:《黃帝內經》中記載“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升,日中而陽氣隆,日夕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聚,勿擾筋骨,勿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即晚上主張不運動,不擾動筋骨,不汗出傷陽。而且晚上運動,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晚上睡眠。

專家建議: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人體在下午4點到7點之間體內激素的活性也處於良好狀態,身體適應能力和神經的敏感性也最好。

所以,總的來說,運動要跟著太陽走。下午3點到5點之間是最佳運動時間。


丹溪谷


謝謝我的世界我做主177662561朋友的信任。

友,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晨練的,但一定要選擇在太陽昇起以後。

運動療法是當前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適量而持續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降低血糖,減輕體重,促進代謝,增強胰島細胞和心肺功能,還可以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合理的運動有利於糖尿病的控制,其中包括恰當的運動方式及適宜的運動量。不合適的運動方式不僅達不到治療的目的,反而可引起諸多併發症,有害無益。

1,運動的強度:若運動強度太小,則不足以降低患者血糖,達不到治療目的。若運動強度太大,有些患者不易耐受,而且還可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和髓質的功能,反而會使血糖升高。

因此只有中等強度運動,可使葡萄糖進入細胞所需要的胰島素顯著減少,並開始消耗肌糖原,從而使血糖持續下降。

中等強度的運動均為最大運動強度的60%左右。(最大運動強度是指個體所能耐受的最大運動強度。)由於運動強度的增加可伴隨脈率的增加,因此,可簡單地用脈率來判斷運動的強度。

簡便中等強度計算公式:170一年齡=中等強度。如60歲男性:170一60歲=110次/分

2,運動可持續的時間:糖尿病患者毎次運動的時間不應少於30分鐘。即運動30分鐘可使血糖持續降低48小時。

3,運動頻率:糖尿病患者每週運動次數不應少於4次。

4,運動的時間:由於運動易導致患者發生低血糖,而餐後立即運動又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運動時間應是餐後1~2小時,若此時不能運動,則可在清晨運動,但餐後應進行短暫的活動,以利於控制血糖。

5,運動類型:糖尿病患者可根據個人愛好、身體情況來決定自己的運動類型,如快步走、騎自行車、爬樓梯、游泳,或到健身房運動等。

6,運動原則: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中應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應逐步增加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並以運動後不出現不適感為佳。

7,運動禁忌:有下列情況的糖尿病患者應限制或禁止運動。

①空腹血糖在13.9毫摩爾/升以上且尿酮體呈陽性。

②伴有急性感染者。

③出現糖尿病病足者。

④因視網膜病變引起眼底出血者。

⑤伴有嚴重心、腦、腎、血管、神經病變者。


手機用戶16256545010


糖尿病最好就是晨練!為什麼?早晨起床後先喝一杯白開水,先把胃腸垃圾清理一下!再用枸杞十克泡菊花二十粒約300毫升開水繼續喝!第二次喝對糖人能預防低血糖症狀出現!枸杞也有助降穩血糖作用!然後做中焦運動鍛鍊!因為中焦部位右邊是肝膽,左右是脾胃和胰腺,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胰腺功能受損所致!選擇中焦運動鍛鍊就是激活其臟腑細胞功能!幫助修復受損細胞,使胰島功能逐漸恢復!


突發應急


糖尿病的治療分為飲食、運動、藥物的治療,飲食方面要著重考慮,但是運動方面也不能忽視。

適當合理的運動鍛鍊,對糖尿病控制有很多好處,適當運動是糖尿病的降糖良方已被人們所認同。但運動鍛鍊不宜在清晨空腹時進行,其理由有以下幾點:

1、清晨氣溫較低,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動脈血管處於收縮狀態。部分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心腦血管疾病,在冷空氣刺激下血管強烈收縮,甚至引起血管痙攣,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2、清晨鍛鍊大都空腹或出於半飢餓狀態,運動量稍大可能會誘發低血糖發生。瞬間覺得頭暈、眼花、出汗、乏力;嚴重可發生低血糖昏迷。

3、也有一部分患者清晨鍛鍊時由於應激激素分泌增多,反而在運動後血糖升高,使血糖波動,難以控制。

4、城市早晨空氣質量一般較差,尤其是霧天,空氣汙染嚴重。夜間地面溫度較低,汙染物不能像上擴散,反而回降。清晨時空氣汙染濃度很高,而鍛鍊時呼吸加深加快,經呼吸道吸入的灰塵、細菌、汙染微粒等顯著增多,由於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

糖尿病患者除了不宜在清晨空腹鍛鍊,也不要在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做進行鍛鍊。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堅持適度鍛鍊,只是不主張進行晨練、也不要在餐前和睡前做大量運動而已。

糖尿病患者身體較弱,且病情反覆,因此,一方面應強調必須結合每一個患者的具體病情;另一方面,也強調運動鍛鍊對緩解和改善糖尿病有積極意義,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一些輕體力、低負荷量的運動。

開始進行體育活動時,應先做短時間的運動鍛鍊,取得身體適應後,才能逐漸增加運動量和活動時間。必須注意,適當的運動鍛鍊有益血糖、尿糖的控制;不適當的或過度運動,不僅無益,反而會引起病情惡化,損害身體。

有人習慣於早晨空腹時鍛鍊身體,也有人主張晚上餐後進行體育鍛煉,到底什麼時間鍛鍊身體最好呢?

我們認為以早餐或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後開始鍛鍊較為適宜。餐前鍛鍊身體有可能引起血糖波動,可能因延遲進餐造成血糖過低,也可能因沒有服藥而使血糖過高,當然還可能是血糖先低,而後又因蘇木傑反應而過高,所以最好把運動時間放在餐後。

為避免對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體育鍛煉最好在進餐結束後半小時以上再進行。晚餐後的體育鍛煉值得提倡,因為中國人多半進晚餐比較多,而且多數人晚餐後就是看看報紙或電視節目,體力活動很少,這對降低血糖和減輕體重十分不利。

對於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來說,應選擇在外源性胰島素作用最強之前進行,如注射RI(正規胰島素)的作用最強時間是注射後2~4小時,若必須在胰島素作用最強時進行運動鍛鍊,應少量加餐。

重型糖尿病患者,清晨空腹時,應避免體力活動,否則易引起酮症,使病情惡化。若合併有併發症時,更應注意每日運動量,以免過度疲勞,加重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