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嬪妃,多數是敵人妻女,為什麼不擔心被暗殺?

liguanyao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游牧民族對於女人的態度。

遊牧民族有搶親習俗,習慣於在戰場上搶奪女人。誰武力強大,誰就能搶走更多的女人, 並把佔有對方女人當作理所當然。 而這些女人對搶奪者一般不會有怨言。而被征服者也不像其他民族那樣哭天搶地,反而把女兒嫁給征服者當作一個延續血脈的機會。



以成吉思汗母親訶額倫為例,她就是被成吉思汗父親也速該搶來的。對此,訶額倫也只能逆來順受。成吉思汗征服的對象多是遊牧民族,搶來的女人也大多來自於那裡。因此,她們更容易對自己處境安之若素,根本不會想到去暗殺成吉思汗。

比如成吉思汗的寵妃忽蘭,此人是成吉思汗仇敵答亦兒兀孫的女兒,答亦兒兀孫被成吉思汗擊敗後,立即獻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向他投降,最終也得到了赦免。而忽蘭也成為成吉思汗最寵愛的嬪妃,獲得了僅次於大皇后孛兒帖的權力。



比如,遼國滅亡後,大量的遼國女人(甚至皇帝的妃子)都歸了金人,也沒有人認為有什麼大不了的。

成吉思汗,也有自己老婆被別人搶走的經歷。成吉思汗將老婆搶回時,老婆已經懷了孕,生下了朮赤,成吉思汗毫不介意,仍然將朮赤當作自己的長子。

不同民族,不同觀念,不同做法,觀念決定行動,應該可以說成吉思汗搶過來的女人絕大部分是不會暗殺成吉思汗。她們也是遊牧民族人。這種遊牧民族的觀念深植於她們內心,況且她們地位低下,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自己的部落失敗了,自然就會淪為戰勝方的戰利品。除了順從以外她們還能有別的出路嗎?

當然裡面也有和成吉思汗是有很深的仇恨的。她們為什麼也不殺害成吉思汗報仇呢?

首先,成吉思汗的實力不是一般的能力能夠打敗的。

成吉思汗一生可以說百戰百勝,這些女人沒有生存的技能,也沒有御身的本事,如果殺害了成吉思汗,先不說能不能殺死成吉思汗,就算殺死了,自己又能否活下去呢?


成吉思汗手下無數,他們的首領被殺死了,他們肯定會將自己碎屍萬段的。這一點自知之明,她們還是有的。

其次,“自古英雄愛美人”,反過來也是,“美人也是愛英雄”的。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有著征服世界的能力,這樣的人在那大草原之上縱橫馳聘,所向無敵。是多少女人心中的大英雄。那時候的女人能夠在這樣的男人身邊生活,可以說也是一種榮幸。即使剛開始被征服時有所怨恨,最終也會被他的魅力吸引,放棄了仇恨。

以也遂為例,成吉思汗與她有殺父之仇。但是最終,她卻心甘情願地愛上了成吉思汗,經常為她出謀劃策。成吉思汗死後,也遂還經常以母后的身份訓斥窩闊臺,禁止他沉迷酒色。有這樣的責任感,誰敢說也遂不愛成吉思汗?



古兒別速,她本是乃蠻太陽汗的妻子。她曾在蒙古使者面前,公然侮辱蒙古人是又臭又野蠻的民族。成吉思汗征服乃蠻後,點名要見古兒別速,最終將其封為妃子,還為成吉思汗生了個兒子。你說,她會殺孩子父親嗎?

三、在這些眾多的嬪妃當中,成吉思汗掌握著其族人的生與滅,倘若有人真敢在成吉思汗面前輕舉妄動,蒙古大軍便可隨時挺入其部落,並展開再次的屠殺。

也遂、也速該,是侍奉成吉思汗的一對姐妹花,而她們來自於與成吉思汗有殺父之仇的塔塔爾部落。成吉思汗征服塔塔爾部後,立即對該部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高於車輪的男子幾乎全部被殺,女人全部成了蒙古人的奴隸。而也遂、也速該姐妹,正是成吉思汗最大的戰利品。為了讓也遂死心,成吉思汗甚至當著她的面,酷刑處死了她的未婚夫。



面對大量屠殺自己族人的成吉思汗,誰能借她們膽量去殺成吉思汗?

綜上所述,成吉思汗可以安心地享用自己眾多的“戰利品”,讓她們為自己生兒育女。據考證,如今成吉思汗的血親後裔達到1600萬人,由此可見此人的強大。

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中毒說”、“墜馬說”。也有一種說法就是“咬死說”。 說西夏王妃咬掉他下體,失血過多殞命等。這隻能是一種傳聞,我們聽聽就好。


歷史逸事


成吉思汗常年忙於開疆拓土,並沒有那麼多妃子,即性發揮的不算,有記載的妃子只有40多個。其中大部分是敵人的妻女,至於說擔心暗殺其實是不用的,因為這是遊牧民族的習俗,不過成吉思汗的死確實跟女人有關。



在遊牧民族的意識裡,戰勝國佔有敵方的財物、百姓,甚至霸佔戰敗國的妻女是很正常的,他們只信奉強者。

比如皇太極的寵妃娜木鐘,她本來是林丹漢的皇后,林丹漢被皇太極打敗後,娜木鐘帶著兒子來到盛京,並主動把自己獻給了皇太極,後來極受寵幸。

成吉思汗將四十多個妃子分居在四個斡兒朵(蒙古宮帳),每個斡兒朵由一名最受寵幸的妃子管理。我們來聊幾個妃子,就大概能清楚遊牧民族對戰敗國妻女被霸佔是什麼態度。

第四斡兒朵的首領岐國公主,是蒙古人的世仇金國的公主,貞祐三年,蒙古人包圍了中都,金宣宗為了乞和,就把女兒岐國公主獻給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因公主身份高貴,十分寵幸她,後金國被蒙古滅亡,但並沒有影響他們的關係,岐國公主還成了排名第四的寵妃。

也速幹是阿魯孩塔塔兒部落首領的女兒,他們部落被蒙國人滅亡後,也速幹被俘虜成了成吉思汗的妃子。成吉思汗很寵幸她,並立她為第三斡兒朵的主子。

但也速幹向成吉思汗推薦了她在外逃亡的姐姐也遂,她說她姐姐的美貌與智慧都遠遠超過於她,也遂更適合她現在的位子。後來找到也遂後,也遂就成了第三斡兒朵的主人。

也遂是個非常有忍耐力的女人。有一次她的前夫找到鐵木真,並斥責他奪人妻子,後被鐵木真殺死,並將他的腦袋送到也遂的面前,也遂還強顏歡笑,表示對成吉思汗的忠心,這一舉動讓成吉思汗十分感動。

也遂也確實很有智慧,她不僅將宮帳打理得很好,還時常在軍事上給成吉思汗一些建議,她逐漸成了最受寵的妃子,在蒙古皇族中地位也非常高。

成吉思汗去世後,按蒙古人習俗,父親的女人都要被兒子繼承,但窩闊臺繼位後,收納了父親所有的妃子,但只有也遂例外,並封她為皇太后。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並不是所有戰敗國的妃子都忠心於成吉思汗,比如西夏公主李嵬名。李嵬名是西夏國第一美女,蒙古攻打西夏時,她老爹為了乞和,將女兒獻給了成吉思汗。

但成吉思汗並沒有遵守承諾放棄攻打西夏,李嵬名得知後非常氣憤,趁著成吉思汗風流時,咬斷了他的命根子。不過也有的說是她下毒或用刀刺死了成吉思汗,但成吉思汗的死總歸是跟她有脫不掉的關係。

總之,遊牧民族君主霸佔敵人的妻女是一種常態,對被霸佔的女人來說,被勝利者擁有也是天經地義的。雖然成吉思汗出現了意外,但那僅僅也是極低概率中的個案。



花木童說史


成吉思汗五百多名嬪妃,雖然多數是敵人妻女,但是為什麼不擔心被暗殺,這是因為三個原因。

一、漠北傳統

由於生產力的落後,漠北部族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是奴隸制社會。加上漠北以放牧為生,遊牧民族性格豪放,喜歡以武力爭搶底盤。發生爭搶就有輸有贏,所以贏了的就會搶輸了的牲畜、家產、妻女,然後給自己當老婆。對於遊牧民族的女人來說,她們從心底裡已經接受了這種出嫁方式。

二、反抗會捱打

其實,起初被搶的女子也會進行反抗,但是終究女子不如男子力氣大,加上蒙古民族比較團結,所以誰家有女子反抗,他們會團結起來一起看管、管教這些被搶的女子,這些女子也會被打,甚至被打死的都有很多,所以時間久了,反抗也就越來越少了。

三、因為家人、因為英雄

被搶的女子都有家人、族人,所以這些被搶的女子需要考慮家人的安全,一般不會進行反抗,反而會盡量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以期望能讓家人受到好的對待。蒙古族是個信仰武力的民族,所以一般女子的性格也比較豪放,對英雄比較崇拜,一般她們選婿都是選武力比較好的,摔跤、騎馬樣樣都拿手的。所以能去搶人的肯定也是有自己的本事的,所以她們一般也都乖乖屈服了。


丫丫說史


說成吉思汗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播種機,有實錘證據。近年來一些國外的科學家通過檢測亞歐多個國家的國民的DNA,也驗證了這個說法,當然,從160萬到1700萬人,說法不盡相同。鐵木真一生征戰,樂趣除了殺人,就是掠奪,掠奪的目標之一就是女人,他的人生座右銘就是“打敗敵人,奪取他所有的一切,騎他的駿馬,把他的美貌妻妾據為己有。”他可不僅是說說而已。鐵木真有四大“斡兒朵”,這個斡兒朵的概念相當於後宮群,娶過的妻妾有四十幾名,經手的只怕還要乘以十倍。

鑑於鐵木真的人生目標,他的這些女人們自然是來自敵營,大部分是敵人妻女。這也是蒙古人的風俗習慣。蒙古人相當具有科學先進的婚育觀,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奉行族外婚,具體方式就是靠“搶”。鐵木真的生母訶額倫本就是他的父親也速該從別人的懷抱裡搶來的。這一特長,等到鐵木真長大後被髮揚光大。以鐵木真的第二斡兒朵裡的古兒別速為例,她號稱是漠北第一美人,原是乃蠻部的汗王之妃,丈夫死後,她又被兩個奪位的汗王兒子爭搶,最後拜不花贏得了太陽汗的汗位和古兒別速。但這位太陽汗卻甘當古兒別速的星星,實際上古兒別速擁有實權。

據稱她對乞顏部的鐵木真很不感冒,放出風聲各種嫌棄,說乞顏部的男人“又髒又臭”,也正是在她的決策下,乃蠻部發起了與鐵木真的戰爭,最後落敗被俘。鐵木真把她請入賬內,問她:“來說說看,俺們乞顏部的怎麼個髒法臭法?”古兒別速立馬暈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燻得,被寵幸過程中,再也不敢提這個說法,事後鐵木真跟她說:“以後好好侍奉我,我就封你為後。”古兒別速乖乖就範:“您甭聽他們瞎嘞嘞,人家就喜歡你這個味兒。”可見,甭管多大味兒,放在乞丐身上那叫埋汰,放在王者身上那叫氣概。

霸佔一個女人叫老公,霸佔幾個女人叫流氓,霸佔所有的女人......那就叫陛下。暗殺?爭寵還來不及!否則這1700萬名美歐亞的後代是怎麼來的?當然也有例外的小暴脾氣,成吉思汗之死一直是未解之謎,大多說他是墮馬而死,也有說中箭負傷,另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西夏王妃侍寢時行刺而死。這位西夏王妃侍寢時手無寸鐵,沒有毒殺或手刃的可能,“斷根崩殂”是很多人的合理猜想。考慮到後來成吉思汗臨死前讓子孫盡屠西夏人,你都不難想象到西夏王妃那張咬牙切齒的臉。


智讀歷史學處世


成吉思汗曾說過,男子漢最大的樂趣莫過於“使敵人的已婚婦女號哭、流淚;將他們美貌后妃的腹部當作睡衣和墊子,注視著她們玫瑰色的面頰並親吻著,吮她們甜蜜的嘴唇。”——《史集》

對於當時不治生產,以劫掠殺戮為生的蒙古人來說,將敵人妻女佔為己有可以極大滿足自己的征服感。而成吉思汗特別喜歡這樣做,因為這和他年少經歷有很大關係。

成吉思汗的母親就是他父親搶來的。而他在統一蒙古各部的時候,自己的髮妻孛兒帖兀真就曾被敵人搶走,九個月後成吉思汗將其搶回,但她已經懷有身孕。據《元史演義》描寫,成吉思汗對她說“我的妻,你為我受苦了!”

此後成吉思汗一戰成名,遂統一了蒙古各部。

統一蒙古後,成吉思汗發兵金朝和西夏。在還未徹底擊敗二者時,成吉思汗就迫不及待的向其索要公主和妃子進行發洩。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討西夏時染病身亡。在擊敗西夏後,其子拖雷更是將西夏男口大量斬殺,將女性作為戰利品劫掠而回。

於是在蒙古野史中有了這樣的傳聞,成吉思汗被西夏公主咬掉下身並因此身亡,所以蒙古人對西夏才會如此殘忍。

雖然成吉思汗佔有敵人妻女無數,但他只有嬪妃40多人,並不是題目所說的500多人。

蒙古人的習俗和我們有很大不同,成吉思汗同時冊立了數位皇后,並將后妃分居在四個斡兒朵(氈帳,行宮),每個斡兒朵中排位第一的即為該地的首領,其餘后妃按資排輩。而其中又數他的髮妻孛兒帖兀真地位最高。

這些后妃中,絕大多數是蒙古人,只有察合皇后(西夏公主)和公主皇后(金國公主)是敵國之人。

那麼成吉思汗不擔心被暗殺麼?

要說一點不擔心是不可能的,比如那位察合皇后是西夏乞求的工具,在西夏滅亡後就跳河身亡了。成吉思汗被咬掉下身的傳說就來自於她。

而金國的公主皇后遠嫁蒙古時,帶來了無數的嫁妝,陪嫁隊伍也非常龐大,成吉思汗對她特別喜愛,封她為第四斡兒朵的首領。雖然她終身未育,但在蒙古享有很高的威望。所以成吉思汗無需防備她。

至於其他蒙古后妃,雖然有些是敵對部落的女性,但他們畢竟是同族,很快就被成吉思汗的個人魅力所征服,對成吉思汗死心塌地。

再說,成吉思汗個人勇武過人,再加上帳外有衛兵護衛,區區弱女子想暗殺他,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石頭說歷史


成吉思汗親口說過:

“男子最大之樂事,在於壓服亂眾,戰勝敵人,奪取其所有的一切,騎其駿馬,納其美貌之妻妾!”

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馬上廝殺,他的愛好就是喜歡把被他打敗的敵人的妻女全都納為自己的妻子。據統計,成吉思汗前後一共有500多為嬪妃,且都是敵人的妻女,漂亮的留下,不漂亮就送給部下或殺掉。

那麼成吉思汗有這麼多敵人的妻女他不怕被暗殺嗎?

成吉思汗的女人除了搶來的,還有另外幾十位皇后,按我們正常人的思維,這些人肯定會心生報復,但他並沒有這樣的擔憂。

  • 強者生存

塔塔爾部落有一對姐妹花,成吉思汗曾經當著她們的面,殺死了他們的未婚夫,而他的理由就是這樣以後姐妹花就會對他死心塌地。

作為草原上最強大的男人,這些女子自然心生膜拜,並且古代社會適者生存,與其跟著弱者擔心受怕,不如跟著強大的男人享受榮華富貴。

成吉思汗一生最愛四個女人:

  1. 孛爾帖,是他從小就喜歡的女人,她也是在眾人中地位最高的。
  2. 忽蘭,一位被成吉思汗殺死的將軍的女兒。
  3. 第三個是某國為了生存把女兒先給了成吉思汗。
  4. 第四個是第三人的妹妹。

在這些女子中很少沒有殺父之仇的,但全都成了成吉思汗身邊的小綿羊。

而成吉思汗可以完全的掌握她們,無非就四個原因:

  • 他完全掌握了這些女子的命運,國家被滅亡,她們無處可去。

  • 世界上的女人都喜歡強大的男人,而成吉思汗是站在世界頂峰的男人,她們都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 遊牧民族更是崇拜強者,草原社會適者生存,誰強大就跟誰,與其顛沛流離不如跟著這個強大的男人好好生活。

  • 作為一個皇帝,如果說真不擔心也不可能,所以每次他需要人侍寢的時候,那些嬪妃也是脫光衣物裸體才能入帳侍寢的,這樣環境下被刺殺基本不可能。

成吉思汗怎麼死?

在各個國家的歷史中,對於成吉思汗的死法也是眾說紛紜,有雷擊說、墜馬說、中毒說、遇刺說還有斷根說。

如果斷根說法成立,那麼成吉思汗不擔心妃子暗殺的說法就被推翻,而斷根說恰恰也是最有信服力的。

根據俄羅斯歷史學家收集的資料聲明,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俘虜一位王妃,並納她為妾。而這位王妃也是硬氣,心懷國仇家恨,表面順從,但心裡寧折不彎。

在侍寢當晚,雖然王妃被脫光衣物進帳,身體無法藏有兇器,但兩排牙齒這個利器被忽視了,於是在成吉思汗要猥褻王妃時,王妃將他的生殖器給咬斷了。

成吉思汗征戰天下,作為一名雄主,現在下體被人咬斷很是丟人,疼痛時又被王妃按住嘴巴無法呼叫,最終流血過多而死。

或許是因為這樣的醜事難以啟齒,成吉思汗的家人便對外宣稱他是因年事太高墜馬而死,仔細想來當時的成吉思汗已經65歲,這在古代已是高齡。

而對於下體被咬斷這樣的傷對他來說足以致命。因此,斷根說法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上面的推測將全被推翻。


大國布衣


成吉思汗一生確切擁有多少女人已經無法統計,《集史》和《世界征服者史》中曾記載成吉思汗擁有500多名女人。但現如今能夠留下名字的僅有40人左右,她們被成吉思汗分別安排在四個斡兒朵中。



斡兒朵意為宮殿、宮帳,是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對其王族住所和後宮的稱呼。在這裡,成吉思汗的女人很大一部分都是從敵人手中掠奪而來,比較出名的有第二翰兒朵的忽蘭皇后、古兒別速皇后。第三翰兒朵的也遂皇后、也速幹皇后、察合皇后等等。

首先需要說的是,古代蒙古民族盛行“掠奪婚”,即男子掠奪其他氏族部落女子,然後同掠奪而來的女子締結婚姻。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掠奪了蔑兒乞惕部也客赤列都的新娘訶額侖。後來訶額侖還為也速該生下了成吉思汗。

等到成吉思汗成年之後,迎娶了自己的妻子弘吉剌·孛兒帖。然而意外的是,蔑兒乞惕部為了報曾經也客赤列都新娘訶額侖被搶之仇,偷襲了成吉思汗,並且奪走了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



孛兒帖被擒之後,絲毫沒有反抗,因此被送給了也客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兒。之後的9個月時間,孛兒帖一直服侍於赤勒格兒,9個月後,成吉思汗救出孛兒帖,不過此時的孛兒帖已經身懷六甲。但成吉思汗絲毫沒有嫌棄孛兒帖,而是因為愧疚更加疼愛她。

從這件是看來,蒙古女人逆來順受,在被擒獲後,最希望的事情就是保住性命。既然需要保住性命,最需要的就是臣服於強者,為此她們甚至可以拋棄一切。即便是成吉思汗也認為拋棄一切,保住性命才是天經地義的,所以成吉思汗也毫不介意自己的妻子被搶奪。



也正是因為這種天經地義的情況,我們看到了成吉思汗消滅塔塔兒部落後,先納也速幹為妃子。也速幹忘記了父親被殺,並且為了取悅成吉思汗,向成吉思汗推薦了自己的姐姐也遂。

當時也遂已經是有夫之婦,成吉思汗為了徹底得到也遂,於是殺了也遂的丈夫。而也遂的丈夫被殺後,絲毫沒有不滿,反而是從此徹底臣服於成吉思汗,並且在成吉思汗的後宮得到了不一樣的榮寵。

除了蒙古女子之外,成吉思汗的後宮也有西夏和金國的女子。比較有名的是金國進貢的公主皇后,以及西夏進貢的察合公主。但這些女子在成吉思汗的後宮地位一般,都是在別的妃嬪管理之下。而且她們的性質類似於人質,嫁給成吉思汗就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國家和家人,如果對成吉思汗動手,自己的國家和家族必然會遭受滅頂之災,所以只能選擇隱忍。



當然一部分野史傳聞稱,西夏王妃看到成吉思汗準備滅亡西夏,所以萬念俱灰,在侍寢的時候咬掉了成吉思汗的命脈。不過這種說法只是傳聞,並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明。

綜合來說,成吉思汗之所以不擔心被殺,一來是因為蒙古人的搶婚習俗,二來是因為當時蒙古女子天生臣服於強者。至於不同於民族的女性,一般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而和親的人,必須選擇盡心服侍成吉思汗。因此成吉思汗可以有恃無恐的說;“人生最大之樂在於勝敵,逐敵,乘其馬,納其妻女,見其家人以淚洗面耳。”


我是越關


擔不擔心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確死在了這些女人的手裡。

根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正是死於敵人妻子(西夏王妃)的謀殺。這個說法,來自清代史學家薩囊徹辰的《蒙古源流》,這是較為權威的官方史料。時至如今,這本書仍是研究蒙古歷史的珍貴寶藏。

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成吉思汗的死因,讓後人紛紛猜測,卻莫衷一是?

在最權威的史書《元史》中,對成吉思汗的死描述比較簡單,“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啥老徒行宮。”

說句大白話:農曆7月份,成吉思汗生病了,然後就死在了自己的行宮。

正史裡光說了結果,沒有說原因,所以人們才會猜來猜去,而且史學家們各執一詞。

總結起來,成吉思汗的死主要有五種說法:

一說,成吉思汗是墜馬而死。

在《蒙古秘史》中的記載:成吉思汗騎馬不慎從馬上跌落,然後又被後面的馬踩踏身體,受到重創後不久死去。

這種說法,比較讓人懷疑,因為馬在奔跑的過程中,會迴避障礙物,馬踏在人身上的可能性比較低,所以這種說法不夠讓人信服。他們姑妄言之,我們姑妄聽之。

二說,蒙古有個民間傳說,說成吉思汗是被雷劈死的。

傳說在農曆7月12號這天,正是北方容易有雷陣雨的時候,成吉思汗在騎馬途中,突然電閃雷鳴,被雷電擊中跌落而死。古時候認為人被雷劈是受天譴,是非常不好、不吉祥的象徵,所以我們在《元史》上沒有見到記錄。

這個說法就更胡了天了,畢竟這是極小概率的事件,我們姑妄聽之。

三說,成吉思汗是被毒死的。

這個記載來源於俄羅斯,在一些金賬汗國的歷史資料中,傳說成吉思汗是被三兒子(窩闊臺)毒死的。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大兒子和二兒子不和、不睦已久,成吉思汗就準備選三兒子(窩闊臺)為儲君。但是後來又對三兒子不滿意,又想讓小兒子(託雷)為儲君。這個事情被三兒子(窩闊臺)知道以後,為了自己的利益,窩闊臺悍然下毒,害死了成吉思汗。

這個說法不無可能,皇家的父子關係,其實遠遠不如民間父子。為了奪位,他們什麼事情都乾的出來。這個說法的可能性,要大於前兩者。

四說,西夏的王妃把成吉思汗給殺了。

《蒙古源流》是這麼記載的:成吉思汗的軍隊攻打西夏的時候,士兵俘獲了很多漂亮的西夏女人,其中有一個就是西夏的王妃。據說在陪寢當夜,這位西夏王妃趁成吉思汗剛剛完事,全然放鬆警惕之後,就趁機把他給刺殺了。

五說,成吉思汗被西夏王妃一口咬掉那話兒,然後失血過多而死。

蒙古民間傳說,成吉思汗去攻打西夏,西夏上了書信準備投降,成吉思汗就把西夏王妃在內的全部宮廷美女,收到自己的後宮來享用。在成吉思汗和王妃正親熱的時候,王妃一口將他的男根咬掉,然後她自己投河自盡,成吉思汗則因失血過多死亡。

後面這兩種說法,比起前面的說法,其實更容易讓人信服。原因有三:

一、清朝乾隆皇帝,將《蒙古源流》這本記載成吉思汗死法的書,編進了《四庫全書》,可見乾隆對這個說法是十分認同的,這也意味著,當時史學家也對這個結論一致認同。

二、歷史上記載,成吉思汗死前立了遺囑,對西夏進行屠城,不僅屠城,還把西夏皇陵給毀了,並且把宮內的史冊付之一炬。說明成吉思汗,對西夏有著異乎尋常的仇恨。

戰士沒能死在戰場上,卻以這種方式死去,死得如此窩囊。換成誰,誰不恨?

史料記載,1227年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血洗了西夏的都城興慶府(今天的銀川),將西夏的宮殿和史冊全部燒燬。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人對西夏史所知甚少的原因。

三、元代人修史的時候,並沒有修西夏史,是元朝人對西夏有極強仇恨的另一個鐵證。

我們所見到的遼史,金史,乃至宋史,都是元朝人修的。可元朝人偏偏沒有修建西夏史,原因只有一個:元朝人恨透了西夏。這個事實,正是前面說法的最強佐證。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根據成吉思汗的行為和史書的記載,西夏王妃很有可能是謀殺成吉思汗的真兇,元朝史官認為這是成吉思汗的恥辱,所以沒有記載。所以明朝人編纂《元史》時,找不到對應的資料,所以沒能將這些細節寫進正史中。


我是@渭水徐公,歡迎關注我,一個有趣的文化歷史博主。


渭水徐公


因為只上不睡!成吉思汗雖然上了不少仇人的妻女,可是對她們而言只是發洩性慾,並不代表就有跟她們過夜。據當時的說法來看,能夠享受跟成吉思汗一起過夜的人不超過二十人,也就幾個被冊封為後為妃的人,這些人都是他的親信。而其他人只是被迫跟成吉思汗發生關係,在被成吉思汗上完之後就會被趕出營帳了,根本沒有機會暗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才是真的做到那種寧可錯殺千人不可漏殺一個。成吉思汗的長子朱赤曾經抓獲過一名神箭手,這個神箭手可以把三支箭同時射疊加在一起,朱赤把這個神箭手推薦給成吉思汗,結果成吉思汗瞪了朱赤一眼說,你是想看著這個神箭手同時把三支箭射進他(成吉思汗)的心臟嗎?所以呢,只要有結過仇的成吉思汗就會斬草除根一個不留。

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也是奉行這麼一個原則,那就是要麼不打,還沒攻城以前就開城投降,這樣的話就全城都免死,蒙古部隊也不會為難他們;而只要戰爭一打響,有蒙古人戰死或者蒙古人有殺死對方一個人,那麼就絕對不可能罷休了,一律斬草除根。這也是蒙古人能夠統治西亞跟歐洲長達200多年時間的主因,想報仇也得你有人才行。


優己


趣談答案:因為這些美女根本不具備暗殺的機會。

遊牧民族的搶婚風俗

古代遊牧民族幾乎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族群,他們不同於咱們的封建王朝,簡單講他們的文化要低上一個檔次,而他們的思想也存在於原始部落和封建社會之間。

舉一個小例子,比如你的父親姓劉,你的母親姓董,那麼你生下來很大概率是姓劉對嗎?但是遊牧民族不是這個樣子的,封建王朝時期的遊牧民族,他們更傾向於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媳婦一個姓,也姓董。這就意味著遊牧民族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母系部落的韻味。

好的,講明白這一點,剩下的就很好理解。遊牧民族的搶婚也好,搶妻也好,都有著一定的慣例,我把你打敗了,你的所有媳婦都是我的。

同樣的,你把我打敗了,我的所有媳婦也都是你的,這是一個思想慣例,而且這個思想觀念基本存在於匈奴所有人的思想當中。

所以那些匈奴女子,他們根本起不到任何的反叛之心,也不會想到謀殺自己的夫君,畢竟夫君僅僅是換了一個人而已,又不是說沒有夫君了。

嚴格的搜身制度

成吉思汗也意識到,一旦自己搶的某一個女子和之前的老公關係比較深,不喜歡現在的老公的話,很有可能趁自己不注意來一下子。

如果是個普通人,來一下子就來一下子,死也造成不了影響。

但是成吉思汗不一樣,成吉思汗必須考慮到,如果自己死翹翹了,對於整個遊牧民族所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

所以每一次玩遊戲的時候,這些女子都會被嚴格搜身,她們身上不會攜帶任何一個物件,這個物件哪怕是僅僅的一小塊布片也不行。

美女愛英雄

成吉思汗可能不帥,成吉思汗可能也沒我們想象的那樣又高又壯,但是有一點是無法否認的,那就是成吉思汗是英雄。


以遊牧民族的思想來看的話,但凡是英雄就會有很多人追捧,而且這些追捧人之中就有大量的自己的嬪妃。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