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NO°/257

Friday,February 21,2020

致 平安歸來的你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作者 | 良叔

來源 | 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個人微信號:liangshujiushiwo(不閒聊)


良叔按:


本文作者,是良叔的一位老讀者,他是湖北人,疫情期間每天都寫日記,記錄下了點點滴滴。


他將日記發給良叔,我被那份真實感所打動,沒有誇張、抨擊、諷刺,只是娓娓道來,向你訴說一個普通人,在疫情下的生活百態。


尤為難得的是,這位讀者的姐姐還是武漢的一位醫生,因此在文中也有你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細節。


經其本人允許,我將他的日記整理發佈,雖然有6000多字,但一點也不枯燥,希望你也能看完。


更希望這篇有溫度的文字,陪你一起迎來春暖花開。


1.疫情初發:渾然不知,暗流湧動(1月7日-1月14日)


我老家在天門市農村,距離武漢200多公里,距離我工作的廣州1000公里。


由於1月14號我要在老家結婚擺酒,再加上臨近春節,於是我請假21天(1月7-31號)。


1月7號我和老婆去了香雪公園,本想去看梅花,結果人巨多,於是逃去附近農家果園,付費摘了3斤草莓和10斤橘子。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小郊遊,結果卻是接下來幾個月再也享受不到的快樂。


當晚8點我們從廣州出發,開車回湖北老家。


第二天上午抵達,看到綠油油的麥田,心情大好。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我和老婆是初中同學,都是一個鎮裡的,兩家相距10公里。


接下來幾天,準備婚禮是我們的頭等大事。在老家擺酒比在酒店更復雜,細節更多。


在這段時間,新冠疫情對我們這裡沒啥影響,就連武漢的朋友都沒確切消息。


現在回頭來看,雖然當時暗流湧動,但我們被矇在鼓裡,渾然不知。


小鎮上,大家都在為新年做準備,超市熙熙攘攘,鎮上快遞點堆滿了網購的包裹,回鄉的車越來越多,連村道也開始堵車,沒人戴口罩,藥店的口罩都堆滿了灰,無人問津。


而我們,除了買菜、醃製臘肉臘魚、挨家去宴請親戚、買年貨,最費力的事情就是佈置兩家的婚房,弄照片牆、安裝新傢俱家電、燈籠、對聯、綵帶和牆貼等等,光氣球就吹了500個。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1月13號,婚禮前一晚,從上海、廣東、北京、武漢等地趕來了十幾個同學,我們去高鐵站接到以後,在市區吃了一頓飯,席間偶爾聊起新冠肺炎的事情,大家都覺得沒那麼嚴重。


席間,只有一個感冒的女生戴了口罩。


到了14號,婚禮圓滿舉行,15桌宴席共計一百多人,其中有很多人都從武漢回來,但是也沒人戴口罩。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我姐在武漢一家醫院工作,婚禮時她也回來了。


我問她疫情如何,她說她們醫院還好,武漢汽車站、火車站、超市等等正常得很,問題應該不大吧。


當晚我還喝醉了,夜裡起來吐了兩小時。老婆一直在旁邊給我拍背和喂水。


那時我們所有人都不知道,距離武漢被封,只有9天;距離天門被封,只有10天。


2.疫情擴大:流言漫天,真假難辨(1月15日-1月21日)


結婚後的幾天都在走親訪友,忙著吃喝玩樂。


那幾天一直都很平靜,沒收到任何正式公告通知,所以可以出門。


直到1月19號中午,有一件衣服要寄給武漢的朋友,我去鎮上順豐快遞點,結果被告知,現在快遞只能收不能寄。


可是,順豐每年從不休息,為什麼今年就不行?


網點老闆說這是公司規定,他也沒轍。


於是我只好掃興而歸,那時我並未想到,原因竟然是武漢疫情有點嚴重了。


第二天,也就是1月20號,有個堂哥孩子十歲生日擺酒,一群親戚朋友都去了。照樣吃飯喝酒打麻將,也沒人戴口罩,沒人談起這個事情。


那天下午還去了表哥的魚塘釣魚、挖鱔魚,可能是天氣太冷,最終一無所獲,但是玩得蠻開心。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而那天,是我們所有親戚今年最後一次相聚。


因為就在那晚,鍾南山院士的一句話,傳遍了大江南北。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從那以後,疫情的消息開始狂轟亂炸,家族和同學微信群裡討論的都是這事。


於是,流言漫天,真假難辨。


剛好20號那天,我姐從武漢醫院下班回來玩,她說事情可能有點嚴重了,但是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誇張與恐怖。


不過,她還是建議我們趕緊多買一些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當晚在京東買了一大包N95,結果頁面顯示要到2月1號才能發貨。


這很詭異,因為京東從來都是一兩天就到貨,這次卻要十幾天。


我心想,事態可能真的很嚴重。


所以第二天早上6點,我就趕緊去藥店買口罩,結果沒貨。於是順手買了一點感冒藥。


事後證明,這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21號晚上送我姐去高鐵站回武漢,路上她說醫院群裡通知,臨時改了排班表,除夕夜回不來了,她的休假時間是27號到30號。


我心裡一沉,感覺情況可能有點糟糕。


到了天門南站,我坐在車裡,看著她往進站口走去,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趕緊給她打電話,叫她馬上回來車裡,她氣沖沖跑過來,問我啥事。


我說沒事,就想把你叫回來拍張合照。她還老不情願,說今天都沒化妝,車裡又黑,拍出來肯定不好看,不拍。


我拉著她硬是拍了兩張,才放她走了。


卻不曾想到,接下來幾個月,因為疫情,我們分隔兩地,都無法見上一面。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3.武漢被封:逐漸重視,一罩難求(1月22日-1月23日)


從1月22號開始,我們這裡的人分成了兩撥:非常恐慌的年輕人,和不當回事的老年人。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年輕人就算在家都戴口罩,但還有老年人不戴口罩在外面走,形成鮮明對比。


我也勸我爸媽,結果他們說,活了幾十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從來就沒戴過口罩,而且新聞也說只有幾百人患病,這有什麼好怕的......


但是情況到了第二天,就完全變了。


因為,1月23號,武漢封了。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那天正好是臘月二十九,村裡大部分人都在正常吃團年飯,鞭炮聲此起彼伏。


我家沒邀請別人,就一家四口,一大桌菜,最後幾乎沒怎麼動。


晚飯後,老姐微信說已經很嚴重了,她們醫院口罩已不夠用,每人只發4個,每天必須登記,不準丟棄和送人。


得知我們沒買到口罩,其實老姐在前一天就用2倍價格買了30個N95,準備寄給我們,結果所有快遞點都停了。她只好叫我們自己去藥店買口罩。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我們開車跑遍附近所有藥店,一無所獲。


這種時候,別說N95了,就連最最普通的口罩,都一罩難求。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在外遊蕩兩小時後,晚上9點半,家族群裡說有一家藥店剛補新貨,於是整個群都炸鍋了,紛紛求購。


我火速飆車去那家藥店。老闆說,最後一批了,賣完收工,你再遲點就沒了。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我買了60個KN95和50個一次性口罩,一共1300元。


晚上11點多回到家,爸媽還沒睡,看我提了一大包口罩進門,立馬就說我買這麼多口罩幹啥,又不能當飯吃,我們這裡離武漢還有200多公里,而且還是大農村的,應該沒啥事吧。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我沒有爭辯,上樓睡覺了。因為我準備第二天早起去買東西。


事實證明,那是我做過最對的事情之一。


1月24號那天早上六點多,我就被老姐的微信視頻吵醒了。


她說她一夜沒睡,因為前兩天就主動報名上前線了,今天終於輪到她正式上戰場,馬上就去醫院上班。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我看著她的黑眼圈,問她怕不怕,她說,這有什麼好怕的,還不是跟正常上班差不多,倒是你們,要戴口罩,多備點吃的。


於是我去鎮上一通掃蕩:一百多斤米和麵、幾十斤雞鴨魚肉、3箱水果、3箱飲料、各種瓜子堅果辣條等零食......


回到家,又被父母說買多了。


我說不多,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4.天門被封:大年三十,史上最冷(1月24日)


1月24號,那天是除夕,中午被邀請去岳父家吃團年飯,下著小雨,寒風呼嘯。


席間,同學群裡有人放出消息說,下午天門市也要封路了,不止是市區,就連所有鄉村小路都要封。


由於晚上要早點回家去祭祖,所以下午三點多我和老婆就驅車回家。


結果出門一分鐘,發現路口真的被封了,所有車輛不準通行,還有人在那裡站崗。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於是我們避開大路,繞遠一點走小路,平時10分鐘的車程,最後七彎八拐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家。


一到家,我就和老婆商量,正式公告文件還沒下達,還有幾小時的時間,是趕緊跑出去,還是繼續留在老家?


因為我們都在外地工作,如果這次不出去,可能會在老家待很長時間,勢必會影響工作。


但最後我們一致決定還是留下。


因為,我們不知道外面情況怎麼樣,搞不好,說不定會高速漂流幾十天,無家可歸。


而在家裡,至少有床睡有飯吃。


下午五點半,去祭祖,田野裡小麥青蔥,空氣中寒意陣陣,這是村裡人最後一次集體出門。


所有人都帶了口罩,幾乎不說話,燒紙放鞭炮後,各自匆匆回家。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這麼多年來,這是最寂寥清冷的除夕。


一家人在沙發上看春晚,居然都睡著了。夜裡12點被爆竹聲吵醒,趕緊起來放了一掛鞭炮。


站在樓頂看了兩分鐘,只有零星幾個煙花,幾分鐘後四周歸於平靜。


而往年不是這樣的,漫天煙花至少持續一個多小時。


正準備睡覺,老姐發了一張身穿防護服的照片在群裡,這麼晚了,她還在醫院奮戰。


我們看得淚目,紛紛加油,惟願她能平安。


大年三十,就這樣過去了。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5.疫情蔓延:草木皆兵,人人自危(1月25日-1月31日)


這段時間,所有人都宅在家裡,群裡說的頻率最高的三個字是:要瘋啦!


1月25號,大年初一,我們正式開始了足不出戶的日子。


已經發了公告,連村裡都禁止一切拜年串門、擺酒請客、打麻將等聚會活動。


疫情持續蔓延,家家戶戶大門緊閉,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之前覺得無所謂的老人們,反過來提醒我們年輕人,千萬不要外出。


下了一場雪,卻再也沒人出去打雪仗了。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每年這時候,群裡都是發紅包搶紅包,一派祥和。


而今年群裡,每分每秒滾動的新聞和數字,都讓人提心吊膽。


時不時還有人爆出哪個村裡有了新增的人,圖文視頻都有,然後大家一片譁然,互相叮囑口罩戴緊、絕不外出。


身在湖北的我們,宅在家裡,其實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痛苦,就像那殘陽如血: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比起看新聞,我們身邊的真實故事,可能更讓人倍感心酸與斷腸:


有的人全家都被確診了,卻因為床位緊張,在寒風中苦苦等待十幾個小時,終於求得一張寶貴的床位;


我們鎮上有個985大學的博士生,從上海回武漢看望媽媽,結果兩人都患了新冠肺炎,三十幾歲的兒子沒過幾天去世了,母親在病房都無法出去見兒子最後一面;


隔壁村還有個人去鎮上申請通行證,然後走路去幾十公里外的市裡醫院給親人送衣服,結果到了以後要等14天才能回家......


類似這樣的例子其實也不多,畢竟我們市絕大部分人都在農村,再加上防控做得很好,所以總體來講還行。


而這個階段,大年初一到初七,我們家大概發生了這些事:


1. 我想剪光頭,於是叫老婆幫忙把頭髮全推了,剪了個光頭。算是新年新氣象吧。


2. 老婆感冒了,每天咳嗽多次,全家如臨大敵,雖然沒發燒,但也嚇得全家人無比擔心。

好在最後證明是虛驚一場,5天后感冒就好了,而且至今一切都很好。


3. 由於不知道何時能出去,我和老婆都申請了延長假期。房貸車貸的壓力還是有一點的,但暫時出不去,也實在是沒辦法。


4. 無聊時翻出以前小時候的照片,看起來滑稽又好笑。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5. 科比去世那天,真不敢相信那個新聞是真的。在我心中,他的那種精神,激勵了我很多年,而且將繼續激勵我勇敢拼搏。他說過:

“我從來沒打算退縮,我的字典沒有妥協。如果一定要有人贏,那個人為什麼不能是我?”


6. 看了馮唐、王小波和柴靜的書各一本,尤其是《看見》,多年後重溫,有更多新的感悟:
這麼多年過去了,無論時代怎麼變化,之前人類的錯誤、貪婪和偏見等等劣根性,從未變過。


7. 看了《傳染病》《釜山行》《2012》等等災難電影,那些情節,將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8. 我和我老婆幾乎十年沒看電視劇了,這次一口氣看完了《精英律師》和《想見你》。確實蠻好看的,孤陋寡聞的我們不禁感慨,現在電視劇的水準確實挺高的。


9. 老姐在武漢醫院工作慢慢步入正軌,連續上班期間住在醫院附近的免費酒店,休假時就從武昌回到漢陽的家裡,有志願者或者警察免費接送。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偶爾也有遠方的朋友或同事打電話來詢問情況,小心翼翼的刺探中也透露出些許擔憂與同情。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善與惡無處遁形,讓人可以看清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


不過,我們全家以及所有親戚朋友都很健康安全,這是恐懼中唯一值得欣慰的事情。


這段時間,每天的心情,就像是不斷輪迴的拋物線,上去、下來,又上去,再下來......
總之就是糾結、恐懼和痛苦。


不知道這樣的日子還將會持續多久,這是對於未知的恐懼。


6.持續惡化:慢慢習慣,花樣百出(2月1日-2月13日)


《肖申克的救贖》中,瑞德說:

“這裡的高牆很奇怪,剛開始你討厭它,慢慢地你適應了它,再後來你就離不開它了。”


宅在家裡一個星期後,我們慢慢渡過那個焦慮和恐懼的“討厭期”,開始進入平靜的“適應期”。


以前沒有吃早餐的習慣,就算過年也是睡到中午才起來,任憑老媽喊10次都喊不醒。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但這一次,老媽不幹了,每天早晨8點半準時做好早餐端上樓,用力敲門。


然後我開門後,她直接把碗放在我們床上,一臉微笑地問,是你們自己動筷子,還是要我來喂?


我趕緊把老婆叫醒,裹著被子開吃:“得了得了,我們自己來,又不是餵豬。”


她的理由,美其名曰:“吃飽了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我說:“我們都30歲了,又不是小寶寶。”


她說:“別說30,就算你們60歲也是我的小寶寶。”


在這樣的“細心照料”下,我們體重很快就漲了10斤。


這段時間,有的人說湖北復工是2月14號,過幾天又有人說是2月20號,再過幾天還有人說是三月多。
每天各種新聞依舊讓人眼花繚亂。


但時間長了以後,讓人越看越不爽。


之前疫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家族和同學群裡24小時晝夜不停地討論,場面甚是火熱和焦躁。


但是當疫情進入中期,我們身處其中的人,不想再那麼煎熬了,對各種信息形成免疫了。


既然事已至此,擔心再多也沒啥用,還是出不去,不如老老實實待著,享受安靜的宅家生活。


管他車貸房貸與工作,有蘿蔔白菜就算不錯。


看到一顆大白菜50元的新聞時,大家在群裡紛紛表示不屑:“我們屋後頭的白菜多到給豬都不吃,看來還是農村好啊。”


不出門給社會添亂,睡覺就是給國家做貢獻,每個人都在繼續嚴格遵守著。


然而,看電視,吃飯,吵架,睡覺等等常規活動都重複了N遍之後,實在枯燥,於是開發出更多新技能和消遣方式,用來打發時間。


與此同時,各大父老鄉親群裡畫風開始轉變,由“憤青罵街大會”變成了“廚藝比拼大會”。


有秀雞蛋軟餅的: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也有秀電飯煲做的紅棗蛋糕: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也有擀麵皮包餃子的: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也有扯拉麵的: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也有整“十大碗豪華套餐”的: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總之,怎麼費勁怎麼來。


可能這些東西既不好看也不怎麼好吃,但是大家就圖一樂,打發時間為第一要義。


最好是那種“做飯十小時,吃飯十分鐘。”


除此之外,還有線上“鄉村舞林盟主大會”。


群主每天早晨自己跳一首廣場舞,錄視頻發到群裡,然後其他人在家模仿,跟風錄視頻打卡比賽。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還有小遊戲約戰群和線上K歌群,等等。


大家都在開玩笑:“等疫情結束後,懶漢也變成了廚師,憨頭也會跳廣場舞......”


無聊也催生出很多以前從未在意的話題,例如群裡一個人手機數據線壞了,都可以你來我往狂侃800句。


不是我們願意這樣,而是被逼無奈。否則,等不到疫情結束,我們這裡精神病院就已經沒有床位了。


也許對外省人來說,我們的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於我們而言,雖然宅家裡身心俱疲,而同時也可能是所有家庭聚在一起的、終生最長的春節假期。


無論疫情本身如何,我們做好一個良好公民應盡的義務和職責,不信謠不傳謠,不聚眾不出門,宅家裡也應該盡力活得快樂一點。


即使生活再難,也要懂得微笑。


7.行到最後:黑夜雖然悠長,白晝總會到來(2月14日-2月21日)


到現在,整個湖北5000多萬人,大部分已經30多天足不出戶了。


我老婆說,真沒想到,人生唯一的婚後蜜月,本來打算去海島度假旅遊的,結果卻在客廳、廚房、臥室旅遊了一個多月......


這次疫情對湖北的打擊非常巨大,也深切影響著我們每一個湖北人。


我們比任何人都盼望家鄉快點好起來。


親身經歷過這件事情,如果你問我什麼最重要,我真的認為身體健康最重要。


不要熬夜,不要為了利益和金錢放棄家庭,因為在最困難的時候,只有家人毫無條件支持你,永遠堅定站在你這一邊。


家和才能萬事興,這句話什麼時候都適用。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目前,雖然各處封路了,但是我們村裡情況很好,患病率為0,每隔幾個小時就有宣傳巡邏車駛過,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生活物資供應充足,買菜、灌煤氣、買生活用品等等,都可以在村幹部微信群裡列清單,今天預約,明天就有專用物資運輸車免費送到家,十分方便。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好消息是,最近新增確診人數每天都在減少,治癒率不斷提升,我們宅家裡也比以前心情好一點了。


莎士比亞說,黑夜無論怎樣悠長,白晝總會到來。


而我深知,我們所有安穩生活的背後,有一群英勇無比的戰疫者: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公殉職;
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林正斌教授,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武昌醫院護士柳帆及其另外3個家人因新冠肺炎去世......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真的讓人扼腕嘆息,忍不住落淚。


湖北也好,中國也好,都是我們生活和戰鬥的地方。


我唯一的心願就是所有人都越來越好,因為腳下這片土地,值得我們永生銘記和感恩。


經歷了這一次,我更懂得珍惜,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珍惜工作,珍惜身體,珍惜時間。


災難之中,更能看清人生的本質是什麼,最需要和最重要的是什麼。


同樣身為湖北人的雷軍,在最近演講中說:


“生活可以被疫情影響,但我們決不能被疫情打敗。”


與君共勉。


惟願疫情趕緊過去,真正的春天早日到來。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親歷生死、疫情婚禮:一位武漢醫生家屬的生存日記

本文來源公號良大師,主筆良叔,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END——

點開擴展鏈接,提升多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