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漢哀帝?

觀史鑑今


引言:

西漢晚期,京城長安的椒房殿內,精緻的胡床上,兩個年輕的男子相擁而眠。清晨,其中一個青年率先醒了過來,想要起身的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衣袖被枕邊人壓住了,看著他精緻的容顏和安靜的睡姿,青年竟不忍心將他喊醒。另一隻手摸了摸附近,只有一把寶劍趁手,於是便揮動這把寶劍,將自己的衣袖斬為兩段,這才得以起身。

這個故事發展到後來,人們把它稱之為“斷袖之癖”,用來形容男子之間的同性戀行為。想到同性戀,我們總會想起戰國時候的龍陽君,可上述故事的主人公名氣卻一點不比龍陽君差,他就是西漢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漢哀帝劉欣




漢哀帝劉欣劇照

在西漢王朝的歷史上,劉欣登場是比較晚的,人們記住了漢高祖劉邦的白手起家,記住了物阜民豐的文景之治,記住了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甚至囚犯出身的漢宣帝和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漢成帝都比漢哀帝名氣要大的多。那麼,漢哀帝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呢?我們應該如何來評價他呢?

一.意外的皇位——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漢哀帝這個皇帝的位子,來的確實有些意外,他本是西漢的一個普通諸侯王,封地山東定陶,按理說應該沒有資格繼承皇帝的寶座。可他的伯父漢成帝為了求歡於美人趙合德,親手掐死了自己還沒滿月的兒子,導致自己後繼無人,長期驕奢淫逸的生活讓漢成帝的身體每況愈下,年僅四十四歲便撒手人寰。國不可一日無君,定陶王劉欣就這樣被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這樣看來,漢哀帝這個帝位來的確實有些意外,實際上,我們把時間往前推三十年會發現,彷彿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該來的總會來的。

在漢哀帝的祖父漢元帝劉奭的晚年,他越來越不喜歡太子劉驁,一來是其母王政君不受寵,二來是劉驁平日喜好聲色犬馬。因此,漢成帝更傾心於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定陶王劉康(劉欣的父親),漢元帝除了做皇帝外,還是個出色的音樂家,在後宮之中有一項遊戲是以銅丸擊地而後反彈至鼓面上敲出音樂,這項技術宮中除了漢元帝會只有定陶王劉康會,因此漢元帝非常喜歡這個兒子,覺得劉康更像自己,多次與大臣商議希望更換太子,最終在外戚史高的阻止下未能改變。

漢元帝劉奭劇照

如果當初漢元帝選擇劉康做皇帝,那麼太子之位就是劉欣的,只是漢元帝最後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不過歷史就是那麼有意思。三十年後,因為漢成帝劉驁無子,劉康的兒子劉欣成為新一任繼承人,歷史就是那麼有意思,該來的總會來的。

二.哀帝的手腕——大刀闊斧一場空

公元前8年,年僅18歲的漢哀帝繼承了帝位,這位年輕的君主很想像自己的先祖漢武帝劉徹一樣成就一番事業,但是,他所面臨的西漢王朝,已經是一個日漸衰弱的王朝,地方上地主階級勢力強大,土地兼併非常嚴峻,朝廷內部王氏外戚專權,盤根錯節尾大不掉,嚴重影響了中央集權,針對這些嚴重的問題,漢哀帝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希望大漢王朝在他的統治下可以煥然一新。

1.政治:強化中央集權,打擊地主豪強

漢哀帝即位之初,朝中大權掌握在以王莽為首的外戚手中,因此,哀帝一上臺就罷黜了王莽大司馬的職位,把他趕到封地新野養老去了,轉而以左將軍師丹為大司馬,並重用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人,希望培植一批得力的大臣。

西漢末年外戚勢力代表王莽

隨即,師丹針對地方上日益嚴峻的土地兼併問題,提出了“限田限奴”的建議,規定自諸侯王以下佔有田地不得超過三十頃,擁有奴僕的數量也根據等級進行限制,

希望以此來遏制土地兼併。但事與願違,漢哀帝的這一改革措施遭到了朝中勳貴的極力反對,尤其以新上臺的丁,傅兩家外戚為首,這讓漢哀帝的改革變得舉步維艱,到後來,漢哀帝自己也沒有遵守這一規定,賞給了近臣董賢兩千頃田地,“限田限奴”成為一紙空文。

時師丹輔政,此詔從師丹所請。限列:令條列而為限禁。有司條奏:這是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所奏,列侯得名田國中:諸侯各有封國,故得以名田國中。名田:佔田,各以名自佔。名田縣道:在長安未就國的列侯與公主,止得名田縣道,其限制與關內侯、吏民相同。無得過三十頃

——《漢書.哀帝紀》

2.經濟:愛護百姓,鼓勵人口發展

自漢武帝晚年,漢朝一直推行與民發展的政策,強調重農抑商,漢哀帝繼續加大這一力度。適逢黃河決堤,漢哀帝下令受災地區收成損失四成以上的,以及財產不足十萬錢的都免除今年的租金賦稅。同時針對商人對市場的控制,加大對商人的監察力度,不允許商人擁有土地,不允許商人做官等,並鼓勵人口發展。

漢哀帝劉欣劇照

漢哀帝的這些舉動,雖然沒有從根本上解除經濟問題,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保障了農民的利益,漢朝整體經濟水平發展平穩,漢朝的人口數量達到整個王朝的最高峰。

三.斷袖之癖,千古絕戀

相比於伯父漢成帝要美人不要江山,漢哀帝在這方面發展到了另一個極端——要男人不要江山。哀帝在位時期,獨寵男寵董賢,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與董賢兩人也展開了一場“千古絕戀”。

為了留住董賢,漢哀帝任命董賢為黃門郎,黃門郎專職皇帝的詔命下達,這樣就可以把董賢留在皇宮,為了留住董賢的心,漢哀帝還專程把董賢的妻子也接進了皇宮,並把董賢的妹妹封為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

同時,哀帝還特意修建了與董賢兩人的愛巢,取名“椒房殿”,與皇后所住“椒蘭殿”僅一字之差,整個宮殿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小到窗沿臺階,大到整體佈局,每一個地方都務求做到最好,修好之後,堪稱世界上最豪華的宮殿之一。

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累鉅萬,貴震朝廷。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賢,乃斷袖而起。其恩愛至此。

——《漢書.佞幸傳》


漢哀帝與董賢

想當初,漢成帝為了博美人趙合德一笑,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兒子,而漢哀帝為了愛董賢,甚至提出希望通過禪讓制把皇位傳給董賢,在漢哀帝看來,所謂江山社稷也不過身外之物,只有他與董賢之間的愛情才是永恆不變的。

人們總說順治痴情董鄂妃,玄宗深愛楊貴妃,可一關係到國家大計上,順治只能眼睜睜看著董鄂妃被孝莊太后欺辱,唐玄宗也只能在馬嵬驛賜給楊玉環三尺白絹自盡,能為愛情做到漢哀帝這樣的歷史又有幾人呢?

四.生不逢時,可悲可嘆

公元前1年,年僅二十五歲的漢哀帝劉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下滿目瘡痍的大漢王朝和自己未完成的事業離開了人世,作為皇帝,他僅僅在位七年時間,並沒有留下太多隻得後人銘記的事蹟,但漢哀帝卻是最後一個真心實意為漢朝江山努力的皇帝,隨著他的去世,王氏外戚再度掌握了政權,幾年之後,西漢王朝被王莽篡權,西漢覆滅。

相比於祖父漢元帝劉奭和伯父漢成帝劉驁,漢哀帝更勤勉努力,他曾希望讓西漢恢復往日的榮光,可偏偏生不逢時,經歷了元成二帝的昏庸治理,西漢的皇權已大幅度衰弱,社會矛盾尖銳,而漢哀帝也並非一個有魄力,有決心的皇帝,當他的政策遭到反對時,他並沒有堅持下去,使得改革成為一紙空談。

西漢王朝的實際斷送者為漢元帝與漢成帝

作為皇帝,漢哀帝庸而不昏,他遏制了王氏外戚的發展,保障了農民的利益,這些對於西漢王朝都是起著積極作用的事情,他雖不是一代英主卻也可稱得上一位守成之君,可惜他所面臨的西漢王朝已是日薄西山,即使守成也無法阻止王朝衰弱的結局,更何況老天並沒有給哀帝多少時間,諡號“孝哀皇帝”,名副其實。

漢代史學家班固曾評價說:孝哀自為藩王及充太子之宮,文詞博敏,幼有令聞。睹孝成世錄去王室,權柄外移,事故臨朝婁諸大臣,欲強主威,以則武,宣。雅興不好聲色,時覽卞射武戲。即位瘻痺,饗國不永,哀哉!北宋名臣司馬光也在《資治通鑑》中評價漢哀帝:哀帝初立,躬行簡約,省儉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而治焉!

通過班固與司馬光的評價我們不難看出,

漢哀帝劉欣並非我們一貫認為是一個昏君庸主,而是一個勤勉政事的好皇帝,可惜他做皇帝時間太短,又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西漢王朝的痼疾,只有他與董賢之間的“愛情”流傳了下來,所謂“斷袖之癖”只不過是疥癬之疾的愛好,卻成為今人嘲諷哀帝的一大痛點,豈不可惜!

結語:

人決定不了他出生,漢哀帝也是如此,歷史讓他因緣巧合的成為了西漢的皇帝,卻只給了他一個日薄西山的王朝,哀帝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救這個王朝,卻最終無可奈何。經歷了元帝時期重用儒生導致社會治安混亂和成帝時的不問政事,外戚做大,此時的西漢王朝已經是一顆行將枯死的樹木,哀帝縱有再大的本事給這棵樹澆水也只能是無濟於事,這就是漢哀帝最大的悲哀吧!


相城歷史小學生


漢哀帝是西漢歷史上的第13個皇帝,元帝劉奭之孫,定陶王劉康之子。哀帝有治國之志卻無治國之才,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同性戀者,著名典故'斷袖之癖"就源於此。是一懦弱,偽孝,昏庸之人,以下所敘,均來自(資治通鑑)

懦弱

想改革卻不敢下力氣及上即位,師丹復建言:“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愈困,宜略為限。”天子下其議,丞相光、大司空武奏請:“自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各有限;關內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奴婢毋過三十人。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時田宅、奴婢賈為減賤,貴戚近習皆不便也,詔書:“且須後。”遂寢不行。

偽孝

既然是孝成皇帝的嗣子,那麼應該將孝成皇帝作為自己的父親,承襲孝成皇帝的宗廟;而孝成皇帝也給他的父親劉康選了後代承襲宗廟。

可是他卻沒完沒了給自己父親劉康找地位,當然這些事背後也有傅太后這老婆娘的功勞。

丹曰:“聖王制禮,取法於天地。尊卑者,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亂也。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為號者,母從子,妻從夫之義也。欲立官置吏,車服與太皇太后並,非所以明‘尊無二上’之義也。定陶共皇號諡已前定,義不得復改。禮:‘父為士,子為天子,祭以天子,其屍服以士服’,子無爵父之義,尊父母也。為人後者為之子,故為所後服斬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期,明尊本祖而重正統也。孝成皇帝聖恩深遠,故為共王立後,奉承祭祀,令共皇長為一國太祖,萬世不毀,恩義已備。陛下既繼體先帝,持重大宗,承宗廟、天地、社稷之祀,義不可復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廟。今欲立廟於京師,使臣下祭之,是無主也,又,親盡當毀,空去一國太祖不墮之祀而就無主當毀不正之禮,非所以尊厚共皇也!”丹由是浸不合上意。

昏庸

孝哀皇帝本朝承襲孝元皇帝孝成皇帝,孝元皇帝因為思想偏差任用石顯而招致禍害,孝成皇帝則大肆任用外戚,所以孝哀皇帝之時朝廷比較混亂,但是他卻沒少排擠忠臣,如師丹(罷免)、王嘉(逼死)。

當然了,對於奸佞小人例如董賢,那是一個愛啊。

上託傅太后遺詔,令太皇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賢二千戶,賜孔鄉侯、汝昌侯、陽新侯國。

初,丞相孔光為御史大夫,賢父恭為御史,事光;及賢為大司馬,與光併為三公。上故令賢私過光。光雅恭謹,知上欲尊寵賢。及聞賢當來也,光警戒衣冠出門待,望見賢車乃卻入,賢至中門,光入閣,既下車,乃出,拜謁、送迎甚謹,不敢以賓客鈞敵之禮。上聞之,喜,立拜光兩兄子為諫大夫、常侍。賢自是權與人主侔矣。


秋露凋荷塘


漢成帝劉驁死後將位置傳給了自己的侄子劉欣,是為漢哀帝。歷史有時也會開玩笑,如果漢成帝劉驁不荒淫無度,皇位基本上與劉欣沒有什麼關係,只能是某一地的一個諸侯王而已。漢哀帝劉欣他爺爺曾經就廢他伯父劉驁和立他父親劉康糾結了那麼一會會,最後還是立了漢成帝劉驁。天上掉餡餅的事還是會發生的,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也有,但是等著掉餡餅那就是痴人說夢了。

關於漢哀帝劉欣,歷史上是籍籍無名,因為他也沒有多大的作為,但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這樣評價漢哀帝劉欣。哀帝初立,躬行儉約,省減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至治焉。意思是說:漢哀帝剛即位,自己身體力行勤儉節約,省吃儉用,所有的政事都是他自己決定,大有能有一番作為的跡象。但是後來為什麼沒有這樣的結果呢?

外戚勢力的干涉。左將軍師丹曾提出限田、限奴令,意在限制諸侯王田連阡陌,奴婢滿室。這樣的話國家開支很大。出發點是擺脫漢朝的厄運。但是遭到丁、傅兩家外戚的強烈反對。因為這樣的政策是動了這幫人的利益。漢哀帝也沒有一直堅持支持這個政策,導致無疾而終。

漢朝皇帝大多有同性戀傾向,比如漢文帝和鄧通,漢武帝和韓嫣、現在這個漢哀帝和董賢。

漢哀帝死後將自己的位置傳給了劉衎(kàn),,劉衎和劉欣同為漢元帝之孫。漢哀帝的死還是縱慾過度而死,(一說是服春藥過多導致死亡)。這裡暫且不論怎麼死的。這個時候王家外戚勢力已經對漢朝的皇位虎視眈眈,為首的就是王莽。這個後面講。


鏡頭裡的童年


看了資治通鑑,漢哀帝六個字就可以形容了:懦弱、偽孝、昏庸。

給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文中所有文言文均來自資治通鑑原文)

帝睹孝成之世祿去王室,及即位,屢誅大臣,欲強主威以則武、宣。然而寵信讒諂,憎疾忠直,漢業由是遂衰。

懦弱之一

祖母傅太后要求的事情件件都滿足:

傅太后大怒,要上,欲必稱尊號。上乃白太皇太后,令下詔尊定陶恭王為恭皇。

傅太后從弟子遷在左右,尤傾邪,上惡之,免官,遣歸故郡。傅太后怒;上不得已,復留遷。

懦弱之二

想改革卻不敢下力氣:

及上即位,師丹復建言:“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數鉅萬,而貧弱愈困,宜略為限。”天子下其議,丞相光、大司空武奏請:“自諸侯王、列侯、公主名田各有限;關內侯、吏、民名田皆毋過三十頃;奴婢毋過三十人。期盡三年,犯者沒入官。”時田宅、奴婢賈為減賤,貴戚近習皆不便也,詔書:“且須後。”遂寢不行。

偽孝

既然是孝成皇帝的嗣子,那麼應該將孝成皇帝作為自己的父親,承襲孝成皇帝的宗廟;而孝成皇帝也給他的父親劉康選了後代承襲宗廟。

可是他卻沒完沒了給自己父親劉康找地位,當然這些事背後也有傅太后這老婆娘的功勞。

丹曰:“聖王制禮,取法於天地。尊卑者,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亂也。今定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為號者,母從子,妻從夫之義也。欲立官置吏,車服與太皇太后並,非所以明‘尊無二上’之義也。定陶共皇號諡已前定,義不得復改。禮:‘父為士,子為天子,祭以天子,其屍服以士服’,子無爵父之義,尊父母也。為人後者為之子,故為所後服斬衰三年,而降其父母期,明尊本祖而重正統也。孝成皇帝聖恩深遠,故為共王立後,奉承祭祀,令共皇長為一國太祖,萬世不毀,恩義已備。陛下既繼體先帝,持重大宗,承宗廟、天地、社稷之祀,義不可復奉定陶共皇,祭入其廟。今欲立廟於京師,使臣下祭之,是無主也,又,親盡當毀,空去一國太祖不墮之祀而就無主當毀不正之禮,非所以尊厚共皇也!”丹由是浸不合上意。

昏庸

孝哀皇帝本朝承襲孝元皇帝孝成皇帝,孝元皇帝因為思想偏差任用石顯而招致禍害,孝成皇帝則大肆任用外戚,所以孝哀皇帝之時朝廷比較混亂,但是他卻沒少排擠忠臣,如師丹(罷免)、王嘉(逼死)。

當然了,對於奸佞小人例如董賢,那是一個愛啊。

上託傅太后遺詔,令太皇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賢二千戶,賜孔鄉侯、汝昌侯、陽新侯國。

初,丞相孔光為御史大夫,賢父恭為御史,事光;及賢為大司馬,與光併為三公。上故令賢私過光。光雅恭謹,知上欲尊寵賢。及聞賢當來也,光警戒衣冠出門待,望見賢車乃卻入,賢至中門,光入閣,既下車,乃出,拜謁、送迎甚謹,不敢以賓客鈞敵之禮。上聞之,喜,立拜光兩兄子為諫大夫、常侍。賢自是權與人主侔矣。

甚至連皇帝都想給董賢。

後上置酒麒麟殿,賢父子、親屬宴飲,侍中,中常侍皆在側,上有酒所,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王閎進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上默然不說,右左皆恐。於是遣閎出歸郎署。

你讓人怎麼誇他?

我敢說孝成皇帝最昏庸的一件事就是立了劉欣為嗣子。

其實孝成皇帝還不錯,看看不受寵的班婕妤怎麼評價他就知道了:

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矣。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奏議可述。遭世承平,上下和睦。

感謝劉欣死的早,不然陳聖劉太平皇帝早晚得把皇位送給董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