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本文共3129字,預計閱讀時長3′10″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對方不把自己當外人

第五季第三期《非正式會談》聊到了一個話題:界限感。

節目中,有個互相傷害的環節:在場代表在一起住的時候,哪位代表最滿意界限感?

來自伊朗的華波波毫不留情地吐槽了來自泰國的天樂。說天樂剛來上海的時候,說去泰國領事館呆一會會兒,沒想到在華波波家呆了三天。在華波波家,天樂看到任何東西還都想要。

後來,天樂問華波波借用了粉底,用了之後也想要,問華波波可以給他嗎?華波波就客氣了一下,沒想到天樂走之後,華波波的粉底真的被拿走了。

很明顯,華波波當時面對天樂的舉動很不高興,但是他沒有表現出來,沒有去制止,而是在會長大左挨著問各位代表的時候,他才吐露了心聲。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非正式會談》片段

作為秘書長的陳銘在節目中說:

“特別體現一個人有沒有界限感,就是你說不的時候的態度。


我們很多時候不願意去侵犯別人的界限感,但是當身邊有人,開始跟我們提出一些要求,甚至更多要求,你是怎麼去說不的?”

確實,很多時候,我們寧願委屈自己去容忍,也開不了口去拒絕。

比如:

同事不把自己當外人,不經我們允許翻了我們的辦公桌,很自然而然地拿走了他要用的東西;


上司以關心你的名義,向你打探你的戀愛史;


同事下班後要去約會,把沒完成的工作推給你幫他去做

也正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拒絕,沒有明確地表示自己的不滿,對方會以為我們認可這樣的舉動。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我們的心理界限已經被侵犯了。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保持“心理界限”,是對對方“心理安全距離”的尊重

心理界限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內斯特·哈特曼提出來的。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內心的自我界限,這種界限用於區別自我、保護自尊,從而保持社交心理舒適。

《脆弱的力量》一書的作者布琳·布朗是這樣定義心理界限的: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很多時候,我們侵犯了別人的界限卻不自知,而對方如果沒有明確拒絕,我們還會誤以為對方是許可的。

上個世紀,心理學家沙姆做過一個測試:

被測者一個人在圖書館裡讀書,結果有一個陌生人無視周邊的空座,徑直走到被測者旁邊,緊挨著他坐下了。

所有的被測者,無一例外,不是默默走開,就是直接怒問:你想幹嘛?沒有一個被測者能忍受“入侵者”。

入侵者越過了對方能容忍的空間距離,實際上侵犯的就是對方的“心理安全距離”。

“心理安全距離”的範圍大小是由交往雙方的人際關係和所處情境決定的。

針對不同的人,我們的“心理安全距離”是不同的。

比如跟戀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可以毫不設防地“黏”在一起,而跟剛認識的人走在一起時,如果兩人的距離有點近了,我們會很不自然,會刻意把兩個人的距離拉開,並保持一個覺得舒服的距離。

這其實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心理安全距離”的保護。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脫口秀大會》中的一姐思文,在節目中有個梗:她和老公程璐是上下鋪的兄弟。

後來思文是這樣解釋的:我覺得在這個房子裡,我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個空間。我們不僅僅要將愛給這個家,更要將愛給自己。

即使是兩個親密的人,保持一定的界限,尊重對方的隱私、性格差異,這是對對方的“心理安全距離”的保護,也是對心理界限的尊重。

學者周國平曾說過:

“當我們侵犯了對方的心理界限,對對方的心理安全距離造成了威脅時,但因為刺痛的都是別人,所以,越界者也不會覺得自己越界。”

我們的善良,如果沒有了爪牙,傷害的只會是自身。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在保護好自己的心理界限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心理安全距離。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怎麼在工作中建立自己的“界限感”?

當心理界限被侵犯的時候,心理上我們會抗拒。那怎麼建立自己的“界限感”,防止被入侵呢?

基於心理學家們的研究成果,我給大家提3點建議。

1、明確自我界限,提升自我分化能力

先回想一下,當他人對你做出什麼行為時,你會很不爽,為什麼會不爽?如果對不爽的情緒打分,1-10分你會打幾分?

最令我們不爽的行為,是我們的底線,也是我們的心理界限,它在我們跟他人面前樹立了一道屏障,對方一旦越界,勢必引發我們的不滿。

心理諮詢師楊嘉玲在《心理界限》一書中說到:

“心理界限是看不見的,但並非不存在。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打一拳的感覺。如果這時候,對方又是你很在乎的人,你知道他的出發點是好意,可是無法認同對方的做法時,便經常會有一種「會痛,但不能叫的」憋屈感。”

我們排斥心理界限被侵犯的感覺,這時候不妨藉助“自我分化”的力量,以完善心理界限。

“自我分化”這一概念,是家庭治療的代表人物鮑恩提出來的。

自我分化是指個體能夠將理智與情感區分開來的能力。

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人,很難堅持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比較容易依賴他人。

而自我分化水平強的人,能清楚地認識自我,清楚地知道雙方的界限在哪裡,不會輕易被別人的看法所左右。

多跟自我分化水平強的人相處,有利於提高我們自身的自我分化能力。

在職場中,提升自我分化能力,也就是提高我們對心理界限的保護能力。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2、發現距離被侵犯的信號,及時說出來

美國著名心理諮詢師亨利·克勞德曾指出:

情緒是幫助個人瞭解心理邊界的雷達信號,在人際關係中,若你感覺到他人的行為讓你感到沮喪、失控、憤怒、怨恨或者不舒服,那很有可能這個人正在做侵犯你心理界限的行為。

1983年7月,藝術家謝德慶與琳達·莫塔諾開始實施一個名叫《繩子》的藝術作品,他們倆用一根8英尺的繩子互綁在腰間。

接下來的一年,他們吃飯、上廁所、洗澡、睡覺、看電影、見朋友、散步等,都時刻呆在一起。他們見證了彼此的性格、行為差異,乃至人性上的猥瑣和惡。

沒有隱私,沒有人權可言,過度親密的距離,讓兩個人的“心理界限”全面崩塌。

1984年7月,當“繩子”被解開,琳達便逃也似的離開了,他們兩個人互相都不想再看對方一眼。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繩子》拍攝記錄

在這個故事裡,謝德慶和琳達都是“心理界限”被侵害的受害者。但為了一同完成作品,他們的距離被侵犯的信號,在最後一天才得以徹底釋放。

那我們在工作中,如果意識到心理界限為侵犯後要怎麼辦呢?

及時說出來。

你不說,你不滿的情緒不外露,對方也會覺得他的“試探”,你都可以容忍,甚至還會得寸進尺,繼續一步步試探你的底線。

李松蔚老師在《非正式會談》中也提到了說出來的重要性。很多時候,我們怕拒絕別人,怕會讓對方不高興,反而讓自己受到的傷害更深。我們的善良,如果沒有鋒芒,那無止境的讓步就會變成我們心中的一根刺,越扎越深。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非正式會談》片段

如果及時跟對方說,他的行為已經讓你很不舒服了,你希望對方不要再那樣冒犯你,那侵犯行為也就到此為止了。

3、尊重對方的界限,並和對方溝通我們的界限

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們明確自己的界限後,同時也尊重別人的界限,這也能夠提高我們對心理界限的認知。

電影短片《他為我褪去皮膚》講述了,女主要求男主褪去他的皮膚,和她“坦誠相見”,男生就照做了。

女主剛開始很高興,可男主所到之處,所觸摸到的東西都會留下血跡,女主慢慢地開始討厭家裡到處都是血跡,男主也開始懷念他的皮膚。

有一天,男主也想讓女主跟他一樣褪去皮膚,女主卻立馬流露出驚恐抗拒的表情。

短片中的男主,肯讓女主侵犯自己的“心理界限”,他也以為,女主會放棄自己的“心理界限”,沒想到換來的卻是對方的嚴守。

他的付出,創造的是女主的“控制”,他的犧牲,達成的是女主的“軟禁”。

那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都不願意被別人侵犯自己的界限,那怎麼能夠堂而皇之地侵犯他人的界限呢?

光守住自己的界限還不行,還要體察對方的界限範圍,跟對方溝通彼此的界限是什麼。

溝通理論裡有個概念叫“元溝通”,意思是“關於溝通的溝通”,在職場中,我們要建立起“心理界限”,就要溝通清楚雙方的心理界限,明白到底我們什麼能接受,什麼不能接受,這樣才能和諧地相處。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非正式會談》:不懂這3個字,難怪同事會不把自己當外人

結語

武志紅老師曾經說過,“一段關係中缺乏邊界,就會陷入共生關係,會覺得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別人的對待,其實歸根究底還是自己造成的,願我們在工作中,

既能保持善良,又能堅定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