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這個縣存在感很強,面積足有蕪湖市一半大,特產吃了均說好

在這個講究眼球經濟的時代,國內的發展中城市,無一不是鉚足了勁兒,深挖地方特色,以圖達到築巢引鳳的效果。比如“強省會”戰略的內核,就是窮一省之力,增加省會的存在感。當然,也會有自帶存在感的幸運兒,就如《國產零零漆》裡的臺詞所說“你是那樣拉風的男人,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眾。你那憂鬱的眼神、唏噓的胡茬子、神乎其神的刀法,還有那杯馬提尼,都深深地迷住了我。”

安徽的這個縣存在感很強,面積足有蕪湖市一半大,特產吃了均說好

壽縣

在安徽省的中部,就有一個這麼出彩的縣城市,名叫壽縣。壽縣是淮南市的下轄縣,面積為2986平方千米,相當於地級市蕪湖市的一半,想忽略這個縣顯然並不容易。尤其壽縣的歷史還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堯舜禹時期,大禹定九州。因為地處關鍵,壽縣常常是送走蓼國,又迎來楚國,送走秦國,又迎來魏國,和伍佰所說的“來來來,喝完這杯,還有三杯”是一樣的。

安徽的這個縣存在感很強,面積足有蕪湖市一半大,特產吃了均說好

遊客

也正是因此,壽縣的旅遊資源,比起一般的縣城來,要豐富許多。比如壽縣被譽為“地下博物館”,目前已經從出土了近三千件國家三級以上文物。在壽縣楚文化博物館中,陳列著160多件國家一級文物。再看地上,壽縣擁有安豐塘、壽縣孔廟、清真寺等六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千年古縣”。據悉,在評為“千年古縣”的當年,也就是2018年,壽縣接待的遊客人次達到了532萬,增長率超過了百分之十。

安徽的這個縣存在感很強,面積足有蕪湖市一半大,特產吃了均說好

出土文物

只是有一點很可惜,壽縣所接待的大部分遊客都來自於本省,在省外的知名度都相當有限。之所以說可惜,是因為壽縣的“特產”早已享譽全國,吃了都說好。但是大家在大快朵頤之際,基本上都不會跟壽縣,淮南市,甚至於安徽聯繫起來。這一“特產”便是豆腐,也叫水豆腐,明晃晃的,入口即化,是平日裡在餐桌上最常見的豆製品食材,沒有之一。有些地方喜歡吃豆腐放糖,而有些地方喜歡放鹽,當然,還會有放花椒調味的,名麻婆豆腐。

安徽的這個縣存在感很強,面積足有蕪湖市一半大,特產吃了均說好

豆腐

有人就要說了,豆腐難道不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嗎?確實,日本豆腐是一道很有名的菜,但豆腐和櫻花一樣,都出自於我國。在《本草綱目》一書中就有明確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淮南王劉安。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也就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生於淮南,長於淮南,葬於淮南,壽縣的淮南王墓以及壽春楚文化博物館中的多件文物,可以證明一點。而日本學者提出的“萬國來朝”,以及用以佐證的《清異錄》,說的淨是些八百年後的事。

安徽的這個縣存在感很強,面積足有蕪湖市一半大,特產吃了均說好

小吃街

那麼問題就來了,劉安好好的天子不做,怎麼會想起研究食材來了呢?說起來也很有意思,古人比較喜歡修仙嘛,而劉安自然也不例外。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坐在淮南市的八公山上煉丹。有一次突發奇想,加了點豆汁進去,開爐的時候發現竟然結塊了,還蠻好吃的,於是豆腐便問世了。當然,也有八位老人吃豆汁得長生,傳予劉安的說法。但筆者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妙手偶得,不然,壽縣城外被單獨記錄下來的那條豆腐街,取水的水源,輕易不會叫“珍珠泉”這個名字。(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