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用哪句話證明你是軍人或者服過役?

賀氏吊裝服務有限公司


曾經的美好時光,成了我最美好的回憶,二十多年了怎麼也忘不掉自己的軍旅生活。我是96年兵。





金盾愛金洋


我是一名基建工程兵,一九七五年元月入伍到湖北參加三線建設,起初認為自己就是一名穿軍裝的工人,後來明白了,穿上軍裝都是軍人,都在為保衛祖國奉獻青春。在部隊時當過連隊文書,當過電影放映員,喜歡美術創作,曾有作品在解放軍報、武漢軍區戰鬥報發表。一生感謝解放軍這所大學校對我的教育培養。



開明61966504


"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立正,連長同志,全連晚點名前集合完畢,請您指示。"……



漢江賓哥


94年入伍,一晃眼26年過去,時間都哪裡去啦。老班長老戰友你在它鄉還好嗎,兒女都長大了吧!有過當兵的歷史一輩子都不後悔。





15825265070


我曾於1969年12月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十一師四十三團當兵任坦克駕駛員於1975年3月退伍,下面圖片是我和71年的戰友在2019年相聚(分別44年後的)合影




鄉土老翁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你來自邊疆,他來自內地。我們都是人子弟。




青海湖畔鑄劍人


戰友們訓練時常說的一句口號是“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








我也是個有趣兒的人兒


若有戰 召必回!

2019年新兵



午後陽光36845


連長同志全起集合完畢,應到九十六人,實到九十六人,請指示。



張作俊2


“稍息,點名!請稍息。”

當兵多年,很感謝部隊的培養,一生有當兵的經歷足以。

今天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懷念起部隊的生活了。部隊真的很鍛鍊人,這也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家事”。朋友的家事和這個問題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我還是想在這裡講講我對此事的感受和感想。因為,我從部隊走出來的,我受益匪淺,所以希望如果朋友們有接受這種“鍛鍊”的機會不要錯過,如果你身邊有人正接受這種“鍛鍊”要給他以鼓勵。

開始講了!

朋友的兒子考取了一所比較理想的大學,全家都很高興,孩子入學報道全家送孩子到學校,一切為孩子打理好後,戀戀不捨的回來了。剛回來,兒子打電話說學校搞軍訓,要求很嚴,被子必須疊得闆闆正正的,為了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每天早晨四點鐘就要起床疊被子。母親聽了很是心疼,於是想到了一個辦法,給兒子再弄一床被子,一床一次性疊好不動,作為“擺設”應付學校檢查,一床白天收起來,晚上拿出來蓋。同事弄到被子後急忙給兒子送到學校去了。

我想,像我朋友這樣事事為孩子操心,事事為孩子安排,怕孩子吃一點苦的家長絕不是少數。父母心疼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愛”孩子卻是不可取的,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害”了孩子。

給孩子一點空間,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讓他(她)在自己的空間裡學會處理事情的方法,學會與人交流的方式,畢竟孩子大學畢業後是要走向社會的,父母不可能再天天跟著孩子,什麼事都為孩子考慮到。孩子走入社會必定要會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必定會與各色的人交往,這些都需要孩子自己去解決的,如果不讓他學會與社會打交道的“本領”,孩子就可能因為解決不好遇到的問題而退縮,甚至害怕接觸社會,這時父母無論多著急、無論怎麼心疼孩子都已經是無能為力了。

需要孩子自己動手去做的事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完成,我們常常對孩子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真需要孩子自己的動手時候卻這也不放心那也捨不得,生怕孩子做不好,生怕“苦”了孩子。疊被子就是學習、鍛鍊孩子自己動手打理生活的本領和能力,到了孩子該學習自理的時候卻什麼事父母都為他做好了,孩子就會變得懶散,變得依賴性很強。孩子終究要是離開父母一個人生活的,如果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在社會上生存呢?

應該讓孩子磨鍊的時候就要磨鍊一下。要忍得下心,讓孩子經歷“摔打”。軍訓是為強化學生的國防意識,但同時也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磨礪孩子吃苦的精神,學校的給孩子這樣一個學習鍛鍊的機會,卻被家長無情的“扼殺”了,孰不知,這可能會 “扼殺”孩子的整個人生。

放手,不是撒手不管憑由孩子無約束無節制的成長,而是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捨得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累,學會自立自強,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引導,更需要父母的“捨得放手”。我的這位朋友因怕孩子吃苦而主動的幫孩子弄虛作假,教孩子投機取巧的營生,這種做法真的很惡劣,很可能會把孩子引向了一條錯誤的人生方向。在培養、教育孩子方式上,我的這位朋友已經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而且越走越遠。作為家長,真的應該好好反思自己所作所為是否恰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