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書生從國外帶回一物,使中國增加3億人,成就康乾盛世

古人有句老話,“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意思是為官之人不為百姓辦事,那麼要你這官有何用?不如回家賣紅薯算了。其實想一想,這句話有點侮辱紅薯,那些做不好官的人,有可能也賣不好紅薯,畢竟他們對紅薯也不瞭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紅薯的故事。

明朝書生從國外帶回一物,使中國增加3億人,成就康乾盛世

明朝萬曆年間,有一書生名為陳振龍,福建福州人,二十歲時中了秀才,之後因為鄉試考不過,對科舉產生了厭惡,於是棄文下海,成為一個生意人。由於福建一帶多人經商,陳振龍也跟著眾多商人前往菲律賓做買賣,一做就是幾十年,積攢了不少財富。

在菲律賓的時候,陳振龍發現當地有一種朱薯遍野,此物根紅葉綠,耐旱耐熱適應性強,並且產量極高,無論生熟都能食用。陳振龍稱讚它 “六益八利,功同五穀”,並下定決心將此物帶回國家,為百姓造福。

明朝書生從國外帶回一物,使中國增加3億人,成就康乾盛世

心動不如行動,陳振龍在當地學會種植技術,花錢買了一批薯種準備帶回國。然而,菲律賓在當時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這些殖民者喜歡搞“特殊”,認為此物是寶貝,禁止出口。陳振龍僥倖嘗試帶過一次,卻被海關查到了,只能以失敗告終。

第二次,陳振龍花錢買下一些薯藤,用它絞在吸水繩中,躲過海關的盤查,經過7天7夜的航行才回到福建福州,並在老家開始試種朱薯。1594年,福建發生大旱災,莊稼收成很少,陳振龍叫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告訴他菲律賓饑荒時會大量種朱薯,饑荒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明朝書生從國外帶回一物,使中國增加3億人,成就康乾盛世

得到許可以後,陳振龍父子開始在一塊空地試種,幾個月後朱薯豐收,果實埋在地下,約有手臂太小。生吃脆口,口味如同青棗,煮熟吃粉嫩香甜,可以填飽肚子。福建巡撫非常高興,傳令種植漫山遍野,解決了福建饑荒的問題。當地人為了感謝陳振龍,建立“先薯亭”表彰他的功績,朱薯因為是從“番國”引進,漸漸被大家叫成“番薯”。

番薯進入中國之後,第一次就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紛紛得到百姓的好評,再加上產量高、適應能力強以及生熟可吃,在全國內迅速得到推廣。因為長在地上,形狀又類似於瓜類,北方人也稱它為“地瓜”,既可以解決溫飽,又能製作澱粉和釀酒,成為我國舊時代解決饑荒的重要糧食。

明朝書生從國外帶回一物,使中國增加3億人,成就康乾盛世

根據歷史記載,在在每個饑荒的年代裡,靠吃紅薯活下來的百姓十有七八,到了乾隆年間,皇帝也親自下令,鼓勵百姓多種番薯。在朝廷官方的推廣下,番薯已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種植,產量也非常之高,成為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僅次於稻穀、玉米和小麥。

民以食為天,因為大量種植番薯,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就能從事生產,發展工農商業,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日子越過越好。在康熙、雍正、乾隆這段時間,清朝的國力最強,社會和經濟快速發展,就連人口也增加了3億多人,被稱為“康乾盛世”。

明朝書生從國外帶回一物,使中國增加3億人,成就康乾盛世

而“康乾盛世”的到來,番薯的功勞很大,因此“康乾盛世”也被人們稱為“番薯盛世”,雖然言過其實,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作為番薯的引進人陳振龍,他的功勞很大,被稱為“甘薯之父”,並且為他建立“先薯亭”,以紀念他的功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