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明朝建立後,郭子興的後人待遇如何?

用戶4474589971


郭子興是朱元璋政治生涯的起點,更是朱元璋的伯樂,但郭子興死的早,在朱元璋頭2、3年就沒了,死因正史記載為病死,育有3個兒子1個女兒1個養女。3個兒子在朱元璋成事前均死,死因模糊,現只知道個大概,女兒被朱元璋收為妃,也就是後來的郭惠妃,養女是大家熟悉朱元璋的正妻馬皇后。

朱元璋正妻,馬皇后,為郭子興養女。

郭子興的正妻在史料中是個隱形人,無任何交代,反而次妻張氏屢屢出現,正史中沒寫郭子興3個兒子為誰所生,朱元璋的《敕賜滁陽王廟碑》定調“夫人張氏,生三子,長戰役,次為降人所陷,幼與群小陰謀伏罪”,意思是3個兒子是次妻張氏所生,一個戰死,一個被陷害死,一個謀反死。

老郭的3個兒子是史家公認的,從現存的史料來看,大兒子死的最早,連名字都沒有,王世貞《弇山史料》記載,大兒子在攻打集慶路時戰死,死在郭子興前面;郭子興病死後,舊部內訌,一些投了朱元璋,一些擁了二兒子郭天敘,當時義軍以小明王為尊,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只是副元帥,兩人因權利之爭不合,鄭曉《吾學編》記載郭天敘還曾用毒酒招待朱元璋,未果,在攻打集慶時,郭天敘被降將陳埜出賣,犧牲。

明中都遺址。

三子郭天爵,朱元璋說他與群小陰謀伏罪,具體細節沒說,明代史料也沒記載,直到明末清初萬斯同在修《明史》時,點了幾筆,說朱元璋被小明王封為行中書省左丞相,郭天爵為中書右丞,在朱元璋之下,懷恨在心,聯絡父親的舊部邵榮等人慾奪權,此時郭天爵根本無法與朱元璋抗衡,邵榮沒想過擁立郭天爵,而是自立,事情敗落後,郭天爵當了替死鬼。

朱元璋像。

郭子興的女兒,倒是被朱元璋攬到床上,為郭惠妃,生了5個孩子,3個兒子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2個女兒永嘉公主和汝陽公主,還是很受寵的,永嘉公主嫁給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鎮,汝陽公主嫁給都督僉事謝彥之子謝達。

大同九龍壁,為朱元璋13子代王朱桂府前琉璃照壁,朱桂外公是郭子興。

民間史料《今言》、《名山藏》,地方縣誌《定遠縣誌》記載郭子興還有第4個兒子,名叫郭老舍,是小妾李氏所生,此人在朱元璋時期無官方記載,朱元璋寫的《敕賜滁陽王廟碑》也沒任何描寫,但到了宣宗、孝宗時突然冒出來,自稱是郭子興後人,郭子興已被朱元璋定了調,此事沒得到朝廷認可,後人多以為是郭子興的族人,而非子孫。


圖文繪歷史


朱元璋的確是靠郭子興發的家,而且,朱元璋還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姑娘,即大名鼎鼎的馬皇后。還不止如此,朱元璋還把郭子興的另外一個親生女兒也給娶了,封為了惠妃。當然,郭惠妃跟後來的郭寧妃不是一個人,郭寧妃的哥哥叫郭興,弟弟叫郭英,跟郭子興沒太大關係。

不管怎麼樣,郭子興都是朱元璋的岳父呀,那朱元璋對自己的大舅子、小舅子應該很好才對呀。可是,朱元璋卻讓郭子興絕後了。這事,我們要從頭開始說。

朱元璋投奔郭子興之前,在皇覺寺做和尚。郭子興攻取了濠州,湯和就寫信勸朱元璋投軍。朱元璋趕到濠州城時,差點被郭子興當做奸細給殺了。好在,朱元璋早已閱盡了世間滄桑,鎮定坦然,這讓郭子興立刻就對他刮目相看。

朱元璋詳細的講述了自己的身世、經歷,並且說是湯和推薦。郭子興聽完,放心了,就將朱元璋任命為了親兵,很快升為了親兵長。朱元璋作戰有勇有謀,而且處事冷靜,深思遠慮,也從不貪圖財物。郭子興一高興,就將自己的養女馬姑娘許配給了朱元璋。

有時候,過於優秀,也是一種“罪”呀。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朱元璋不但比郭子興手下的那些將領表現的優秀,還很明顯的比郭子興能力也要強很多。這就讓郭子興開始討厭朱元璋了。

郭子興成不了大事,也是應該的。看看當年劉邦,雖然自己很挫,可是會御人呀,把一批當世名將、巨謀全籠絡在了自己手下,給治得服服帖帖的。

郭子興討厭朱元璋,郭子興的兒子們看朱元璋比他們優秀,自然也開始討厭朱元璋。郭子興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很早就戰死了,連姓名都沒能留下。郭子興的次子郭天舒,幼子郭天爵,朱元璋投奔郭子興時,還都在世。

一次,郭子興受人挑撥,將朱元璋給關了禁閉。郭天舒、郭天爵兄弟,趁機落井下石,交代看守朱元璋的人,不準給飯吃。還好,馬姑娘心疼自己的老公,就在家中烙了大餅,趁熱藏在懷中,帶給朱元璋吃。馬皇后因此胸口經常被燙傷。

好在,郭子興不想殺朱元璋,而馬皇后又將自己的金銀首飾,送給乾孃,總算把朱元璋給救了出來。正是這次事件,朱元璋覺得不能長期跟隨郭子興,就請命獨立帶兵征戰,直到後來帶著包括徐達、湯和、周德興在內的淮西二十四將,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我們前面說過了,郭子興格局有限,容不下優秀人才,他自己就成了隊伍的天花板,那麼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郭子興和同陣營的孫德崖、趙均用等人內鬥不斷,最後被趕出了濠州。還好,朱元璋並非一個完全無情無義之人,主動將自己攻下的滁州讓給了郭子興,而自己去了和州。佔領了濠州的孫德崖,原本在濠州兵多糧足,可是,他看不慣朱元璋得和州,就說要找朱元璋藉口飯吃。郭子興被趕出了濠州,正有氣呢,也帶兵數萬跑到和州,要打孫德崖。

之後的事情麼,三路人馬,十幾萬大軍齊聚一個小縣城,人擠人,人挨人,想打架都抬不起手呀。孫德崖一看,打起來自己不一定能撈到好處呀,畢竟對方是翁婿。好吧,那就走唄。於是,孫德崖入城告辭,而朱元璋也出城犒勞孫德崖的士兵。結果,郭子興不樂意了,直接把數次侮辱他的孫德崖給抓了。朱元璋還在城外,孫德崖的士兵一看,嘿,抓我老大,也把你抓了。

最後的結果是,徐達出城換回了朱元璋,朱元璋回城放了孫德崖,孫德崖回去,又把徐達給送了回來。折騰來,折騰去,大家白忙活一場。

事情總算解決了,郭子興那個氣呀,又讓孫德崖給跑了。從此,老郭得了心病,一個月後,竟然病死了。千萬不要跟自己生悶氣呀,太傷身,一定要找個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才好。

1955年,郭子興死了,郭子興的軍隊,地盤被朱元璋拿走了一部分。這就惹惱了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舒、郭天爵兄弟。在兩兄弟心中,朱元璋是投奔他郭家才發跡的,朱元璋的一切都是他郭家給的,結果,現在倒是搶了他郭家,那是越想越不忿。他們就一直陰謀要除掉朱元璋。

人呢,有時候就要掂量好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如果不足以撼動對方,那最好還是暫時隱忍,韜光養晦,積聚力量。結果,兩兄弟並沒有這麼做,他們也希望儘快壯大自己的勢力,以便和朱元璋決一雌雄。這就是越努力,死的越快了。

1356年,郭天舒被小明王韓林兒任命為都元帥,率軍攻打江南重鎮集慶府,結果,被叛徒出賣陣亡。郭子興的長子和次子,都戰死沙場了,僅剩下了小兒子郭天爵。當時郭天舒是都元帥,郭天舒的舅舅張天祐是右副元帥,而朱元璋是左副元帥,郭天舒、張天祐都死了,而朱元璋佔了大便宜,這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郭天舒死後,集慶還是被朱元璋和郭天爵攻了下來。郭天爵被小明王冊封為中書右丞,地位僅在朱元璋之下。這也給了郭天爵信心,他覺得自己是郭子興唯一在世的親兒子,理應繼承郭子興留下的一切,開始陰謀除掉朱元璋。當然了,朱元璋是不會給他機會的。

1357年,郭天爵的陰謀敗露,被朱元璋所殺。

自此之後,朱元璋有了“殺盡恩人之子,娶盡恩人之女”的評價。也許,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畢竟是個生死一線間的鬥爭,也不能都怪明太祖。

郭子興的三個兒子都死了,可是馬皇后、郭惠妃還在,都是郭子興的女兒,朱元璋還是要做個門面的。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建廟祭祀。因為郭子興已經沒有後人,所以,朱元璋就免除了郭子興鄰居宥氏一族的賦稅、勞役,命其世世代代為郭子興守墓,奉祀。朱元璋還親自為郭子興題寫了墓誌,並立碑紀念,明確記載了郭子興後嗣已絕之事。

按照《明史》記載,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還有人自認是郭子興第四子後人,要求奉祀滁陽王墓。不過,因為太祖朱元璋立得碑文還在,被定為了冒牌貨,給趕走了。看來,朱元璋是真的讓郭子興絕後了。

參考資料:《明太祖實錄》、《明史》。


奕天讀歷史


答:是的,朱元璋是靠郭子興發家的。

郭子興一開始對朱元璋還真不薄,不但授予兵權,還許配以義女馬秀英。

但是,也必須要看到,郭子興也不是全無私心的。

郭子興能這樣做,也完全是要利用朱元璋、收買朱元璋。

朱元璋本身就是個世間罕有的人才,入伍後,作戰勇敢,而且會來事,樣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郭子興調他到自己的帥府當差,使用起來,如臂使指,隨心所欲,莫不如意。

郭子興任命他為親兵九夫長,他帶兵出戰,總能打勝仗。

最難得的是,打勝仗歸來,獲得的戰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興,得了賞賜,又說功勞是大家的,就把賞賜分給大家。

這樣的人,沒人不喜歡。

最讓郭子興感激涕零的是,當時,在濠州城的紅巾軍中,有五個元帥。孫德崖聯合起其他三個元帥,孤立郭子興。

郭子興明顯處於劣勢,還強撐著與孫德崖硬扛。

結果,被孫德崖綁架了,先是毒打了一頓,還準備將他殺掉。

郭子興手下也有很多將領,包括兩個很囂張的兒子:郭天爵、郭天敘,還有妻弟張天佑,全都束手無策。

眼看著郭子興就要死在孫德崖手裡了。

最後,是在外打仗的朱元璋回來了,率兵救回了郭子興。

還有,朱元璋見郭子興處於弱勢,就自告奮勇,回自己的家鄉募兵,募到了七百多人,回到濠州後,全部交給了郭子興。

朱元璋後來看見郭子興只想在濠州當個草頭王,就和郭子興分家,只帶走了二十四個人——這就是後來威名赫赫的“淮西二十四將”。

濠州分家後,朱元璋南攻下了滁州城,部眾發展到了三萬多人。

而郭子興遭到孫德崖排擠,失魂落魄,前來投奔朱元璋。

朱元璋非常夠意思,立即交出三萬人的兵權給郭子興。

相比之下,郭子興就顯得不夠意思了。

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郭天爵妒忌朱元璋的才幹,在他的面前講朱元璋的壞話,他馬上關了朱元璋的禁閉,斷絕他的飲食。

朱元璋差點被關押餓死。

幸好妻子馬氏暗中傳遞食物,這才保住了一條小命。

朱元璋後來攻佔了和州城,負責鎮守和州。

孫德崖缺糧,從濠州來和州向朱元璋借糧。

郭子興知道後,又一次差點要殺了朱元璋。

可以說,郭子興後期得了疑心病,對朱元璋呼來喝去,就像對一條狗一樣看待。

當然,誰也不能否認,朱元璋後來能稱帝,也是肇始於郭子興的軍事資本。

朱元璋自己稱帝后也認這筆賬,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在滁州立廟祭祀。

但話又說回來,朱元璋是怎麼對待郭子興的兒子的呢?

朱元璋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在滁州立廟祭祀,廟前有石碑,碑文《敕賜滁陽王廟碑》有“夫人張氏,生三子”之語——史學家普遍認為郭子興共有三個兒子。

這三個兒子的下落,《敕賜滁陽王廟碑》也說了:長子在戰場上犧牲、次子被詐降人士殺害、幼子與不法之徒謀返被誅。

據明嘉靖年間史學家鄭曉考證,郭子興這三個兒子的小名分別叫郭大舍、郭二舍、郭三舍。郭大舍的大名已不可考,郭二舍的大名叫郭天敘,郭三舍的大名叫郭天爵。

清初萬斯同撰《明史》,記述:郭大舍早年戰死,郭二舍郭天敘死於陳埜先的叛亂中,郭三舍郭天爵犯罪被朱元璋斬殺,則“子興後遂絕。”

就是《明史》這一句“子興後遂絕”,大家都認為朱元璋斬盡殺絕郭子興後人了。

但是,《敕賜滁陽王廟碑》說的“夫人張氏,生三子”,是指郭子興原配夫人張氏生了三個兒子。而郭子興並非只有張氏一個夫人。鄭曉還考證出,郭子興還續娶有一個李夫人生,生有郭子興的第四子郭老舍。

而且,洪武四年,朱元璋還曾下旨留郭老舍在朝中做官,但郭老舍無心做官,棄官還鄉了。

明萬曆年間的史學家何喬遠也在《名山藏》中詳細記載了郭老舍辭官過程。

嘉靖《定遠縣誌》又記載有後人的事蹟。

即滁陽王郭子興並未絕後,其子孫生生不息,開枝散葉,分佈於安徽、貴州、四川和重慶等地。

近來還有人考證出,大文豪郭沫若是郭子興的後裔呢。

可以說,只要不對政治構成威脅,朱元璋對郭子興的第四子還是不錯的。


覃仕勇說史


朱元璋出身低微,甚至一度被迫在皇覺寺出家當了僧人,是在投奔郭子興後才有了出頭之日。郭子興不僅對朱元璋有救命之恩,更對他成就王業有不可磨滅的功勳。

對於這一點,朱元璋在郭子興死後十五年寫了一篇祭文,表達了對岳父的感激之情,直言郭子興對他有再生之恩。聽了朱元璋的甜言蜜語,你以為他對恩人的後代就會極盡溫柔,封王拜將了嗎?這是你還不夠了解朱元璋,也不夠了解他與郭子興關係發展的始末。

郭子興是一個非常慷慨大方,喜歡結交四方豪傑的人;但也有一點不好,心胸不夠寬廣,還是個暴怒症和重度疑心病患者。他早早地就在濠州興兵,雄霸一方,當時名聲很盛。在皇覺寺出家的朱元璋在湯和以信相邀的情況下慕名投到湯和所在軍隊的首領郭子興的門下。

但是朱元璋剛到軍隊的時候,沒人認識他啊,不想就被人當成了奸細,差點就要變成軍士的刀下冤魂。可能他和郭子興確實有緣分,此時郭子興就恰巧路過,一看,朱元璋身材孔武有力,目光清明,是個人才,就決定收下朱元璋當了親兵。朱元璋也沒有讓他失望,每次打仗都主動衝鋒陷陣,和營裡的士兵也處得特別好,漸漸立下了不少功勞,也樹立了威望。

於是郭子興越發覺得他是個人才,將朱元璋收為義子,並將他和老朋友的孤女馬氏湊成一對。看起來郭子興好像對朱元璋真得挺不錯,但其實在當時郭子興收了不少義子,說不得有四五個足球隊那麼多,平時給予的關照在郭子興看來這些都只是拉攏人心的把戲罷了。

這馬氏雖然說是老朋友的女兒,也算是郭子興的乾女兒,但其實在郭夫人面前做的不過是端茶倒水、任人隨意打罵的丫鬟。郭子興把丫鬟嫁給朱元璋,不就相當於把朱元璋看成是個普通的侍從嗎?

在繼承郭子興的勢力之後,一路打怪升級,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斬五關闖六將,奪得了天下,坐上了皇帝寶座。而那位丫鬟馬氏也搖身一變變成了馬皇后。這個時候有件事,相信大家都有點想不通,為什麼郭子興死後事朱元璋繼承他的勢力,而不是郭子興的兒子或者兄弟呢?

郭子興一共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順利長大,但長子早年在戰場上因為意外早早地就去世了。所以對朱元璋成就王業造成影響的只有郭子興的二子和三子。

我們先來講結局好受到朱元璋善待的郭子興後代。郭子興的女兒郭氏卻被朱元璋接到皇宮裡做了郭惠妃,享盡榮華富貴和朱元璋的寵愛,她的三個兒子也都成了鎮守一方的王爺。

郭子興死後,小明王帶來了聖旨,對軍中重要人物進行重新任命,其中郭天敘為都元帥,張天祐為右副元帥,朱元璋擔任左副元帥。雖然名義上郭天敘是軍隊的最高掌權人,但實際上軍中三分之二的兵力早就被朱元璋收攏掌控,“郭家軍”早就被朱元璋偷偷地改成了“朱家軍”。於是朱元璋必須除掉郭天敘、張天祐才能完全控制這支部隊,讓“朱家軍”的名號更加響亮,為此他採用了“借刀殺人”的方式。

當時有個叛徒陳埜先的出現為朱元璋除掉二子郭天敘提供了良機。他原來是元軍部下的人,不僅投奔了朱元璋還投奔了郭天敘,做三面間諜。

朱元璋征戰多年,吃的鹽肯定比郭天敘多,所以朱元璋早早地就看穿了陳埜先的伎倆。而郭天敘還是社會經驗不足,在郭子興去世之前一直沒有機會獨當一面,聽了陳埜先已經把元軍首領引到城外的消息後深信不疑,馬上就跑去捉拿元軍首領,結果就是他被反殺了。朱元璋用“借刀殺人”的方法除掉了心腹大患。

二子郭天敘死後,三子郭天爵名義上和朱元璋地位相當。郭天爵自然就感到十分不滿意了。因為在他看來朱元璋只是父親手下的一個小小的將領,怎麼可以和自己這個將門之後平起平坐呢?

並且他對哥哥的死也心有懷疑,想要除掉朱元璋,重振“郭家軍”的威風,但他比他哥還要沒有社會經驗,手下也沒什麼人聽他的話,還被朱元璋先下手為強了。《明史》裡面的記載也是相當不要臉,直言不諱地說:郭天爵影響了朱元璋的霸業,該殺。

無毒不丈夫,對於朱元璋而言,什麼都不如他的霸業重要,但凡擋路者必死,他的生存理念就是一部腹黑學,而那些隨他打天下的兄弟,他們是被朱元璋的偽善所矇蔽了,白白做了王朝帝業的祭奠者。


靜說歷史


首先,郭子興的後人並不是被朱元璋被斬盡殺絕。

按照《明史》記錄,郭子興一共有三子一女一養女,其中養女馬氏最為顯貴,嫁給朱元璋,就是著名的馬皇后。女兒郭氏被封惠妃,與朱元璋生三子,分別封為蜀、谷、代三王。

而郭子興的兒子中,長子早年即戰沒,名無法考證,後明末王士貞考證應為郭大舍。二子郭天敘奉小明王韓林兒之令攻打元朝集慶時,與舅舅張天佑被部將陳野先殺害,真正死在朱元璋手上的是三兒子郭天爵。 郭天爵的死因,明史的記載為“林兒復以天爵為中書右丞。已而太祖為平章政事。天爵失職怨望,久之謀不利於太祖,誅死”。本來應最為詳細的《明太祖實錄》則語焉不詳,估計這類事情朱元璋也不想多講。總之,很有可能是朱元璋找了個藉口把他殺掉罷了。

那麼郭子興真的絕後了嗎?答案是不能確定。 我們可以從浩如煙雲的史料中尋找可能的真相。 根據嘉靖年的《定遠縣誌》記載,一位叫郭老舍的“以滁陽之故”,又稱郭老舍的後代郭琥為“滁陽王玄孫”。縣誌還有一條記載“丙午宣德元年正月己亥孔顏孟三氏子孫孔克勤等及滁陽王后人郭畀等來朝。 賜鈔遣還 ”。也就是說,郭子興還有一個兒子,名字叫郭老舍。 讓我們回到洪武年,根據各種史料,大致還原郭老舍的經歷,可謂是非常的坎坷。

在朱元璋稱帝后,洪武四年曾下過一份近乎於白話文的聖旨給一位叫郭老舍的人,聖旨上這樣說的:“說與郭老舍,再三留你不住,實要回鄉守祖。你舊有二所莊田,我就賜與你耕種,教戶部官開除糧草。”而這個郭老舍,即是郭子興二夫人李氏所生的兒子郭老舍。(《今言》李夫人生郭老舍) 而這個郭老舍,在回鄉後又倒黴透頂,洪武十一年的時候,鄰人拐賣小孩,把郭老舍拐賣到貴州,這一拐走就被拐了十七年。好容易長大後的郭老舍從貴州逃出來回家,又被人押送到黑窖打黑工,最後這事被一位官員得知,告訴朱元璋後才得以放還回家(老舍還鄉,為費謙所發,解黑窯場做工。上面諭放回,令一年一朝京師。老舍卒,諭葬立石。)

在郭老舍失蹤的期間,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親藁滁陽王事實”並召太常司丞張來儀撰寫碑文,令郭子興的鄰居宥氏首率而祀之。洪武十七年三月,明朝為郭子興封王、建廟、定廟祀、立碑石、建墳與享堂等一系列程序得以完成,郭子興的祭祀規範化,欽定的郭子興事蹟由此出爐。 而這個期間,郭老舍還遠在貴州。等其回家鄉時,已經是洪武二十八年的時候了。

而今天我們看到郭子興的史料,主要是以明史為主,而明史郭子興的記錄,又主要以洪武十六年張來儀所撰寫的碑文為主,當時郭老舍生死不明,所以史料言郭子興是絕後。通過其他史料,我們可以推斷出郭子興可能並未絕後。 郭子興四子郭老舍的後人,在後來年因祭祀的問題,與朱元璋指定的宥氏後人發生了爭執,引發了另外一段明朝著名的公案,此案歷經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涉及多位皇帝及內閣大學士,經過多年的激烈爭辯,最終郭氏失利,被判非滁陽王后人,不許干預滁王郭子興的祀事。這是後話。 王士貞對郭老舍進行考證,認為從年齡上郭老舍不應該是郭子興的兒子。這又是另外一種說法。


碳圈中的人


郭子興沒有嫡系後裔。


按照《明史》記錄,郭子興一共有三子一女一養女。三子分別是長子郭某某(具體名字不知道,明末王士貞考證為郭大舍),次子郭天敘以及三子郭天爵。

一女是郭惠妃,一養女是馬皇后。

三子之中,郭子興的長子是戰死的。不過因史料匱乏,他什麼時候戰死的,不知道。但跟朱元璋沒關係。

次子郭天敘(?~1356年)也是戰死的,也跟朱元璋沒關係。他是在郭子興死後,奉小明王韓林兒之令攻打元朝的南京時,與舅舅張天佑被叛徒陳野先出賣而被殺害的。

當然了,也有人說導致郭天敘之死的幕後黑手是朱元璋。這個說法來自明初野史《記事錄》的記載。

記載的大致內容就是說郭子興死後,郭天敘和朱元璋爭老大,因為滁陽以及和州等地被朱元璋控制了,郭天敘為了對抗朱元璋就跑去攻打南京。一來,打下南京可以獲得屬於他自己的根據地,二來,憑藉此功也可以穩固他的統帥地位。不過郭天敘打了兩次都沒成功,最後因此還丟了命。

而朱元璋對陳野先的叛變早已得知密報,但他就是故意不說,最終讓郭天敘喪命。

不過這只是傳說,具體是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的,那也是郭天敘自己要作死。跟朱元璋沒直接關係。



第三子郭天爵(?~1357年)確切是死在朱元璋手上的。

郭天敘死後,郭氏的嫡系人馬就歸附到了郭天爵旗下。他跟朱元璋當時是有矛盾的。具體的說,就是誰吞併誰的矛盾。

郭天爵的死因,明史的記載為“林兒復以天爵為中書右丞。已而太祖為平章政事。天爵失職怨望,久之謀不利於太祖,誅死”。

記載的很簡略,語焉不詳。應該是朱元璋不想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不想多講,找了個藉口把郭天爵殺掉了。

郭天爵死後,正史記載的郭子興的嫡系後裔就死絕了。

另外,根據嘉靖年的《定遠縣誌》記載,郭子興貌似還有一個兒子叫郭老舍。不過明朝官方貌似並不承認。

比如明孝宗弘治年中,有一個叫郭琥的人自稱是滁陽王(郭子興)的第四個兒子郭老舍的曾孫,要求朝廷允許他為郭子興奉祀。但當時的禮官卻說:滁陽王的祀典是太祖欽定的,滁陽王沒有後代,廟碑上已經刻得很清楚了,因此老舍不是滁陽王的兒子。郭老舍的後裔也沒資格為郭子興奉祀。

這個案子在明武宗、明世宗時期又兩度被翻出來炒現飯,涉及多位內閣大學士,經過多年的激烈爭辯,最終郭老舍後裔失利,被判非滁陽王后人,不許干預郭子興的祀事。

如果這個人是真正郭子興的後裔,那隻能說明朝對郭子興的後裔不怎麼樣了。


雖說郭子興沒有親孫子和親孫女,但他有外孫和外孫女。

馬皇后因為是養女,不多說了。郭惠妃是郭子興親生女兒,要講一下。

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娶了郭惠妃。後來郭惠妃給朱元璋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

三個兒子分別是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兩個女兒是永嘉公主和汝陽公主。

蜀王朱椿是朱元璋兒子中混的最好的幾個兒子之一,建文帝削藩時,沒牽連到他。朱元璋掀起靖難之役,他沒支持朱棣,朱棣後來也沒有追究他。朱椿死後,蜀王一脈又傳承了14代,一直到南明滅亡才絕嗣。

代王朱桂、谷王朱橞就不如朱椿了。建文帝削藩時,代王朱桂是第一批被削的藩王,朱桂被廢黜為庶民。後來朱棣靖難成功,朱桂才又重新恢復藩王身份。代王一脈在朱桂死後又傳承了十代,明朝滅亡時,隨大明一起滅亡。

谷王朱橞是個奇葩,典型的騎牆派。他的封地在現在河北張家口的宣化和懷來,離朱棣的封地最近。朱棣造反時,朱橞明確表示了反對朱棣。命人將宣化城門堵死,防備朱棣偷襲。而他自己則帶三千人馬以勤王救駕的名義逃到了南京投奔建文帝。

四年後,眼見建文帝大勢已去,谷王朱橞和紈絝子弟李景隆一起開門迎降,又成了擁立朱棣登基的功臣。

又過了十五年,朱橞被自己的同母哥哥蜀王告發謀反,被朱棣削爵為民,終生囚禁。谷王爵位也被廢除。


最後是兩個外孫女,永嘉公主和汝陽公主。

永嘉公主於洪武二十二(1389年)年下嫁給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鎮;汝陽公主下嫁給了明朝開國將領謝彥的兒子謝達。她兩人都很長壽,尤其是永嘉公主,一直活到了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才去世。她是當時代宗皇帝的曾祖姑母。

另外,代王朱桂也很長壽,他死於明英宗正統十一年(1446年),享年73歲。

如果不考慮谷王那個作死奇葩,郭子興的外孫和外孫女都是比較長壽的。


Mer86


當年朱元璋初次投靠起義軍的時候,投在郭子興帳下,很得郭子興的器重。郭子興每逢大事都要與朱元璋善良,甚至將自己的養女都嫁給了朱元璋,可以說朱元璋成功路上的第一桶金是郭子興給他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

後來隨著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大,再加上郭子興的幾個兒子怕朱元璋會取代他們繼承父親的兵權,天天在郭子興耳邊說朱元璋壞話,弄得郭子興也想方設法的壓制朱元璋,但畢竟是自己的恩人,朱元璋也沒好說什麼。

等到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差不多也開始了對郭家的反攻倒算,尤其是他的兒子們。郭子興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早年跟誰郭子興征戰南北,不幸身亡,郭子興只留下次子郭天敘和小兒子郭天爵。

在接管郭子興殘部的時候,朱元璋為了以絕後患,索性來了一招“斬草除根”,將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都給殺害了。

當年小明王被推選為天下義軍共主,郭天敘是元帥,朱元璋是副元帥。為了奪得郭天敘手上的兵權和人馬,朱元璋聯合陳野,在元軍攻打集慶的時候,陳野給了郭天敘致命一招,置他於死地。而郭子興的另一個兒子郭天爵雖然沒有兵權,但朱元璋依舊沒有放過。


是阿維啊


老朱很黑的。

前期把郭子興是自己的恩人,自然隱忍,況且郭子興還把自己的義女嫁給了自己,肯定不會虧待自己,若不是郭子興,朱元璋根本就難有這般成就;他對朱元璋可謂是有再造和救命的恩情。

但是後期的朱元璋可不這麼想,郭子興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早年跟隨自己作戰,很早就陣亡了,最後就只剩下郭天敘和郭天爵兩個孩子陪伴左右,在郭子興去世之後,朱元璋為了奪得郭子興所有兵力,竟然殺害了這兩個兒子。

當時小明王被推舉為共主,郭天敘成了新的元帥,朱元璋和郭天敘的舅舅擔任左右副帥,所以說朱元璋的兵力不小,幾乎能夠和郭天敘抗衡了,可是朱元璋的野心不僅如此,他要郭子興所有的兵力,而不是一半的兵力,為了達到目的,朱元璋使用了一條借刀殺人之計。

合夥人就是陳野,他投靠了元朝,郭天敘和其舅舅就在陳野努力地竄到下,決定親率大軍進攻集慶。最後他們自然是落入朱元璋的圈套,被埋伏好的陳野給殺害了,就這樣朱元璋得到了郭子興所有的兵力,還有另外一個兒子郭天爵,雖說沒有兵權。

可是朱元璋依然不想放過他,以造反罪名殺害了郭天爵,從此之後郭子興的後人徹底沒了,在建立了明朝後,朱元璋為了表示自己對郭子興的尊重,不僅修建了祠堂,還前去祭拜,但是這一切又有何用呢?哪怕是想要報答曾經的恩人,連恩人的後人也全部被自己誅殺了。


風語者2號


元朝末年風起雲湧,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但是此時的朱元璋尚在外地流浪,沒有作為。

當郭子興與孫德崖等人起兵造反後,各地百姓紛紛響應。在郭子興等人的指揮下,起義軍的地盤越來越大。也就是在郭子興有起色之後,朱元璋才最終下定決心參加起義軍,投靠郭子興的紅巾軍。

朱元璋剛剛加入起義軍時差點被誤認為是元朝的奸細,幸好被郭子興所阻攔,並被郭子興留在身邊成為郭子興的護衛隊。也就是從這一刻起,朱元璋的命運開始有了轉機。

雖然說郭子興這個多疑易怒,在世期間與朱元璋之間產生了許多矛盾。但是也正是因為郭子興原因信任並且重用朱元璋,才使朱元璋最終成為起義軍的領袖,並且建立後來的明朝。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郭子興,便不會有後來的朱元璋。

但是郭子興死後,朱元璋並沒有善待他那倖存的幾個兒子。

在郭子興的幾個兒子中,大兒子首先戰死。老二因為能力不足又想擠兌朱元璋,最後中了朱元璋的借刀殺人之計,死於叛徒之手。郭子興的小兒子則因為有職位卻沒有實權,對朱元璋不滿,也被朱元璋殺掉。

也就是說,在郭子興死後,老郭家沒有一個兒子活下來。而老郭家斷後的主要原因便在於朱元璋手段太狠。

當然,朱元璋如果不這樣做,那麼很有可能會被郭子興的幾個兒子扳倒。

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也就是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郭子興為滁陽王,了卻了郭子興生前想自立為王的心願。

權力鬥爭、政治鬥爭是險惡的。朱元璋雖然說繼承了郭子興的勢力,但是也是憑藉朱元璋自己的本事得到的。而郭子興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尚存於世,朱元璋確實做的過分了一點。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弋北談古今


朱元璋是歷史上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皇帝,他在元末混不下去了,才走上了造反這條路的,他最初去投奔的人就是郭子興,郭子興對朱元璋有知遇之恩,他對朱元璋的影響也非常大。

明太祖朱元璋

郭子興和朱元璋完全是兩類不同的人,郭子興的家境非常富裕,還在沒造反之前他就喜歡結交各路英雄,在公元1325年,郭子興拉了一千多人的隊伍造反了,這需要大筆的經費做支撐的。而朱元璋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父母死的時候連下葬的錢都沒有,為了求生朱元璋還去當過和尚。

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後,郭子興還是比較賞識朱元璋的,他把自己的一個女兒,一個養女都全嫁給了朱元璋,郭子興和朱元璋之間的關係很微妙,他在關鍵的時刻很信賴朱元璋,但是也有意識的疏遠朱元璋,還好朱元璋為人圓滑,總能妥善的應付郭子興,郭子興這個人氣度不大,又在元末群雄混戰中,不是很順利最後抑鬱而終。

郭子興

如果說朱元璋和郭子興的關係還能用若即若離來形容,那麼朱元璋和郭子興的後人就真是不太和睦了。郭子興死後,小明王韓林兒勢力最大,朱元璋等人都在他麾下,郭子興有三個兒子,關於郭子興長子的記載已經不可考證了,據說郭子興的長子在戰爭中,隨朱元璋一同出去打仗的時候戰死了。

郭子興的次子叫郭天敘,朱元璋在投奔了郭子興之後,很快成為了郭子興的得力干將,郭子興在遇到重要抉擇難以確定的時候,都是讓朱元璋做自己的參謀,之後郭子興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朱元璋,這讓郭天敘產生了危機感,所以郭天敘一度想要除掉朱元璋,朱元璋在妻子馬秀英的幫助下才逃脫一劫。在郭子興死後,郭天敘擔任都元帥,元軍進攻集慶時,郭天敘被陳野出賣死在了集慶。

郭天敘

郭子興的三子叫郭天爵,郭天敘在集慶遇害後,小明王韓林兒冊封郭天爵為中書右丞,朱元璋是左副元帥,郭天爵的位置在朱元璋之下,郭天爵是郭子興唯一的繼承人,所以郭天爵的心裡就不太平衡,想要設計除掉朱元璋,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但是事情敗露後,反被朱元璋處死了。

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這個時候郭子興的後人只有女兒和養女還活著,他的三個兒子早在大明建立之前死光了,更談不上什麼待遇了。

郭子興的養女孝慈高皇后馬秀英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